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母”安吉拉·卡特 VS. “情色大师”萨德侯爵
大胆解构作为政治现象的性欲与盛行千年的性别神话
▼一个身处不自由社会的自由女人是一个怪物?身为女人就要有女性气质?身为男人就要有男性气质?女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她必要作为男性性欲的承受者,必要生育、为人母?金发、丰满却不幸的玛丽莲·梦露是坚守贞洁却惨遭横死的茱斯蒂娜的后继者?
▼1740年出生、生来即显贵的萨德侯爵在狱中写下了《索多玛120天》《闺房哲学》等惊世骇俗的色情文学。1940年出生,一生致力于摆脱性别枷锁、追寻平等两性关系的安吉拉·卡特,在性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20世纪70年代,写下了冒犯之作(既冒犯了男人也冒犯了女人)——《萨德式女人》,奉在其作品中凌虐女性的萨德为“道德色情文学作家”。
▼在《萨德式女人》中,卡特并没有推崇或认同萨德作品中惊人的暴力、性虐和厌女症。她认为,萨德是在以色情写作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极具杀伤性的讽刺,以穷凶极恶的色情批判病态的两性关系以及背后那个压抑的权力社会。他将一个不自由的社会背景下的性关系描绘为纯粹暴政的表现。在他笔下野兽般的纵欲狂欢中,施暴者永远是握有政治权力的人,受害者则是几乎没有权力的人。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迷人怪物》中写道:“如果无论小红帽怎么做,最终都会躺在狼的床上,她仍有两个办法逃脱。一是适应自己的受害者身份(即萨德的《茱斯蒂娜,或贞洁的厄运》的主旨),二是成为自己命运的情妇(也就是萨德的《茱莉爱特》所说的)。”但卡特没有陷入成为茱斯蒂娜,还是成为茱莉爱特的两极困境之中。她强调,《萨德式女人》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可以怎样重构;最为重要的权利应是爱与被爱。
▼《萨德式女人》是英国独树一帜的重要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独绝的文化史批评。在本书中,卡特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评估备受争议的法国哲学家、色情文学作家萨德侯爵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女性主义者,卡特认为萨德开创性地不把女性视作单纯的生育工具来书写,他看到了女性在生理特征之外的存在,因而在此意义上解放了女性。在本书中,卡特将性视作一种权力政治进行剖析,解构了关于性别的神话,并且极具独创性和先锋性地将萨德令人发指地虚构的女性形象转化为我们所属时代的女性象征进行批判。好莱坞的性感女神、母女关系、色情作品,甚至性爱与婚姻的圣殿都被卡特的雄辩妙语毁灭性地暴露在我们面前。卡特深入扭曲性欲的内核,提出建立一种既不承认征服者也不承认被征服者的爱之关系。
▼《萨德式女人》既非对萨德的批评研究,亦非对他的历史分析,而是20世纪晚期对他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的阐释。这些问题关系到受文化决定的女性本质和由此生发的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一对抗关系残酷地分裂了我们了解世界的共同斗争,而且本身就是对此斗争的深刻揭示。
关于作者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英国女作家,凭借《染血之室》《马戏团之夜》《焚舟纪》《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明智的孩子》等新颖无畏、独树一帜的作品,成为一代人的偶像,被萨尔曼·鲁西迪、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大作家拥戴为一代文学教母。2008年,《泰晤士报》将她列为“1945年以来50位伟大英国作家”第10位。时至今日,她仍是女性主义的象征。
关于译者
曹雷雨,女,四川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教授。近年致力于文学作品和艺术图书翻译,已出版译著十余部。译有安吉拉•卡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影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
姜丽,女,山东人,兰州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瑞士伯尔尼大学语言学博士。长期在高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有二十多年的翻译经验。
子宫的真相就是,它和其他器官一样,用处比阑尾多些,比结肠少些,可是如果你不想用它实现它唯一的功能——生孩子,那么它也就没什么用处。在它的全盛期,它还会发生功能紊乱,让人生病,引起疼痛和不便。通过一个虚构的女性来申明这个基本的事实包含了一整套消除神秘和否定幻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远不止去神秘化,还包括把女性从神坛上带回世俗之中。否定子宫那些道德沦丧的魅力就是从女性的形象中消除很多骗人的魔力,把我们打回原形,恢复到那个简单的血肉之躯。我们的期待早已脱离了生物的必然性,足以逼我们放弃神圣生育功能具有欺骗性的女祭司地位。我们或许会感觉遗憾,或许会感觉解脱。去除神秘化的过程也延伸到女性的生物图形学。乳房一直只是乳房,也必须被当作乳房来面对,而不是女神借以对自己的忠实信众君临天下般使用元语言进行自我吹捧的阳台。它们不再是一般性的引起巴普洛夫式需求的爱与饥渴的密会地,而是某个具体的女人的具体的乳房。人们务必不要再把它们归纳为任何乳房。一旦进行归纳,我们就失去了那个拥有它们的女人。它们或许可以使男人和女人想起自己母亲的乳房,但它们也是某个具体的女性的泌乳腺体,而这个女人的具体性本身就寄寓着它们的重要性。不知为何,腹部的其他女性器官,如卵巢和输卵管,从未像子宫一样被过多地赋予各种奇怪的寓意,虽然生儿育女照样离不开它们。所有这些器官都一样,一旦发生有意的、自由选择的绝育情况,它们的重要性和人体其他除掉后人也可以存活的器官一样。
——引自章节:茱莉爱特的一生
因此,所有的色情都存在方法上的缺陷,是由旱鸭子写给旱鸭子的航海手册。
——引自章节:一辩论性序言
露西•伊利格瑞(Luce Irigaray, 1931-),法国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精神分析大师拉康的学生。曾分别获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三个博士学位,与茱莉亚•...
