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T. 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伟大的现代史诗。**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术,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他们由麦加北部出发,经过烈日无水的艰困地带,穿越世人畏惧的内夫得沙漠,以落后的武器、匮乏的火药与粮食,一站站攻下延布、沃季、阿卡巴、马安,于同年10月直抵土耳其统治重镇大马士革,完成争取自由的首要目标。很难想象,这位在沙漠中率领阿拉伯人击退土耳其现代部队的传奇人物当时未满三十岁。
★16开精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T. E.劳伦斯,英国军官、外交官,曾是考古工作者,一战期间进入开罗军情部负责情报工作,后成为阿拉伯抗暴运动领袖之一的费瑟亲王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也成为这场阿拉伯革命的决定性人物
★在军事上,他是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当代战略专家贝文·亚历山大把他和拿破仑、隆美尔等人并列,认为他是史上*伟大的军事将领之一,对游击战的理论发明贡献尤多
★《智慧七柱》中所描写的故事,经美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的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银幕再现,而使无数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感动
★温斯顿·丘吉尔高度评价此书“跻身于英国文学*伟大的著作之中,在战争与冒险的描述上,无人能够超越。”
★本书初稿完成于“巴黎和会”期间,以每日行军时所做的笔记为蓝本,再以作者寄交开罗的长官们的若干报告做补强证据
★从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到现代中东的形成,再到今天动荡的阿拉伯世界,总是让人不断回忆起一百多年前那段历史。T.E.劳伦斯是极少数以一人之力改变中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人,而他的不懈努力*终却被自己的国家公然出卖
本书记录了T.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英语文学中*伟大的现代史诗。
一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让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使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
劳伦斯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机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善用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术,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他们由麦加北部出发,经过烈日无水的艰困地带,穿越世人畏惧的内夫得沙漠,以落后的武器、匮乏的火药与粮食,一站站攻下延布、沃季、阿卡巴、马安,于同年10月直抵土耳其统治重镇大马士革,完成争取自由的首要目标。很难想象,这位在沙漠中率领阿拉伯人击退土耳其现代部队的传奇人物当时未满三十岁。
前 言
本书初稿完成于“巴黎和会”期间,以每日行军时所做的笔记为蓝本,再以我寄交开罗的长官们的若干报告做补强。随后,在一九一九年秋季,这份初稿与若干笔记不慎遗失。我认为基于历史的必要性,应该使这个故事重现原貌,因为在费萨尔阵营中,或许就只有我曾想到要将我们当时的感受、我们的期望以及我们所作的尝试等记录下来。所以就这么再度百般无奈地在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年冬季,借着记忆与残存的笔记重写。那些事件的记录对我而言记忆犹新,或许很少有错误——除了在日期或数目上的细节——不过因为事过境迁,心随境转,事情的轮廓与意义已不似往日鲜明。
