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揭示、挑战人类社会的科学现状。《科学的隐忧》对全球化与科学发展、科学如何工作和共享、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有限资源、科学与商业竞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科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否像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健康?科学系统对培养科学家起到了什么作用?杰里米·鲍伯戈以清醒和颇具挑衅的眼光,对当前的全球科学状况做出批评,揭示了一个即便是科学家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的紧张而残酷的事业。科学生态系统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有竞争力的自由化市场。作者通过数据展示了这个生态系统究竟有多庞大,究竟有多大的利益激发了投身其中的参与者,以及到底是谁真正收获了回报。除此之外,全书还讨论了许多关键问题:世界上的科学家是太少还是太多?哪些领域是以牺牲其他领域为发展代价的?什么样的科学成果应该被迅速发布、共享?谁来决定公众是否应该对科学进展知情?科学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科学的隐忧》试图解释:为什么不断竞争的环境会扼杀研究的多样性和科学本身的弹性?在作者眼中,科学不是一堆数字,它的本质是人类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
【编辑推荐】
科学不是一堆数字,它的本质是人类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科学的隐忧》反思、揭示、挑战人类社会的科学现状,让你了解科学如何工作与共享。
一、思想深邃、文风轻松
作者身为顶尖实验物理学家,对科技人文思想信手拈来。反思科学界弊病犀利独到,立论严谨有数据和案例支撑。读完能了解科学是如何工作与共享的。
二、众多名家推荐
《自然物理学》资深编审玛丽亚·马拉格库、英国财政部前顾问戴安娜·科伊尔、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哈里·柯林斯、《自然》杂志资深评议委员乔纳森·亚当斯、微软研究院前副总裁托尼·赫伊、“萨顿奖”得主西蒙·沙弗多位名家好评。要想了解科学界的前世今生,这本书或可一读。
三、圈内人揭秘科学界,展露不为人知的科学界内部
从经济、组织架构、人际关系、工作流程、结算收益等现实角度解构科学界。科学不再是权威话语,而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一项现实事业。
四、以平常心代替理论来讲述科学,亲切、有温度、重感受
用故事线索链接科学圈子,多案例有情节。用趣味启发的方式吸引读者关注科学,用人文思考重塑科学的本来面目。
---------------
【大咖推荐】
既为不懂科学运作的人们揭示了“科学机器”背后的奥秘,也能让陷入“科学泥潭”的学院派抽身反思、放松片刻——《科学的隐忧》在这两者之间,达成了一个美妙的平衡。我建议所有有志于科学的朋友在心甘情愿踏入这片“丛林”之前先读完这本书。
——玛丽亚·马拉格库(Maria Maragkou)
《自然物理学》资深编审
《科学的隐忧》警示我们,那些让社会繁荣昌盛、生活质量得到了惊人提升的科学进步,如今已僵化了,早就无法为社会基础性研究作出贡献。
——戴安娜·科伊尔(Diane Coyle)
著名经济学家,英国财政部前顾问
BBC信托委员会前副主席
我们需要读这本书——绝非是去寻找如何让科学成为经济更称职的仆人的方法。相反,我们应该考虑,在面对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时,如何坚守科学的内核(独立思考)。
——哈里·柯林斯(Harry Collins)
英国卡迪夫大学社会学教授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对全球科研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进行了独特的原创性分析。鲍伯戈将研究人员划分为“简化者”与“构造者”,而不是去粘贴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标签。他深刻指出科学界所谓“发表即毁灭”的现状,仅仅是科学家在漫长科研道路上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
——托尼·赫伊(Tony Hey)
英国科技设施委员会(STFC)首席数据科学家
微软研究院前副总裁
一位在专业领域中成果非凡的科学家,对当代科学生活敏锐的分析——这本书对人类的竞争欲和雄心壮志是如何掌控科学进步所依赖的知识和实践体系这一难题,提供了罕见而关键的见解。
——西蒙·沙弗(Simon Schaffer)
著名科学史学家、“萨顿奖”得主
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教授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科学 历史 思想
第一辑(1-10册)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 [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 [美]悉达多·穆克吉
---------------
第二辑(11-20册)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 [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如何预示我们的未来》 [美]罗伯特·L. 凯利
---------------
第三辑(21-30册)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 [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荷]鲁特格尔·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平装+精装)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以]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斯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美]欧阳泰
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
第四辑(31-40册)
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
32《科学的隐忧》[英] 杰里米·鲍伯戈
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主编
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 尼科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 [荷]弗雷德·斯皮尔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平装) [美]斯蒂芬·平克
37《历史性的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罗多德的镜子》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发去希腊》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灯塔工的值班室》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
第五辑(41-50册)
4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日]宫崎正胜
42《人类的旅程:基因的奥德赛之旅》 [美]斯宾塞·韦尔斯
43《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 [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44《没有思想的世界:科技巨头对独立思考的威胁》 [美]富兰克林·福尔
45《锥形帐篷的起源:思想如何进化》 [英]乔尼·休斯
46《后基因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的伦理、正义和知识》 [美] 珍妮·瑞尔丹
47《世界环境史》[美]威廉·H.麦克尼尔 [美]约翰·R.麦克尼尔 等编著
48《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美]威廉·麦克尼尔
49《大加速:1945年以来人类世的环境史》[美] 约翰·R.麦克尼尔
50《不可思议的旅程:我们的星球与我们自己的大历史》[美] 沃尔特·阿尔瓦雷兹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杰里米·鲍伯戈(Jeremy J. Baumberg,生于1967年),剑桥大学纳米光子中心主任,卡文迪许实验室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其在纳米光子领域所作的贡献,获杨氏奖(2013)、拉姆福德奖章(2014)、法拉第奖章(2017)。
-
译者简介:
汪婕舒,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科技人文与社会项目博士研究生,工学硕士,乔治敦大学传播、文化与科技项目硕士,曾任专利审查员和科普编辑,译有多本畅销科普书。热爱科学技术,也关心科技如何为人类创造福祉。目前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AI)的社会影响,以及AI如何帮助人类创新。
50%以上的博士生最终的就业岗位都不在他们的专业领城之内,而是分布在那些不那么直按利用他们专业知识的岗位上。我们可以来看看其他职业的数据。在英国,80%的管道工实习生会一直从事这个职业,95%的教师也同样如此。这个数据的高低取次于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在美国,许多学术科学家相信获取博士学位的目的正是为了成为学术科学家,因此,他们有时候会延长他们的博士生毕业的时间(有时候长达五六年),并认为,博士生华业后如果从事学术研究以外的其他现业就是一种失败。但是,英国政府不这么认为。相反,他们认为,为博士生提供经费正是为了让他们毕业后能流向社会的其他领域,从而为全社会创造价值(并不只是经济上的价值)。在中国台湾地区,许多成绩优昇的学生通常并不会读博,而是直接进人产业,因为博士学位被视为是停滞不前的死水。不过,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博士们最后选择了什么职业,如果你问他们,读博期间的训练对他们到底有多重要,他们无一例外都会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技能,以及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引自章节:谁会成为科学家?
