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音乐,生与死,皆为复调
2020年柯克斯书评最佳非虚构作品
“一部深刻的回忆录,优雅的散文使其更添光彩”
——————
《复调》是一部勇敢而坦诚的书。如何走出丧亲之痛,作者选择了一种尤为困难的方式:细致回顾了与母亲算不上美好的相处,揪心的往事里依然有让人动容的爱与柔情。而在对巴赫音乐的探索中,生命的意义和音乐的根本真正达成了和谐。
——止庵
充满诗意,令人难忘。
——亚历克斯·罗斯(Alex Ross)
《复调》是一本发人深省、非常成功的回忆录,完全符合肯尼科特所设定的标准:每本 好书、每首伟大的乐曲都蕴藏着救赎的希望。
——NPR新闻书评
肯尼科特用美妙的散文和细致的观察,描绘了一幅关于爱、失去和人类自身的微妙而深刻的画卷。
——华盛顿邮报
这本书不仅是对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这一杰作的深入研究,也是对漫漫人生成长过程的坚定而人性化的思考。
—— 提姆•佩吉(Tim Page)
——————
内容简介:
母亲死后,肯尼科特决心开始学习巴赫最伟大也最复杂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希望从中探寻音乐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
母亲一生郁郁寡欢,对待子女尖锐、刻薄甚至歇斯底里。然而在死亡降临之后,回顾她的一生,她是否曾被家人真正了解?
练习《哥德堡变奏曲》的过程充满艰辛,它以超高的难度挑战演奏者的自信,同时在情感上让人不得不直面意识最深处、最私密、最孤独的自我。
肯尼科特将他应对悲恸与练习乐曲的经历写成了这本《复调》,不断探索并试图回答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怎样才算认识一首乐曲?怎样才算了解一个人?
——————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得主诚意力作 一次沉痛而坦诚的人生回望 资深古典乐评论家、普利策奖得主肯尼科特以惊人的坦诚、优美的文笔献上了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作为子女,他从未真正了解母亲,作为爱乐之人,他从未真正掌握巴赫。而关于生命至恸,最终在巴赫的伟大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中得到某种解答。
★人生与音乐往复交织,一曲以文字写就的优雅复调 书中关于音乐的思考与关于人生的回忆交替闪现,而作者对音乐与人生本质的思考贯穿其间,形成了这部有如复调般彼此呼应又关联的文学乐章。
★柯克斯书评年度最佳非虚构 亚历克斯·罗斯、提姆•佩吉等一致好评 柯克斯书评将其评为2020年最佳非虚构作品,称这是“一部深刻的回忆录,优雅的散文使其更添光彩”。而美国资深音乐作家亚历克斯·罗斯、提姆•佩吉也不吝好评,充分肯定了书中的诗意与深度。
菲利普·肯尼科特(Philip Kennicott)
艺术评论家,古典音乐评论家,普利策奖得主。
肯尼科特1988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学位。1999 年加入《华盛顿邮报》,现任首席艺术与建筑评论家。2000年和2012年,他曾两次入围普利策奖决选,2013年获普利策奖批评类奖项。肯尼科特还曾任《底特律新闻》和《圣路易斯邮报》的首席古典音乐评论家,并为《留声机》《歌剧新闻》等刊物撰写关于古典乐的文章。
然而过久地沉湎于死亡是自以为是的冒昧之举。经历过这一切以后,我只有一个经验可提供,一个关于恐惧和痛苦的小看法。没有任何一种悲痛是无法承受的,我们承受不了只是因为害怕还有更大的悲痛会降临。有时候,当我们预感到了一种没有尽头的毁灭性痛苦,对它的恐惧会充满我们的生活,甚至剥夺我们消遣作乐、获得幸福的可能。我们知道那可怖之物,那让人心碎的灾祸正在前方等着我们,它的阴影似乎变得无处不在,仿佛随便刮起一阵微风就会让我们跌入其中。等到那巨大的悲伤终于来到眼前,把我们抛进音乐或任何一般艺术的治愈力都不足以填补的深邃痛苦,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敬畏。你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凝望它,面对它骇人的壮美,震得动弹不得。无法退缩,无法视而不见。你别无选择,唯有站在那里,置身于它的存在之下,失去一切防备。在那个完全敞开的赤裸时刻,倒是有一件事能给人一点小小的安慰:意识到自身可悲的渺小。当我聆听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跟随这趟西方艺术中最伟大的情感旅行之一走到终点,然后在咏叹调渐渐淡出之际,这种感觉就会出现。巴赫让我们直面一种情感的妥协,这种妥协超越了快乐或治愈,凌驾于任何能用语言捕捉的事物之上,也存在于一切寻常的时间观念之外。它早在我们所有人降生以前就已存在了几个世纪,在我们逝去之后还将继续存在,并且丝毫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它精彩地穷尽一切,美得毫无破绽,如果你还没有听过它,那么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你该去听一听。
——引自第296页