伤寒论--中医学专业本科自学考试同步训练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伤寒论》(中医学——本科)的配套辅导用书。本书的编写依据:1.全国高等教...
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1952—2001),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也是幽默讽刺文学的代表人物、第一个成功结合喜剧和科幻的作家,同时他也...
《汤姆叔叔的小屋》内容简介:《汤姆叔叔的小屋:卑贱者的生活》(英语: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
彼得·埃森曼,1932年生于美国纽约,相继求学于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并于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埃森曼是当代世界最为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1967年,他在纽约成...
中医养生学 目录 上篇养生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章 概论**节 养生学的概念第二节 养生学的特点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二、以和谐适度为宗旨三、以预防为核心四、以综合...
玻璃钢制品手工成型工艺(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玻璃钢及其他玻纤增强手工成型工艺和用途较广的几类制品。本书是第二版,相对于**版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增加了拉...
岩石动力学特性与爆破理论-(第2版) 本书特色 《岩石动力学特性与爆破理论(第2版)》介绍了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岩石中的应力波理论、岩石的动态实验技术、动载荷条...
摩擦磨损与润滑 本书特色 侯文英主编的《摩擦磨损与润滑》是一本内容全面、资料新颖且能满足专业特色的摩擦学教材。全书共分12章,具体内容包括:绪论,固体的表面特性...
井上章一建筑史学家、民俗文化学者,国际日本研究中心教授。2020年4月起任国际日本研究中心所长。1986年获三得利学艺奖、1999年获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主要研...
布莱恩·赫伯特(Brian Herbert):弗兰克·赫伯特(《沙丘》系列原作者)之子,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悉尼彗星》及《属于两个世界的男人》(与弗兰...
天下无病,爱吃,爱喝,爱睡觉;爱宅,爱书,爱码字。只想写出自己喜欢的故事,让笔下的人物拥有自己的生命。你好,我是无病,虽然偶尔抽风,但请相信:我是个亲妈。
“一本非常鼓舞人心的书!”——托马斯•L•弗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作者一场革命开始了!在《第二次机器革命》这本书中,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安德鲁•麦卡菲——这两...
“每个人都可能会摸到烂牌,把手上的烂牌打好,是我们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
很多人都喜欢读神秘的谋杀案,因为它们都是些难解之谜。侦探在书末才会把凶手的名字公布于众,而在此之前我们能否猜出凶手的名字
医案聊斋 本书特色 寥寥数行之医案,趣味盎然之故事。张大明先生继《小说中医》之后又一新作。医案聊斋 内容简介 中医文献中大量的古代医案可能是中医遗产中*为可贵的...
作者简介李学辉,作家,笔名补丁。甘肃武威人。1988年后历任凉州区校尉学区教师,武威日报社专刊部副主任,《西凉文学》编辑部常
老话儿说得好:“人不辞路,虎不辞山。”世上走一遭,活的就是一分“意气”。然世事无常,偏不遂人愿。一旦人离了倚靠,虎离了山林,这分“意气”还在不在?看官您上眼,且...
侯登科(1950-2003),陕西凤翔人,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坐标式人物,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纪...
柯睿(柯慕白,Paul W. Kroll),唐代文学研究尤其是李白研究、中古道教研究领域重要汉学家。曾任教于密歇根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高校。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