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国元代戏曲艺术。以宋金杂剧为基础,融合唐宋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伎艺而形成。由于用北方曲调演唱,又称北曲或北杂剧。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实际上还包括散曲,并不专指元杂剧。宋元南戏与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形成与兴起:元杂剧的形成与兴起,有着政治、经济和戏曲艺术本身的诸多因素,如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空前激烈,使不少富于反抗性的剧目应运而生;大都、真定、平阳等北方都市工商业的发展,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随着都市的繁荣,特别是宋代众多的勾栏瓦舍,容纳了各种品位的艺术在一起演出,更有利于作为综合性艺术戏曲的发展和成长。众所周知,金院本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①元杂剧继承了金院本戏台的演出形式,由上、下场门出入,确定了中国戏曲独有的上下场的连场形式。②在金院本脚色分行基础上,扩充为旦、末、外、净、杂,而旦、末的分行更细,以正旦、正末主唱,而净仍保存着发科打诨的特色。③元杂剧发展了金院本的表演伎艺。如武行的筋斗,花面脚色的打诨等等,提高了演出质量。④元杂剧的面部化妆和服饰,与金院本几乎一致,*近几年在山西出土的金代墓葬中的戏俑,作了有力的证明。元杂剧是汲取了众多的伎艺,包括杂技、歌舞、北方俗谣俚曲,特别是吸收了诸宫调、唱赚的联套优点,在继承宋杂剧、金院本戏台演出经验的基础上,兼容并蓄而形成的。
表演与演员:唱、云、科三者构成了元杂剧表演艺术核心。唱即歌唱,除由一个脚色从头唱到底外,还有脚色不变,主唱人物可换,这叫做改扮或倒扮,约占1/3。一人主唱可集中力量刻画主要人物,使之形象鲜明。云即宾白,由于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可分诗对宾白、教语宾白及类似顺口溜的宾白等,语言质朴,长于叙事。科,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①做工,元人称手儿 ,后世称为身段 ,如做悲科、做拔斧砍旗科。②武功,如筋斗、抢背、刀枪剑戟之类的功夫,多为做战科、混战科。③剧中穿插的歌舞,如《梧桐雨》剧中的做舞科、魔女作歌舞劝酒科,因有表演动作,故列入科内。④效果,如雁叫科、内傲风科,当时没有效果一词,所以也包括在科中。⑤检场也放在科里,想来元杂剧没有专职检场,由零碎脚色兼作,如做掇桌儿科、卒子做托砌末上科等,但主要内容还是做工和武功两个方面。元杂剧的科和南戏的介一样,基本上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身段动作,虚拟地反映生活,而且与砌末结合,虚实相生;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程式性,尽管还不够完善,但为中国戏剧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
元代戏曲艺人:一般称为路歧,意即冲州撞府,走南闯北,到处流浪,以演戏为生。或叫散乐、行院、乐人,名称颇多,其实则一。他们大都过着贫穷的生活,受尽凌侮,有的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娱乐品,召进宫廷,属于教坊,名隶乐籍。仅据《青楼集》一书的记载,一个戏班中女演员有100多人,男演员30余人,戏班又多,演员之盛可想而知。他们都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或在勾栏,或在庙台;只有农村的业余社火,不在此例。专业艺人还有分工,有的专攻一个脚色或两种脚色,特别一些艺人既会演戏,又会写剧本,如红字李二、花李郎等。《黑旋风》、《武松打虎》、《薛仁贵》等剧目,就出自艺人之手。
作家与作品:中国戏曲史上有作者可考的剧本始于元杂剧。元代以前的杂剧和院本,《武林旧事》著录宋官本杂剧280本,《辍耕录》录有金院本689种,但没有一部剧本流传下来 。元杂剧则不同 , 据现存资料不完备的统计,在不到100年的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大约有200人左右,有记载可查的杂剧剧本约有730~740种。这些数字远远不能反映元杂剧创作的实际,因为佚名的作家和失载的剧本尚不止百、千。然而能看到的元杂剧剧本只有208种,连残曲29种,也不过是237种。
衰微与影响:元杂剧衰微的直接原因是戏曲中心的南移,原在南方流行的戏曲吸收了北杂剧的长处,而且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局限,用南曲演唱,受到人们的欢迎,使北杂剧无法与之抗衡;本身的原因则在于元末明初的杂剧作品缺乏反封建的战斗精神,明初的杂剧更逐步进入宫廷的狭小天地,从内容到演出,愈来愈与人民群众疏远,元杂剧的衰微,成了历史的必然趋势。
元杂剧的历史作用并没有随着它的衰微而消失,其部分优秀剧目长期活跃在戏曲舞台上,表演艺术和创作经验也为后来的演员和作家所继承,它和宋元南戏一起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础。
绾结说来,元代社会的政治斗争,城市经济的繁荣,各种民间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的养料,戏曲艺术形式进一步发展,很多剧作家和艺人共同努力,以及广大观众的支持都是促成元杂剧兴盛的因素。
——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
中国真正的戏剧,始自元代的杂剧。杂剧的产生,在中国的戏曲史上,成为一个新纪元。但这种杂剧,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一两个天才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它是在前代各种讲唱文学和舞曲歌词的基础上,在民间渐渐演化而成的。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哈姆雷特-莎翁戏剧经典(英文版) 本书特色《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剧中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
外国名歌1000首 内容简介 《外国名歌大全》题材广泛,形式活泼,体裁多样。所收好歌名曲以适合群众自娱和演唱的群众歌曲、独唱歌为主,少量收入重唱和合唱歌曲。这些...