只要我的笔记本中有记录,日期与地点都是正确的,不过人名则未必。与我出生入死的战友中有若干已马革裹尸,葬身沙场,他们的名字都是随意取的。其他仍健在的,在此则姑隐其名。有时一个人会化成数个不同的名字,如此可以隐藏真实身份,使书中人成为一堆面目模糊的傀儡,而不是一群活生生的血肉之躯:然而一旦对人道长论短,总有些人不管我对他们是褒或贬,都不会感激我的。
将焦点独揽在我身上,对我的英国同胞而言很不公平。我尤其遗憾未能论及一些无名英雄的表现。这些小兵对自己的目标说不出所以然,但表现杰出,若考虑到他们既无军官所赖以支撑的参战动机,对整场战争的□□目标为何亦浑然不知时,他们的表现更是令人佩服。不幸我所关注的只局限于战争的□□目标,本书也只是再现阿拉伯人由麦加到大马士革循序渐进争取自由的过程。本书的用意是将这场奋战合理化,让世人能认定成功是水到渠成,沛然莫之能御的,而且根本不需借助高人指点,更无需少数几个英国人的外力支援。这是一场由阿拉伯人筹划和领导,为了在阿拉伯半岛达成一个阿拉伯□□的目标而奋斗的阿拉伯之战。
我置身其间,人微位卑,不过借着一管生花彩笔、无碍辩才,以及堪称机灵的头脑,所以便如前文所述,自认是当仁不让。事实上,我不曾担任阿拉伯军方的一官半职,也不曾主导过任何与阿拉伯人合作的英军任务。威尔森、乔伊斯、纽坎贝、唐奈、达文波等都是我的顶头上司。我自我安慰,这是因为我年纪较轻,才在这部著作上付出较多心血。我已全力以赴。威尔森、纽坎贝、乔伊斯、唐奈、达文波、巴克斯顿、马歇尔、斯特林、杨、梅纳德、罗斯、斯科特、温特顿、劳埃德、沃迪、希登斯、高斯列特、斯滕特、亨德森、史宾斯、吉尔曼、加兰、布罗狄、梅金斯、努南、利森、霍恩比、皮克、埃德特—希金斯、兰姆塞、伍德、欣德、布莱特、麦金杜、葛林希尔、葛里森斯威特、道塞特、班涅特、伟德、葛雷、帕斯科等,也都已尽力而为。
由我来颂扬他们,实属僭越。当我想数落局外人的缺失时,我毫不保留:虽然这很少在本书出现,大都只在日记中提及,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污点似乎也得以漂白。当我想称赞局外人时,我也畅所欲言:不过我们的家务事是自己的事。我们执行自己的计划,也对此心满意足。其他人有朝一日也大可自己提笔上阵,写一则与我的故事相仿,但就如我很少提及他们一样,也在他们的书中如蜻蜓点水般将我带过,因为我们都是各尽本分,各自随心所欲,几乎没注意到周遭友人的存在。
本书所叙述的不是阿拉伯人建国运动的史实,而是置身其间的我。描述的是日常生活、悲惨的事件、卑微的小人物。本书既没有让世人警惕的教训,也没有让人震撼的内幕。书中全是些芝麻琐事,部分原因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有朝一日也会创造历史,另一个原因则是回忆战时与我同甘共苦的同胞,令我极感快慰。我们相处甚欢,因为置身于广袤的天地间,共享野风、阳光,以及我们戮力以赴的目标。每天清晨我们都会为即将成形的新世界而同感振奋,为无法言喻但有待奋斗争取的理念而激动不已。我们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不曾贪生怕死;然而当我们达成目标、新世界已具雏形时,老一辈的人又站出来,夺走我们的胜利,将这新世界又重塑成他们所熟知的旧模样。年轻人有能力打胜仗,但不知如何乘胜追击;面对老一辈时又束手无策。我们气喘如牛地说我们已经打造出一个新天地,老一辈则向我们亲切道谢,然后安然享用。
人皆有梦,但多寡不同。夜间做梦的人,日间醒来发现心灵尘灰深处所梦不过是虚华一场;但日间做梦的人则是危险人物,因为他们睁着眼行其所梦,甚至使之成为可能。而我就是如此。我打算建立一个新国家,重建一种已沦丧的影响力,提供两千万闪族人一块磐石,让他们得以创立维系□□精神的梦幻殿堂。如此崇高的理想需要他们心灵中固有的高贵情怀,并让他们积极参与;然而当我们获胜后,我却成为众矢之的,谓我使英国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原本享有的采油特权陷于未定之天,而法国在黎凡特的殖民政策也沦于幻灭。
这种发展对我而言恐怕是正中下怀。我们为了争取这些特权,不仅赔上了宝贵的信誉,还使无数无辜的生灵涂炭。我曾与一百位来自英国得文郡的国防义勇军一同溯底格里斯河而上,他们都是年轻、清秀纯洁、开朗讨喜的小伙子,能带给妇女和孩童幸福与欢乐。看着他们,不禁让人以身为他们的英国同胞为荣。然而我们却将他们成千上万地推入万劫不复的火坑,不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而是为了争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五谷和油田。我们□□要做的便是打败我们的敌人(包括土耳其),□后借着艾伦比将军的睿智,策动受土耳其压迫的民众替我们效命,才得以在只牺牲四百条人命的情况之下完成任务。我对自己所参与的三十场战役深感自豪,因为我没有造成弟兄任何伤亡。对我而言,再肥沃的领土也不值得牺牲任何一个英国人的性命。
