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土耳其出人意料地站到了同盟国一侧,截断了协约国东西两线的联系,英法两国在土耳其北部的加里波利半岛发动了一场登陆作战。这场或许可以提前结束一战,或许能避免数百万人的伤亡,或许能改变世界局势的战役,却在协约国方面无尽的愚行中惨淡收场,使一切都成为了泡影。当时如日中天的英法联军为何会败于已然孱弱的奥斯曼帝国?这便是本书试图解答的问题。
本书兼具统帅视角和士兵视角,全面而生动地描绘了这片战场上的痛苦、恐惧、英雄,以及对人类生命的浪费,分析了各方力量的博弈,批判了决策者的优柔寡断、战场指挥者的混乱不堪,使本书成为研究一战历史不得不参考的一部经典著作。
加里波利战役虽然没有凡尔登战役这么有名,但它也是一战的著名战役之一。1915年,土耳其宣布参战支持德国,英国海军第一统帅丘吉尔策划了从土耳其北侧的达达尼尔海峡登陆,开通海峡以便与盟友俄国通航的战斗计划,但是英军将领糟糕的临场指挥,使得战役以英军失败告终。在战斗中,澳新军团的士兵不得不仰攻一处土耳其人坚守的悬崖,使得这场战役不仅失败了,而且成为了一场无意义的牺牲。穆尔黑德生动地描绘了这场战役,战场上的痛苦、恐惧、英雄,以及对人类生命的浪费,分析了战役失败的原因,批判了英国参谋团队、指挥者临场指挥的混乱,是研究一战历史不得不参考的一本经典著作。《纽约时报》书评称:这个故事讲得很好。因为穆尔黑德先生知道战场的外观、气味和声音,所以读者能感受到战场的“感觉”……我没有读过比这更好的描写性文章。
本书系“格致·格尔尼卡”丛书之第六种。本书讲述的是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加里波利战役。协约国内部,英国、法国为了开辟与俄国的交通通路,为此不惜攻击与同盟国关系较近的土耳其。为此,年轻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设计了从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进行登陆作战的计划,但由于混乱的临场指挥、没有贯彻始终的决心、协约国内部的高层斗争以及土耳其军队的英勇表现,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凯末尔将军的出色表现,最终协约国在牺牲了大量士兵性命的情况下从土耳其撤退,加里波利战役以协约国失败告终。这场战役是当时有史以来动员规模最大,军事冲突程度最激烈的一场海军登陆战,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这场战争甚至影响了日后丘吉尔设计诺曼底登陆的军事部署。
★3个战场,259个日夜,503309人伤亡,这是一个不应被忘却的故事。
“哦,上帝啊!我想我的人生从未这样幸福过……我突然意识到我人生的志向……一直都是去君士坦丁堡进行一场军事远征。”天真的浪漫主义者鲁伯特·布鲁克在他前往加里波利之前这样写道。他的确是幸福的,因为他尚未目睹那场荒唐的可悲失败前就病死在中途。50万名和他一样的青年,将自己的无限未来埋葬在加里波利这个贫瘠的半岛,只有松柏陪伴着他们的墓碑,在无尽的时间之风中长青。
★本书是当前市场上唯一一部关于该主题的通俗读物。
当前市场上关于加里波利战役的介绍,往往都从属于一个统一的一战全史,而对加里波利战役的专门讨论,只有一本学术论文。与本书相比,论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明显较弱,而且从中看不到大历史中个体的性格、反应和行为,虽然全面,却缺乏重点。而把历史讲活,恰恰是本书的优势。
★本书是一战史的经典之作、1956年首届达夫·库珀奖获奖作品。
本书甫一出版,便获得了丘吉尔亲自颁发的达夫•库珀奖,以表彰其对一战历史研究的杰出贡献,而该奖项每年只授予一本著作,安妮·阿普尔鲍姆的《古拉格·一部历史》(新星出版社,2013年),德·哈梅尔的《非凡抄本寻访录》(甲骨文,2020年)等畅销书均获得过此奖项。此外,许多这一领域的历史著作都参考过本书,例如在一战海军史研究中享有盛名的《无畏之海》一书,在关于达达尼尔海峡封锁战的章节中便引用过本书。
★本书语言生动,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
本书不仅理清了战役的来龙去脉,还全景式地再现了战场环境,刻画了重要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在这部书中,能读到丘吉尔的好战、费舍尔的隐忍、恩维尔的刚愎自用、汉密尔顿的优柔寡断,也能读到达达尼尔海峡纷飞的炮火、水下战场的惊心动魄、赛德艾尔巴尔要塞前的血腥屠杀和澳新军团湾里挥之不去的疫病和蚊蝇。从某种程度上讲,读者可以像读一本历史小说一样阅读这本书。
★加里波利战役本身自带话题性
加里波利战役作为丘吉尔亲自推动,旨在迅速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役,意义十分重大,而这场战役的失败,从宏观上看,将战争延后了至少三年,导致俄国经济崩溃,革命爆发,从微观上看,也导致了丘吉尔的第一次倒台。但这场战役也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次参加的战争,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事件,时至今日,每年4月25日,这两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活动纪念参与这场战役的士兵。
