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们终于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和整理。沉甸甸的肩头似乎轻松了许多。艾赛亚·凡斯勒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退伍军人。他在参军初期被派驻到上海的公共租界,目睹了*初几年的中日战争。作为当时一个年轻的军人【图001】和摄影爱好者,艾赛亚用相机摄下了当时从战场到社会生活的数百张历史性照片。包括日机对浦江沿岸、交通枢纽的狂轰滥炸,受害人民尸体遍野,以及中国军队战地抵抗的实况照片。这些照片中,中国军队四行抗战、上海大世界炸后惨状等历史照片尤属珍贵。艾赛亚驻守上海期间曾多次北上华北和南下东南亚并在珍珠港事件后出战太平详战场,*后在硫磺岛与日军作战时身负重伤。难能可贵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几乎焚毁了艾赛亚所有的一切,但他还是把这本珍藏着在中国和上海的历史照片的影集保存下来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近代上海和太平洋战争的**手资料。我们自 1998年之后多次访问了艾赛亚·凡斯勒老人。在他那饱含着历史记忆的房间里。我们着实感到如同参观了一个小小的二战博物馆【图OO2]那墙上挂着的一排排战功勋章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故事【图003]我们*感兴趣的还是他的影集以及他在上海的经历。于是在他的同意之下,我们得以把影集中的主要照片和他的经历故事一并纳入本书。在写计划书确定之后,我们又数度专访,仔仔细细地聆听了老人的讲述【图oo4】,一些采访片断还拍摄成专业录像。我们还为本书在Oral—History.org上专门建立了网页。艾赛亚·凡斯勒的故事还包括了一段家庭的悲欢离合,使人们对战争更增添了一番切肤之感。我们在美国影视界的朋友说,艾赛亚和他的**个妻子唐玉淑(现名唐玉书)以及女儿海特尔的故事包括了好莱坞大片的一切要素——战争和革命、爱情与离异、男人与女人、生分死别与劫后重逢。本书的写作以艾赛亚·凡斯勒影集中的照片为主线,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展开。有人问道,为什么没有采取回忆录的方式写就?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说,回忆录属史料的范畴,系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对事件经过的回顾和整理。而口述历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是历史研究工作者以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回顾为主体,综合和对照其他历史资料的研究成果从而包含了更多的资料信息和研究结晶。就本书而言;我们实际上无法以回忆录的形式奉献给读者。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当事人年事已高。如单纯凭借回忆成书当事人记忆上的误差反而会影响到总体价值。如果我们发挥历史研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当事人回忆的基础上对照其他**手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就能更为接近历史真实。当今世界上回忆录的出版远远多于口述历史。对于一些发生在许多年前的历史事件来说,把回忆录上升到口述历史的高度是当务之急,也是史学界不可推却的义务。作为*新的学术动态,美国的一些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正纷纷建立主持口述历史的专门部门。口述历史无法等待。举例来说,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人现在至少已八九十岁了.还能等多久呢?艾赛亚·凡斯勒告诉我们。他的一位老朋友是个退伍将军.藏有一本当年摄下的天津租界的影集。也有很多那时候的经历。诸如此类,可发掘的领域实在不是凤毛联角。作为口述历史,本书也想为方兴未艾的社会史研究添砖加瓦。有关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及学科边界等问题尽管见仁见智。但学术界有一点已达成共识:社会史研究的重心在于社会基层的普通人。因此。在社会史的视野中,对全人类命运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绝不仅是领袖们的回忆或口述历史所能囊括。如此惨烈、恢宏而又壮观的历史正是无数艾赛亚·凡斯勒的记录和记忆的集成。我们所做的,只能如沧海之一粟。任重道远,希望本书成为汹涌潮流中的一滴。
本书围绕着美军海军陆战队军官艾赛亚·凡斯勒二战期间在中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亲身经历展开,收有数百张凡斯勒当年所拍摄和收集的有关上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照片。
本书从凡斯勒随美国海军陆战队进驻上海租界开始,经历了与日本占领军士兵在租界边沿的对峙,揭示了日本法西斯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的顽强对抗,直至太平洋战争*后阶段美日在硫磺岛的决战,以直接的视觉形式披露了日军对浦江沿岸,交通枢纽的狂轰乱炸,受害人民尸体遍野,以及中国军队战地抵抗的实况。其中中国军队四行抗战、上海大世界被炸后惨状等历史照片尤属珍贵。
书中还叙述了凡斯勒本人的一段悲欢离合,这是一个从“蝴蝶夫人”到“第二次握手”的好莱屋电影般的真实故事,使人们在认识战争的同时又增加了一层对人生的感触。
近代上海黑社会 内容简介 上海黑社会是在什么历史土壤里萌芽,又凭借何种社会风水而成长?它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犯罪是如何产生的,其内容的结构又是怎样?它的成员通过什么...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精装版) 本书特色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九三九年七月在延安马列学院的讲演)是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九篇,内容包括共产...
