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大家专栏作家 杨猛
居伦敦三年 以中国人的视角另眼看英国
他山之石以攻玉 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2016年杨猛搬到英国,《伦敦的25封来信》收入的25篇文章,是杨猛居住在伦敦的三年间写就的,记录了他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
【内容简介】
《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非虚构写作者杨猛对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所思所悟,特别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反观自身、反求诸己。《伦敦的25封来信》涉及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伦敦的25封来信》记录了被主流叙事遗忘的一战华工,也写了那些在今日英国“宁愿受苦也沉默”的华人群体;杨猛写在英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中国人家庭,这是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的焦虑情绪的延续;也写几个经历迥异的华人故事,讲述身处异国的他们如何给“中国人”的标签赋予新的定义;他还记录了那些引起英国社会震动的事件,探究英国社会如何与历史和解,面向未来。
杨猛希望借助这些异乡故事,去审视中国人背负的文化烙印,反思我们的文化视野是否限制了进一步成长。这种文化格局如何定义了中国人跟世界的关系?反过来又如何塑造了今时今日的中国人形象?他山之石以攻玉,他乡故事以观吾土吾民。
杨猛,资深记者,非虚构作家。
曾两次入围“开发亚洲新闻奖”,2010年荣获日本举办的“开发亚洲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获得“中外对话”和英国《卫报》主办的“最佳环境报道奖”。从1995年起开始记者工作,迄今为止,专注非虚构写作。
著作有《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
在阴晴不定的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里的人们—特别是中国人圈子—认识之后总是喜欢打听:“你住哪里?”如果你还有孩子,那么紧跟着就会问:“孩子读哪所学校(私校)?”久了我意识到,在轻描淡写的打听背后,隐藏着一种势利的试探。如果听说你住在以杂乱著称、有色人聚居的象堡地区,好多中国人的反应或许是惊讶:“那地方你也敢住?”好像随时担心你有生命危险似的。而如果听说你住达利奇学院一带—那地方多深宅大院且有几家知名私校,对方则会说:“哇,好区啊!”这就好比在北京,如果住某明星别墅区则意味着你是富裕高尚阶层,住燕郊呢,几乎可以确定你属于北漂上班族。我不知道这套以财富计算的阶级观念是如何在国人心中深深扎根的。实际上,阶级烙印在英国同样存在。富人区、精英教育以及考究的皮鞋和低调的谈吐,都是判断一个英国人的阶级成分的指标。这些阶级观广泛存在但是不易察觉。那些含蓄的英国绅士淑女深信自己就是精英,言谈间就能嗅出彼此属于哪个阶层,无须打探。倒是在日趋活跃的华人圈子里,大家来自天南地北,无法简单探测出对方的来头,“你住在哪里?”“孩子读哪所私校?”就成为惯常的开场白。大家深谙此道且都乐此不疲。最近我正在给女儿择校。英国学制跟中国不同,小学从四岁学前班开始,提前一年开始报名注册。今年满三岁的女儿,现在就要找学校了。择校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生活在英国的中国家长,发现大家对择校都很有心得。中国家庭重视孩子教育,对教育投入很大,这个优良传统带到了英国。择校这件事,本质上属于教育范畴,最终背后又衍生出检验你的阶级成分的功能,也挺令人无奈。在英国读公校自然很简单,划片、就近入学。跟中国类似,英国公校也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私校则是收费的。相比免费公校,私校每年一两万英镑的基础学费,还要算上课外活动费用或者将来的寄宿费用,对于大多数英国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在选择私校和公校的问题上,其实我没...
——引自章节:第7封拼爹记
几天前看到国内报道:中国游客挤爆剑桥、牛津等英国著名学府,引发了当地人的抱怨和不满。检索发现,中文消息的来源,是综合翻译了两家英国报纸的报道,原文并没有单独针对中国游客提出批评,但是一经中国自媒体的大量转载和传播,把“中国游客塞满英国”跟“剑桥人大喊受不了”联系在一起,给人感觉发生了恐怖的“占领”事件,似乎中国游客又招来了非议。真实情况究竟什么样子?带着好奇心,我在周末去了一趟剑桥。走出剑桥火车站,就能发现零星的中国游客。时近中午,我们步行前往剑桥,一路上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同胞,听到了天南海北的中国口音。随着人潮的涌动,剑桥原本就狭窄的人行道变得更加拥挤了。的确有很多中国面孔,但是也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暑期本来就是旅游旺季。此时,路边出现的中餐馆引发了一个中国游客的欢呼。我理解这是乡愁的爆发:身处以暗黑料理著称的英国,中餐是抚慰中国人灵魂的不二选择。引起我好奇的是,剑桥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学院,也有不错的博物馆和田园风光,中国游客的兴趣点在哪里呢?我追随观光客的脚步,大致捕捉到他们的喜好清单:银街。这条路路边有旅游指示牌和卖热狗的摊位,是游客上下船的起点。站在桥上有很好的视野可以看到著名的数学桥,非常适合歇脚和碰头,因此成了游人扎堆的地方。三一学院。这也是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地。学院门前的一棵苹果树吸引了很多游客围观拍照。据说这是当年牛顿冥想、被苹果砸中的那棵树。再一问,又被告知只是当年那棵树的后代之一。这是惯常的宣传伎俩,并无人当真。一帮中国游客拍照完毕说笑着散去。剑河撑篙。这是一个著名的观光项目。剑河包围着大学城,河边散布着几处乘船点。四十分钟15英镑,或者一小时18英镑,乘客可以坐上平底船,一边畅游剑河,一边听撑篙的船夫讲述剑桥故事,成为剑桥一景。有些拐弯拥挤的水域发生了堵塞,犹如碰碰车。一张流传在网上的“游船挤爆剑河”的照片即取景于此。从我作为一...
