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10余位深刻影响时代的作家、知识分子集体亮相,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年度钜献——知识分子专辑;许知远策划/主创,陈冲作序推荐:
《十三邀》总播放量超 13 亿,数度引发破圈式全民讨论,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极大、口碑极好的访谈节目。图书版《十三邀》为4季内 容首次全番结集,并打破4季区隔,重新划分主题。
本专辑人物包括许倬云、白先勇、陈嘉映、王小波、金宇澄、唐诺、陈志武、西川、许宏、项飚、赫拉利等10余位作家、学者,堪称一场时代的知识盛宴。
★ 当知识分子遇上许知远,从审美的共鸣到知识共同体的重建,将时代观察呈现为更辽阔与深沉的表达
受访者皆是我们时代中,他们有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见识,所以有料;从访谈窥人,他们或谦和,或洒脱,或深情,风格迥异,所以有趣;他们为同一种逝去而叹息,为同一种精神而欣喜,所以有同一种温度:同样关心广阔的人类命运,并奋不顾身投身其中。
★ 树立人物访谈的新典范,以个体为样本,探寻智性生活的无限可能:
作为 “智识上的同路人”,许知远对话10余位我们时代里的标志性的知识分子,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探讨人文与求真,追问意义与价值;也通过不断对话安顿自我,观察世界,寻回精神生活的力量。
★ 《十三邀》在割裂的时代重建对话精神,极大地扩展了知识分子的可能性:
对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十三邀》中,许知远通过对话的形式,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与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既跨界又自由,构筑了我们时代迄今为止最为盛大的一场对话的欢宴: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切入历史与当下的议题,从每一份珍贵的个人经验出发,抵达一个更宽阔的世界。
★ 与视频截然不同的阅读美学:对话历时4年,文稿打磨历时1年,内容体量远超节目呈现;
跟剪辑后的视频相比,图书版《十三邀》更为细腻、全面地呈现访谈内容,记录下多个未能被视频呈现的精彩瞬间;
嘉宾个人年表+访谈视频二维码+新增大量注释+现场照片,构筑更为纵深的阅读场景;
许知远审视与每位对话者的关系,撰写点睛式人物侧写,亦可视为进入访谈之前的一次导览
通过书籍这一更为人性的中介,读者将不再只是对话的旁观者,而是深度的参与者。
★ 彩蛋! 王小波特别篇,李银河等人深情忆小波;
谭嗣同特别篇,历史学家与新青年对谭嗣同从各种角度的动人解读!
许倬云夫人孙曼丽谈婚姻生活中的趣事,六千字长文首发,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许倬云。
.
◎【名人/媒体推荐】
你们做(《十三邀》)节目,经过网络发散出去,是可以代替学校教育的。我希望更多人做。传播知识,刺激思想,引导风气。
——许倬云(历史学家)
作为观众,十三邀让我看到了一系列有趣的心灵;作为被访者,十三邀让我直接进入公共讨论,打开了新的思考空间。
——项飙 (人类学家)
十三邀影响很大,批评也不少,正常。我喜欢许知远不惮显露自己,包括自己的弱处,这想来也是真诚对话的应有之义。
——陈嘉映(哲学家)
.
◎【内容简介】
在当代生活中如何解救自我?史学大家许倬云谈论着人心之自由;
如何重寻我们生活中的消失的“附近”?人类学家项飚给出了新的理解与建议;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哲学家是什么感觉?陈嘉映剖白个体经验与求真渴望;
对现实无能为力怎么办?唐诺讲述着自我的挣扎与书写的永恒。
……
许知远与10余位国内外重量级作家、学者深入对话,集结成一本珍贵的当代人文访谈录。从许倬云到白先勇,从金宇澄到赫拉利,跨越国籍与时代,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等多个领域,探索从个体到社会的众多议题,成就一部有料、有趣、有温度的访谈录。他们说过的智慧、愤怒、偏激之言,都来自同一种脉搏:对广阔的人类命运的关怀。在流量至上、技术笼罩,人文主义节节败退的今天,这样一种不合时宜的精神,久违了。
——“你说什么时候这种价值混乱才会过去?
——“要在里头能够让自己喘得过气来,自己能仰着头说我不怕这,不怕那,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谈话节目《十三邀》《十三游》主创。
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青年变革者 》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韩等多种版本。
“这些对话以四卷本的形式出现在眼前时,给我带来另一种慰藉。我的印刷崇拜再度被唤醒,似乎认定唯有印在纸上,才更可能穿越时间。比起节目,它更像是我的个人作品,我们的对话也以更全面的样貌展现出来。”
——许知远
许知远:你也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人无法安身立命,西方、东方都有相似的危机。许倬云:现在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于是无所适从。而世界上诱惑太多,今天我们的生活起居里有很多科技的东西。没有金钱,你不能过日子,没有手机,不能过日子,你必须要处在这种生活中间,你不能独立,得随着大家跑,大家用什么,你跟着用什么。尤其今天网络、媒体很发达,每个人彼此影响,但是难得有人自己想。听到的信息很多,不一定知道怎么拣选,也不知道人生往哪个方向走。只有失望的人,只有无可奈何之人,会想想我怎么过日子,为什么过日子。顺境里的人不会想这些。今天日子过得太舒服,没有人想这个问题,忙的是买这个,买那个,忙着赶时髦。许知远:这种盲目最终会导向一个很大的灾难吗?许倬云: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用德国人雅斯贝尔斯的说法,是轴心时代。那个时代冒出一群人来,提出大的问题,多半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那些问题今天还在我们脑子里边。那一批人问的问题,历代都有人跟着想,我们也都在做注脚。可现在对大问题做注脚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答案太现成,都像思想上的麦当劳,随手一抓就一个,短暂吃下去,够饱了,不去想了。所以今天物质生活丰富方便,精神上空虚苍白,甚至没有。人这么走下去,也就等于变成活的机器,没有自己了。许知远:在人类历史上有没有和现在相似的时代?没有方向,没有判断。许倬云:有,氏族时代就是因为大家吃饭也没问题了,农业够发达了,新石器时代的草莽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秩序基本上也可以了,有大的社群、大的部落了,若干大的部落构成很大的部落国或者列国,于是开始国与国争,不同的想法斗。于是这个时候孔子也罢,犹太教的先知也罢,波斯人里的琐罗亚斯德也罢,碰到这些不同的念头,不同的想法蹦出来,看到许多零碎的疑问,他们在想该怎么走,怎么整合。今天...
