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是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敕命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从先秦到魏晋的经、史、子典籍中,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选取经典66种,撷取精华,于贞观五年编撰而成的一部资政巨著,该书奠定了“贞观之治”的理论基础,对唐朝的兴盛有深远的影响,并在今天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然《群书治要》成书于唐代,所选典籍仅止于晋朝。补充晋朝以后历代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续写《群书治要》的绝学华章,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
《群书治要续编》编撰工作于2015年启动,历时五年,呕心沥血,终于在2020年得以完成,于2021年正式出版发行。
《群书治要续编》依《群书治要》旧例,从《宋书》至《清史稿》等正史和《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典籍中采撷精华编撰而成。全书共五十卷,选录经典66种,总计60余万字,为南北朝至清代一千五百年间子史典籍中修齐治平的智慧精华。其取材之广博,编审之谨严,立意之深远,效仿前人,故其作用也,概亦足“鉴览前古,贻厥孙谋”。
“第一个真正实用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WolframAlpha发明人斯蒂芬·沃尔弗拉姆的ChatGPT诚意之作◎ 编辑推荐OpenAI CEO、ChatGPT之父...
佟婕,网名道葭。本籍沈阳,满族血统后裔,现居岭南古邑广州。予自幼浑噩懒散,不求上进,迄今甘有六载,仍不晓大义,唯汲汲于洞悉天人之妙,探寻古今之微,品评饕餮之食,...
吉塞拉·波克 曾任欧洲大学学院、比勒费尔德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教授。1987—1989年曾任欧洲大学学院欧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托马索·坎佩内拉:政治利...
本草四家合集 内容简介 《汤液本草》系元代王好古所著。王好古,字进之,自号海藏,人称海藏老人,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本草分经》是一部以经络为纲,以药物为目的本...
眼科解剖学图谱 内容简介 眼的解剖组织学,对眼病体征,临床症状的判定和解释是至关重要的,对眼部手术及局部麻醉尤为重要。尤其对眼科工作者,这不仅要充分了解,更是必...
行万里路,写一卷书。熊培云以记者的敏锐和学者的深度,详细记录了旅日期间的所见与所思。本书不仅梳理了日本自明治以来的思想流变,同时深入探讨了当今日本的社会结构与社...
中国网络文学节冠军作品。各大门户网站联手重磅推出!另类民国言情巨著,挑战张恨水、叫板林语堂!还原大时代背景下的命运起伏,悲欢离合!世事原是这样的,有的东西离你再...
度母本草-藏药古本经典图鉴四种-藏汉对照 本书特色 《藏药古本经典图鉴四种》是一套藏汉对照的翻译作品,内容由《度母本草》《妙音本草》《宇妥本草》及《药名之海》四...
一名孤苦无依的小乞丐为了能独自存活于世,只好选择寄身在黑帮之中,成为最低级的小混混。不料,半年后,他失手杀死老大,只得分掉银子跑路,沿途结识九位兄妹——号称十兄...
《汤姆斯河》内容简介:它曾是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农业小镇,名字取自于那条流经当地的小河。从莱茵河辗转俄亥俄河谷扩张近百年后,
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与方法 内容简介 《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与方法》对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红外图像的噪声消除方法、红外图像增强技术与方法...
刘猛,导演、编剧、作家。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编剧工作委员会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热衷创作军旅题材和国家安全题材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新军事文...
电气与信息技术基础-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用书-第三册-内含考试新大纲 本书特色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用书:电气与信息技术基础(第3...
汪东兴,男,1916年1月出生,江西弋阳人。1929年9月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1932年6月参加工农红军红十军,参加了长征。...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英国戏剧家。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父亲是破落贵族。母亲是很有才能的音乐家。他从1879年开始...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1 本书特色 童寓先生(1900-1983年)是我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所著《江南园林志》亦为同林学经典之经典。此自无须赘言。有人言及先...
Atrainisrobbedofgoldbullion,ashipmysteriouslydisappearsinLakeErie,sixty-fiveyear...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编辑推荐:◎全球最权威中国问题专家、“头号中国通”费正清的唯一自传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他取中文名“费正清”;胡适带着他视察监狱,探望政治犯;麦卡锡主义横行,他被...
著名中医诊断学博士,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罗大伦和留澳心理学家,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罗玲联袂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