近期的研究表明,在美国,高校科研的高投入与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世界各地的城市边缘地带都在修建高校研究园,它们对当地就业影响甚微,却占用了宝贵的税源和社区土地,消耗了活力。
——引自章节:经费的理由
王煜全,产业咨询专家,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中国区首席顾问,前哨科技特训营主理人。王煜全同时也是一位...
作者:灿灿SUN平常主要在网站「成为小说作家吧」写短篇小说,本作为首本长篇恋爱小说。插画:ももこ北海道出身的插画家。主要的插画作品有「ラストエンブリオ」「教え子...
作品目录前言卷一 醒卷二 情卷三 峭卷四 灵卷五 素卷六 景卷七 韵卷八 奇卷九 绮卷十 豪卷十一 法卷十二 倩· · · · · ·精
实用实验诊断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共设九部:Ⅰ总论;Ⅱ临床一般检验;Ⅲ临床血液学检验;Ⅳ临床生物化学检验;Ⅴ临床免疫学检验;Ⅵ临床病原学检验;Ⅶ临床细胞遗传学检...
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目录 1 总则2术语3项目监理机构及其设施3.1一般规定3.2监理人员职责3.3监理设施4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4...
文艺复兴是一场永远改变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革命。雅各布·布克哈特、彼得·伯克和约翰·海尔斯等前人已有精彩论述,如果续写一本简明史,只是班门弄斧、毫无新意。所以,本...
法国电影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拍摄的首部剧情长片《四百击》,一举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等多项殊荣。该片被誉为新浪潮电影流派的开山之作,是艺术电影史上的重要丰碑,被众多...
《铅笔素描绘画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内容简介:是否还记得陪伴你的木制铅笔?你是否有难以忘记的童年回忆?本书教你用最简单、
· 远征归来,寡不敌众,他迸裂了天灵盖把号角吹响,他伏身倒向青绿的草原:· 欧洲文学三大史诗之一,悲怆动人、爱憎分明的英雄颂歌。· 战争、失落、迷惘、青春:叶芝...
仪表维修工(职业持能鉴定国家题库石化分库试题选编) 本书特色 《仪表维修工》是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石化分库试题选编。仪表维修工(职业持能鉴定国家题库石化分库试题...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 (Douglas Rushkoff) ,享誉全球的传媒理论家。他还是CNN电视台的特邀评论员,以及《卫报》、“发现”频道和NPR电视台的投稿...
王骏阳,1982年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士学位;1984—1986年瑞典查尔摩斯技术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1995年于瑞典查尔摩斯技术大学...
江波,浙江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2003年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研究生毕业。2003年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处女作《最后的游戏》,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
倪匡,香港著名科幻作家,作品有杂文、武侠著作数十本,最具影响的作品《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数百册,不断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漫画等,也是一位众所周知的金庸作品迷。
科幻是一扇门,连接着科技与幻想、现实和虚拟、当下与未来。作为对科学幻想与科学技术共生关系的一次探索,本期《离线·科幻》专题以对九位华人科幻作家的特别采访开篇,打...
陳定山(1897-1989)陳定山,原名蘧,字小蝶,別署蝶野。父陳蝶仙(1879-1940),字栩園,號天虛我生,鴛鴦蝴蝶派作家。弟次蝶,字叔寶,亦能文,故時人...
《道德哲学》内容简介:怎么做才对?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好?这些我们日日面对的问题,追问下去,就会触达道德的本质。因此,道德哲学
颜乾麟话医论医案集-第一辑 本书特色 颜氏内科传承已有百余年历史,颜氏内科流派成为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之一。颜乾麟为颜氏内科第三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
Afairdaysbusiness.Averyfairdaysbusiness,saidLeonardJasper,asheclosedasmallaccoun...
威廉·沃恩(William Vaughan),英国伦敦大学与伯克贝克学院资深艺术史教授。罗斯金艺术学校和考陶尔德研究所毕业后,曾职于伦敦泰特美术馆。著有关于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