BetweenHanandTang:ReligiousArtandArchaeologyinaTransformativePeriod3rd-6thCent.C...
中央典藏版 青鸟 本书特色 梦幻剧《青鸟》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戏剧史上一部融神奇、梦幻、象征于一炉的杰作。《青鸟》为六幕剧,写一对兄妹迪迪和麦迪去寻找一...
作品目录绪论绪者前言说明第一部分 主题的构造第一章 曲式的概念第二章 短句谱例说明第三章 动机动机的运用要求变奏动机由何构成
《莫扎特和他的歌剧》内容简介:大卫•凯恩斯的《莫扎特和他的歌剧》,为纪念作曲家诞辰250周年而作,它通过透视莫扎特的几部最伟
《高中群文阅读与议论文写作二十讲》内容简介:本书注重读与写、讲与练结合,以文化专题为写作导航,引导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快乐弹琴:钢琴六手联弹中外名曲选 内容简介 钢琴是一件外来的西洋乐器,“弹奏钢琴”英文称之为“Play Piano”。这个Play也可翻译成“玩”,既然是玩,那...
我小时候学二胡,老师说我手指短,学小提琴,老师说我没有音乐天赋。这些打击对我是个刺激,13岁时我开始跟小叔学吉他,后来他赶
本書以一個嶄新的研究取向,拓展了我們對文徵明(1470–1559)這位偉大藝術家的瞭解。不同於以往的研究成果聚焦於文徵明作品的外
这部速成读本到底包括些什么?如果你想说得比较学究一点的话,是“西方艺术音乐”;如果你确实需要严谨一点的话,是“严肃”音乐
《我听到了幸福》从纯粹的意义而言,《我听到了幸福》不是真正的音乐批评。纯粹的音乐批评,最终应该遵从音乐自身的逻辑,从音乐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历史剧信(全三册)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编著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共3册)》是西方古典戏剧中*优秀的代表,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成就之一...
莎士比亚悲剧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德罗、李尔王。内容包括: 维洛那大广场 ; 维洛那的街道 ; 凯姆雷特家中一室 ; 凯姆雷特中厅堂...
作者:理查德•肖恩[RichardShone,1949—]是《伯灵顿杂志》编辑,对法国和英国艺术有大量的研究和著述,如《布鲁姆斯伯里肖像》
宋元明清时期时局,政治清明,文化发展,国泰民安.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书法绘画人才,他们文笔清新流畅,寓意深远,绘画风格飘逸写实,反映
《恃宠而骄》内容简介:没人喜欢本,他的幽默毒舌总会伤害身边人,来自尼泊尔的室友卡扬便每每受他欺负。本学的导演专业,没作品、
音乐二十讲-大家西学 本书特色 《音乐二十讲》避开教科书式的宣讲,从西方众多大师的作品中剔选出解读西方古典音乐的优秀篇章,让般读者有机会亲近巴赫、莫扎特、贝多芬...
作者简介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他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深入浅出。智慧的妙语和真知灼见更是
《莲心向佛》内容简介:《国风书系:莲心向佛》收录了作者在小说、诗歌、散文、绘画等领域的作品,是一本文集。其小说多以恋爱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