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内在语义,就是生成、流变、活力,它符合当代知识分子的气质,永不停息地思考和批判。本书主要分专题、人物、艺术、评论、和文献5部分,对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
希腊人曾将友谊作为一个重大的伦理和哲学问题.对他们来说,友谊是一种生活方式。但长期以来,友谊脱离了哲学的视野,变成了世俗的实践游戏。直到今天德里达《友谊的政治》的出现,才使友谊在哲学中的回归达到了高潮。什么是友谊?友谊有哪几种类型?友谊如何塑造着人格和气质?友谊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界线何在?友谊和战争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私人友谊和集体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友谊,差异何在?这就是本辑专题“友谊的回归”所探讨的问题。对于“生产”的关注,源自马克思主义传统,正是在生产环节,马克思主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马克思之后,“生产”获得更丰富的内涵:文化领域是知识生产,精神领域是欲望生产,政治领域是权力生产,社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而所谓“消费社会”不过是它的一个反讽性注释。“生产”,成为诊断当代社会的关键词。另一方面,“生产”这个词对于今日中国人而言似乎别具意味:我们曾经身陷“生产”之笼,如今,我们期待这个迷失在历史深处的词语重新获得活力。当然,词语自有其命运,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邀请。
顾毓秀全集(全十六集)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版1印★ 顾毓琇,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学贯中西、博...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手册》内容简介:本书从血液系统疾病病理生理、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血液病常用诊疗技术、
凯伦·L.卡尔,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劳伦斯大学教授。张红军,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武汉大学美学专业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原学梅,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 本书特色 社会学家孙立平,直面经济危机以重建社会再造经济。我们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大的机遇,就是在危机的压力之下决定进行社会变革,实...
B思想者书系-人类的自我毁灭 本书特色 《人类的自我毁灭》:至迟到22世纪,人类的文明将自我终结!这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宗教话题,凡高瞻远瞩的学...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2》内容简介:继《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狂销80万册后,白茶君携第二部绘本踩着吾
19777-2000-理论.批评卷-(上.下) 节选 nbsp; 序 广播电视诞生之初,就肩负有传播文学艺术作品的使命。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节...
自由在高处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出版四年来,累计加印三十...
罗志田 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
《经营心得》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丰富系统的思想荟萃。作者立足时代特征和企业实践,从战略与目标、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创新、团队
近代澳门外报史稿 内容简介 本书为填补中国近代报业史中“澳门外报”研究的空白之作。作者在大量翻阅澳门外报一一尤其是葡文报刊和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
《正念教养》内容简介:这本书诞生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围绕着5个深受亲子关系困扰的家庭展开。两位作者开创性地采用元认知思维养育法
国富国穷:第2版 本书特色 《国富国穷》批判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基本观点,将地理、历史、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和传统文化等因素糅合在一起.多层面地...
传统社会的纠纷预防机制-以明清地缘社会为中心 本书特色 本书对明清时期传统社会纠纷预防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以点带面地考察和深度解读传统中国预防社会纠纷的历史实情...
岭云关雪:民族神话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原诸水及其水神,西南族群的洪水神话与水神信仰、神话与人文等内容。《岭云关雪》是三足乌文丛中的《岭云关雪》分册,书...
中国的心病 本书特色 中国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杂文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鄢烈山*新作品。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在这里,读懂中国。中国的心病 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800多万字,可谓洋洋大观,皇皇巨著★撰写历时8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
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日本研究-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高级培训班讲习录 本书特色 《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日本研究--清华大学日本 研究中心高级培训班讲习录》为...
社科经典轻松读:《第二性》导读 本书特色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健全、*理智、*充满智慧的一本书”,出版于1949年,对妇女...
夜读百年中国 本书特色 《夜读百年中国》回首近代以来华夏民族所经历的深重苦难与抉择,启发国人从人类共同的思想资源中汲取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武器,从而走上民族自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