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承一战战败,后启第三帝国,魏玛共和国经历了逾14年动荡不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无法摆脱战争赔款重担,经济危机不断,社会矛盾重重,政治四分五裂,最终极端右翼崛起,民主共和国消亡;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和妇女选举权得到确立,大众消费兴起,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众多德国人沉湎于柏林式五光十色、充满刺激的现代化都市生活。
在本书中,韦茨引领读者在魏玛时代的柏林漫步,辗转于咖啡馆、夜总会、电影院、百货商场和公共住宅,观察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我们也将邂逅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与小说家托马斯·曼、建筑师埃里克·门德尔松、评论家克拉考尔、哲学家海德格尔等同行,见证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聆听他们对现代性的反思。
纳粹上台后,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流亡海外,将锐意创新与反思的魏玛精神播撒至全世界。时至今日,在日本、土耳其、美国,于建筑、电影、思想中,仍能看到魏玛遗产闪耀的光芒。韦茨强调,我们不应总是从历时12年的第三帝国出发,将魏玛共和国简单视为纳粹时代的前奏,而应从全球视角出发,重估其历史成就和丰富遗产。
——【作者简介】——
埃里克·韦茨(Eric D. Weitz),美国历史学家,现任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和研究生中心历史学杰出教授。曾任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主任、德国与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德国与欧洲史、种族大屠杀等。著有《种族灭绝的世纪》等书。
——【译者简介】——
姚峰,江苏仪征人,清华大学外文系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外国文学与西方思想史。
——【校译者简介】——
聂品格,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近日,我在网上搜了“魏玛”一词。以前我也搜过,大约在《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首次出版的2007年,当时页面便弹出了数千条相关文章、书籍、网站的链接。其中,有篇文章将魏玛共和国的覆亡归咎于同性恋大行其道,并发出了警告:若不果断清算这些堕落势力,美国将重蹈魏玛的覆辙。另一篇文章从相当不同的角度,赞赏了纽约闹市夜总会“堕落的时尚”,恰恰因为它们呼应了20世纪20年代柏林的夜生活。而最近(2018年)这一次检索,所得文章和网页的出处、主题更加奇怪。一家网站的宣传标语是“联合右翼”(UnitetheRight)以对抗“魏玛美国”(WeimarAmerica)。另一网站展示了一张照片:一艘燃烧着的船正在下沉,上方是如今耳熟能详的“魏玛美国”字样,旁边还配有一句话——“我们就差恶性通货膨胀”,有了它,美国才能倾覆。距离1918—1919年德国革命和1919年8月11日魏玛共和国成立,已近百年光景,“魏玛”依然在政治和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回响。“魏玛”是别样生活方式的鲜明象征,也是道德堕落之骇人警讯。它拉开了第三帝国(ThirdReich)的序幕,也预示着“过度”(excessive)民主的危险。从今日之文化、政治冲突出发对过往肆意解读,由此造成这一时代的伟大成就变得晦暗不明;而这些成就构成了《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的重要主题。诚然,魏玛德国以失败告终,1933年1月30日纳粹党夺取政权,第三帝国也远比当时任何人想象的更加糟糕。但正如我在本书中所言,且一直坚信的,我们不应通过后起的纳粹德国来理解魏玛,如此就严重扭曲了魏玛的历史,以致共和国似乎只是进入第三帝国的垫脚石。尤其在德国,要对魏玛的成就作全局的认识,实属不易,乃至近乎不可为。11月9日这一天,在20世纪的德国四次成为重要的历史节点,这好比历史变了一个很大的戏法[...
——引自章节:魏玛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版序言i
魏玛德国依然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时至今日,乔治·格罗兹(GeorgeGrosz)和马克斯·贝克曼(MaxBeckmann)的油画仍炙手可热,悬挂于悉尼、洛杉矶和圣彼得堡等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之中。贝尔托·布莱希特和库尔特·魏尔(KurtWeill)的《三分钱歌剧》(TheThreepennyOpera)定期在世界各地以很多不同语言重新上演。托马斯·曼伟大的小说《魔山》(TheMagicMountain)自1924年出版以来,不断再版重印,即便称不上家喻户晓,至少在无数学院与大学的文学和哲学课中广为阅读讨论。当代的厨房设计依然从20世纪20年代的时尚和包豪斯学派(Bauhaus)的创作中获得灵感。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也许抛弃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奉作圭臬的功能主义,但是,面对埃里克·门德尔松设计的哥伦布大楼(ColumbusHouse)、朔肯(Schocken)百货连锁大楼(如今仅存一座)——这些建筑既线条简洁,又动感十足——或者异想天开的爱因斯坦塔,谁又能拒绝它们的美感呢?汉娜·赫希也许没有其他人那么声名远播,但今天的参观者见到她的作品都会为其吸引,因为她创造性地融合了原始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并将非洲或波利尼西亚(Polynesian)风格的面具与20世纪20年代的日用品并列陈设。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刻,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Kracauer)的文章层次分明,二者都力图阐释先进技术和大众社会的意义,他们的思想如今仍能对现代社会的状况提供丰富的真知灼见。又有哪个影迷没有看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CabinetofDr.Caligari)、《大都会》(Metropolis)或者《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SymphonyoftheCity)呢?魏玛德国还以别的方式向我们倾诉着,其中,也许最...
