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枪不放司令”到“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如何完成蜕变?张学良与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与张学良的结合,何以很终演变成了“兵谏”?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靠前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身上? 有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非常不错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文史参考》:杨奎松代表作修订版。为了使那些珍贵却被忽视的历史重新被人重视,这次修订对某些有助于详细了解那段历史的史料,作了全新的考释和引证。不管我们是否会看这些原始材料,经过杨奎松的研究和讲述,我们对张学良和中共的关系将有全新的印象。 新浪读书: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共红军为何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
蒋序
大陆版代序:张学良入党之谜
前言
**章由战争走向妥协
**节西征北上
第二节陕北称雄
第三节洛川谅解
第四节延安拨雾
第二章西北大联合计划
**节反蒋酝酿
第二节入党初衷
第三节八面来风
第四节引弦待发
第三章打通国际路线
**节“逼蒋抗日”
第二节艰难交涉
第三节兵败黄河
第四节暗渡陈仓
第四章一二?一二革命
**节山雨欲来
第二节破釜沉舟
第三节战耶和耶?
第四节孰进孰退?
第五章从“革命”到“兵谏”
**节皆大欢喜
第二节风云突变
第三节福兮祸兮?
第四节柳暗花明
附:张学良与中共中央秘密通电代码
参考书目
柳暗花明谈到中共中央转而坚决采取和平让步的态度,不能不提到共产国际1月20日的重要政治指示。该指示到达的日期多半是在22或23日左右,已知中共中央是在24日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的。该指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评前此中共中央对蒋介石及南京的政策,一是建议在争取同南京和解的基础上解决一切问题。指示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可能受挫,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亲日派在搞阴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党采取了错误的步骤。中共中央固然改变了以前力图通过排除蒋介石和推翻南京政府的方法建立统一战线的错误政策,但是还没有彻底摆脱这种错误方针。中共中央在蒋介石被释放后所确定的方针尤其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方针实际上意在分裂国民党而不是同它合作,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共中央把在事变期间同蒋介石达成的妥协看成是蒋介石和南京的屈服,并且把同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合作视为反对南京的联盟。所有这一切,只能助长亲日派的气焰并为其制造内战提供借口。指示明确要求,立即把党的主要任务放到争取切实停止内战,争取南京政府共同抗日的方面来。同张学良、杨虎城及其军队的合作必须服从于这一主要任务的需要,并应在这方面向张、杨及其军队施加各种影响。只是在亲日派调动军队向自己进攻时,才可以进行自卫,但无论如何自己不要为这种进攻提供口实。共产国际的批评是否完全恰当,在中共中央方面并无多少争辩的余地。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共领导人因此相信就自己此前的政策完全就是错的。很明显,中共中央必须承认,在蒋介石释放之后,认为蒋已经投降,把蒋承诺的条件公开宣布,这是是很幼稚的。过高地估计西安事变的成果,相信可以因此实现西北半独立局面,也是不妥的。但如果说在1936年8月政治指示到达后,中共中央并没有真正改变自己的政策,这是没有人能够接受的。可以肯定,中共中央当时已经接受了共产国际指示,改变了对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政策,不再主张成立西北国防政府,也要求张学良去与蒋介石说和。问题是蒋介石不要和,一定要消灭红军,宣称中共是汉奸。当然,人人都了解,中共中央在策略上与共产国际有一点是不同的。这就是,中共中央实行的是“逼蒋抗日”。在这一点上,共产国际强调的只是用群众及其舆论来“逼”,“但我们还主张利用张、杨、阎、李、白、刘逼他”,即利用同各种地方实力派或反蒋派的力量来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就是这种逼蒋政策的结果,同样事变后的对抗也是这种逼蒋政策的继续。这样究竟对不对呢?多数中共领导人明确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环境下,这种方法也未尝不对”。这是因为,在当今中国,不论是要想使蒋介石和南京政府重视自己,使其改变错误政策,实现与南京的联合,还是为了保障革命的利益,坚持党的独立立场与红军的存在,“力量问题都是不能忽视的”。当然,他们也承认,这种策略实行起来确实也是相当困难和复杂的,它确实可能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这样逼,造成了内战,当然是不好的;如果逼和了,那就是好的”。重要的仅仅在于结果如何。因此,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的实际作用,多半也就在于,它使中共中央开始更加明确地把争取和平视为其一切行动和政策的依据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5日之后,中共中央更加强调和平的方针,而在得到张冲的来电之后,会更进一步下决心,不惜再作让步也要同南京和下来。然而,在这个时候,不仅打不容易,和甚至比打还要困难。本来东北军年轻军官就反对让步,情绪激昂,如今见中共代表步步退让,更是心怀不满。本来杨虎城因西安事变就已经整整丢了一个军,如今更是担心让中央军控制西安及陇海路沿线,地盘没有了,余下的部队迟早也会被蒋介石逐步分化和吃掉。即使是东北军上层将领,此时的态度也颇犹豫,步步退让的结果,是不是连张学良的出路也不争了呢?唯一能够驾驭东北军这驾马车的张学良若回不来,东北军难道还会有自己独立的前途吗?因此,越是到妥协关头,西安的空气就越是紧张,人心就越是混乱。26日白天,西安与潼关谈判的代表仍坚持:(一)首先给张以名义;(二)中央军离开甘肃,至少天水以西不驻兵;(三)红军一部驻陕南;(四)十七路军在西安驻两旅。顾祝同开始时同意:(一)给张名义问题撤退后即可照办;(二)中央军原驻陕甘十四个师,可调三十个团出甘,但必须驻天水,宝鸡至西安线至少驻十个团;(三)红军不能驻陕南;(四)十七路军只能在西安驻一个旅。但蒋介石得知后很快否定了关于张学良一条,强调恢复张学良公权,须国府委员会决定,西北问题未解决之前,事实上不能为之呈请。“彼方如相信我,即应完全相信,如不能相信,则不必再谈”。面对这种情况,西安方面决策层内部意见严重分歧。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出面承担放弃为张学良争取自由的责任,东北军中下级军官几乎一致强烈反对,非要南京对张学良回陕作出明确担保不可,即使是此前倾向于妥协的东北军将领,这时也变得犹豫畏缩起来,王以哲、鲍文樾称病不出,何柱国虽有意谈判,却无法作主,且部队根本不能掌握。……
