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传说

翻译的传说

作者:胡缨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1-9-1

评分:8.2

ISBN:978721405666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胡缨(1962—),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后,赴美国深造,并先后取得布林莫尔学院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普林斯顿比较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开始担任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东亚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副教授至今。旅美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晚清女性研究,成果丰硕,除专著《翻译的传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0)外,更有十多篇论文收录于中、美核心学术期刊及论文集。

作品目录

鸣谢1
导言 浮现中的新女性及其重要的他者1 重塑女性5 才女:她的本土他者9 西妇:她的异国他者12 译者:“叫旦之鸡”? 15
第一章《孽海花》:一个跨界传说28 迷失(Disorientation)28 伪造的地图38 来自柏林的一张照片45 在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的教导下57 历史的线索67 “叙述主调”(MasterPlots)及其历史性不足74 《红楼梦》;或者,金雯青梦中的浪漫故事75 《金瓶梅》与彩云对一夫多妻制的批判79
名妓,缺少文化83
第二章移植“茶花女”87 偶然的译者92 包装“茶花女”98 建构“茶花女”104 分解“茶花女”:巴黎的多重含义112 第一次移植:林纾自己的“茶花女”118 第二次移植:“茶花”化为“鸳蝴” 123 第三次移植:作为现代女性的“茶花女” 129
第三章从索菲亚到苏菲亚138 索菲亚印象141 索菲亚之死:传记144 苏菲亚的生活:小说的再发明150 索菲亚的中国姐妹们154
第四章罗兰夫人及其中国姐妹190 全球为我所有194 “女性国民”对“国民之母” 200 觉醒的梦208 关于罗兰夫人的第一印象:梁启超的传记211 第二印象:弹词所表演的罗兰夫人219 翻译罗兰夫人的通常“花样” 227
结语238
参考文献243
索引269
译后记283
· · · · · ·

作者简介

胡缨(1962— ),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后,赴美国深造,并先后取得布林莫尔学院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普林斯顿比较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开始担任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东亚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副教授至今。旅美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晚清女性研究,成果丰硕,除专著《翻译的传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0)外,更有十多篇论文收录于中、美核心学术期刊及论文集。

精彩摘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重大过失并不是作为一个不幸的失误被加以描述的,对于金雯青这样的人而言,它可以说是必然的,因为他被推向了个他并没有准备好的角色,推向了一个他并没有理解、而且显然并不着意去理解的世界。考虑到正是他“新科状元”的身份开启了小说正文的叙述,而且这一身份被全知叙述者以及他周围的人物再三强调,我们有理由认为,金雯青并不是一个特殊的、不胜任的个体,相反,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所在的整个军团,即接受了传统训练的文人阶层。他的不胜任也因此不能不暗示了传统学者令人不快的欠缺,并进一步反映了旧有体系的不足。

——引自章节:第一章《孽海花》:一个跨界传说


我们不再可能将“传统中国”定位为一个愚昧的过去,在那儿,女性毫无例外地受到压迫,而直到19世纪中期西方力量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凝固在时间之中的单色画面。因此,逐渐浮现的新女性也不能被简单地视为一种西方舶来品,在朝着杨·J·艾伦所说的“文明”阶段行进。同样,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梁启超的说法,认为现代女性截然对立于“传统女性”,而将后者描述为“蚩蚩然、塊塊然、戢戢然”。

——引自第7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