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云林森眇的仙山意象,墓葬中逝者头顶的引魂灵璧,桃花源式画卷尽头无字的石碑……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悉心解读中国古代视觉文化与艺术表现。与石质的西方废墟不同,中国建筑遗迹消失的木质结构所留下的“空无”,成为艺术家哀悼往昔时光的重要方式;而荒烟蔓草中石碑沉默而又不朽的图像,似乎赋予了历史一种总体的轮廓和普遍的意义——它象征着历史知识的起源,因此也体现着历史的权威。
◆ 内容简介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本卷收录巫先生2005—2011年的14篇论文与讲稿,从时间性、空间性和物质性等多个角度探讨古代视觉文化中“复古”“废墟”观念的体现、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对主体的表现、“生器”与“明器”的理论和实践等,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兼具学术思辨和可读性。
“巫鸿美术史文集”下一步即将推出卷六《画屏世界》与卷七《思考尺度》,敬请关注。
◆ 专业评论
他的著作打破了按照材质分类,按照西方概念讲述中国故事的传统,从基本结构上改变了西方中国美术史传统写作的范式,正在构成一种具有历史关怀的、生动新鲜的叙事。不仅如此,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学者甚至在对世界范围内整个美术史学科的走向产生重要的作用。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巫鸿教授有关中国美术的相关研究,跨越上古与中古时期的墓葬美术、宗教美术与传世书画艺术,兼及史前时代的玉器文化与当代实验艺术,其开拓领域之广、研究力度之深,可谓前所未见。他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当代人类学的思维与视角,创造性地将绘画、雕塑、器物与建筑有机整合为一体,从而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美术史学科的、能够打通微观研究和宏观叙事的“中层研究”方法论体系,使图像、器物与建筑空间的研究能够与人和时代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相联通。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教授、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巫鸿并未把艺术品作为多样而变化中的世界观的图解。相反,艺术品在他手里成为了历史中的演员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历史的标志物。
——伊万兰•卜阿(Yve-Alain Bois,哈佛大学美术史与建筑史系前系主任,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巫鸿希望的,是通过分析美术材料本身找到一条可以跟随的线路,寻找视觉材料内在的演变路径。换句话说,也就是把美术演变的轨迹从这些概念中剥离出来,在美术中说明一个精神性的“中国”。
——胡一峰(《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他在方法论上兼具中国传统美术史和美国美术史的研究方法的优点,重视人类学和美术学的跨学科融通,并且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方法论。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巫鸿先生在解读中国画史名迹时不仅注意重新审视传统的读画方式和内容实质,还充分注意到绘画媒介形式的物质性特征,将绘画置于一种由创作者、观赏者共同参与动态过程,从而丰富和提升了鉴赏这幅名画的内涵和意义。
——赫俊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 媒体评论
巫鸿认为作为处理历史材料的研究者,最终能够改变西方中心格局、建立全球性美术史的途径并不是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推演出一套理论话语,而是通过对于历史的具体的作品,通过考古材料,通过历史上的书写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提炼出多元性的美术史的概念和叙事方式。
——雅昌艺术网
巫鸿是一个有着特定的视角和兴趣,并将这种视角和兴趣沿用到极为多元的研究对象之中的学者。
——《燃点》
在如今更趋多样化的美国学界,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可谓是最活跃的一个中国艺术学者。他的研究领域跨越了古代与现当代的壁垒,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贯穿始终并互为借鉴。
——《艺术新闻(中文版)》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 双重 博 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展开全部)
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Ricoeur)认为遗迹具有两种不同又互补的功能:一方面是现实中的可见可触之物,属于此时;另一方面又凝聚着已逝者的过往经历,属于过去。一般而言,生器承载着逝者的生活经验,通过自身的留存使过去不会被彻底抹去。但是一旦墓门关闭,这些器物不再为生人所见,也就不再传递生人对死者的记忆。它们在黄泉之下的象征功能转为指示死者的多种时态,构造死亡和再生之间的桥梁。中国古人相信死者的灵魂具有意识而且“生活”在墓中。墓葬中生器的意义既在于它们的“过去性”又在于它们的“现时性”:它们来源于过去,但又象征着一个永恒的现在。
——引自章节:65.“生器”的概念与实践
古典风格的出现和流行有赖于一群关注政治的儒家士人,他们对朝廷多有批评,自我标榜为传统价值的保护者和倡导人。“因此,所谓古典风格的出现不应被视为艺术形式“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应被视为随着儒生的社会、政治、文化地位的提高而出现的复古运动的一种表现。
——引自章节:66.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复古”模式
张儆是中国创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最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之一。张儆现任北京集合号科技有限公司CEO,公司致力于创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服务,和国内数百家主流的创...
Dr.SallyHarris,ayounganthropologistspecializinginprimitivelanguage,issentbyherem...
作品目录代序:槛外人谈 第一部分 世纪末的反思 第二部分 对权力腐败的两种阐释 第三部分 地域判别与视角差异 第四部分 槛外人看
所谓跳槽,往往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新工作,苦日子却才刚开始,尤其是像拉拉这样没有做过薪酬的薪酬经理。SH的现有薪酬制度繁杂有余而科学不足,拉拉深陷被动,离开了沈乔...
《与鹤共舞》内容简介:《与鹤共舞:丹顶鹤的隐秘世界》是作者跟踪拍摄丹顶鹤7年的研究成果。其中精选150多个镜头,讲述了两只丹顶
★畅销10年的疗愈经典,母爱创伤研究开山之作。★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童年创伤再传递给孩子,那么一定要读这本书。★跟妈妈的距离,是一段与自己和解的路。★书中结合了大...
周国平:1945年出生于上海,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著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
薛云奎西南大学博士,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创办副院长。兼任宝信软件、万达酒店发展、百年人寿和地素时尚的独立董事。此前曾担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创办副院长,上海财经大...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
作品目录一個王朝的背影:查過地圖,這山嶺便是避暑山莊北京的最後屏障,就像一張羅圈椅的椅背。在這張羅圈椅上,休息過一個疲憊
真题卷-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左宁的刑诉法 本书特色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左宁的刑诉法(真题卷)》中真题均用20*年《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为解析依据。这...
作者:伊娃娜·奇米勒斯卡(Iwona Chmielewska)1960年出生于波兰帕比亚尼采,1984年毕业于托伦市哥白尼大学美术系版画专业。2004年在韩国出...
金丙,晋江超人气作家,她的小说总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故事发展的整体节奏和情绪渲染如一部有质感的文艺电影,让读者饶有兴致地一章章读下去。她笔下的男主都很强势,女...
孔庆普,1928年出生于河北高邑县武城村,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48年11月休学,就读于公费学校,1950年分配到建设局工作。1952年初,公...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1986)美国科幻小说家,作家。1920年10月08日生于华盛顿州。赫伯特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是与...
TheFourthEditionofSocialMarketingisthedefinitivetextbookfortheplanningandimpleme...
《神奇点心店13.六条教授与秘密研究》如果有一份散步五天即可获得五万元报酬的工作,你会心动吗?阳司就得到了这样一份奇特的工作。他在散步途中进入钱天堂,买到了能帮...
加布里埃尔•坎帕纳里奥,生于西班牙,现居西雅图。他是非盈利组织“城市速写者”的创建人,也是《西雅图日报》和专栏《西雅图速写者》的专栏作者。
在线阅读本书Drawing has recently experienced a renewal of importance in the art world;...
精彩摘录人雖然很容易死,但從「要殺」然後「去殺」這段過程卻很費力不是真心打算殺人的傢伙根本殺不了人。就算殺了也只不過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