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争成为记忆以后,记忆也成为了战争——
将目光投向被刻意遮掩的过去,审视日本的历史问题与战争责任,
探索重塑战争记忆的过程中,国家、媒体和个人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直面当代日本人的困境、社会的断裂,以及形塑战后社会的战败阴影。
◎ 内容简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受害者”“施害者”和“英雄记忆”。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是面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正确通路?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唯有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才能超越分歧与创伤,免于重蹈覆辙。
◎ 作品看点
★ 深刻理解战后日本历史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解日本政府如何搪塞战争责任,普通民众如何回避战争责任。
战争结束后,面对难以弥合的文化创伤,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战争记忆,分别视日本为这场战争的牺牲者、受害者和施害者,据此延伸出三种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和解主义。厘清战争记忆的来龙去脉,深究其社会和政治根源,方能理解战后日本为何在三个选项中游移不定,始终未能正视其战争责任和历史问题。
★ 纪念活动、影视作品、报刊漫画,谁在形塑日本的战争历史?
作者以一手资料探查日本战争历史的形塑过程:力图重建国家尊严的官方纪念活动和政治表演;采用纪录片、读者来信、社论等形式,重启战争责任核查,以期日本能承担战争责任的报刊媒体;强调个人和家族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以受害者身份呼吁和平主义的动画电影……战争记忆不是铁板一块,是国家、个体、媒体等在历史话语权微妙博弈的结果。
★ 当基础教育服务于政治诉求,教科书何以成为战争记忆的新战场?
作者深入分析了5家出版社的15本历史和公民学高中教材,探索主流日本教材以何种立场和视角解读战争历史:是有意识选择的侵略之战?还是因政治经济压力、不得已为之的必要之战?用词和叙事框架的不同选择,暗含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
★ 著名学者沙青青导读,孙歌、小熊英二、伊恩·布鲁玛诚挚推荐。
◎ 名人推荐
如果你想知道日本人对战争历史的看法,这是本必读之作。日本的战争记忆并非只有一种:讲述英雄的“美丽之国”的记忆,讲述被害者的“悲剧之国”的记忆,讲述加害者的“可憎之国”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读者能在本书中发现历史认识问题的必要史实和理论。此外,也能学到如何正确地批评生我养我的祖国的过错,追求普遍性的道德的知识分子的做法吧。
——小熊英二
桥本明子运用自己的聪敏、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彻底的诚实,写了一个读之令人心酸的话题。这是一个如此罕见的组合,每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伊恩·布鲁玛
本书以新的研究方式讨论了一个老问题:分裂的三种战争记忆形态,以及由此而来的重建统一道德的困境。这个二战结束之后困扰了几代日本人的老问题,曾经在日本思想界内部和日本社会引起过多次争论。本书并没有给这个老问题增添新内容,但却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这个老问题并没有解决,因而并没有过时;世代更迭,它仍然还在,并催生着后续效应。
作者的国际化生活背景,以英文读者为对象的写作动机,使本书使用了浅尝辄止的“外部视角”。与日本社会的距离感使作者避免陷入其内部的思想冲突,但也妨碍了本书的思想深度。对希望了解日本战争记忆的中文读者来说,本书或许是很合适的入门书,期待它可以引发关于和解的进一步追问与思考。
——孙歌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再是一种生活经历。但在今天的东亚,战争记忆的政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桥本明子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对日本人在战后十几年间处理创伤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分析。
——安德鲁·戈登,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漫长的战败》都可堪称是一项重要的成就。这场长期的失败暴露了日本在身份认知上令人震惊的裂痕,这些裂痕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全球政治。
——杰弗里·C.亚历山大,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
在桥本的文化分析之中,她更多的将着眼点放在微观层面的家庭,以及集体记忆在非西方国家形成的方式与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这是一本写得很好的书,文笔流畅观点犀利。
——马克·A.沃尔夫格拉姆,哥伦比亚大学人权研究所教授
《漫长的战败》为zui近兴起的关于“集体记忆”讨论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贡献。不过,在这本书里,桥本却深刻地质疑了这一概念的价值,反而认为对于战争创伤,人们有着相互竞争,不一致的记忆,这对于理解当代日本尤为重要。
——《美国社会学杂志》
桥本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与妥协主义的交织叙述当中,以此激励长期笼罩在战败阴影之下的民族和政治认同。
——《日本时代》
在这本及时、读之令人心酸、语言简洁流畅的书中,桥本审视了日本自战后就一直存在的“历史问题”。通过针对大量的初级材料进行研究:电影、电视,报纸、纪录片、小说、访谈、口述历史,教科书……她的结论是,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对这场战争,日本从没有过一致或统一的叙述。总结:这是一本必读书。
——CHOICE
◎ 作者简介
桥本明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学士,耶鲁大学社会学博士,曾在匹兹堡大学任教三十余年,目前任波特兰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与社会学院访问教授、耶鲁大学社会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与权力、全球与比较社会学、文化创伤与和国家认同,另著有《世代相传的礼物:日本人与美国人对衰老和社会契约的看法》《想象中的家庭,生活中的家庭:当代日本的文化和亲属关系》《家庭对老年人的支持:一个国际经验》等书。
◎ 译者简介
李鹏程,1983年生于山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报社记者、杂志编辑,现为图书编辑,业余时间从事翻译。已出版的翻译作品有《4321》《世界简史》《风雨横渡》《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等。
因此,学生们在这里学到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道德教训,那就是当事态变得严重时,国家会抛弃自己的人民。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信任被打破这条信息,是最强有力的历史教训之一,战后的日本对和平的认同,其基础正在于此:只要日本是和平的,那么国家便不能再拿人民的生活玩轮盘赌。这种嵌在受害者叙事中的深层次焦虑,是持续将日本的战争记忆转变为文化创伤的一部分推动力。
——引自章节:第四章 战争与和平的教学
尽管有关暴力冲突的记忆塑造了战后文化,并且在国家的集体生活中打下了长久而深刻的烙印,但对于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个人,克服它们时却并不一定会选择相同的策略。也许再经历几代人之后,20世纪的多种战争叙事最终会被一般化,并稳定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和政治理解的差异会得到解决。文化创伤的产生源自相互关联、被缝在一起的各种记忆和无法调和的叙事,源自对国家历史断裂的共同参照。在重新确立集体认同的方式上,它既是一体的,也是分裂的;既被鲜活地保持着,也被抹掉了。文化创伤造成的分歧,会使国家的历史更难被后人充分理解,但也确保了这些记忆会在构想国家未来的长期奋斗中,一直被鲜活地保存下去。
——引自章节:第五章 战败国的道德恢复
栗田佐穗子,登户服装制造学院副校长,以日本Associéchaco(日本服饰美容类协会)代表的身份从事服饰学教育工作40余年。在这期间,佐穗子在日本首次提出了一...
