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论科学发展观问题,对于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何保持协调、和谐、科学的发展,是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作者从发展理论的科学性、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发展问题的重大性、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机制的协调性和发展条件的持续性等八个方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且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选择。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中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作者全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且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选择。
本书所论科学发展观问题,对于中国目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前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呢?这些就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基本的含义和要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本书分八章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章为“发展理论的科学性”,主要介绍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根据、理论背景、思想基础和形成过程等问题。第二章为“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主要说明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探讨的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形成的依据、过程、特征和哲学意义等问题。第三章为“发展问题的重大性”,主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我国的主题,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探讨的问题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依据、要求和落实措施等问题。第四章为“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主要是探讨作为我国现代化承上启下发展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质、量等方面的规定和战略举措。第五章为“发展目的的人民性”,主要说明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目的的“以人为本”的含义和价值,阐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意义,探讨贯彻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途径。第六章为“发展内容的全面性”,主要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规定在内的整体的社会发展过程,探讨的问题包括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支撑作用、作为系统工程的全面改革对于全面发展的支持作用。第七章为“发展机制的协调性”,主要说明搞好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探讨促进和实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原则和途径等问题。第八章为“发展条件的持续性”,主要说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探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原则和途径等。显然,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第二,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国外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在认识“三大规律”方面形成的*新科学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南。因此,在本书对每一个问题的考察过程中,我们都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问题:一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经验出发,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和实践价值,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指南。二是从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格,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新科学成果。三是从考察国外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发展理论的学术成果中,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超越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总之,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特色,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第三,关于本书的主要思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需要创新。在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具体选择。因此,本书在阐述每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力求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和具体途径。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们就可以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终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和一种持续强劲的社会实践动力。由于笔者的能力和时间所限,这里的探讨只是一种挂一漏万的考察,也很可能错误百出,恳切希望学界前辈、同仁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张云飞,1963年8月生,内蒙古丰镇。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2002学年,为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当选学者,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哲学系招聘研究教授(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已出版专著6部、合著1部、副主编2部、参编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主要专著有《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天人合人(儒学与生态环境)》等。
北宋政治改革风云中的领袖人物王安石,以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的精神,当北宋中期积弊已深、内忧外患扰攘之际,以一身任天下之责,推展以富国富民...
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本书特色 这本书里所选的文章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中一个又一个重大事件,发表于著名的历史类杂志《炎黄春秋》。《炎黄春秋》是追求历史真实的刊物...
全球治理 家国情怀:国际公务员的成长 本书特色 三位资深国际公务员合作编写,讲述成为国际公务员之路 为英国女王做翻译,在国际组织做妇女工作;去非洲医疗援助,于困...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 本书特色 这套教材作为主要面向基层党员的精品教材,突出了对十八大精神的深入解读,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务,选择中国特色社会...
2010-南开日本研究 本书特色 《南开日本研究2010》:刘江水论系统唯物主义与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以中日关系研究为中心关权越过刘易斯转折点:日本的经验及其启示...
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迄今为止**部不重战役过程而重战略、战役谋划,完整再现毛泽东、粟裕等风云人物高超军事智慧与谋略的信史。全书以鲜为人知的翔实...
党纪政纪案件检查和审理核心规定-党内法规学习参考资料-11 本书特色 严明党的纪律,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各级纪检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严格依纪依...
《高情商,掌控完美情感》内容简介:做高情商的自己,成为幸福感情的主导者。情感升温的幸福秘密、失恋挽回的实用技巧,助你收获完
女性主义 内容简介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水,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线做决死抗争,有些认...
中日关系掘井人-记45位中日友好的先驱 本书特色 《中日关系掘井人:记45位中日友好的先驱》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中日关系掘井人-记45位中日友好的先驱 内容简...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套装全2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套装全两册,鹭江出版社出版★ 一部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属于中...
社会契约论 本书特色 《社会契约论》由卢梭所著,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对于当时的各国资产阶级来说,卢梭独特的见解是*有号召...
彭真文选 (1941-1990) 本书特色 《彭真文选(1941-1990年)》收入了彭真同志自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九零年的重要文章、电报、讲话共九十篇。多数没有公...
考茨基文选 本书特色 卡尔·考茨基(1854一1938)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重要领袖和理论家。考茨基一生勤于写作,著述颇丰,涉及面甚广。本书只收录了其直...
历史上中外文化的和谐与共生: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特色 耿昇、戴建兵主编的《历史上中外文化的和谐与共生--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3...
社会利益结构-政治控制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本书特色 《社会利益结构:政治控制研究的生态学视角》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利益结构-政治控制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目...
中国外交官与改革开放 本书特色 赵进军主编的这本《中国外交官与改革开放》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层面进全面观察、系统剖析和深入研究了中国外交官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
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 本书特色 1.非常具有话题性。引起话题是一本书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一本著作,引起广泛争议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
平天下-中国古典政治智慧 本书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
国殇(第四部) 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本书特色 《国殇》系列图书,再版20次!创同类图书销售纪录!第四部谍战篇重磅推出!带你去抗日战争隐形战场,看大忠大奸的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