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出生不仅将女人和男人区分开来,也将女人和女人区分开来,于是女性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发生了巨变。
我一直惊讶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生命,这正是我试着去描述的内容。
做母亲时,女性放弃了自己的公众价值,以换取一系列私人意义。
照顾孩子这份工作地位低下。它让人离群索居,感觉无聊,要求苛刻又没完没了,令人精疲力竭。它会侵蚀你的自尊,将你同成人世界割裂开来。
在怀孕文化中,宝宝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它既是受害者,也是独裁者。这种生物注定只存在于其出生的那一完美时刻;此后,这个生物退化,衰败,变成罪孽深重的凡夫俗子,哭着返回了现实王国。
身为母亲,你要学习如何既当烈士,又当恶魔。若没有孩子,我可能没什么个性,与这种可能性相比,做了母亲的我更正直、更讨人厌,与世上这两类事物的联系也更紧密。
第一学期以呕吐和疲惫为特色,第二学期则是大肚子和幸福感,在第三学期,你也许会有如下体验:脸变浮肿、腕关节和膝盖肿胀、血管静脉曲张、痔疮、长期胃灼热、便秘、手脚不便、健忘、疲乏、惧怕生孩子、渴望孕期结束。
对我来说,“如果一个女人不是母亲,那她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已被“如果一个人已经是母亲,那她是个怎样的人”以及“母亲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两个问题所取代。
孩子象征着想象力,母亲的语言因此变得缺乏想象,如同命令,且很抽象。孩子象征着成长,母亲因此变得缺乏活力、空洞,且无法与自然出现的新奇事物互动。孩子永恒且不朽,母亲却时间有限,必须按安排行事,且匆匆忙忙。母亲的道德变成了片面的责任与纪律。她对于未来与希望的感觉被自己的亲生孩子所取代;因此,产后抑郁症可能会长期潜伏。她的孩子继承了她的脆弱情感,她因此可能会过度照看孩子,忽视了自己,因而感到愤恨。此外,她的思维过程被限制在成年人理性的框架之中,于是鬼魂的声音与面孔、动物、想象出来的逼真场景与她渐行渐远;对她而言,它们像是病态的妄想与幻觉。她的语言失去了情感与咒语的力量;她解释着,争辩着。——詹姆斯·希尔曼:《不称职的母亲》
我对这世界充满无止境的欲望,凡事我都感兴趣,我渴望做回当母亲前的那个自己,那个回不去的自己;我渴望获得自由,生孩子前我也许有过却没有珍惜的自由。
孩子出生后,他/她母亲和父亲的生活轨迹便不同了;两人之前地位基本平等,如今却处在了某种彻底敌对的关系之中。
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于是,不管孩子在不在身边,你都觉得很困难。一旦发现这一点,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陷入矛盾之中、无法挽回,或是陷入某种神秘的圈套,你被困在其中,只能不停地做无用的挣扎。
于我而言,母性是一座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围城,我总在谋划从里面逃出来;
就本质而言,生孩子终究是一件孤独的事;参加为生孩子做准备的课程就像是参加为死亡做准备的课程—诚然,我们所做出的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去除生孩子这个过程的私人意义。
事实上,我并没有变得更有爱、更慷慨,或更宽容。我只是变得更加害怕爱的界限,且更确定这种界限的确存在。
我们在无法跨越的边界处见面,一边是自由世界,另一边是充满母爱的封闭政权。
我觉得自己像是一座扩建了的房子:原本是墙的地方现在成了一个新房间。我觉得我的光与热正令人目眩地流入那个新房间。
“所有男女共同拥有的一段不可否认的经历,即我们在某个女性身体中长达数月的成长期……我们大多数人从女人的角度首次了解爱与失望,刚与柔为何物。这一经历在我们身上打下烙印,它将伴随我们一生,甚至持续到我们弥留之际。”
在我看来,孩子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从最开始便相互对立,此后,男性的统治地位必然愈发牢固:父亲逐渐得到了外界、金钱、权威和名望的保护,而母亲的职权范围则扩展到整个家庭领域。
孩子的出生不仅将女人和男人区分开来,也将女人和女人区分开来
她体内存在另一个人,孩子出生后便受她的意识所管辖。孩子在身边时,她做不了自己;孩子不在时她也做不了自己。于是,不管孩子在不在身边,你都觉得很困难。一旦发现这一点,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陷入矛盾之中、无法挽回,或是陷入某种神秘的圈套,你被困在其中,只能不停地做无用的挣扎。
女性变了,可她们的生理条件一直未改变
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生命,
怀孕时,肉体与心灵的生活不再努力区分彼此,而是不可避免、历史性地交织在一起。
