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联的崩溃,除了苏共政治局委员,或许没有人能够给出比马特洛克更为权威的叙述。——《科克斯评论》
·
★一部记录与剖析世纪剧变的重磅启示录: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因内忧外患步入末路?
★美国大使亲历冷战结束与苏联崩溃,70万字还原大国解体的漫长历程
★外交官+学者的双重身份,局内人经历+学术研究的内外视角,回忆录+历史研究的非凡结合
★从莫斯科到华盛顿,从维尔纽斯到阿拉木图,描摹帝国黄昏的全景图像
★一众历史人物的鲜活记录,近距离刻画当局者的步步为营与举步维艰
★知名学者理查德·派普斯 | 赫伯特·埃利森,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外交事务》《科克斯评论》一致盛赞
★重温苏联70年历史,理解30年后的世界
·
这本书首次全面讲述了从1987到1991年的惊人事件,并且仍然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华盛顿邮报》
对于任何以开放心态面对这一问题的人而言,《苏联解体亲历记》都是一本必读书。马特洛克与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着紧密联系,并以他的洞见、优雅与平和细致记录了这一过程。——马歇尔·舒尔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在枪炮静默之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作为苏联最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第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地方不再与莫斯科亦步亦趋,民众开始反对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戈尔巴乔夫进退失据,叶利钦有仇必报,政变者各怀鬼胎……透过亲历者的叙述,切尔诺贝利、东欧剧变、八月政变、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定义模糊的名词或符号,而成为生动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平民、从国内到国外,马特洛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大国欲坠的势头,铺展开一张角力的大网,并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苏联的最后岁月。最终,这个帝国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力量尽数吞噬。它几度挣扎着浮出水面,求得那赖以生存的一丝氧气,但最终仍被脚上的镣铐拖入深渊。
·
作为一名卓越的苏联专家,马特洛克以大使身份所接触到那些人和事,为其研究带来了一种罕见的权威。他在书中展现了苏联关键人物的回忆录中也没有的洞见。——《外交事务》
没有人比马特洛克更有资格讲述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变。他在俄国历史、语言、文化、文学和政治方面的背景,让他成为这一问题的杰出权威。他的分析对于我们对苏政策的形成不可或缺,而且往往极为成功。对于书中写到的众多人物,马特洛克都十分了解,他们的性格、偏见、力量和缺点在他笔下都极为生动。——马克斯·坎珀尔曼,国务院顾问,苏联问题专家
这本书精辟分析了苏联制度的成就和问题,同时生动叙述了导致苏联解体的人与事……马特洛克是在莫斯科、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多年的权威人士,他对本世纪最重大事件的近距离观察是其严谨治学和非凡外交生涯的独特产物。——赫伯特·埃利森,华盛顿大学教授
没有其他美国人能够如此亲近细致地观察苏联的崩溃。多亏了马特洛克的精彩工作和判断,他的书贡献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独特记录。——理查德·派普斯,哈佛大学教授
小杰克·F. 马特洛克(Jack F. Matlock, Jr.),美国前驻苏联大使,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在美国外交部门供职长达35年,是里根政府制定对苏政策的重要顾问。1971年至1974年主管美国国务院苏联事务,1981年至1983年担任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83年至1986年担任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兼欧洲和苏联事务高级主任,1987年至1991年任美国驻苏联大使。1991年退休后,马特洛克踏入学术界,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教授。已出版的著作有《苏联解体亲历记》《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冷战是如何结束的》和《超级大国的幻想》。
·
张敏谦,三亚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导师,《现代国际关系》前主编,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出版专著《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大觉醒——美国宗教与社会关系》,...
