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人深刻影响了欧洲文明,滋养了现代文学、电影、音乐,乃至网络游戏。 ◆《哈利波特》《魔戒》《魔兽世界》等作品都取材于凯尔特文化。 ◆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丛书,堪称镇社之宝。 ◆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雅思、托福真题来源,多所世界名校的专业入门读物。 ◆由各领域闻名世界的专家撰写,国内专业学者翻译的通识读物。 ◆既是专业级,又通俗易懂,毫无阅读障碍。 ◆翻开本书,三小时读懂这个深刻影响欧洲文明,却被遗忘的古老族群。
凯尔特人是分布在欧洲西部的古老族群,古罗马人曾轻蔑地称它们为“野蛮人”,但正是这群“野蛮人”深刻影响了欧洲的文明进程。如今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人,都是凯尔特人的后裔。
凯尔特人是欧洲很早掌握冶铁技术的族群,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和拉腾文化,使欧洲从青铜器时代步入铁器时代。
今天,凯尔特文化焕发了新活力,用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滋养了现代文学、电影、音乐,乃至网络游戏。《哈利?波特》《魔戒》《勇敢的心》《纳尼亚传奇》《海洋之歌》《魔兽世界》等作品都取材于凯尔特文化。
在这本小书中,坎利夫教授将从凯尔特人的起源讲起,带领我们探索凯尔特人的语言、贸易、迁徙和传统,考察凯尔特人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插图目录
**章 见仁见智
第二章 地中海世界的视角
第三章 一点史前史:“长时段”理论下的大西洋
第四章 再来一点史前史:中欧的精英
第五章 迁徙的民族
第六章 对话
第七章 讲故事
第八章 共享价值观
第九章 高卢人和罗马人
第十章 不列颠人和罗马人
第十一章 插曲:迄今为止的故事
第十二章 连续的线索:凯尔特人的黄昏
第十三章 重塑凯尔特人
第十四章 寻找身份认同
第十五章 每天晚上都有晚会:新的凯尔特热
第十六章 那么,谁是凯尔特人呢
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二章 (节选) “凯尔特人”(Keltoi)这个词从何而来?这是希腊人凭空想出来的一个通用术语,用来指代他们所遇到的不同的北方蛮族吗?(就像“爱斯基摩人”一词在近代被用来描述环极地地区的民族一样。)尤利乌斯· 恺撒对此给出了一些解释。他在公元前 1 世纪中叶关于高卢(法国部分)的著述中,相当刻意地描写了那里的居民,大概是为了澄清这个事实:“我们称他们为高卢人,尽管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中他们被称为凯尔特人。”两个世纪后,希腊人帕萨尼亚( Pausanius)强调,“凯尔特人”这个名字比“高卢人”( Galli)要古老得多。其他作家在使用“凯尔特人”( Keltoi 或 Celtae)、“高卢人”和“加拉太人”( Galatae)这些表达时,好像它们之间是可以互换的。 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什么呢?*简单的解释是,至少在公元前 6 世纪,就已经存在一些自称凯尔特人的特定民族。在恺撒时代,他们占据着高卢中部,大约在吉伦德河和塞纳河之间。“Galli”和“Galatae”这两个表达可能意味着“陌生人”或“敌人”,更可能是一个通用的名称,被用来指代北方的蛮族人,其中包括凯尔特人。是否所有的高卢人或加拉太人都认为自己是凯尔特人,我们不得而知。乍一看,古典作家在这些词语的用法上很马虎,但在现实中,这可能反映了温带欧洲非常不稳定的局势,不同的部落因为联盟和相互效忠而合并,采用其中*强者的名字重新命名。在公元前4 世纪,流动性似乎有所增加,包括主要的民众迁徙(见第五章),来自不同部落的小群体可能合并成更大的群体,并很快再次分裂,致使古典作家混淆他们的种族,甚至连这些种族自己也会搞混。因此,对一些古典作家来说,“凯尔特人”和“高卢人”可能被用作指代不同种族身份的具体术语。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术语的使用可能更为宽松,就像今天我们使用的“希腊人”“罗马人”或“美国人”这样的表达。 在公元前 4 世纪之前,关于温带欧洲凯尔特人的直接认知是有限的,但从那时起,地中海世界有足够的机会直接观察他们。一开始,他们是移民、劫掠者和雇佣兵,一些人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山口,在波河流域定居下来,并向远处的意大利发起进攻,其他人则从多瑙河中部跋涉到巴尔干半岛、希腊和小亚细亚。后来,罗马帝国的军队扩张到伊比利亚,越过高卢,进入多瑙河中上游流域,罗马人把凯尔特人当作当地的土著居民来征服和统治。通过这些大部分带有侵略性的遭遇,地中海世界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凯尔特人,并且通常是大量的凯尔特人。这还要求他们创造一个哲学框架,来呈现并理解这些可怕的北方人。 作为野蛮人,凯尔特人当然是不同于“我们”的“他者”,因此要用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来描述。这就要强调他们野蛮的一面,即和地中海世界不同的特征和行为。由此出现的是一幅人物漫画 —— 和所有的人物漫画一样,其刻画出的凯尔特人形象是泛化的、选择性的、夸张的 —— 但它包含了现实的基础。 公元前 4 世纪中叶,在柏拉图所著的《法律篇》中,**次出现了对凯尔特人的好战本性和酗酒行为的描述。他可能是在希腊大陆上的冲突中,从叙拉古的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of Syracuse)的雇佣兵身上观察到的。然而,雇佣兵并不总是其文化的*佳代表,因此柏拉图的评论可能是带有偏见的,但凯尔特人的这两个特征后来成为反复出现的主题。例如,斯特拉波就非常明确地指出: “整个凯尔特民族都是狂热的战士,斗志昂扬,十分好斗,但在其他方面是正直的,并不邪恶。因此,当他们被鼓动起来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地公开集结,准备战斗。他们临危不惧,即使除了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之外没有任何依靠。”(《地理学》,4.4.2)