杨奎松:著名学者,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专家。 主要著作《“中间地带”的革命》(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获奖图书)、《读史求实》、《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2008)、《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009)、《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等。
《云会计》内容简介:本书吸收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成果,阐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云计
《别扛着:做自己的减压教练》内容简介:人人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和不确定性,激烈的社会转型和市场竞争,让企业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风
马背帝国风云录-十三世纪的蒙古大汗们 本书特色 这部述史作品的独创性在于作者的现代性眼光与平民情怀,笔墨才气与新鲜见解融于一炉,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描述历史的进程,...
高飞,笔名高飞天曌、明空、天曌,作家、画家,中央电视台CCTV-7频道《军迷淘天下》栏目主持人。1979年生,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
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 本书特色 ☆ 余英时、张充和、唐德刚、夏志清、王鼎钧等十二位海外名家倾吐旅美心史,评点过往风云。他们大多成长于战乱频仍的民国岁月,旅...
《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文集》内容简介: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是法治国家、法治文明建设伟业中的重要内容。本书围绕“中国特色法
钟敬文文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本书特色 《钟敬文文选》的选篇范围,以钟先生已出版的著作为主,部分地参考了编者在担任钟先生学术助手期间,为先生整理的手稿或讲稿的原...
文化视域中的宋代文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浙江省151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和浙江省社联项目的结题成果。本书主...
另一半中国史-[增订版] 本书特色 高洪雷所著的《另一半中国史(增订版)》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化随笔,是一部不同寻常的血色传奇。是一部中国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兴衰更替...
《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2012~2017)》内容简介:中共十八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中美联合抗日档案-图文珍藏本 本书特色 中美联合抗日这段历史对两国人民来说意义非凡,留下了恢弘的影响后人的历史篇章,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中美、中日、美日间...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战国策精华(上下册) 本书特色 刘向著的《战国策精华(上下)》深受后世的推崇。那些几千年前的华夏精英们提炼的生存技能和成功方略依然是那么的鲜活如...
中国史纲 本书特色 《中国史纲》旁征博引,纵橫捭阖,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讲故事的方式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社会变迁、思想变革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及活动,生动活泼,...
Overthepasttwodecades,AntonyBeevorhasestablishedhimselfasoneoftheworldspremierhi...
中国博物馆志-5 本书特色 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编著的《中国博物馆志5》内容介绍: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
春秋大义 内容简介 ……我们已经大略看过了儒学于汉、唐两代在政治运作中的实用意义,看来儒家典籍既可以在审案的时候被援引为法律判例,更可以在国家大政上发挥纲领性的...
1959年的“天问集”,引发西方知识界为期10年的文化反省。目录 译者序丹尼尔・贝尔和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序言不安的自负第一部分
《真实与建构》内容简介:本书以开阔的跨学科取径为讨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整合了科学技术史
刘师培,字申叔,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本书共选编了刘师培的史学论著67篇,基本上反映了刘师培的史学研究成果。刘师培以西方进
巴蜀文化丛书:人文成都 本书特色 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全面解读古老巴蜀的历史密码,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巴蜀文化丛书:人文成都 内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