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年,我问他们每个人,是否想过死亡,想到这个是否会感到害怕。几乎所有人都对第二个问题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活得太久让他们害怕;而死亡可以解决活得太久的问题。他们晚年的智慧之一是承认死亡和变老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年轻人认为自己不会死,或者变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
——约翰·利兰
如果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会有成为老人的一天。21世纪已经进入长寿时代,我们也随之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变老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要为长寿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资深《纽约时报》记者约翰·利兰刚刚结束婚姻,父亲早已去世,现在他要独自照顾年迈的母亲。他逐渐发现一些独属于老人以及与老人相处的问题,于是他带着一系列疑问追踪并贴身采访六位高龄纽约老人,时间持续整整一年。
在采访的那一年,他57岁,而他的受访者都超过 85 岁,这也是美国增长最迅速的年龄层。所有老人都失去了点什么:行动能力、视力、听力、配偶、子女、同伴、记忆。从起床的那一刻直到就寝,他们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他们对明天有什么期望?他们怎样应对服药问题、子女和不断变化的身体状态?他们丧失能力的速度像昔日获得能力一样快。有没有这样一道门槛,跨过去之后,人生的价值就逐一丢失?
约翰选取了大多数人不愿意谈论和面对的主题——老人是如何慢慢衰老并走向死亡的。即使国家的养老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依然有很多老人无法“善终”。这六位老人都不能再说“明天会更好”。明天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思维和身体进一步衰退,对生活的掌控更弱,朋友和爱人更少。无论他们有什么健康问题——糖尿病、关节炎、健忘、心脏病、老眼昏花或者听力不佳,都只会不断恶化。
在书中,约翰以记者的生动笔触,如实记录了老人的生存现状,关注议题涉及老人的健康,老后的艰难,老年人的孤独感,独居的困境,养老的保障,养老院的体系设置,医疗的局限,生前遗嘱的意义,与配偶子女的情感与矛盾,以及如何过上自主、快乐、有尊严的老龄生活。
在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渐严重的今天,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参考意义。
约翰·利兰(John Leland)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善于报道和纪录社会变迁对普罗大众的影响,例如美国金融危机风潮下的房产法拍、身份盗用、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他曾以《男同性恋相守逾58年》的纪实报道获得2013年纽约重要媒体奖项。作者曾著有《嬉皮的历史》(Hip: The History) 和 《为什么凯鲁亚克有意义:在路上学到的事》(Why Kerouac Matters: The Lessons of On the Road)。 在加入《纽约时报》前,他曾任《新闻周刊》(Newsweek)的高级编辑、《细节》(Details)的首席编辑、《新闻日》(Newsday)的记者、Spin杂志的记者和编辑。
两千年前,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认为:“我们应该珍借和热爱老年时代,因为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加以利用,它就是充满愉悦的……在走上下坡路但又尚未急剧下坠的时候,人生最令人心旷神怡。我本人认为,可以这么说,站在屋顶边缘的阶段有着独特的乐趣。我们不对乐趣抱有希望,那就是最大的乐趣。耗尽一个人的欲望,让欲望不复存在,这是多么令人宽慰!”
——引自章节:◎年老之后的价值观变化
对鲁思来说,婚姻给了她数十年有人陪伴的生活和四个子女。她和丈夫一起长大,一起变老;当她听到跟自己同龄的女性找到新伴侣的故事时,认为相比之下,回报微不足道,牺牲却太大了。要开始一段新关系并承担它所牵涉的所有责任,那等于跳入未知领域,而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已经够多了。
——引自章节:第五章独居的问题
冶金学名词:汉英对照 本书特色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999)?冶金学名词1999(英汉对照)》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冶金学名词:汉英对照 内容简介 ...
著名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兴涛先生作品十六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之力作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
◇1895~1902年‧稀見史料‧完整中譯本◇誰的血淚?誰的犧牲?彰顯殖民者苦心經營的鎮壓歷史,今人如何解讀?為確立臺灣成為日本帝國寶庫、南端鎖鑰,為了告慰苦心...
★英国当代思想家阿兰·德波顿主编、全球哲学与心理学普及项目「人生学校」十周年重磅出品:人生学校旨在帮助当代人更好地面对人生、提升修养与情商,在互联网上影响全球3...
金曾豪,江苏常熟人,国家一级作家,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家。出版专著30余部,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冰心...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 本书特色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宋小君作家、编剧、诗人,2016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文风跳脱,时而纵横捭阖无法无天,时而细腻深情且歌且矫情。 爱讲故事,写一百封长长的信,致其所爱,玩把情怀。 立...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舒适阅读版》内容简介:哈佛商学院教授、管理思想大师、《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荣获“当代50名
作品目录前言凡例 卷號書名一覽表目錄王梵志詩校注附錄 釋亡名與敦煌文學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考 王梵志詩十一首辨偽 敦
Gilbert Strang,MIT 数学系教授。从 UCLA 博士毕业后一直在 MIT 任教,教授的课程有“数据分析的矩阵方法”、“线性代数”、“计算机科学与...
IsaiahBerlinwasoneoftheleadingpoliticalthinkersofthetwentiethcentury,andhisworkc...
怀斯曼,英国陆军是英国皇家军队核心,约翰怀斯曼是英国皇家陆军职业军官,在陆军特种部队服役16年之久。以意志坚定、擅长野外求生术蜚声军内外,由此荣膺皇家特种航空部...
《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以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为主要框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东周之前的青铜兵器。在技术层面上,规避了...
马丁·布伯是现代德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本書原書出版時因條件所限,錯訛較多。今特將全書重新排版,更正明顯錯訛之處。為令不致湮沒,仿原書版式重排精印出版,以饗讀者
黄荭,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讲座教授,国...
从主要和基本的方面来说,这是一个怀疑主义的文本。陈舸并不试图通过其写作建立起某种类型的秩序或距离,他也不回避日常生活的细节,有时候这种细节显得过于精致了,以至于...
本书作者被尊为“三倍伟大者赫耳墨斯”,据说,他是公元前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里亚城的一个隐姓埋名的炼金术高士,公开身份则是埃及祭司。可以推断,“三倍伟大者赫耳墨斯”...
罗贝尔・穆尚布莱,巴黎第十三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十几部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1997年荣膺笛卡尔-惠更斯奖。
陈丹燕,中国作协会员。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92年兼任上海东方电视台青春节目主持人。上海作协理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