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发展史宏大画卷
诺奖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科研历程
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何为一流科学、如何创造一流科学
出版十几年来引领无数学子走进科学殿堂
◎ 编辑推荐
☆ 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伟大科学家的研究路径、问题意识与情志襟怀
作者以清晰易读的文笔,从研究者本人的角度 向读者介绍了最好的科学研究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从确定题目,到提出假说,寻找实验对象和方法,结识最合适的合作者,直到最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并使之进入商业领域的整个过程,为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学生提供了行动的指引。
☆ 同时这也是一部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发展史
坎德尔的职业生涯,恰逢现代科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个时期。在他进入医学院后不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给整个生物学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巨变。神经科学——对记忆、情感、判断等心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在此时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浮现出来,而坎德尔就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个新学科从无到有的整个经过。
☆ 本书面向的读者群体较为多元,值得推荐给那些渴望从名人传记中汲取人生经验的普通读者、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读者、想了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读者,以及对“二战”奥地利犹太难民史感兴趣的读者。此外,本书译者还认为它是一本“赴美留学指南”,它如实地反映了美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文化氛围,能给那些打算赴美留学的学子及其家长提供绝佳的参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最顶尖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 名人推荐
☆ 恐怕没人能像坎德尔那样在细胞和分子的层面上推动人类记忆机制的研究。他破译大脑记忆密码的激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大科学家如何进行思考,并带动了科学的发展。
——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
☆ 埃里克·坎德尔的这本书别人写不出来。他通过毕生的视角透视科学,跌宕起伏、硕果累累。我们受到了坎德尔持久的激情和坚定的决心指引。我向所有那些正在寻找有关大脑和记忆知识的个人观点,以及那些正在考虑开启科学生涯的读者推荐此书。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科学家
☆ 埃里克·坎德尔写出了一部绝佳作品,从头至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展现了神经科学在令人惊叹的20世纪后半叶的壮丽图卷。坎德尔把个人经历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他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广泛交流,使得科学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共同事业。
——奥利弗·萨克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著名科普畅销书作家
☆《追寻记忆的痕迹》动人地讲述了埃里克·坎德尔站在脑科学前沿领域的大胆人生,他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革新了我们对感受到的信息如何存储的认识。
——詹姆斯·沃森,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 我向所有对一位重要科学家的人生和工作,或者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进程感兴趣的读者推荐此书。……坎德尔优雅地做出的这些研究,会极大地诱惑有天赋的学生将他开启的这些令人难忘的工作向前推进。
——霍华德·加德纳,美国心理学会威廉·詹姆斯奖得主,著名认知心理学家
☆《追寻记忆的痕迹》融自传、科学史和基础生物学于一炉,是一部无出其右的才华横溢之作。它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何谓一流科学,以及如何创造一流科学。
——E. O.威尔逊,美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社会生物学之父”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专业,1956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一生致力于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因在记忆存储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当我在精神分析与生物学研究之间做出抉择时,我最终选择了生物学,这是因为精神分析及其前身学科哲学,都把大脑视为一个黑箱,一个未知之物。这两个学科并不直接对大脑进行研究,无法解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而研究大脑正是生物学已经开始在做的事情。通过研究最简单的有机体的缩鳃反射,我们认识到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事实上,它们互为补充。神经环路的解剖图谱是康德式先验知识的一个简单例子,而神经环路中特定连接强度的变化则反映了经验的影响。此外,与洛克熟能生巧的观念相一致的是,构成记忆基础的这种变化是持久的。
——引自章节:14突触随经验而改变/212
尽管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显著的行为学差异,但无脊椎动物内隐记忆存储的一些机制在几十亿年的进化中一直是保守的,脊椎动物的外显记忆存储用的也是这些机制。虽然伟大的神经生理学家约翰·埃克尔斯在我科研生涯的早期曾叮嘱我不要为了研究黏糊无脑的海生蜗牛而放弃前途光明的哺乳动物脑的研究,但现在我们很清楚的一点是,记忆的一些关键分子机制是所有动物共享的。
——引自章节:21突触保留了我们最美好的记忆/304
为了将您逼到绝境,我们必须让您再撒一个谎。东野圭吾最畅销系列“加贺探案集”第6案, 系列迄今唯一短篇集。为了掩盖谎言,就必须制造更大的谎言。曾经耀眼的芭蕾舞明星...
建筑之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著述精选 本书特色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wright,1867—1959),举世公认的20世...
作品目录英文版致谢 中文版序 叙 粱从诫 前言 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 起源 曲面屋顶与斗棋 两部文法书 佛教传入以前和百窟中所见的
中国大陆第一本《慕勒传》出版!英国乔治·慕勒基金会强烈推荐!中国大陆第一本全本《慕勒传》目前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本书由英国的乔治·慕勒基金会推荐,由美国传记作家罗...
伍家格格,85后,双鱼座,爱好写小说、服装设计与睡觉。代表作品:《公子无双》《宠你一辈子》《天歌:三生情三世劫》。
《自由革命的未来》中阿克曼教授对冷战结束后政治进程中出现的各种令人遗憾之处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更难能可贵的是,阿克曼教授对冷战结束的背景下西方内部的重重危机也有着...
《美国散文精选》内容简介:本书为北岳文艺出版社所刊印的《美国散文精选》的重印本。重印的目的出于以下考虑据我们所知,该书自发
作者简介:维托尔德·雷布琴斯基,波兰裔,1943年出生于爱丁堡,在伦敦长大。他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学习建筑并任教20年,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学的荣...
这是由快手旗下的人间后视镜工作室和单读编辑部合作推出的,一部属于普通人的诗集。收录了王计兵、蔡遇夏、韩仕梅、陆辉艳、位光明、仲诗文等共67位诗人创作的诗歌二百余...
苏小懒畅销书作家,曾任《读者》原创版主编。码字看书,放上一小盆水果在怀中,便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相信小懒怡情,大懒伤文,还好,只是有点小勤奋的小懒。代表作《全...
仁宗去世,嗣子继位,国库费用不足,西夏蠢蠢欲动,内外部矛盾再次凸显,实行了近百年的文人政治、休养生息政策面临调整。宋朝何去何从?宋神宗是一位想要大有作为的皇帝,...
柑橘卷-中国果树志 本书特色 柑橘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种类品种至为丰富。在我国有柑橘分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经历了20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争议调解仲裁法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
作品目录导论1 集团和组织理论1.1 组织的目的1.2 公共物品和大集团1.3 传统的集团理论1.4 小集团1.5 “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对话宽带接入-附光盘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面向的对象包括运营商的管理人员、市场推广和营销人员、通信行业的有关管理人员以及通信专业院校的学生。通过此书,让读者分享到...
【主编简介】董捷,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史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2017年晋升为教授。十余年来,随导师范景中先生研习中国古代艺...
《金色梦乡》是日本知名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代表作,获第5届日本书店大奖、第21届山本周五郎奖,日文版销量突破114万册,堺雅人、竹内结子主演同名电影。对于《金色梦乡...
《精神问题有什么可笑的》内容简介: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某个阶段饱受精神问题的折磨。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写给那1/4的
★ 众多私交对世界最伟大心灵导师的最真实回忆。★ 克氏教诲的现实影响激励和启迪人心。★ 包含大量首度公开发布的克氏个人照片。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
2019年6月6日中国移动等四家运营商获得5G牌照,中国的5G进入产业全面冲刺的重要阶段。本书以中国移动“5G+”为主线,介绍了5G三大场景、九大指标、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