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美食+菜单+厨房+厨师+侍者+餐具+老板
♦国内首部追溯至青铜时代的6000年餐馆史著作!
【图书简介】
人们为什么要“下馆子”?
世界上第一批餐馆诞生在哪里?
女性在餐馆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厨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非常短命?
餐饮业的发展为何与汽车息息相关?
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2020年代,从中国到巴黎,从厨房到餐桌,小到一份菜单的制定,大到时代的发展,“餐馆史”从来都不单是美食的故事。餐馆本身就是映照社会历史变迁的“镜子”。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掀起了一次次舌尖上的革命,每座餐馆都是一个时代敏感而精确的回声。
这是一部权威·完整·好看·好读的“下馆子”必备指南,一本关乎文化、社会、技术、政治、美学、经济的餐馆发展史。两位历史学家旁征博引,纵观古今,多角度呈现了我们熟悉却不曾真正了解的餐馆。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追溯至青铜时代的6000年餐馆史圣经!
从公元前4000年的一只碗开始,本书以深邃的历史视野追溯和“吃”有关的一切。这是一部从青铜时代到现代社会、从中国到巴黎再到世界的外出就餐史,一网打尽“下馆子”的方方面面。
餐馆≠美食!权威历史学家一站式解读“下馆子”那些事!
当我们谈到餐馆,我们不该只想到美食。两位美国顶尖高校饮食文化研究的权威历史学家,以全球史与跨文化研究的双重视野,向我们展现了餐馆中的菜单制定、厨师烹饪、侍者服务、设备更新、经营模式等各方面的历史变迁。餐馆的发展受时代影响,反过来也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吃什么,怎么吃,去哪儿吃,从来都不只是个人选择。
当富裕的名流频繁出入明亮的豪华餐馆时,贫困的工人阶级只能在阴暗的地下牡蛎屋就餐;当几世纪前的特权阶层安然地外出用餐时,工人只能外带食物,女性和少数族裔被餐馆拒之门外;用于矿业开采的传送带引入餐馆,使汉堡与回转寿司店开遍全世界;以麦当劳为代表的连锁快餐的兴起,背后是资本的全球化……外出就餐从来都不只是一种个人选择,餐馆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西方视角聚焦全球餐馆史中的中餐馆。
不同于聚焦西餐的一般西方视角,本书在客观探讨“下馆子”历史与定义的基础上,明确肯定世界上的第一批餐馆出现在中国宋朝的开封,以及中国餐馆在世界餐饮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作者同时关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餐在西方的传播,借此讲述移民美食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过程。
75幅馆藏级珍贵照片 + 73幅典藏级世界名画。
精选难得一见的珍贵历史图片,皆为餐馆史里程碑式变革的重要见证。全彩图文珍藏版,尽飨视觉盛宴。
【媒体评论】
这本书是专门为“吃货”写的,是一部从青铜时代到现代社会的“下馆子史”。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我们去细嚼慢咽:例如“restaurant”一词最初是指18世纪在法国流行的一种滋补肉汤;到了18世纪80年代,它才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餐馆。书中包含了148幅名画、照片和插画,以及作者从期刊、馆藏档案和文学作品中摘录的有趣文字。
——莎拉·默多克《多伦多之星》
虽然本书内容覆盖广泛,但正如其书名所表达的,它并不是一本百科全书,而是一部历史著作。作者选择了特定的地点、案例、故事情节和重要时刻来代表餐馆及餐馆文化演变的更广泛的趋势。其中包括极其珍贵的馆藏级手写菜单、历史照片以及严谨的学术著作,然而,最令人惊讶和愉快的是,书中的148幅大图不仅见证了历史,同时也是完美的视觉享受……对于任何对餐馆悠久广博的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重量级读本。
——《食物、文化与社会》
罗森和肖尔提供了一次诱人的旅程,通过历史上的第一家餐馆到今天各种形式的用餐场所,他们为我们呈现了恢弘的餐馆发展史脉络。餐馆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地方,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变了食物的准备、服务和消费方式的机构,它本身也经历了漫长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厨房制度、侍者和用餐者本身。这本插图丰富且文字生动的著作一定会让读者读后欲罢不能。
——苏珊·保罗克 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对于餐馆全球史,罗森和肖尔煞费苦心地强调了公共就餐催生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竞争差异、商业诡计、声望展示,以及一种鼓励顾客体验行为的氛围……本书清晰易懂,特有的大幅插图让段落变得轻松易读……而书中有关“铁路餐馆”的镀金餐车的伟大照片则会让你有种在伤口上撒盐的“振奋和清醒”。
——《美酒世界》
凯蒂·罗森 Katie Rawson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埃默里大学文科研究生院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及教学方向为人文学科数据管理、饮食历史与文化等,曾创作多部餐饮历史学著作。
埃利奥特·肖尔 Elliott Shore
美国顶尖文理学院之一布林莫尔学院图 书馆馆长、历史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创作关于餐馆及德裔美国人等多部历史学著作。
张超斌
职业译者,喜欢在一张桌子三面墙壁构成的小空间里畅想广阔天地。翻译作品有《只有罪知道》《伟大的虚构》《卡拉与海明》等。
