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联的崩溃,除了苏共政治局委员,或许没有人能够给出比马特洛克更为权威的叙述。——《科克斯评论》
·
★一部记录与剖析世纪剧变的重磅启示录:一个超级大国如何因内忧外患步入末路?
★美国大使亲历冷战结束与苏联崩溃,70万字还原大国解体的漫长历程
★外交官+学者的双重身份,局内人经历+学术研究的内外视角,回忆录+历史研究的非凡结合
★从莫斯科到华盛顿,从维尔纽斯到阿拉木图,描摹帝国黄昏的全景图像
★一众历史人物的鲜活记录,近距离刻画当局者的步步为营与举步维艰
★知名学者理查德·派普斯 | 赫伯特·埃利森,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外交事务》《科克斯评论》一致盛赞
★重温苏联70年历史,理解30年后的世界
·
这本书首次全面讲述了从1987到1991年的惊人事件,并且仍然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华盛顿邮报》
对于任何以开放心态面对这一问题的人而言,《苏联解体亲历记》都是一本必读书。马特洛克与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着紧密联系,并以他的洞见、优雅与平和细致记录了这一过程。——马歇尔·舒尔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在枪炮静默之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作为苏联最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第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地方不再与莫斯科亦步亦趋,民众开始反对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戈尔巴乔夫进退失据,叶利钦有仇必报,政变者各怀鬼胎……透过亲历者的叙述,切尔诺贝利、东欧剧变、八月政变、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定义模糊的名词或符号,而成为生动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平民、从国内到国外,马特洛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大国欲坠的势头,铺展开一张角力的大网,并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苏联的最后岁月。最终,这个帝国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力量尽数吞噬。它几度挣扎着浮出水面,求得那赖以生存的一丝氧气,但最终仍被脚上的镣铐拖入深渊。
·
作为一名卓越的苏联专家,马特洛克以大使身份所接触到那些人和事,为其研究带来了一种罕见的权威。他在书中展现了苏联关键人物的回忆录中也没有的洞见。——《外交事务》
没有人比马特洛克更有资格讲述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变。他在俄国历史、语言、文化、文学和政治方面的背景,让他成为这一问题的杰出权威。他的分析对于我们对苏政策的形成不可或缺,而且往往极为成功。对于书中写到的众多人物,马特洛克都十分了解,他们的性格、偏见、力量和缺点在他笔下都极为生动。——马克斯·坎珀尔曼,国务院顾问,苏联问题专家
这本书精辟分析了苏联制度的成就和问题,同时生动叙述了导致苏联解体的人与事……马特洛克是在莫斯科、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多年的权威人士,他对本世纪最重大事件的近距离观察是其严谨治学和非凡外交生涯的独特产物。——赫伯特·埃利森,华盛顿大学教授
没有其他美国人能够如此亲近细致地观察苏联的崩溃。多亏了马特洛克的精彩工作和判断,他的书贡献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独特记录。——理查德·派普斯,哈佛大学教授
小杰克·F. 马特洛克(Jack F. Matlock, Jr.),美国前驻苏联大使,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在美国外交部门供职长达35年,是里根政府制定对苏政策的重要顾问。1971年至1974年主管美国国务院苏联事务,1981年至1983年担任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83年至1986年担任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兼欧洲和苏联事务高级主任,1987年至1991年任美国驻苏联大使。1991年退休后,马特洛克踏入学术界,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教授。已出版的著作有《苏联解体亲历记》《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冷战是如何结束的》和《超级大国的幻想》。
·
张敏谦,三亚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导师,《现代国际关系》前主编,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出版专著《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大觉醒——美国宗教与社会关系》,...