[英] 巴里??坎利夫(Barry Cunliffe) 牛津大学考古研究所欧洲考古学教授,曾任大英博物馆理事。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内容简介: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
读史记趣 目录 卷首语**辑?热词溯趣"以人为本"可溯至三国吕不韦是"大投资家"嫉妒害了多少贤能昭明太子赈雪灾古代有"信访"孝子"感化"不孝子说实话免死"一衣带...
《ROBOTC for LEGO EV3基础编程与实例》内容简介:ROBOTC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开发的基于C语言的机器人编程工具,它采用标
华夏文明的起源 目录 **章探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问题一中国古代的野蛮与文明二历史学与考古学三关于华夏文明第二章华夏文明的前奏曲一在混沌初开时的神话战争二考古学提...
《超越自卑》内容简介:《自卑与超越》为心理学名著,作者阿德勒被誉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元史·诸王表笺证 内容简介 《元史》卷一百零八为元代蒙古诸王及其封地表,极具史料价值。遗憾的是,该表存在一些错讹和较多遗漏,且过于简略。法国著名汉学家韩百诗教授...
《比奥莱塔与尼卡诺尔》内容简介:窗前的书桌上,哥哥尼卡诺尔正在贪婪地阅读;窗外的空地上,妹妹比奥莱塔拿着吉他为行人放声歌唱
沙河 本书特色 这些古镇地理位置多在大山之口或古河道边,在特定历史阶段,或处于交通要部,或成为军事重镇、京师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其兴衰...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29.80) 本书特色 冯友兰,世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哲学家,治中国哲学史迄今无出其右。一九四六至四七年,先生正值盛年,受聘美国宾夕法尼...
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伤亡调查 本书特色 彭玉龙编*的《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伤亡调查/a系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对相关资料...
《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内容简介:美国的外交政策已经出现了问题。用传统的说法来讲,美国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大的
全透视简明中国通史-1 本书特色 本系列书以平民的视角,对古往今来的史料层层剥筋碎骨,将历史褪去政治、文人的装扮,扒去一层又一层的老旧套装,让你从被洗脑、被遮蔽...
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国宝传奇 本书特色 每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凝固了一段沉眠于岁月深层的传奇往事,散发着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气息。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国...
大清孤儿 清未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本书特色 1911年,注定的变局;传统士人,共同的宿命。名节、责任、抵抗、变通……到底何处是归途?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五千年...
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本书特色 对嗣后的思考是人类*基本的思考,政治体亦然。“国王的两个身体”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法学家创制的概念:国王有一个“...
简介:沃格林的鸿篇巨著《秩序与历史》力图在历史的长流中见出人类用以规范他们个人和社会生存之秩序的符号形式。《以色列与启示
战争地带-(全套4本)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铜版纸全彩,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古代世界的戎马生涯》清晰阐述古代战争的方方面面:军队结构、士兵等级、制服、...
中国历史二十五讲 本书特色庞大的历史对于个体的人来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历来善于从历史中获得经验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他所在的时代中的强者,所以...
清史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讲授清史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作者通过对各种史料的鉴别、考证,厘清了清代种族及世系,揭示了八旗制度的真面貌...
中国文学批评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其学科特征不同于《中国古代文论选》,也不同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它注重的是面而不是点,是长河而不是湖泊,是山林而不是树木,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