没有任何一种悲痛是无法承受的,我们承受不了只是因为害怕还有更大的悲痛会降临。有时候,当我们预感到了一种没有尽头的毁灭性痛苦,对它的恐惧会充满我们的生活,甚至剥夺我们消遣作乐、获得幸福的可能。我们知道那可怖之物,那让人心碎的灾祸正在前方等着我们,它的阴影似乎变得无处不在,仿佛随便刮起一阵微风就会让我们跌入其中。等到那巨大的悲伤终于来到眼前,把我们抛进音乐或任何一般艺术的治愈力都不足以填补的深邃痛苦,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敬畏。你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凝望它,面对它骇人的壮美,震得动弹不得。无法退缩,无法视而不见。你别无选择,唯有站在那里,置身于它的存在之下,失去一切防备。在那个完全敞开的赤裸时刻,倒是有一件事能给人一点小小的安慰:意识到自身可悲的渺小。
——引自第295页
《见识丛书·资本的年代:1848—1875》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二部。1848年至1875年,双元革命赋予资本主义经济十足的信心来进行其全球征服。完成...
渤海小吏,天津市公务员。知乎历史专栏优秀作者,微信公众号“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所有者。擅长通过经典战争,完整还原历史现场。每一场历史战役,每一个历史人物,都...
阅文集团著名作家,被誉为“网游文神级大师”,江湖人称“虫爹”。作品幽默诙谐,人物性格鲜明,拥有众多死忠粉,尤其在年轻一代中人气超高,深受追捧。代表作《全职高手》...
大师细部:空间与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著名建筑大师的经典建筑作品为主要内容,每个作品都以独特的空间完成了对光的再塑造,同时还有大师们对空间和光的独到阐述。大师细部...
中医补益全书-第二辑-珍藏本 本书特色 《中医补益全书(珍藏本)》是实用中医方药丛书第2辑。中医补益全书-第二辑-珍藏本 节选 《中医补益全书(珍藏本)》内容简...
法律教育-从社会人到法律人的中国实践 本书特色 《法律教育:从社会人到法律人的中国实践》:法律人丛书法律教育-从社会人到法律人的中国实践 目录 编写说明/1总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 本书特色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李建群,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主攻外国美术史。已出版的著作有;《失落的玛雅》、《英国美术史话》、《世纪拉丁美洲美术》、《世纪英...
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 1897 - 199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一生致力于“人的科学”的研究,试图整合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文学家、美食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散文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笔下多是芸芸众生的琐碎日常,和花开花落的烂漫雅兴。
温病条辨 本书特色 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部代表著作,不仅系统讨论了温病学的理论,而且对各种常见温病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
作为西方第一部早期中国环境史专著,本书将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与环境史的方法相结合,运用多学科方法和大量最新的考古数据、文献资料,追溯了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黄河流...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
约瑟夫·海勒1923年出生于纽约一个贫困的俄罗斯犹太人家庭,从小颇具语言天赋,爱好写作。从亚伯拉罕?林肯高中毕业后的一年中,做过铁匠学徒、信童与文员。这位声称“...
作者简介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Inkeles)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于1983年和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余光中驰骋文坛半个世纪,涉猎广泛,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的风格多样,自称是“...
殷智贤1990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1992年涉足新闻界1993年自《时尚》杂志创刊起任编辑记者历任《时尚先生》《时尚家居》《时尚家居·置业》主编出版了《...
Penny McIntire has been teaching Computer Science at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
《乐府诗选》内容简介:在我国诗歌史上,“乐府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由名家对入选的诗篇作品,都作了注释。这些注释比较简
作者[德]迪尔克·克斯勒(Dirk Kaesler),1944年生,1972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科隆大学以及马尔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