——引自章节:前言ix
你理解世界的速度,可以大于世界变化的速度。本书以有趣的故事开启积极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颠覆人类决策与认知的思维逻辑。你的大脑在做出大部分决定时,你甚至都没...
佟婕,网名道葭。本籍沈阳,满族血统后裔,现居岭南古邑广州。予自幼浑噩懒散,不求上进,迄今甘有六载,仍不晓大义,唯汲汲于洞悉天人之妙,探寻古今之微,品评饕餮之食,...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
作者: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俄罗斯诗人,剧作家,20世纪世界诗坛上是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译者:飞白,云南大学外语系教授,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
在那时,人说人话,鬼做鬼事。人像人,鬼像鬼。顶天立地。赫拉克利特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莱布尼茨亦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而对于历史学家来...
墨舞碧歌:古言小说大神级作者,新穿越小说八大代表作家之一。两届华语言情大赛赛季冠军得主,最佳图书出版奖获得者。尤擅磅礴构架,情节曲折旖旎,意蕴深远。代表作:《路...
2014-中药学专业知识-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点评析与习题集-(一)-第六版 本书特色 《中药学专业知识(1第6版)》由考点分级、重要知识点串讲和精选习题及答...
《褚时健》——褚时健本人唯一授权的传记。从“烟王”到“橙王”,褚时健传奇而精彩的一生。褚时健——原红塔集团董事长,昔日赫赫有名的“亚洲烟王”,中国最具争议性的财...
◆轰动日本的中国漫画!3次登上日本央视NHK电视台新闻报道节目,被日本媒体誉为“世界级水平的中国动漫精品”!◆征服日本资深漫画编辑!双叶社(代表作《蜡笔小新》)...
唐令与中华法系研究 本书特色 唐代常被称为“律令制时代”,其含义是指律令在这一时期发挥着很大作用。特别是《令》,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制度,指导和规范着政治、经济、...
饶雪漫,自由作家,生于七十年代。已出版作品三十余部。作品语言优美,故事动人,风格多变。多次登上全国各地畅销书排行榜,享有“文字女巫”之称。代表作有《小妖的金色城...
外科手术规范及典型病例点评丛书-妇产科手术规范及典型病例点评 本书特色 相信映入读者眼帘的将是一部新颖独特的临床实用性医学图书。本书具有两大独树一帜的手点:一是...
【编辑推荐】★一本读懂昆曲百年文化的通俗小书,用现代女性的视角深剖古代不同女性的跌宕命运。对杜丽娘、李香君、瑶芳、杨玉环、陈妙常、白素贞、芸娘……12名古典戏曲...
作者Damien Keown佛教伦理学家,生物伦理学家。目前任教于伦敦大学历史系。1977年毕业于兰卡斯特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东方学系,...
张渔:跨界艺术家,在绘画、设计、影视等领域均有所造诣。她将中国传统水墨与工笔重彩相结合,笔墨入纸,似如鱼得水,其人物栩栩自在;其精怪恢诡灵通;其色彩冲撞,热如焦...
多光谱食品品质检测技术与信息处理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我国当下“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以果蔬农残、食用植物油、小麦粉、茶叶等检测对象为...
佐藤友哉(Sato Yuya)1980年於北海道出生。2001年以「電影般的風格──鏡公彥理想的殺人方式」獲得第21回梅菲斯特獎而出道。完全經歷九零年代青少年次...
作品目录一、少年轻狂或酷哥作家(代序) 第一章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1、贝小嘉/ 2、颤栗接触/ 3、疯狗味道/ 4、古惑之血
范渊:浙江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公堂内外:明清讼师与州县衙门》内容简介:州县衙门是明清时期直接管理地方事务的机构,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受理民间诉讼;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