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安德列耶夫11部小说,包括《瓦西里·费维斯基的一生》《省长》《七个被绞死的人》3个中篇和《巴尔格莫特和加拉斯卡》《一件偶然的事》《在地下室里》《贼》等8个短篇。这些篇目创作于1898—1908年间,是作者影响较大且能反映其世界观及写作特点的部分作品,塑造了从革命者到警察、神父、小偷、妓女、刑事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取材离奇罕见,描述细腻紧凑,笔墨浓重感人。另配有16幅随文插图,紧跟故事情节,画风沉重,与作品孤独、忧郁的基调相呼应。
现实又虚幻,严肃又戏谑,习以为常又荒诞不经
鲁迅称他是“绝望厌世的作家”,“其文神秘幽深,自成一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安德列耶夫总是在试着吓人,但我已经不怕了。”
高尔基盛赞其作品“洋溢着作者过人的才气”
目??录/Contents
001/译本序言/贺祥麟
001/巴尔格莫特和加拉斯卡
023/辩护——一天的经历
041/窗前
083/一件偶然的事
099/在地下室里
121/瓦西里·费维斯基的一生
271/贼
301/省长
402/故事尚未结束
414/伊万·伊万诺维奇
436/七个被绞死的人
577/译后记
583/附录
583/戈宝权的一封信
585/不可忽视的安德列耶夫
??????——评《七个被绞死的人》/戈异
587/读者来信·远在和田的等待/李新春
省长(选段) “他们可能用手枪打死我,现在有不少质量很好的手枪,”他这样想着,“在我们这么小的城市造不出什么炸弹来,而炸弹一般都是为那
躲起来的国务大员们准备的。我的阿辽萨将来要是当上了省长,就可能被炸弹炸死。”想到这里,省长左边的小胡子微微翘起来,淡淡地笑
笑,不过眼神还是那样忧伤和严肃,“我绝不再躲躲闪闪了。不,我做的已经够了。”
省长停下脚步,摘掉身上的蜘蛛丝。
“遗憾的是,谁都不了解我这些真诚勇敢的想法。其他的事他们都知道,可是这一件却谁也不晓得。这样,他们就会像干掉一个坏蛋那样把我杀死。很遗憾,却又无法可想。我什么也不会说。为什么要向法官诉苦呢?那种做法不是诚实的表现。他本来就够忙了,又向他啰唆什么?我是个诚实的人,我是个诚实的人。”
省长初次想到了法官,他自己也感到奇怪,怎么会牵扯到他。同时*主要的是这个问题似乎早已经解决了。他像扎扎实实地睡了一觉。在梦里有人把所有的问题向他解释得一清二楚,关于法官的事尤其使他折服。可是一觉醒来,梦里的情况他都忘记了,只知道确有一个正式的法官、一个享有无限权威的大法官。现在,他稍觉惊奇之后,就平静而随便地,像迎进一位很要好的老相识那样,接纳了这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法官。
“可是阿辽萨却不了解这一点。依他的看法,一切都是国家的需要。不过对饥饿的群众开枪——又算得什么国家的需要呢?国家的需要是救济挨饿的人,可不是向他们开枪。他太年轻幼稚、太蠢、太任性了。”
就在他为自己的思路而扬扬得意的当儿,他突然意识到,在这次事件中,下令开枪的并不是阿辽萨,而是他这位省长本人。想到这里,他感到周围的空气变得燥热起来,闷得他呼吸都困难了。这时只听得一声特别残酷、无法理解的叫喊:“晚啦!”他自己也不清楚,他是否有过这种想法,或者只是一种感觉,或者他真把这句话讲出声来了。不过声音确实很响,到处都传播着,有如头上的雷声,滚滚而去。
他隔着树木看到,温室的玻璃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白墙的一角爬满野葡萄血红色的藤蔓和叶子。省长依照平日的习惯,穿过暖窖间的小路,走进了温室。老工人叶高尔正在那儿忙着。
“花匠在吗?”