南派三叔,本名徐磊,1982年2月20日出生于浙江嘉善,当代作家,南派投资公司董事长。 2007年1月,代表作《盗墓笔记》系列第一本正式出版,九部总销量超过12...
一般人也許會覺得有點詭異,但「佛格特街一號」卻深深吸引著珍,這幢房子與她的相遇簡直就像命中注定。要住進這裡,必須遵守兩百多條近乎偏執的出租守則以及無所不在的科技...
《鲸鱼安慰了大海》收录燕七诗138首,老树画30幅。精美彩印,值得收藏。最简单的词语,最简单的句子,最简单的诗,映照的却是尘世的一切。“我哭,诗中已先替我哭了;...
本书是一位七旬老人真挚温暖的人生回忆。张才柱老人用100多幅“回忆画”,记录下童年的快乐、乡村的风貌、劳作的艰辛、生命的顽强与时代的变迁,栩栩如生地再现了20世...
苏钱钱,晋江人气言情作家,是喜欢放飞自我的射手座,喜爱品尝美食和听音乐,每每沉浸在其中就能产生出无数脑洞和灵感,继而转化成文字。擅长创作清新搞笑的小甜文,想治愈...
编辑看点:★ 科学的“风水”观提升幸福我们不再相信炼丹术,但须臾离不开化学和医药。“风水”需求同样重要,但要依靠现代的环境规划和环境心理知识来重新理解。城市中很...
弗朗索瓦丝·培尔毕业于古典文学和艺术史专业,定期为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等法国主要博物馆撰写导览指南,出版有《卢浮宫博物馆的杰作》(2003)等多部作品。译者:管筱...
最新实用电子技术快速入门 内容简介 全书分9章,本书着重于介绍各种较简单而又实用的电子元件和电路,并从一些典型产品或制作入手加以引申。使读者对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
精通Protel DXP2004电路设计 本书特色 作为一款优秀的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Protel DXP2004 SP2是Altium公司推出的支持中文操作的...
本书是稻盛和夫先生收官之作,也是知名代表作之一。书中凝结了稻盛先生一生的经营哲学和人生智慧,可谓集大成之作。稻盛和夫不是生来就是经营之圣,他的人生是从日本乡下一...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牛津大学交换生。青年作家,22岁出版10万册畅销书《一生欠安》,两度获得“中国影响力作家”称号。代表作:《一生欠安》《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
亲爱的阿方索,我们来到这里并非因为偶然……我们在等你。瓦隆卫队的年轻军官阿方索赶赴马德里加入他的军队。但他很快就发现,他被困在一家神秘的路边客栈,和形形色色的怪...
《人生忽然》为著名作家韩少功全新散文集,回应了时代之问,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存在,是新时代文学的标杆之作。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读大地”,收录对自然、大地、社会...
酥油饼, 著名网络写手,浙江人。著有《帝火》《失落封印》《千王》等二十余部作品。她的作品多为系列之作(如嬉闹系列、现代娱乐圈系列、梦大陆系列等),塑造了不少性格...
贺友直先生是著名连环画家,他在人物画创作上更是有着极为深厚的造诣。他的画贴近生活,笔下的人物各个有血有肉,可说是笔到神到。《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这本书汇集了这位...
西方对灵知派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但中国读者对灵知派的了解仍教模糊。本书可说是一本我国读者真正能读得进去的概论性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对作为观念体的西方二元论诸思...
艾森·拉塞尔:麦肯锡纽约公司的一名顾问。他的客户包括在金融、电信、计算机和消费品行业中的主要公司。在加入麦肯锡之前,拉塞尔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MBA学...
本书共有5位作者,他们和另外4名审阅者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合作完成此书。团队成员大都毕业于985、211院校计算机专业,他们在解算法题、参加算法竞赛和力扣(Lee...
仅仅是遇见你,便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猫。从最初的相遇,到最后的旅程,与你度过的每一分钟,见过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从孩童时代开始,悟就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