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豪永井荷风美学代表作。
梦回江户,在浮世绘中发掘东洋人独具的悲哀之美。
理解浮世绘、理解日本文化的必读经典。
周作人再三称赏引用。
李长声、刘柠、潘力、苏枕书、止庵诚挚推荐。
* * *
《江户艺术论》一书收录了永井荷风关于浮世绘、歌舞伎和狂歌的十篇文 章,其中尤以对浮世绘的研究最为精深隽永。周作人曾深受其影响,在自己文章里反复引用荷风的文字,共鸣于荷风所谓的“东洋人的悲哀”。
与西方人对浮世绘在形式上的新奇之美的推重不同,荷风对浮世绘的赏鉴有其文化与审美的特别寄托。浮世绘诞生于锁国的江户时代,出自与虫豸同然的町人之手,制作于穷街陋巷的出租屋中,与官家崇尚的艺术相去甚远,却以其暗沉优雅的色调,反映出专制之下庶民生活的悲欢与浮梦。
荷风在本书中勾勒了浮世绘的起源、传承、高潮与衰落,对铃木春信、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浮世绘大家及其代表作做了精审、体贴的分析,仿若导览人,带读者通过浮世绘的画面,重回江户时代,领略歌舞伎演出的盛景、吉原不夜城的欢乐,以及郊野与都市风景的闲雅。
荷风构建出的江户世界,映射出他对庶民生活勃发的生机的礼赞,对日本传统风物风俗的追念,对柳巷花街隐藏的悲哀颓废之美的欣赏,由此形成独属于他的唯美世界,而在其中,暗自寄寓着他对当时日本西化的浅薄与政治高压的批判。
* * *
本书收录280多幅精美浮世绘作品,紧贴永井荷风的论述,从欧美博物馆上万作品中精心遴选而出,与文字相互辉映。收录了全套的葛饰北斋《隅田川两岸一览》、铃木春信《坐铺八景》,以及歌麿、广重、国芳、北斋等人的代表作。并以浮世绘作品和图说,解说浮世绘工艺的发展。
内文采用日本进口高档纸张,追摹印制浮世绘原作的奉书纸的质感,精心印制而成,色调优雅沉着,力争还原出永井荷风所谓的:“俨然褪去一层色彩,浅淡而无有光泽……望之暗淡有若行灯般影绰……我俨若听闻到了娼妇隐忍的啜泣,而无法忘怀这背后的悲哀而孤苦的色调。”
圆脊精装,180度打开,方便阅读及图片展示,具有收藏价值。
* * *
荷风从当时日本人无限崇仰的欧洲回来,重新审视日本的文学艺术,发现东方之美。日本当今所谓传统,大都成型于锁国的江户时代。当你觉得现在太多书不值一读,就该读这本书了。——李长声
现代日本的性格,相当程度上是江户时代的遗留,文化上,形塑痕迹尤为明显。这不仅指涉“和”的要素,也包括“洋”的面向——和洋混搭,交互辐射,非自明治维新始。而能把这种文化淬炼过程追根溯源、条分缕析捯清楚者,百年来寥寥数人而已。其中之集大成者,非荷风莫属。《江户艺术论》作为扛鼎之作,实在是太醒目了。——刘柠
江户艺术与江户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浮世绘是江户艺术的最好载体。永井荷风的《江户艺术论》以他特有¬的文字风格,对浮世绘作了独到的解读。尤其是对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比较,为我们生动展示出日本文化的本质。——潘力
浮世绘原是庶民的艺术,其价值得以认识与评价,最初离不开西方人的东方趣味。而深切领悟浮世绘“嘉孺子而哀妇人”之精神的,非永井荷风莫属。荷风出身学者之家,精通和汉传统学问;青年时代远游美欧,归国后跻身文坛,见过无数繁华盛景。学贯东西的素养与天才的敏感,加之游荡市井的放浪形骸,使他具备剖解浮世绘的多重视角。他将爱与挽歌藏在笔底远逝的风景与人情中。——苏枕书
在二十世纪日本的大作家中,永井荷风是少有的集“新”与“旧”于一身,且两方面造诣均极高者,他既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对日本文化,尤其是其中民间的那一部分颇有理解,加之特具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他来谈论江户艺术,每每能道及一般学者所忽视或无感之处,其深入与微妙实在令人叹服。——止庵