在流行文化中,加里波利战役也被屡屡提及,2015年,也就是澳新军团登陆加里波利半岛的100周年时,澳大利亚拍摄了以该战役为题材的电视剧,1981年,梅尔·吉布森也曾主演过同名电影。在EA games于2016年推出的射击游戏《战地1》中,也专门有一个章节描绘这场战役(至2022年8月,该游戏全球销量达到1500万份,保守估计,至少有上百万中国玩家“亲身经历”了这场战斗)。
没有任何人能够对穆尔黑德的叙述和主要结论提出挑战,甚至也没有人能够胜过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超级灾难中最大灾难之一的精彩绝伦的描述。
——马克斯·黑斯廷斯爵士,英国军事史学家、记者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论著中,本书可堪跻身最佳之列。
——戈登·A. 克雷格,美国历史学家
这个故事无比精彩!因为穆尔黑德先生真切地知道战场看上去是什么样子、闻起来是什么样子、听起来是什么样子,他的读者能够“感受”战争,我从未读过比这更优秀的世界大战的描写。
——德鲁·米德尔顿,美国军事记者、评论家
艾伦·穆尔黑德(Alan Morehead),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战地记者,英国国防部首席公关。曾在二战期间跟随部队赴北非参战,曾经为蒙哥马利撰写过传记,著有《北非三部曲》《白色尼罗河》《蓝色尼罗河》等作品,是众多北非战史研究者所依赖的一手资料,此外他还承担了电影《东方惊雷》的编剧工作。
许理和 Erik Zürcher (1928-2008),荷兰莱顿大学教授。1959年以《佛教征服中国》获得博士学位,该书于当年出版后久享盛誉。1962年任莱顿...
Mereweeksaftermovingintoheruniqueone-bedroomapartmentonabluffoverlookingVirginia...
法律英语 本书特色 本书是供这样一些法律和商业从业人员使用的:他们的**语言并非英语,但是在工作中,他们有时又必须用英语交流和阅读英文法律文件。本书旨在成为一种...
A Theory of Justice is a widely-read book of political and moral philosophy by J...
萨姆·萨维奇,美国诗人和小说家,南加利福尼亚土著人,曾在耶鲁大学任教,做过自行车修理工、木匠、鱼贩、印刷工人,著有《书虫小鼠》、《哭泣的树獭》、《玻璃》等。
医生开的处方,怎么会跟海洛因和死人扯上关系呢?接受了最好的戒毒治疗怎么还戒不掉呢?止痛药依赖怎么会让海洛因趁机进入主流社会?橄榄球运动怎么成了通往阿片类药物成瘾...
一本有关面的大百科,公开全球近300种面条吃法+100个制面秘诀!一碗面,就是一个宇宙!· 一碗面,就是一个宇宙。《面的奥义》是超人气内容品牌「食帖WithEa...
实用妇产科手册-(第三版) 内容简介 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融会贯通,在诊断及防治妇产科疾病、提高临床疗效,保障广大妇女身心健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进展,已日益受到...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斯蒂芬·金——恐怖小说大师,代表作《黑暗塔》《肖申克的救赎》乔治·R. R.马丁——奇幻小说大师,代表作《冰与火之歌》奥森·斯科特·卡德——著名科幻小说家,代表...
绘者桑娜·安奴卡,是英国著名插画师、图形设计师,曾在芬兰北部的乡野度过童年时代。从与家人野外露营、采摘浆果和冰面垂钓等童年记忆中,她提取出独特的视觉元素,为这套...
InspiredbytheFirstSymposiumonQualitativeMusicTherapyResearchheldinDusseldorfGerm...
天国之花:瘟疫的文化史 内容简介 天花,*具杀伤力的传染病之一,几千年来吞噬着人类的生命,不管是王子,还是贫儿。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康熙继位有...
日本史学家铃木淳经典力作,重现近代日本的成长轨迹揭开明治维新的蓬勃表象,发现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十卷。讲述的是明治时代的历史,在时间...
“我忽然明白: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只剩一条路,就是,持续写他……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陈丹青张...
弱者的抗争:美国宪法的故事 本书特色 1857年,黑奴史考特的判决引发了南北战争。1896年之前,继华人铁路建工丁方越无身份证明被判遣返原国后,洗衣店老板李益世...
Product Description from Amazon.comThis collection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tr...
言词而已 本书特色 作者描述了一个残忍、伪善的社会,其中平等的法律和言论自由的法律正在发生冲突。作者解剖了有关性骚扰、群体诽谤、仇恨宣传、色情文艺的案例,说明了...
乔恩•李•安德森,出生于1957年1月15日,美国作家、传记作者、调查记者、《纽约客》杂志撰稿人,曾到阿富汗、伊拉克、乌干达、以色列、萨尔瓦多、爱尔兰、黎巴嫩、...
一种设计,无论原理上多么先进,如果缺乏量产的可能,对于企业或产业的意义恐怕很有局限。经过20年市场换技术的尝试,我们发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