“不在,大人,他进城去取嫁接用的树枝去了——今天是星期五。”
“噢!一切还顺当吧?”
“托上帝的福。”
温室的窗户刚刚打开,室内洒满了阳光,驱赶着沉闷的潮气,觉得出阳光很热,很强,同时又显得十分亲切而和善。省长坐了下来。他解开了上衣纽扣,扣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仔细地看了看叶高尔。
“喂,怎么办呢,叶高尔老兄?”
老头儿对这个温和而又捉摸不定的问题仅仅报以恭顺的微笑。他无拘无束地站在那里,双手沾满了湿土,正在慢吞吞地搓着。
“我听说有人想暗害我。说是为那些工人报仇,你晓得,那时候……”
老头儿还是有礼貌地微笑着,可是不再搓手了,把双手背在身后,一直没有吭气。
“老兄,你怎么看?他们会不会真的杀死我?你是有知识的人,说说看,没关系,这是我们老头子之间的交道。”
叶高尔摇了一下头,灰色的鬈发抖落到额头上,两眼望了一阵省长,然后回答说:
“谁晓得他们呢。不过,我想,他们是要下手的,彼得·伊里奇。”
“谁会干这个勾当呢?”
“老百姓啊!按照我们乡下人的看法,可能是整个社会。”
“那么花匠怎么看这件事呢?”
“不知道,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彼得·伊里奇。”
他们两人都叹了一口气。
“我说,老兄,看来事情不妙啊!你坐下吧!”
叶高尔没有理会省长的建议,站在那儿沉默着。
“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那样,也就是说,要开枪。他们砸石头,骂人,石头差点打中我……”
“那是因为太苦闷了。不久前我在市场上遇到了一个醉汉,可能是个工人,谁说得准呢。他哭着哭着,突然搬起一块大石头猛地一甩。那不是别的,是因为太苦闷了。”
“他们杀我,日后一定要后悔的。”省长沉思着说道,脑海中浮现出儿子阿列克赛的面孔。
“这话不错。会后悔的。当然会非常后悔的,会痛苦得流泪的。”
燃起了希望。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又要杀呢?这不是胡闹吗?”
工人的目光很快地缩了回去,退回到深不可测的眼底,蒙上了一层暗灰色,凝固不动了。刹那间,他仿佛成了一尊石雕像。旧红衬衣上柔和的褶皱,蓬松的头发,一双沾着土、充满活力的粗手,——所有这一切都像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设下的骗局。他使坚硬的石头也具有身穿轻毛料衣衫的形态。
“谁晓得他们呢,”叶高尔回答时没有望着他,“就是说,人民愿意这么干。不过,您也别介意,大人。他们空谈得还少吗?说呀说呀,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也会忘掉的。” 七个被绞死的人(选段) “我们走吧!”
突然,一个紧靠近他们的押解兵不知为什么摇晃了一下,松开手,枪支掉落在地上,可是他并不弯腰去拾枪。他呆呆地站了一瞬,突然把身子一扭,瞎子似的踏着洁净的白雪大步大步地一直向树林里走去。
“你上哪儿去?”另一个惊慌地低声喊着,“站住!”
然而,那个押解兵依然一声不吭地沿着白雪积得厚厚的雪地艰难地往前走去,大概他绊住了脚,双臂一扬扑倒下去。就这样没见他再起来。
“把枪捡起来呀,废物!不然我来捡啦!”茨冈诺克声色俱厉地说道,“你懂不懂职责!”
两盏风灯又慌乱地晃动起来。这一回,轮到维涅尔和扬逊了。
“永别了,老爷!”茨冈诺克放声大喊,“在那个世界我们可是老相识啊。到时候见了我,可不要避开我,还得多给我拿点水喝,在那儿我会浑身热得发慌哩!”
“永别了!”