如今战争结束已逾三年,若干仍不能曝光的事我必须三缄其口。即使如此,本书有些章节对几乎每位读者而言都是前所未见的,有些人想在书中找寻他们熟悉的情节往往遍寻不至。我曾经向长官作完整的报告,后来却发现他们将这些事当作是我的个人功劳。不该如此的。荣誉对一支职业军队而言或许是必要的,由各种褒扬令的一再强调已可见一斑,而我们只要投身戎伍,无论是否心甘情愿,立场皆已与正规军无异。
我对自己在阿拉伯前线的表现,已决定不接受任何奖赏。内阁为了颂扬阿拉伯人为我们卖命征战,曾应允要让他们拥有主权。阿拉伯人相信的是人,不是组织。他们将我视为英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要求我为英国白纸黑字所作的承诺背书。我因而不得不介入了这场阴谋,并且向他们信誓旦旦地保证会依约报答他们。在我们共同出生入死的这两年期间,他们已经习惯相信我,也认为我的政府和我一样,是讲究诚信的。他们基于这份期望,表现得可圈可点,可是,当然,我不但不以我们的合作为荣,反倒不断觉得羞愧万分。
从一开始就很明显,假如我们赢了战争,这些承诺不过废纸一张;如果我是阿拉伯人诚实的顾问,我应该奉劝他们收拾东西回家,别为这种空话出生入死。可是我自欺欺人地期盼,借着带领这些阿拉伯人奋不顾身地赢取□后的胜利,我可以让他们在手握□□的情况下,获得巩固(即使不是绝对优势)的地位,以迫使列强与他们协商出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我假设(放眼望去,也没有其他领袖有这种意愿与能耐)我在战后仍能幸存,而且不只能在战场上打败土耳其人,还能在会议室内打败我自己的祖国与盟邦。这是极度自负的假设。我是否已经成功了,至今仍混沌不明;不过,很显然我并不想让被蒙在鼓里的阿拉伯人卷入危难之中。我冒了食言背信之险,坚信阿拉伯人的协助对我们在中东地区获得廉价而快速的胜利是必需的,而且我们胜利后食言,总比战败来得好。
亨利·麦克马洪爵士被免职,使我更深信我们缺乏诚信,不过我在战争期间无法向温盖特将军阐述我的看法,因为在名义上我终究还是他的下属,而且他似乎对自己的立场到底有多虚伪也浑然不觉。□□能做的是,拒绝一切因我做一个成功的骗子所颁赠的荣誉,以免引起内心的不快,于是我在报告中开始隐瞒事实,并说服少数几个知道真相的阿拉伯人也保持缄默。在本书中,我也打算□后一次为该说些什么自作主张。
此书跻身于英语文学□伟大的著作中;在战争与冒险的描述上,无人能□□。
──丘吉尔
这是一部举世杰作:世间少有可与之匹敌的同类作品。
──萧伯纳
他们也知道,置身于沙漠中,注定要与一个敌人做永无止境的抗争,这个敌人不是这个世间,不是人生,什么都不是,而是希望。
——《智慧七柱》
T.E.劳伦斯(1888-1935),英国军官、外交官。1910年至1914年间,担任大英博物馆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卡赫美士考古队的助理。一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先在伦敦的参谋总部地理部门工作,后奉派至开罗的情报部门。
1916年,阿拉伯建国主义者起身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劳伦斯前往麦加收集情报,在形势推动下成为阿拉伯起义团体的英军联络官。1919年,成为英国参与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成员,致力于推进阿拉伯独立。尽管劳伦斯努力不懈,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依旧成为法国和英国的托管地。1921年担任英国殖民部中东署阿拉伯事务顾问,次年辞去该职务,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担任地勤技师。
在军事上,他是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当代战略专家贝文·亚历山大把他和拿破仑、隆美尔等人并列,认为他是*伟大的军事将领之一,对游击战的理论发明贡献尤多。
劳伦斯的著作还有散文体译作《荷马的奥德赛》和《十字军城堡》《铸造厂》等。
苏格拉底传 本书特色本书对于苏格拉底的叙述,几乎完全依靠和他有直接接触的人,即主要依靠阿里斯托芬、柏拉图和色诺芬。本书以此勾勒了苏格拉底的早期生活、晚期生活以及...