我如何理解“女性”这个词呢?虚假的事物;是化妆品的储藏室,是充满了洒了香水的精品店以及包装精美的商品的世界,也是充满了假睫毛、法国润肤霜、粉末胭脂的世界;是受苦、自控、忍耐等字眼通常只与减肥相关的世界;是充满温和、自愿压迫的世界,人们也许能在这个世界的边缘处找到其与现实的交汇处:其中包含了特定类型的不快、歧视、恐惧,抑或一片完整的生存领域,这片领域既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现在,且随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发个性化、不确定、难以言喻。
现代怀孕受控于某种宣传方式、标志及语言都属于同一种类的体制,令人惊叹。
肚子越来越大,我意识到,与宝宝取得联系,其效果无异于是一块田地和一条穿过其中的在建高速公路取得联系。
怀孕的这几个月里,我放弃了独处的状态,变成了一座桥,一条连接线,一种媒介。
在这个受到污染的世界,爱与爱之间无法建立联系。
我明白,我只能靠自己来消化我那些过激情绪,我已经失去了爱的庇护。作为母亲,我无法得到他人的谅解。我意识到,这便是所谓的负责任。
爱比我猜想中的更受尊敬,更实用,更努力,可它也含有巨大的破坏力。之前我丝毫不觉得自己拥有那股力量;如今这股力量萦绕在我心头,仿佛有把枪在手边的抽屉里。我任劳任怨地照顾着宝宝,不惜时间、心情和能力,从不止息养育着宝宝,这一切都被人忽视了。
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快到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那段日子,年逾八旬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就成了媒体追踪的对象,连续几年都是人气
《驯夫记》通过44个短小精悍的章节——“婚后有激情的性爱吗?”“你的妻子是个爱唠叨的人吗?”“阻止你改变的五大谎言”和“怎
恋爱中的人生密码:恋爱风水秘笈(精品) 本书特色 紫图书馆“国际大师风水”系列第20本,献给天下男女的枕下秘经,让桃花运可望更可求。 《恋爱风水秘笈》是国际著名...
爱不爱都有病 本书特色 台湾著名专栏作家,姊妹淘网站超人气作家艾莉用自己和姐妹们亲身经历的故事,向都市女性讲诉未曾想过的爱情真相,疑心病过盛、暧昧成瘾症等,每个...
这个时代的性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让这个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自然、和谐、美好的性?知名时尚两性作家曾小亮
Forthousandsofyears,womenhaveaskedthemselves:Whatisthedealwithguys,anyway?Whatar...
偌大的伦敦城,他和她,本来只是两个渺小得几乎没有可能相交的点。他突发奇想,想白描一个偶然邂逅的普通女子的人生,完成一部前
时尚与身体美学 本书特色 时尚历史表明,当代时尚就是“身体化”的时尚。与此相应,它要求一种从身体出发的时尚研究;而不是以往那种从心灵出发的时尚研究。实际上,也只...
《世上最遥远的别离》是一部不典型的都市爱情小说,故事集齐了言情、悬疑、推理等众多时下热门的元素。故事以六年前后对比为切入
《爱情保卫战》是由周良海和胡贤芬及弟子们编写而成,由香江出版社出版发行。主要记录周良海和胡贤芬及其学生的言行,较为集中地
优雅与质感-让熟龄女人的日常穿搭更时尚-3 本书特色 衣柜不用多大,衣服不用多买,只要找到诀窍,你的日常装扮就能常变常新,品味一流。石田纯子的穿衣百搭诀窍:——...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能有多少不被打扰的独享空间?★给自己一个温暖茶时光,享受一个人沉淀心灵、忙里偷闲的独乐时刻吧★
《盂兰变》内容简介:孟晖的《盂兰变》以武则天即位后的数年为背景,写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宫闱故事。……武则天不是小说的主角,但
《十三步》内容简介:《十三步》是莫言创作的一部极富艺术实验色彩的长篇小说。小说运用现代派艺术手法,通过人称和视角的不断变换
出版本书的初衷,便是想将丰富的恋爱技巧传授给那些处于彷徨和不知所措中的帅哥美女,造就一个浪漫主义者,让他们懂得如何去爱。
30岁女人的美丽圣经 内容简介 30岁的女人一定有经历、有故事,30岁的女人有些容颜憔悴。但30岁的女人更爱美,懂得生活,工作之余将自己放这样恬淡的环境,品尝着...
笑声泪影-中国人六十年婚恋往事 本书特色 无论资深记者、知名作家、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红极一时的争议影星,还是右派分子、落难画家、平凡知青、下岗工人……这些既在...
《为什么猪不能抬头看天》内容简介:爱生活,爱八卦,外表大气内心拧巴,纠结于世界的变幻莫测,对自己的生活总是爱莫能助,所以
★经典中的经典!★畅销1800万册、横扫亚洲的“小幸福神书”首次登陆中国内地!★《南都周刊》、《环球人物》、新浪、网易、凤凰
《可以吃的女人》是我在1965年春夏天开始写的,当时我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给一年级新生教英语已有八个月,我便利用一些空白的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