“我不愿意!”扬逊有气无力地说道。
但维涅尔抓住了他的胳臂,那个爱沙尼亚人自己走了几步,后来可以看出,他停了下来,倒在雪地里了。押解兵弯下腰把他扶起,拖走了。他无力地挣扎着。为什么他不叫喊呢?可能他忘记自己还有嗓子了。
黄色的小风灯又一动不动了。
“小穆霞,这么说,我得单独一个人了,”丹娘·柯瓦尔楚克忧郁地说,“我们曾经在一起生活过,可现在……”
“丹娘,亲爱的……”
茨冈诺克这下子可要干预了。他抓住穆霞的手,仿佛害怕再有人把她抢走似的,他忙不迭地认真地说起来:
“啊,小姐!你可以一个人,你的灵魂是清白无辜的,你愿意到哪儿,一个人都可以去。你明白了吗?可是我就不行。因为我是个强盗……你明白不明白?我单独一个人不行,他们会说,杀人凶手,你竟敢往天堂钻!我还偷过马,真的!你要明白,我和她一起就像……就像护送一个无罪的婴儿!不明白吗?”
“明白了。好吧,你们走吧!让我再吻你一下,小穆霞。”
“你们接吻吧,好好地吻吻吧,”茨冈诺克鼓励着两位女性,“你们现在真是应当好好地告别呢!”
穆霞和茨冈诺克迈步走去。穆霞习惯地提起裙子,老是要滑倒似的、小心翼翼地走着,茨冈诺克一步步试探着路,紧紧地搀着她走向刑场。
灯光停住不动了。丹娘·柯瓦尔楚克的周围寂静无声,空空荡荡。那些押解兵,一个个像晨曦中的灰影,默默无声。
“就剩我一个人啦,”丹娘突然开口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谢廖沙死了,维涅尔和瓦夏也死了。就我一个人了,押解兵呀押解兵,就我一个人了。一个人……”
一轮红日从海面喷薄而出。
受难者的尸体统统放到一口大木箱里运走了。这些尸体伸着长长的脖子,怒睁着大大的眼睛,肿胀发紫的舌头像一朵朵奇异可怕的花朵,从血迹模糊的嘴唇里伸出来,沿着他们活着时来到这里的道路,向后飘然而去。春天的雪依然是那样柔软而芬芳,春天的空气依然是那样清新而浓郁,在皑皑的白雪里露出了谢尔盖丢失的那只湿淋淋的磨破了的黑套鞋。
人们就这样迎接着那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
列·安德列耶夫(1871—1919)
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俄国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作家,曾被认为是一个“反动作家”。
中国zui早翻译并编辑出版其作品的人是鲁迅。 译者(六位译者,各取一字,组成两个人名):
陆义年张业民
1.张金长,生于1936年,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历任校教务处长,副校长,曾担任广西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长期从事俄语,俄国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译作有:《天鹅姑娘》《希腊神话故事传说》《关于爱的思考》《七个被绞死的人》等。
2.李业劻,生于193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译作有《大尉的女儿》《七个被绞死的人》《高尔基的死亡之谜》等。
3.苏明义,生于1934年,毕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其作品:《七个被绞死的人》《王室奇婚》《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个月》等。
4.李天民,生于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教学法研究班。在广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作品有《七个被绞死的人》《关于爱的思考》《卓雅与舒拉》等。
5.陆钟岐(1924--2006),修业于复旦大学医学和北京外国语学院翻译进修班,精通英俄语,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曾从事医学口笔语翻译工作和大学外语教学工作,参与《七个被绞死的人》翻译。
6.王庚年(1930—1996),俄罗斯语言文学教授,翻译家。代表的译作有:《七个被绞死的人》《第四十一个》《白夜》《落叶·米佳的爱》《普希金爱情诗选》《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等。 丛书主编简介
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旅伴文库》总主编。
刘硕良,著名出版家,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旅伴文库·锦囊旧书》主编。
《聊斋志异》内容简介:《聊斋志异》一部内容丰富奇绝的文言文志怪小说集:《念秧》《局诈》讲古代骗术,所设的局、利用的心理和现
《奇货.6》内容简介:历尽艰辛,刑术等人终于抵达金雕部落,却发现整个部落已空无一人,而身份成谜的庵古,似乎与忽汗城有着千丝万
缱倦与决绝 本书特色 土地是农民的命,是农民的根。几千年来,在这命与根的土地上,中国的农民播种着他们的希望与寄托,耕耘着梦想与现实。在文学史上作家们已为他们竖起...