(展开全部)
我后来回想这次谈话时,深深感到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态度和私下态度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许多私下容易动怒的领导人往往展现出不同的公共形象一一平静、周到、富有同情心,而戈尔巴乔夫似乎表现得截然相反。在公共场合,他变得极其容易发怒,讲话也越来越没有说服力。但是私下里,我却发现他泰然自若甚至明断是非。我怀疑他是否对每个人都那样,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他以高超的技巧回应了布什总统的信件。
——引自章节:第17章预演
在1986年和1987年哈萨克斯坦政局波动期间,人们对腐败的指责并不强烈,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邻近的乌兹别克斯坦,反腐败运动却开展得如火如荼。 早在戈尔巴乔夫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前,反腐败运动就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展开了。勃列日涅夫的好友、长期以来一直担任该地区党的领导职务的沙拉夫·拉希多夫于1983年逝世。他的死,使令人触目惊心的贪污腐败现象渐渐地暴露出来。拉希多夫的继任者伊纳姆宗·乌斯曼霍孔耶夫为转移人们对他个人的注意,在抨击其前任的同时,表面上也配合执法官员进行调查工作。审查出的一些案件令人发指,涉及成百上千的官员,他们狼狈为奸,虚报棉花产量,从子虚乌有的商品中攫取钱财。乌斯曼霍扎耶夫想蒙骗警察的企图终究是徒劳的。1988年1月,他被革职,并因多项重大罪行受到指控。 乌斯晏霍扎耶夫的继任者拉费克·尼萨诺夫在1988年宣布说,自1983年下半年以来,在乌兹别克有100名官员因贪污腐败而受到起诉,有3000人被革职,另有1.8万名党员被开除出党。有两名罪大恶极者被处以极刑。不管这些指控多么有效(似乎大部分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乌兹别克的反腐败运动最终并未击中要害。乌兹别克人认为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腐化现象是整个体制的错误,而单把这些官员拉出来作为替罪羊,令他们深为不满。 毕竟,除了一些针对勃列日涅夫亲贼的指控外,许多被指控收取贿赂的人住在莫斯科,而不是在塔什干,但当局并没有做出努力,对那些住在莫斯科的人进行司法审查。而且,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莫斯科派来的最成功的调查人员(指取供与定罪)中,有两名后来被指控在这一过程中使用不正当手段来榨取供词,并转稼到无辜者身上。他们就是来自莫斯科的亚美尼亚人特尔曼·格德连和来自列宁格勒的俄罗斯人尼古拉·伊万诺夫。直到他俩在指控莫斯科的高级官员时故伎重演,莫斯科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当外来者(主要是俄罗...
——引自第163页
从头顶的浩瀚星系,到人体内的微生物,人类与宇宙循环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关联。每一颗原子都是星系大爆炸后的残留物,我们和微型单细胞生物以及大个头蓝鲸一样,分享相同的...
HXD3型电力机车 本书特色 《HXD3型电力机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铁路科技图书出版基金。HXD3型电力机车 内容简介 和谐型大功率交流传...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在其助手刘攽、范祖禹、刘恕等人的通力协作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
《古龙作品集1-66(绘图珍藏本)(套装共66册)》包括:《苍穹神剑》、《月异星邪》、《湘妃剑》、《剑毒梅香.1》、《剑毒梅香.2》、《剑毒梅香.3》、《孤星传...
严耕望(1916—1996),字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初任职于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师从钱穆,1945年入“中央研究院”...
作品目录前 言 你不是缺思考,而是缺复盘第一章 与这个世界上的高手们一同进化第一节 人生的两条曲线:成长的本质是思维通道的改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
※内容简介※★村上春树大力推崇的国民心理学家河合隼雄VS日本文坛天后吉本芭娜娜★用一场直抵人心的对谈,告诉你如何才能自由生活。★学会接纳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
奥斯卡影帝、《星际穿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主演马修•麦康纳首部自传,一个斯多葛主义者的传奇人生。保持与自我对话,分辨真正重要的事物,把一切阻碍转化为机遇,这就...
The Instant New York Times best seller!Riveting. ... [Marsh] gives us an extraor...
● 你是否缺乏有效社交?什么是高质量的社会互动?哪些偏好会影响我们对伴侣的选择?使我们更加安全和满足的关系是怎样的?社群的核心是什么?有效的社群是如何形成的?如...
袖珍心电图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长期从事心电图诊断和教学工作的专家所编写的实用型参考书。全书共23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心电图基础理论知识、各系统疾病心电图特征...
暴雪、九城与文汇继“魔兽”小说Ⅰ《永恒之井》三个月狂销12万册后,再度联手推出“魔兽”小说Ⅱ《恶魔之魂》,史诗般的神秘世界,惊险历程,再度引爆!在强大可怕的阿克...
《崇祯十七年欧洲那些事儿》内容简介:17世纪,40年代。人类数千年历史中的十年。世界、欧洲、中国发生巨变的十年。法国人罗伯特·
威尔逊·罗尔斯(Wilson Rawis)威尔·罗尔斯( Wilson Rawis)1913年出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一个小农场里。他喜欢钓鱼和打猎,常常带着他...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〇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慢慢变富》是一本专门写给投身股市但经常亏钱的人个投资者的书。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
假设一名旅行商打算拜访一张城市列表中的所有城市,每座城市只去一次,最后回到出发地。要怎么走才能让路线最短呢?这就是旅行商问题,乍一听很简单,在应用数学界却是一道...
作品目录第1章 绪论1.1 目的1.2 历史1.3 应用1.4 生物学的启示参考文献第2章 神经元模型和网络结构2.1 目的2.1 理论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