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451》是雷·布雷德伯利关于控制与对抗的代表作,有着多达五百万册的发行量,备受世人推崇。今天重读这部经典之作引起的共鸣,与作品50年前首次出版造成的轰动如出一辙。
布雷德伯利是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关于未来世界的反乌托邦小说《华氏451》寓意深刻,影响深远,在改编成电影之后,影响力更是直达大众的心底。虽然这部可以与《1984》齐名的反乌托邦小说在西方影响重大,但在国内,了解这本书的读者并不多,*近这部小说被作为“重现经典”系列而出版,读者可以得见这一名著的原貌。
初中的时候上化学课,印象*深的概念之一是“燃点”,老师为了讲课形象,在课堂上把报纸点燃——然后告诉我们,这时候的温度是摄氏233度,在这个温度下,所有的纸张开始燃烧。
我怀疑布雷德伯利写《华氏451》的*初动机,大概也就是出自“燃点”这个概念。或许是在某个夜晚,他看着壁炉里面熊熊的火光,忽然想到,当纸张(更确切地说,是书本)在华氏451度(摄氏233度)开始燃烧的时候,文明开始面临灭顶之灾——未来的某一天,文明已经高度发展,连人们居住的房子也都完全防火,这时候消防队员的工作已经不再是救火了,他们的职责完全颠倒过来,他们以放火为生:哪里有书本,他们就赶到哪里把书本烧光。没有了书籍也就没有了思想、没有了异端。
于是政府大声宣告,这个世界上,只有“幸福”。
在这样一个没有书籍的世界里,人们面对电视墙生存着,人人自以为幸福,甚至不敢面对自己的孤独。
布雷德伯利是个讲故事的天才,在预设了自己的主题之后,他开始铺陈自己的故事——需要一支消防队,队长应该是个博览群书的人,但他同时对书万分仇恨。还需要一位主人公,他可以叫蒙泰戈,他的职业就是消防队员,他在焚烧的过程中获得快感,但是迟早有一天,他会向书的诱惑屈服。当然,主人公的觉醒需要引导,这个工作*好由一个小姑娘来完成,这个名叫克拉丽莎的小姑娘是美的化身,她要引导主人公奔向思想的自由。不过,根据所有伟大文学作品的惯例,仅仅有这么一个天使是不够的,克拉丽莎的任务只是指出方向,至于出路,需要蒙泰戈自己去寻找,这样他就必须有一些同路人,这些人不屈从于暴政,即使所有的书都被烧光,他们依然在自己的脑子里记下一个副本,有朝一日,他们可以把这些书重新默写出来……
一个天才的想法足以催生一部伟大的著作,现在布雷德伯利的作品已经有了骨架、有了血肉,甚至有了灵魂,剩下的,就是在打字机上把它打出来而已——于是现在,我们得以面对这部杰作,感慨不已。
从文学上来看,《华氏451》不一定是*优秀的作品,但它带给读者的震撼却远非大部分小说所能及。我之所以猜测布雷德伯利是从一个灵感开始写这本书,也正是因为这本小说清澈见底的主题。从**页到*后一页,小说没有给读者带来任何一点意外,一切都按照一部畅销小说应该有的样子发展:我们可以猜到蒙泰戈的每一个行动,可以猜到队长毕缇的博学和绝望,甚至可以猜到克拉丽莎可能死去……我们猜到了一切,但小说却让我们欲罢不能。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布雷德伯利一开始给我们预设的那个问题——当焚书开始时,怎么办?
布雷德伯利假想的是一个极端的未来世界,他可能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在更遥远的古代,焚书曾经作为一种事实发生过,而在不那么遥远的过去,焚书更作为一种事实重复过。但即使不知道所有这些,布雷德伯利肯定熟悉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禁书,即使在他生活于其中的、号称“自由”的美国,禁书事件也屡屡发生。布雷德伯利所做的,无非是在技术上把禁书行为推进到极端,当一切都烧尽之后,文明将去往何处?