永井荷风(1879—1959)
日本小说家,散文家。本名永井壮吉。号断肠亭主人、金阜山人、石南居士。出身书香世家。汉学教育启蒙于其父,后从岩溪裳川学习三体诗,又从广津柳浪学习小说创作。热爱戏剧的母亲则让荷风很早就熟悉了歌舞伎和日本音乐。
1902年,受左拉影响,创作小说《地狱之花》,得到森鸥外推崇。1903年,游学美国、法国,深受法国唯美主义浸染。1908年归国,发表《美利坚物语》《法兰西物语》,轰动文坛。1910年成为庆应大学教授,主办《三田文学》,该杂志成为唯美主义文学的阵地。
幸德秋水事件后,荷风转向江户文化寻求慰藉。他以小说和散文追寻瓦舍勾栏间的江户遗迹,于游女的身姿、娼妇的隐泣中发现悲哀之美,在庶民感性放浪的生活里寄托对专制的抗议,在江户的平民艺术中发掘东洋独具的美学。1920年出版的《江户艺术论》,集中体现了永井荷风念兹在兹的江户趣味。
...
(展开全部)
面对倚身井栏之男女图,我毫无来由地,径直便联想起了梅特林克的剧作《佩莱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etMelisand)中的一幕。古今所制作的浮世绘,描绘男女相爱场景的虽不遑枚举,然而,以美妙而歆动观者之想象而有如春信之版画者,却是凤毛麟角。春信的版画,构图、设色都极为单纯,其人物则随着制作的年代、头发梳绾的款式,看上去虽多少有些差异,但出现在所有画面中的容貌却常常显得雷同,不止是年龄、身份等差别吧,有时就连男女性别,也不过是借助其服饰与发髻才有所辨识而已。于是乎,诸如这幅因黑白两色对比强烈而著名的《雪中相合伞图》,便因为两个人物都戴着头巾,以致孰男孰女都全然难以分辨。春信所画男子皆为留一头刘海的美少年,女子则必在妙龄,绾一头插着硕大木梳的岛田髻或笄髻,发髻长长突出在脑后,而这些人物的姿势与容貌则如出一辙,不唯常常使其陷于固定的模式,更与写生相距甚为遥远。【1】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剧作家。1908年发表的六幕梦幻剧《青鸟》,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主要作品还有《佩莱亚斯与梅丽桑德》《圣安东的奇迹》等。19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日语“相合伞”,意为合打一把伞。【3】岛田髻,日本发式之一,一种以江户前期男子发髻为基础形成的女子发譬。一般认为最早见于东海道岛田旅馆的艺妓,故得名。起初发髻呈扁平,后根据身份阶层不同,形成不同种类。大致上层女性所绾的是厚而高的“高岛田”发髻,艺妓等则平而低。如今结婚仪式上新娘所戴假发,即属高岛田。【4】日本女性发式之一,一种用发簪固定住绾起的秀发的发型。
——引自章节:铃木春信的锦绘
我国固有的旧文化遭到破坏,新文化的基础尚未奠定,整个世代的人心浮躁,同时走向骄傲、玩世不恭的方向.....至于我们现代文化的状况,目前它的方向仍然一片混沌,难以捉摸。如今,文坛的趋势已经不喜《万叶集》或《古今集》等传统诗歌固有的音律,也排除枕词、挂言叶等日语特有的巧妙之处,取而代之的是乡土的方言与英语翻译的口气。话说回来,俳谐、狂歌之类,乃是利用江户的太平之时,将汉学及和学两者合而为一、融会贯通之后,偶然出现的结果,可以视为我国古文化圆熟的巅峰。然而,它们却无法让我们这些现代人产生丝毫爱情、丝毫尊敬,更别说是丝毫感动了,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倒是不足为奇了。
——引自章节:论狂歌
戏曲中的历史真相 本书特色 戏曲中的人物和故事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历史。本书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史学著作和资料,先介绍戏曲中的人物和故事,再以史实为依据,来探寻历史的真...
