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一生仕少闲多,长期生活在家乡浙东乡村。在陆游存世的海量诗作中,有六七成是与其家乡生活有关的。集中解读陆游的诗篇,借其目光观察浙东地区的乡村社会生活,展示其心目中的“乡村世界”,虽然吉光片羽,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剖析陆游“乡村世界”这一个案,可以提供三个方面的信息:陆游的乡村生活是浙东乡村一个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生活范本;以陆游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在乡村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重复杂的角色;由陆游所感知与描述的既丰富多彩又民生艰难的乡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想象“宋代农村”提供了几个可以依凭的支点。
书书以陆游的诗文为主要资料,重建南宋时期浙东地区的乡村社会,以诗证史,品质不俗。作者是宋史领域的名家,对宋代城镇和乡村素有研究,可谓是一种历史学和社会学交融视角下的南宋乡村社会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八世为儒 陆游蛰居乡村数十年,尤其到晚年,困于体衰家贫,痛感家业不振,临终前还在“但悲不见九州同”,对恢复大业未成无限惆怅,心情难免压抑。这就使得他有时既羨慕村落耕夫生活的踏实平稳,但同时却又放不下业儒兴家的精英路线,坚持让子嗣读书应举,常常不免陷于矛盾心境之中。
陆游诗集中收录有许多抱怨读书应举不如农耕,甚至不如工商各业的作品,淳熙十年十月所作的《书生叹》比较典型:君不见城中小儿计不疏,卖浆卖饼活有余,夜归无事唤俦侣,醉倒往往眠街衢。又不见垄头男子手把鉏,丁字不识称农夫,筋力虽劳忧患少,春秋社饮常欢娱。可怜秀才*误计,一生衣食囊中书,声名才出众毁集,中道不复能他图,抱书饿死在空谷,人虽可罪汝亦愚。呜呼,人虽可罪汝亦愚,曼倩岂即贤侏儒!当时他正以祠官闲居三山,心情抑郁,因此才有此“可怜秀才*误计”之叹。在这以后,他更以闲居为主,特别是到了晚年,像这样的感叹也就越来越多了。如绍熙二年(1191)《示儿》,“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庆元四年(1198)《杂感》,“劝君莫识一丁字,此事从来误几人”;嘉泰元年《七侄岁暮同诸孙来过偶得长句》,“四朝遇主终身困,八世为儒举族贫”;直到嘉定二年(1209)他八十五岁时所写的《春日杂兴》诗,仍称“一生衣食财取足,百世何妨常作农”。
与此同时,陆游又时时不忘督责儿子们的举业,正如在前文所引嘉泰元年夏天的那首《舍西晚眺示子聿》诗中,他勉励小儿子“嗟予久合堕鬼录,怜汝犹能读父书。西望牛头渺天际,永怀吾祖起家初”。子坦、子遹(子聿)不得不“废书出”,前去向佃农敛租,他大表慰劳。小儿子子遹读书“常至夜分”,他“每听之辄欣然忘百忧”。他还寄语孙子元用,“会看神授如椽笔,莫改家传折角巾”。《诗稿》卷三四《示元用》。有时他虽然抱怨自己生平不算成功,但对儿子们都能够恪守儒业,却又表示“小儿可付巾箱业,未用逢人叹不遭”。在这里,除了作为儒生放不下精英身份,不愿意让子嗣们“委其为乡人”,执着于业儒兴家的立场之外,重要的还在于陆游对于儒家传统的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坚持。正如绍熙二年(1191)《五更读书示子》一诗所揭示的:“吾儿虽戆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他指望着有朝一日时来运转,儿孙们能够“出手苏元元”,解万民于倒悬之中。这显然是将自己一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了儿孙们的身上。
为了儿孙们的举业,陆游不得不投入相当的精力与财力。绍熙五年(1194)冬,他记述儿子入城求师,“小儿破帽出求师,老父寒炉夜画诗”。诗句没有说明是哪个儿子,估计是小儿子子遹。博学如陆游,儿孙们准备科考,也不得不别求他人指教,这或许有陆游自己年岁已高、精力不济的原因,更重要的还在于南宋时期应付科考的教馆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有不少应对考试的技艺,而且城市是传播关于科考动向消息的中心,这也是前文提到的当时士人倾向城居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陆游在诗文中虽然也常常描写他与儿孙们一起读书的情形,却也得依靠延聘塾师来负责儿孙们的教育。嘉泰二年(1202)《春晓》诗“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句下,自注曰:“新馆一客,诸孙晨兴入学,诵书颇盛。”陆游曾经记述,南宋山会农村有在冬季三个月送子弟入小学的风气,“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为的是“识字粗堪供赋役”,长大后方便与官府打交道。不过陆游家里的这个家塾并非只读村书的小学,而是为了培养孙辈们应试考科举的。有时,他还担心儿孙们夜间读书声音太响,会影响邻居们的休息,“妇女晨炊动井臼,儿童夜诵聒比邻”。可见晚年陆游虽然一再叹穷,仍专门为儿孙们聘有塾师,家庭教育无疑是乡宦之家重要的与必不可少的生活开支,他们家庭的经济开支要求与一般农民是不能用同一个水准去衡量的。
可惜的是,尽管如此的坚持与投入,根据地方志的记载,至少到其孙辈为止,陆游后裔在科考上都不怎么成功。这可以成为科举社会人们的垂直流动性(社会地位)比之前代明显增大的一个案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坚持以儒自守、“莫改家传折角巾”的士人阶层,在南宋的乡村世界里的存在与其社会特点。 出自第六章《乡居生活:垫巾风度人争看》
