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将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根源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追溯到在这种认识之上的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契约关系,以及为了遵守这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个人—共同体—社会—国家四者之间、文化与政治之间、权威与权力之间、民族属性与文化属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在这 一宏观认识的基础上,作者梳理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脉络、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
洞穿多民族统一国家构造的深层历史,
追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演变
九州四海、内服外服、华夏四夷,探寻“多重型天下”的思想起源
羁縻州府、藩部体制、改土归流,把脉“多元型帝国”的利弊得失
新疆建省、五族共和、民族自治,理解民族国家建设的困境与成就
王柯此书清晰梳理了中国统一多族群国家的历史脉络,指出了“天下”观和“夷夏之辨”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历朝“因俗而治”多元化行政体制的利弊,认为清王朝在新疆实行的“分治”政策是近代民族问题的直接成因。此书对我们认识今天的民族关系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迪。
——马戎
这本著作自2001年问世至今已近20年﹐它仍吸引众多读者而再版,自然由于论述精辟,也因其主题仍与读者所处现实密切相关。对中国及海外华人读者而言,这现实便是今日的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本书完整而连贯地说明由夏商周三代到当代中华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非常值得一读及深切关注。
——王明珂
古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多重治理的帝国,王柯教授的这本书,对中国多元一体的国家特性有非常全面和清晰的展示,他启示我们,即使在民族国家的今天,古代的帝国传统也并非完全过时。
——许纪霖
“何谓中国”,是近年来大热的话题。“中国”概念在古代是文明的意涵,近代转为国家的意涵,这是古今之变的转换。古代的文明意涵下,在长城南北分属两个政权或同属一个政权的不同时代中,还有农牧之变的转换。这双重转换,关键而又复杂,但在讨论问题时又常不自觉地为人忽略。王柯老师的这本书,对于厘清相关的问题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施展
王柯
1956年生,东京大学学术博士学位,2001年起为神户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研究领域为近现代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民族与宗教问题、中日关系等。
酱子贝,人气作家,喜欢写高糖爆笑的故事,热爱游戏题材。代表作:《PUBG世纪网恋》《我行让我上》等。新浪微博:@酱子贝早点睡
在明清的帝都北京,大大小小的寺庙庵观曾经遍布于大街小巷、宫殿园林乃至官府监狱。从皇帝、贵族、士大夫到吏役、商人和普通市民,都是宗教活动参与者。寺庙不仅是神明和僧...
王嘉,东晋时期方士,字子年,陇西安阳人。王嘉外貌丑陋,在东阳谷穴居,教授弟子数百人。石虎末年,王嘉来到终南山和倒兽山隐居。苻坚多次征召他,但都被王嘉拒绝。姚苌攻...
保罗•贾维斯(Paul Jarvis)从企业网页设计师起步,做过互联网咨询顾问,早年曾为顶级专业运动员沃伦•萨普、史蒂夫•纳什、沙奎尔•奥尼尔及雅虎、微软、梅赛...
作品目录1 野草2 朝花夕拾3 夜记杂感· · · · · ·精彩摘录一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
★太宰治的反“失格”的少年青春小说★日本第六届新潮社文艺奖提名作品★《人间失格》台版译者高詹灿再度翻译太宰治作品★真实再现太宰治逆行于人世的少年意气★无赖派”旗...
杨青70年代生人,现居北京,《北京青年报》资深财经记者11岁首次发表作品《我和金盏花》,2003年加盟《北京青年报》,任职财经记者至今。2002年率先追踪报道民...
我写这篇自述的时候,已往所写的日记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从我十四岁春季信主的时候起我接受我的朋友的劝告,开始每天写日记,连今年一共写了三十七册。有些事在我的记忆中已...
Perspective is a discipline often set aside when it comes to general art study, ...
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15年前为执教国家卫生部派来本院的匈牙利博士生而准备与应用的教案基础上逐渐完善,几易其稿。本书介绍了与针灸处方有关的一部...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号均默,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华人世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
"ACompaniontoAncientEpic"presentsforthefirsttimeacomprehensive,up-to-dateovervie...
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 本书特色 这部对欧洲与北美*为重要的建筑理论观念所作的具有先驱性的评论式综览,将会因其对于这样一个宏大视野的主题所作的连贯性表达...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土壤种子库 本书特色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土壤种子库》共分两大部分十五章:**部分为**章至第九章,综合阐述黄土高原的自然概况和历史成因,详细...
道从这里讲起——〈薄伽梵歌〉解读与会通》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解读印度教古典巨著《薄伽梵歌》,作者用了“三层楼房”这样一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来阐释《薄伽梵歌》当中蕴含的...
针灸学 本书特色 王华、杜元灏主编的《针灸学》主要内容:绪论概述了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阐述了针灸学的发展简史、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归纳了针灸学的学科特...
《《豫报》、《河南》与中国现代文化》内容简介: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留日学生纷纷创办革命报刊。河南籍留学生1907年先后创办了《
机械及结构动力学现代理论方法-非线性动力学的模态变换与建模 本书特色 本书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历经工程实践,是在创新的框架下对大型机械与结构动力学理论方法和经验的...
余玮红墙作家、红色文献研究专家、高端专访媒体人。湖北赤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新闻老照片的背后》《访谈毛泽东》《红色书笺背后的周恩来》《敦厚朱德》《魅力邓...
王森(1912—1991),汉族,河北省安新县人。现代著名藏学家、宗教学家、因明学家、古文字学家。民国20年(1931)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印度哲学和佛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