《最后的信》内容简介:裕里在姐姐未咲的葬礼上,得到姐姐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封信和一张同学会请柬。她代替姐姐出席了同学会,本打算
《很久没有你的消息》内容简介:在一次演唱会上,郑小贝与儿时玩伴许博重逢,没想到小时候的“邋遢大王”竟然已经变成F大学帅气的乐
哺乳期的女人-毕飞宇文集 本书特色 我所渴望的短篇小说与经验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相对说来,我所喜爱的好的短篇似乎是“不及物”的。因为“不及物”,所以空山不见人,...
丧钟为谁而鸣 本书特色 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自他之后,再没有人像他这样写作20世纪*伟大的作家之一,“文坛硬汉”创作生涯里的罕见长篇四十万字写...
《代号D机关II》内容简介:22年前,那个让我失去一只眼的男人, 那只罕见的日本狐狸,他回来了...... 「那是狐狸……是二十二年前那
《心是孤独的猎手》内容简介:如果你此刻感到孤独,就会永远孤独。本书是卡森·麦卡勒斯二十三岁写就的代表作,一经出版就雄踞美国
《现实一种》内容简介:本书收入余华的三部中篇小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
水边书 本书特色 《水边书》是徐则臣“花街”系列小说的延展,在这部带有精神自传意味的小说中,作者一如既往抗拒流行写作的诱惑,一如既往摹写花街上来历不明的神秘女人...
不嫁则已 本书特色 都市媒体争相连载,再次引爆社会对婚恋探讨的热点,热度直逼当年的《牵手》。 “强过《牵手》,更贴近当代婚恋现实”——《牵手》作者王海瓴对新书的...
莱登庭神秘事件 本书特色 ★ 安东尼·伯克莱——黄金时代的古典推理先锋人物★ 与阿加莎·克里斯蒂、g.k.切斯特顿、d.g.格林齐名的推理大师★ 赫赫有名的“侦...
自媒体大咖,分享小城女孩在广州打拼十年所明白的品质生活真谛。在或奇葩、或犀利、或正经、或有趣的场景中“柔软地毒舌”,娓娓
沉默的中士 本书特色 《沉默的中士》写了一个“沉默的”中士张建军,他少言寡语,认真履行职责,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是一个优秀的士兵,孰料...
再见宝贝.再见 本书特色四岁小女孩深夜消失,恍神的母亲十二小时之后才发现。既没有勒索电话也没有事故现场,波士顿警方调动众多人马,仍然束手无策。在孩子舅妈的恳切请...
穆斯林的葬礼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之一。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
瑞德.巴特勒-再续《飘》传奇 本书特色 还记得《飘》中那个让思嘉神魂颠倒的瑞德吗?《瑞德·巴特勒:再续传奇》再续《飘》之传奇,看思嘉、瑞德和至爱亲朋乱世情迷人生...
《迎面而来》内容简介:我写的不是失败者,不是厄难中苦苦挣扎的人,而是大街小巷迎面走来的人,表面平静而内里波澜横生的人。——
上东城晚宴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奋斗在纽约的华人艺术家的故事。害怕在平庸人生中浪费生命的上海姑娘里约在一次圣诞节聚会上结识了精明能干的画家“于连&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