——引自章节:许倬云:全世界人类曾走过的路,都要算我走过的路
许知远: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你怎么看待这一轮的技术革命?和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比,有什么不一样?许倬云:这个更厉害,它触及知识本身的性质一一是不是人人有机会掌握。自从网络革命以后,我们不一定要自己掌握知识资源,搜索资源就好,但搜索出来是片段的,要掌握是全貌的这个世界是正在乱的时候,新的理想没有出现,旧的理想被放在一边。我们没有机会再培养一批所谓知识分子,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大多是网络知识分子,是检索机器,不是思考者。许知远:那我们怎么重建这个知识分子的传统呢?许倬云:中国其实有更好的机会处理,中国刚刚兴旺起来,这股气很乐观,脱贫脱得相当快,人数多,这个我们必须称赞。这个上升气流给新出来的人一些机会,让人有空间,有能力去追寻新的东西。像你们做节目,经过网络发散出去,是可以代替学校教育的。我希望更多人做。但如果你们能够在输送知识、刺激知识之外,发动你们的观众,刺激组织区域性的小团体,大家讨论、交换意见就会更好。这会变成很强大的力量。传播知识,刺激思想,引导风气许知远:所以你对小社区的复活特别有信心许倬云:对。
——引自章节:许倬云:全世界人类曾走过的路,都要算我走过的路
莉兹•克里莫.美国漫画家曾就读于圣何塞州立大学艺术系从事动画工作十余年现供职于《辛普森一家》动画剧组,任故事版修正师目前与丈夫和女儿定居洛杉矶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草莽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一大批独角兽公司和新兴业态,它们出现在哪里,哪里的行业格局一夜之间就被彻底改变。人们对它们的赞美之声不绝于...
王小波:男,1952年生于北京。他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的祖国大陆作家。他经历、学历...
摩西·霍夫曼 (Moshe Hoffman)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研究员,专注于博弈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多...
曾經為AV女星及「T 字褲皇后」的性感偶像飯島愛,因為出了一本告白自己赤裸裸過去的自傳《柏拉圖式性愛》,飯島愛坦率地公開自己,直言不誨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及生活觀,...
冨樫 義博(とがし よしひろ、1966年4月27日 - )は、日本の漫画家。男性。愛称は「ヨシりん」、「冨樫王子」など。「富樫」は誤表記。妻は『美少女戦士セーラ...
新增了什么?新增一章阐述各大市场交易工具。让本书的方法与理念在期货、外汇、ETF市场也能有效适用,还着重分析了股票市场交易的特殊性原则。新增一章介绍交易中实践细...
Graduating from Antwerp’s 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the 1980s, Martin Margie...
乔成林临证精华 本书特色 介绍了陕西省名老中医——乔成林撰写的有关他们的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和学术思想,内容涵盖内、外、妇、儿、皮肤、五官、针推、骨伤、...
☆沈奕斐、祝羽捷、蓝蓝、罗新、汪民安力荐聚焦性别身份困境,看见女性,看见女性学者史无前例的豪华阵容,推心置腹的深度对谈性别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拨开时代激变的迷雾,...
作品目录译者的话 致谢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伦理学与政治学中的多元主义 一、自由主义 二、多元主义与一元主义 三、完备的与独
互助与自足-法与经济的历史逻辑通论(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体变相养用显、互助自足同构、超越参与和谐的哲学世界观,并用以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过程、地位、价...
邓萨尼勋爵(1878-1957)原名爱德华·约翰·摩顿·拉克斯·普朗克,“邓萨尼勋爵”是其笔名。爱尔兰作家、剧作家,以其创作的奇幻小说闻名。他一生创作了上百部作...
临床常用中药400种 本书特色 临床*常用的中药均在书中,共收录400种,很适宜作为相关专业人员常备之参考书。 400个品种的中药,每种的开头都有作者自编的...
神农本草经讲读 本书特色 由宋永刚主编的《神农本草经讲读》是一部关于临床药物学的专著,其主要内容就是药物的攻效与应用。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以临床应用为立足点,从...
J.R.R.托尔金(1892—1973),191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研习盎格鲁—撒克逊历史和语言,显示出令人瞩目的语言学天才。1925年回牛津担任教授,同时展开...
淡蓝蓝蓝:半自由撰稿人。已出版短篇小说集《总在雨天遇到你》星座小说集《十二星座之另一半的模样》励志类随笔《心智成熟的苦旅》。短篇小说多发表于《女报时尚》、《花火...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中华诗文鉴赏典丛(平装) 本书特色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
失笑散-第四辑 本书特色 《失笑散》(作者陈冰俊、姜文)从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方 面阐述失笑散。上篇理论研究,主要讲述失笑散的来源、组成、用法以及历代医...
足外科临床解剖学 内容简介 《足外科临床解剖学》包含基础解剖和临床解剖两部分,全书共18章。基础解剖,鉴于足与小腿的依存关系,系统介绍了小腿和足部的骨骼、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