布雷德伯利当然知道,禁书只是一种形式,“政府”真正禁止的是自由的思想,书籍只不过是传承和触发思想的载体而已。就像毕缇队长所说的,书是什么?只是死的东西而已,但它一旦在人的脑子里生根,带来的后果实在太可怕。但就像一生读书又一生烧书的毕缇队长*后主动求死一样,思想一旦被点燃,就永远不会屈服。在《华氏451》的结尾,城市在战争中毁去,在大脑中承载着一本本书籍的流浪者们则回到城市,开始重建文明——面对焚书,这样的结果未必是美妙的,但它确实指引出了一个方向,人们面对暴政、面对思想的禁锢,惟一的选择就是尽力把思想和知识传承下去,即使经过如中世纪那样的漫漫长夜,思想之花也终将再次盛放。
*后有必要说说作者布雷德伯利本人,这个把反乌托邦故事写得犹如一部惊险小说的人其实是美国*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他的《火星编年史》也是科幻文学史上*重要的巨著之一。不过虽然他能够屡次站在“星云奖”和“雨果奖”的*高领奖台上,篇幅不长的《华氏451》却是他*流行的作品——到现在为止,这部小说已经被多次改编成电影,从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到“勇敢”的梅尔·吉布森,都对布雷德伯利的主题感到着迷,而风靡一时的《华氏911》,其片名更是直接来自《华氏451》,用摩尔的话来说,书本在华氏451度燃烧,自由则在“华氏911”时消失。确实,对思想的禁锢来自方方面面,危险的绝对不仅仅是华氏451度。
雷·布雷德伯利(Ray Bradbury),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沃基甘。1941年起他开始给几家杂志投稿,1943年起专业写作,三年后获得“最佳美国短篇小说奖”。迄今已出版短篇小说集近二十部,其中著名的有:《火星编年史》(1950)、《太阳的金苹果》 (1953)、《R代表火箭》(1962)、《明天午夜》(1966)等。《华氏451》是他最为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该书奠定了作者小说家的地位。布雷德伯利不仅是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家,而且还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数一数二的文法家,他的短篇小说几乎已被翻译为全世界的各种文字。2004年11月17日,雷·布雷德伯利获得了美国国家艺术成就奖,右图是当时他与美国总统布什及夫人的合影。
《铁皮鼓》内容简介:《铁皮鼓》是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其“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故事的主人公奥斯卡生于1924年,三
《儒林外史》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全书共五十六回,
北京往事 本书特色 作品阐释了特定时期人性悲剧不可逆转的根由,探究人性深处的隐秘和因果关系,因而本书也成为众多抑郁症患者的"心灵鸡汤",许多患者和亚健康人士看了...
神的密码 本书特色 “那多灵异手记”让读者在现实与幻想中进行奇妙的冒险。——上海《新闻晨报》以一则新闻为起点,加上强大的想像力,就构成了那多风格。——《钱江晚报...
狂狷上不了天堂 本书特色 他们是历史的六个半注脚,他们都有着不完美的结局,但他们却是真正的无冕之王。错过了他们,你也许将继续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有多么的奢侈。本书讲...
《纽约客》内容简介:《纽约客》短篇小说结集一拖便是数十年,今收入白先勇21世纪以来的新作品两篇,即关于同性恋题材的《Danny Bo
《牛虻》内容简介:《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20世纪50年代引进中国后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之一。意大利青
过于喧嚣的孤独:底层的珍珠 内容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那个秋天,我买了一些蓝色包装纸,一轴线,一团细麻绳和一些 浆糊,星期天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坐在地上糊...
初恋爱 本书特色 在那些年里,他们的每次偶然相遇,几乎都是他计算好的。在那些年里,她家的电话他拨了无数次,只是从来没有按下*后一个数字。在那些年里,他知道他所有...
浇愁集 本书特色 邹弢生于道光三十年(1850),所处的时代,正是清王朝的末期。长期的政治腐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不正,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腐败导致民不聊生,老百...
谁没爱过水瓶座 本书特色催泪女王杨千紫笑中带虐,深情演绎半自传小说刻骨、隐秘、炽烈、唯美暗恋的少女心事,你也有过吧?一场痛彻心扉的暗恋,一段倾尽全力的追逐,一腔...
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 本书特色 杰克·凯鲁亚克(jackkerouac,1922-1969),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在路上》等...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2》内容简介: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Edge,每年一次,让全球最伟大的头脑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共同解答关乎
《小怪物》内容简介:《小怪物》是凯迪克大奖得主婉达•盖格继《100万只猫》后又一力作。山谷里来了一个专吃布娃娃的小怪物! 善良的
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 本书特色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由南雁编著的《1975年秋天的那片枫叶》是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之一。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本书特色 《侯爵夫人的粉肩》、《逗乐》、《两个钓鱼朋友》、《西班牙的婚礼》、《美丽的女店主》、《神秘的敲击声》、《一个捕狗者的自白》...
《怪奇事物所》内容简介:你知道“学校”的原意是休闲时间吗?你知道跑步机最初是用来惩罚犯人的吗?你知道脂肪最长可活25年吗?你
大清后宫 内容简介 清朝道光年间,太医西林鄂硕不愿协助权倾朝野的全妃暗地里替其他嫔妃堕胎,被冠以贩卖鸦片的罪名斩杀于菜市口。他的女儿西林春为了替父报仇,千方百计...
布老虎长篇小说-虚土 内容简介 《虚土》作者刘亮程因《一个人的村庄》火遍全国,至今网上热评不断。作者历经五年,精心打磨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又一个“村庄”的故事,再...
高尔基-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 本书特色高尔基是20世纪对中国文学影响*大的俄罗斯作家,其中短篇小说集深厚的人文内涵与精湛的艺术于一体,历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中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