包伟民,男,汉族,出生于1956年,浙江宁波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在浙江大学任教多年,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起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研究方向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传统国家与社会:960~l279年》《宋代城市研究》《走向自觉中国近古历史研究论集》。主编大型史料丛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5辑96卷。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向中国近古时期乡村社会问题。
寻访末代土司 内容简介 本书共四章,包括:独霸一方 中国历代土皇帝;审时度势 末代巴旺土司创奇迹;错失良机 末代松岗土司漂泊海外等。寻访末代土司 目录 序:统一...
《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以太原王氏为中心》内容简介:中古大族研究是中古社会史、政治史和文化史的重要命题,它始终是历史学、文化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顾颉刚先生是中国现代的疑古辨伪大师,他的研究方法和成就都超越前人。他的这本《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在继承前人疑古辨伪的优秀成果...
努尔哈赤事典 内容简介 由于学者专家的辛勤研究与著述,历史小说家与戏剧写作者的推波助澜,清史研究目前得到了长足的进展,正确与不正确的清史知识源源不断传布到了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3辑)》内容简介:本书为社会科学类论文集,分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
《有效学习:7步打造个人知识管理闭环》内容简介:如果你在学习时感觉不得其法,或者学习效率低下、缺乏目标,受困于知识吸收内化无
三国志-励志中国 目录 魏书武帝纪文帝纪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吕布夏侯悖夏侯渊荀或华歆张辽许褚曹植邓艾蜀书先主备刘禅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庞统姜维吴书三国志-励志...
《无尽世界》内容简介:读客熊猫君出品,欧美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 《巨人的陨落》作者肯·福莱特里程碑式代表作,《圣殿春秋》续
帝国软肋-中国脆弱的十个瞬间 本书特色 《帝国软肋:中国脆弱的十个瞬间》编辑推荐:从*早的春秋时代的诸侯交聘开始,一直到晚清时期令人扼腕痛惜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历...
台湾往事-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1.有国仇,也有家恨,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如何稳定局势,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政要又度过了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政治以外,在家...
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同“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以及“骷髅”师一起并称为党卫军三大王牌师,其中以“帝国”师历史最为悠久
《世界政治:走向新秩序?(插图第11版)》是西方首屈一指的国际关系教材。它提供了一个框架,以期帮助读者全面而迅速地了解世界政治
中国国家历史-壹 本书特色 《中国国家历史》择取内容的原则:**,紧扣人类发展脉搏,突显历史重大脉点;第二,剖析历史深刻渊源,聚焦当代社会热点;第三,展现喜闻乐...
《与学生书:春叶秋叶菩提叶(增订版)》内容简介:这是一册写给学生的小书。这个时代的教师,少见甚至未见专门为学生写作的。心智
《穿越牛熊》内容简介:本书针对中国股市的特殊环境,结合作者多年实战经验为普通散户量身而著。全书分为四部分:修为之路、穿越牛
《直播营销》内容简介:本书共分7章。各章重点介绍的内容有直播与直播营销的基础知识、直播营销的整体思路、直播营销的策划与筹备、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内容简介:随着《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及两个补充规定、两个衔接规定的实施,
1968-撞击世界之年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1968年是充满了争议的一年。这是*好的一年,也是*坏的一年;不了解1968,不足以了解当今世界。这一年中,世界各地发...
1911-潮打危城第一波 本书特色 当代著名学者林贤治先生重新回顾辛亥革命前后那段云谲波诡的历史,对辛亥革命发生前的准备条件、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明朝那些事儿1(图文精印版) 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部,主要讲述了朱元璋一生建立及统治明朝七十年间的历史。朱元璋生于元末乱世之中,父母死于饥荒,他从赤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