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论科学发展观问题,对于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何保持协调、和谐、科学的发展,是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作者从发展理论的科学性、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发展问题的重大性、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机制的协调性和发展条件的持续性等八个方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且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选择。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中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作者全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且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选择。
本书所论科学发展观问题,对于中国目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前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呢?这些就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基本的含义和要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本书分八章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章为“发展理论的科学性”,主要介绍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根据、理论背景、思想基础和形成过程等问题。第二章为“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主要说明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探讨的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形成的依据、过程、特征和哲学意义等问题。第三章为“发展问题的重大性”,主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我国的主题,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探讨的问题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依据、要求和落实措施等问题。第四章为“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主要是探讨作为我国现代化承上启下发展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质、量等方面的规定和战略举措。第五章为“发展目的的人民性”,主要说明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目的的“以人为本”的含义和价值,阐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意义,探讨贯彻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途径。第六章为“发展内容的全面性”,主要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规定在内的整体的社会发展过程,探讨的问题包括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支撑作用、作为系统工程的全面改革对于全面发展的支持作用。第七章为“发展机制的协调性”,主要说明搞好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探讨促进和实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原则和途径等问题。第八章为“发展条件的持续性”,主要说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探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原则和途径等。显然,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第二,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国外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在认识“三大规律”方面形成的*新科学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南。因此,在本书对每一个问题的考察过程中,我们都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问题:一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经验出发,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和实践价值,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指南。二是从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格,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新科学成果。三是从考察国外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发展理论的学术成果中,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超越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总之,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特色,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第三,关于本书的主要思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需要创新。在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具体选择。因此,本书在阐述每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力求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和具体途径。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们就可以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终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和一种持续强劲的社会实践动力。由于笔者的能力和时间所限,这里的探讨只是一种挂一漏万的考察,也很可能错误百出,恳切希望学界前辈、同仁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张云飞,1963年8月生,内蒙古丰镇。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2002学年,为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当选学者,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哲学系招聘研究教授(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已出版专著6部、合著1部、副主编2部、参编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主要专著有《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天人合人(儒学与生态环境)》等。
图解中国外交 本书特色 中国外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风云变幻中*激荡人心的一幕。本书从体制、历史和现状三个角度来叙述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9年...
《电商品牌版式与视觉设计》内容简介:电商已成为当下商业发展的主流之一,为了成功吸引用户的注意,电商品牌需要对自己的视觉形象
本色-秦基伟战争日记-(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者秦基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首任军长,第十五军曾是1951年上甘岭战役的主力...
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价值观建设 本书特色 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
图解武经七书 本书特色 特色一:精筛版本、扩充品种。选读者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品种,选市场热销、畅销的经典品种,选适应时代需求,能为读者提升修养,消除困惑、开启智...
《清末海军舰船志》讲自甲午战争期间至清鼎将革时所添置之舰(包括入民国后始建成者),其中外购舰占大多数。这些舰所以重要并不
远东反战会议纪念集 本书特色 80多年前的1933年9月30日,在中共地下组织支持下,宋庆龄联合世界进步人士共同在上海秘密举行了远东国际反战会议。该会议是20世...
《“卑贱者”最聪明》内容简介:本书是蔡昉的经济学随笔集,为作者在学术研究之余写作的非专业类短文,文风轻松活泼、内容具有故事
《敌人与邻居》内容简介:巴勒斯坦的这片土地,是犹太人经卷上所指的应许之地,也是许多阿拉伯人世世代代的居所。1917年,奥斯曼帝
义和团史话-中国史话 本书特色 卞修跃著的《义和团史话》共分七章(豆剖瓜分 话缘起细说大势、设厂聚义 朱红灯森罗扬威、涞水大战 清朝廷剿抚两难、津门儿女 誓扫洋...
清代地方政府(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清代地方政府(修订译本)》是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清代地方政府的实际构成及其实际运作模式的著作...
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取向:1945-1972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探讨大国在某个时段或某个事件中的相互关系及其特点和影响,着...
《黑郁金香》内容简介:这部小说以十七世纪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动荡生活为背景。主人公科尼利厄斯·范·贝莱是个
中国话语-中国社会科学报-对话(2009-2010) 内容简介 为迎接《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暨《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周年,特推出《中国话语——中国社会科学...
麦克阿瑟-美国的恺撒大帝 本书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麦克阿瑟出任盟军*高统帅,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成为远东的“太上皇”。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
现代信息战 本书特色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军事领域掀起一场新的军事革命,其核心就是信息战。以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遥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
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 本书特色 这本《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作者刘训练)是“政治文化与政治思想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新旧概念的混杂使用;“*优良政体”...
《自主学习力》内容简介:什么是自主学习? 孩子自己确定学习任务 决定学习进程并完成任务。这个任务,不是老师设置的,而是孩子给
路透社百年新闻佳作 内容简介 与其说这是一本新闻佳作选,不如说是历史的重现。 看这本书给我感觉就是,我看了一段段的历史,一幅幅历史的故事剪影;不一定是大事件,但...
中国国民党史稿-(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邹鲁,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书法家★ 本书初版于1929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