军人忠诚精神论 本书特色 《军人忠诚精神论》有其特有创新之处:在伦理学领域首次提出“忠诚精神”这一命题,并对“忠诚精神”进行了诠释。书中还提出了“军人忠诚精神”...
号角Ⅹ: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号角: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系列图书的第十辑。《号角》丛书以徽章、制服为主题,秉承专业、系统又不失趣味性的编撰理...
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本书特色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各种各样,涉及领域也十分广泛,但至今很少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理论、并将其上升...
闪击战-古德里安回忆录 本书特色 ◆二战德军装甲兵战术战例实录 ◆德国装甲兵之父详述装甲兵创建过程◆解读闪击战理论的经典之作◆古德里安的个人战争回忆录◆铁血文库...
万里文选 内容简介 《万里文选》收入的是万里同志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至一九九四年十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章、讲话、谈话共一百一十五篇,其中主要是八十年代以来的论著。...
轰炸机·经典版 目录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轰炸机He-111H型轰炸机“惠特利”式轰炸机B-17型轰炸机“飞行束”轰炸机“麻雀鹰”轰炸机“容克”88型轰炸机“哈...
虽败犹荣的先知 本书特色在冯克利对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阅读中,既有对自由、民主、公正等思想体系的思考,也有对韦伯、阿克顿、阿隆、斯金纳、哈耶克等当代西方思想家核心...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是《战争中的美国》丛书中的一册,《战争中的美国》丛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了几场直接影响美国历史进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4.21—1920.6.14),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小城埃尔福特。1882年,开始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92年起,先...
《康德政治哲学文集(注释版)》内容简介:本书收入康德政治哲学全部相关著述,含《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回答这个问题:
中央保育员日记 本书特色 1939年下半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一片硝烟之中,为了让前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安心抗战,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托儿所----...
日本国会选举 内容简介 本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运用历史、理论、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日本的国会选举做了全面、系...
外交风云亲历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为章文晋的遗孀。书稿为作者亲历外交事件的真实记录。分三部分:一、我记忆中的龚澎与乔冠华;二、我与章文晋、随章文晋出使美国;三、...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模型与方法:models & methods 内容简介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模型与方法》将结合国内外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现状和高校公共管理...
列宁后期重要著作与理论创新 本书特色 俞敏和李小珊编著的《列宁后期重要著作与理论创新》上篇研究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的著作,深刻揭示出非常形势下列宁...
墙上的集体记忆 本书特色 一条标语,一段历史。在故乡一处显眼地方的同一堵墙壁上,就曾被写了又刷、刷了又写,年复一年,不知曾被写了多少条标语,其中每条标语对应的是...
中日关系五十年大事记1932-1982(全五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全5册★ 本书是“一代报人”王芸生之巨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续编★ 跨越五十年的中...
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系列-厚薄之间的政治概念义一 目录 政治权力、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一、政治义务二、三种正当性三、理论权威与实践权威四、正当权威与自主五、政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