(展开全部)
我后来回想这次谈话时,深深感到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态度和私下态度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许多私下容易动怒的领导人往往展现出不同的公共形象一一平静、周到、富有同情心,而戈尔巴乔夫似乎表现得截然相反。在公共场合,他变得极其容易发怒,讲话也越来越没有说服力。但是私下里,我却发现他泰然自若甚至明断是非。我怀疑他是否对每个人都那样,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他以高超的技巧回应了布什总统的信件。
——引自章节:第17章预演
在1986年和1987年哈萨克斯坦政局波动期间,人们对腐败的指责并不强烈,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邻近的乌兹别克斯坦,反腐败运动却开展得如火如荼。 早在戈尔巴乔夫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前,反腐败运动就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展开了。勃列日涅夫的好友、长期以来一直担任该地区党的领导职务的沙拉夫·拉希多夫于1983年逝世。他的死,使令人触目惊心的贪污腐败现象渐渐地暴露出来。拉希多夫的继任者伊纳姆宗·乌斯曼霍孔耶夫为转移人们对他个人的注意,在抨击其前任的同时,表面上也配合执法官员进行调查工作。审查出的一些案件令人发指,涉及成百上千的官员,他们狼狈为奸,虚报棉花产量,从子虚乌有的商品中攫取钱财。乌斯曼霍扎耶夫想蒙骗警察的企图终究是徒劳的。1988年1月,他被革职,并因多项重大罪行受到指控。 乌斯晏霍扎耶夫的继任者拉费克·尼萨诺夫在1988年宣布说,自1983年下半年以来,在乌兹别克有100名官员因贪污腐败而受到起诉,有3000人被革职,另有1.8万名党员被开除出党。有两名罪大恶极者被处以极刑。不管这些指控多么有效(似乎大部分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乌兹别克的反腐败运动最终并未击中要害。乌兹别克人认为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腐化现象是整个体制的错误,而单把这些官员拉出来作为替罪羊,令他们深为不满。 毕竟,除了一些针对勃列日涅夫亲贼的指控外,许多被指控收取贿赂的人住在莫斯科,而不是在塔什干,但当局并没有做出努力,对那些住在莫斯科的人进行司法审查。而且,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莫斯科派来的最成功的调查人员(指取供与定罪)中,有两名后来被指控在这一过程中使用不正当手段来榨取供词,并转稼到无辜者身上。他们就是来自莫斯科的亚美尼亚人特尔曼·格德连和来自列宁格勒的俄罗斯人尼古拉·伊万诺夫。直到他俩在指控莫斯科的高级官员时故伎重演,莫斯科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当外来者(主要是俄罗...
——引自第163页
互联网经济时代,新零售、网红经济、知识经济多受益于社群。用户的获取、留存及订单转化直接决定了一个社群的存亡。无论是“做”群还是“用”群,每个人都需要迭代常识:了...
作品目录第I期 战后复兴时期 (3) 第5章 贸易的恢复 第1节 盟国的占领政策与日本的贸易 1.占领初期的政策及其构想 2.美国对日政
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介绍了研究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的相关理论,并以上述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并构建了政府组织协同...
精彩摘录常羨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串故事。-故事就像蜘蛛,有很多长腿;故事就像蛛网,让人缠绕其中。胖查理,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在伦敦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胖...
内容推荐上海的日本侨民与其他国家侨民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其一,人数最众,在上海开埠后的20年间,当西方英、美、法等国侨民涌入上海之时,上海还没有常住的日本侨民...
河南民居 本书特色 河南传统民居建筑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极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物化了的中原文化的代表,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左满常编著的《河南民居...
◎ 【编辑推荐】※理解写作的三个层面: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我们在编选这套《给孩子的冰心写作课》时,除了关于写作的经验,更多地选择了关于读人阅世...
A.J.P.泰勒(1906-1990),英国著名历史学家。192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1938年任牛津大学梅格达林学院评议员,并在到桥大学等校授课。1956年...
奈保尔爵士(1932-),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
作品目录第1话第2话第3话第4话简章 雨天的故事· · · · · ·
伊米·洛(Imi Lo),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获得精神健康硕士学位,心理治疗师、艺术治疗师。她曾在精神健康领域内担任过不同角色:她在英国国家医疗体系中担任护理人...
作品目录#234 湘北队形势不利#235 铜墙铁壁#236 速度之星#237 超能中锋#238 中场灵魂#239 全能巨人#240 窘迫的湘北队#241 4分之
医学从众录 内容简介 《医学从众录》为清代名医陈念祖所著。全书共八卷,分撰论文四十篇,详述内科杂病各证候的辨证方法。每篇先概叙病因、病机,次到治法方药。其中于各...
作者简介艾丽斯·施罗德,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而与巴菲特结识,而巴菲特也因为赏
本草原始 内容简介 卷之一 草部上黄精生地黄熟地黄白术苍术透骨草茈胡银茈胡麦门冬沙参五味子车前茵陈蒿山药泽泻远志龙胆巴戟天卫矛细辛石斛肉苁蓉草苁蓉甘草牛膝黄连地...
手术学全集:胸外科卷 内容简介 《手术学全集》胸外科卷系一本系统介绍胸外科手术学及手术图谱的专著。内容包括胸部解剖、胸外科麻醉、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胸部伤口及引...
未来的工作会是什么样的?还有多少工作机会是属于你的?你可能会想象或希望这一场机器人工业革命将像上次那样展开:即使一些工作被淘汰,但会有更多的工作被创造出来以满足...
作者简介:乔治·吉辛(GeorgeGissing,1857-1903),英国小说家、散文家,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最出色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他一生发表过23部长篇小...
作品目录1 沉香屑 第一炉香2 沉香屑 第二炉香3 茉莉香片4 心经5 封锁6 桂花蒸 阿小悲秋7 倾城之恋8 金锁记9 红玫瑰与白玫瑰10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