然而在19世纪,在这些空间用餐的名人——精英名流之家——却改变了餐馆的概念。媒体对上层社会人士及其生活习惯的报道,推动了一场将餐馆作为阶级剧院、权力建筑代表和按需休闲场所的社会运动。
——引自章节:3精英饮食与大众餐馆
20世纪60年代,非洲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并开始向美国派遣非洲黑人外交官。这让美国国务院很伤脑筋,一方面美国想要表明支持这些新的国家(尤其是在冷战期间),但同时这些国家的代表又受制于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餐馆被拒绝服务。为此,美国国务院考虑制定一份“绿皮书”和“米其林指南”的结合体。“绿皮书”罗列了黑人在美国各地旅行时被允许出入的场所。
——引自章节:5餐馆主管与女侍者
三仁汤-第四辑 本书特色 《三仁汤》(作者罗良涛、刘伟)从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和实验方面阐 述三仁汤。上篇理论研究,主要讲述三仁汤的来源、组成、用法以及历代医家对...
史永,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国际珠宝历史与传承研究院主要发起人。曾就职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现任国际珠宝历史与传承研究院院长、国检珠宝培训中心特聘专家、上...
马丁•林斯特龙,迪士尼、百事可乐、雀巢、红牛等多家著名企业的品牌顾问。他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2015年,在一项涵盖三万名...
丹•艾瑞里(Dan Ariely)是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同时也在该校经济学院、医学院等担任教职,拥有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经常发表在...
云上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喜欢做咖啡,也喜欢烘焙,喜欢宅,也喜欢到处旅行。最爱是写喜欢的故事,因为所有的时光,都会停留在文字里。已出版《我只是怕惊动了爱情》《我在...
昆明市域城镇体系总体规划 __ 一种面向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法从目前分散式的发展转向紧凑型的发展模式 __ 以昆明市域的空间形态演变为例:昆明市域城镇体系总体...
习惯性规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习惯秩序和习惯性规范。本书认为,习惯性规范是一种独特的规范现象。它以构成社会习惯的特定社会事实为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常规化的...
本书收录了正午一年来最好的文章。正午创办于互联网时代,是一家新媒体。速度、阅读介质都已改变,但它承载的内容,丝毫不减印刷时代的优美与专注。《正午故事001》是正...
约翰·罗尔斯,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20世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
小验方大疗效 内容简介 健康,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追求。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新型疾病的层出不穷,人们难免会有个大病小灾。从前,生病后,人们总是直接奔...
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於一九六九年生於瑞士蘇黎士,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他會說法文、德文及英文,目前擔任英國倫敦大學哲學研究計畫主任,...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西方文化史。“认识自我”这句格言,最早出现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代表人类自我意识的启蒙,直到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今天,都深深影...
露西•英格里斯,历史学家、长篇小说家、演说家。她创办了获奖博客“乔治王时代的伦敦”,其同名著作曾入围“今日朗文历史图书奖”最终候选名单。她还为青少年读者创作了两...
In 1984, Ron and Dan Lafferty murdered the wife and infant daughter of their you...
巴荒,本名蔡蓉,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其油画《流》、《藏人肖像》、《穿彝装的肖像》、《风景》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
写给家中的父母,写给路上的我们。那些不敢、不能与父母说的话,都在这本书里。关于爱,关于和解,关于离别。一本治愈两代人的生命自度书。讲述了有关两代人之间的深情、碰...
提姆·鲍尔斯(Tim Powers):1952年生。历史、神话与文字的魔法师。1984年以《阿努比斯之门》荣获狄克奖,1986年以《魔宫晚餐》(Dinner a...
现代焦化综合施工技术 本书特色 本书在众多工程技术人员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从焦化综述、建 筑施工、安装施工三个方面对焦化设备、施工方法、控制要点、技术...
爱潜水的乌贼阅文集团白金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2017年荣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2019阅文原创文学风云盛典•...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