启功诗词钢笔行书字帖-第二辑 内容简介 本册《启功诗词钢笔行书字帖》所表现的启功书法风格,是以启功先生1990年前后十年间的书法风格为原型来用钢笔书写的。...
ReaderswillbeinspiredbyBeyondBookbags,TalesofSchoolChildrenandThoseWhoTeachThem....
秋冬花卉-名家画谱 本书特色当时从张熊学画者甚众,他授徒有一套由浅入深的方法,课徒画稿二百余页。一九二二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子祥课徒画稿》,共分四册。**册为...
《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内容简介:☆曾为村上春树、三谷龙二设计住宅的日本建筑师中村好文新鲜探访记!去12户小众艺术家的家做客
俗神密码-民间纸马中的祭祀神像 内容简介 如今,随着现代化大潮的冲击,古代的纸马产地几乎都早已停止了纸马印制,仅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少数地区使用纸马...
功能与美的角逐-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王战所著的《现代设计史》的基础上,以艺术哲学和设计美学为方法,对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发展与...
注:两种封面,随机发货。作者简介 唐石父,天津市人。1957年起在《文物》、《中国钱币》、《钱币博览》、《陕西钱币》、《安徽
《日本的前卫建筑师》是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和前卫建筑师隈研吾编著的,通过论文、照片、线图等介绍了16位日本中青年前卫建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二辑):超越大限》内容简介:“巫鸿美术史文集”计划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八十
「非常建築」主持建築師張永和,為當刻中國的新銳專業學者及建築教育家。九○年代曾任教於美國保爾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及加州
《转型时期中国科技政策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内容简介:《转型时期中国科技政策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基于外部性理论,运用文本挖掘、案
日日器物帖 本书特色 ◎《日日器物帖》是木艺大师三谷龙二的生活散文集,以四季时光流转为序,讲述他与日用器物的相遇、相处之道,呈现手艺人平静美好的日常。◎在这本散...
100缤纷广场 内容简介 广场,代表着个城市的心脏。它是情人、朋友以及商业伙伴约会见面的*佳地点,也是游客的*爱,因为这儿通常是虔诚朝圣者的目的地、露天的博物馆...
水粉画教程-儿童绘画第一步 内容简介 绘画是儿童普遍喜爱的一种活动。这项活动在发展儿童智力、对儿童进行美育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让孩子快乐、对绘画感兴趣...
西方造型艺术美学研究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拓展文艺美学研究的领域和空间:将美学理论和美术理论相结合,分析研究西方造型艺术的美学基础和...
桥 本书特色 刘凤禄主编的《桥》讲述了:1947年春,为了恢复被蒋匪破坏的桥梁,铁路工人接受了抢修江桥的紧急任务。在时间紧、条件差的情况下,厂长坚持依靠工人群众...
从零开始做编剧:10位日本金牌导演编剧谈剧本 本书特色 现代知识更新迅速,目前市面上的微积分教材题目陈旧,我校正在迅速发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急需一本适合本...
本书针对建筑设计的过程,系统地讨论了核心的设计课程,清楚地提出了大学水平所要求的设计技能。本书为学生们提供了基础的设计准
《问题承接与范式转换:从鲍德里亚看西方后马克思主义》内容简介:本书以鲍德里亚远离马克思的历程、原因和路径为切入点,进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