——引自章节:第2封在剑桥追寻诗和远方
抗癌心得笔记-医道存真-壹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继《医道求真》系列之后的又一中医原创力作。著者从医二十余年,博采众长,独辟蹊径。为求医术进一步精进,师从中国中医科学...
滄月作家,建築師,長居西子湖畔。暮春初夏,出生於星相學上被稱為「織夢者」的那一天。喜好閱讀、寫作、玄學和甜品,經常四處旅行、觀察和獨自發呆。以幻想類小說見長,著...
天下归元,女,2011年获全国女性文学最佳新人奖,2012年获潇湘书院“非凡成就奖”。其代表作《扶摇皇后》获2011年度十大优秀女性文学奖。最新作品“天定风流”...
本书作者周启迪,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致力于世界上古史、埃及史、亚述史等方面的研究。专著有《古代埃及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
四电工程-高速铁路建设典型工程案例 本书特色 高速铁路建设中成功处理的四电工程典型工程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四电工程-高速铁路建设典型工程案例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速...
推动反跟踪骚扰法案出台的凶杀案件!是谁杀害了一个女孩三次?调查记者全程追踪,直击日本官僚体制的结构性罪恶日本纪实文学金字塔尖之作,日本记者会议大奖作品◎编辑推荐...
作为一名老师、培训讲师、咨询顾问、教练、演讲嘉宾、领导者……你是不是经常为如何才能让你的教学、培训方式更有吸引力而煞费苦心?如何才能打动你的听众?如何才能为他们...
民法 本书特色 郭明瑞、房绍坤主编的《民法》延续前书,但对内容作了较大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主要包括:(1)根据*新的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对相关内容给予修改,如:...
安德烈·斯帕克沃夫斯基,波兰著名幻想文学家,全欧洲除已故大师托尔金之外的奇幻第一人,以细腻而幽默的文笔和对“灰色英雄”的独特鉴赏力闻名。《猎魔人》五部曲是他的成...
★“真正伟大的情感超越性别”★村上春树极力推崇的德语文学家黑塞作品★《悉达多》《荒原狼》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长篇小说代表作★时隔27年简体中文世界再添新译本,...
简·莫里斯(Jan Motris),一九二六年出生于英国,集诗人、小说家、旅游文学作家于一身。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后专事写作。著作超过三十部,包括...
这里呈现给大家的,是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充满了人间情味的漫画及他的两个女儿丰陈宝、丰一吟先生撰作的漫画趣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
《亲密:瞬间吸引的隐秘力量》一经打开,你将经历一场引人入胜的心灵探索之旅。作者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使我们与别人瞬间产生深切的感情,或马上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
《大家小书(套装共18册)》包括:《红楼小讲》、《笔祸史谈丛》、《乡土中国》、《红楼梦人物论》、《汉化佛教与佛寺》、《我的杂学》、《中国史学入门》、《历代笔记概...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九○年八月逝世。历任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华西、江南各大学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著有《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
小棉棒大健康-手耳足简易按摩祛病法 本书特色 《小棉棒 大健康:手耳足简易按摩祛病法》特邀中医泰斗刘弼臣教授嫡传弟子李爱科副主任医师,倾囊传授手耳足按摩经验。主...
柳荐棉,1997年生,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在读。自小热爱文学,尤爱推理小说中的情感纠葛和幽微人性,坚信医学与文学皆有人文精神之光闪烁,二者都不可或缺。20...
《写作三绝》内容简介:在写作方面,很多人都听说过“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即开头吸引人、主体言之有物、结尾简洁有力,在撰
作品目录前言卷上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中四之器卷下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 · · · ·精彩摘录野者上,园
作品目录第一夜 雜煮五臟的滋味第二夜 烤雞串的滋味第三夜 牡蠣鍋的滋味第四夜 煎餃的滋味第五夜 章魚燒的滋味第六夜 竹筍飯的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