何应钦全传-(上下册) 本书特色 何应钦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军事首脑。他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国共**次合作的国民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
记载这个“圣人”谈话的书也就成了“圣书。”学术界更是将《歌德谈话录》看做研究歌德的秘读书目;有些专家甚至把这《歌德谈话录
张大千传 内容简介 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画家的逝世,被一道道电波传遍中华大地,传遍地球的每个角落。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人们,都深深哀悼画坛上这颗...
泰戈尔传 内容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思想家,教育家。1901年在家乡桑地尼克坦创办实验学校,后发展成为印度国际大学。1911...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内容简介: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冯内古特的小说、剧本和随笔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在这本贯穿其一
中国皇后全传(典藏版) 本书特色 在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上,曾更替过数以百计的朝代。在历朝历代中都存在过一个特别的人群,这群人尽管人数不多,但却产生过不可忽视...
崇祯皇帝传 本书特色 勤政亦亡国,明史权威正解“甲申祭”的教训,领导者诫:成大事亟须会“用”——用人、用权,一曲江山风雨,万世惕厉警心。故京陵树多遗恨,鼙鼓暮笳...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戏谤,但我丝毫也不担心我名声究竟会怎样。子孙后代将会替我做出公正的判断……我的飞黄腾达是无与伦比的……我
本书是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自传,以“家族”、“入行”、“事业”、“自由”、“形式”五卷,展现了赖特传奇的一生:童年的美好、
王吉鹏快意恩仇录—我与网络色情的战争 本书特色 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因为医术的差别,就有了良医与庸医之分。良医通常能准确的判断出病因、病症,并对症下药治愈病人...
最后的士大夫-沈从文与汪曾祺 本书特色 通过对著名作家沈从文与汪曾祺人生之路师生之情的梳理,将他们所在时期的文化世情娓娓道来。从两个师生作家的人生起伏、命运跌岩...
《三维图形化C++趣味编程》内容简介:由本书作者改进和开发的Dev-C++智能开发平台借鉴了Logo绘图语言的特点,简化了C++语言环境,以
八卦多一点 本书特色 作者文笔流畅自然,极富画面感,又风趣幽默;内容关心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圈生活,从一个记者的角度给与了较为深刻的评价,使其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娱...
花样年华:海上女星罗曼史 本书特色 她们是一群美丽的女子,至情至性,如玉般温润,如烟花般绚烂于*动荡*混乱的年代氤氲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美丽与哀愁。24位民国时期绝...
拿破仑传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纪史”性著作,它对拿破仑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和一种人格的两面性,给予尽情揭露。作者在全面和充分肯定拿破仑的伟大历史地位、他的卓越天才和...
《我心深处》内容简介:伍迪·艾伦是世界影坛中最独特、最具魅力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别具一格,且拍摄速度之快、获奖数量之多,几
阿娜伊斯·宁,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因为她与著名作家亨利·米勒及其妻子琼的暧昧关系,因为她在当时大都市国际艺术圈和社交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
本书是《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的续篇,曼夫人的笔触依旧聚焦于曼德施塔姆,但也大幅扩展自阿赫马托娃以及自身。笔锋依然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