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四个平淡无奇的“小人物”,谱写以色列情报历史的离奇开篇
★游走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人”,犹太复国运动的一个精妙隐喻
★打破以色列历史叙事的西方中心主义神话,探寻今日社会矛盾的伏笔
★以文学化的笔调讲述不一样的间谍故事,还原传奇间谍的真实人生
——————— ———
【内容简介】
以色列的摩萨德,是与美国中情局、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英国军情六处齐名的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书中的四位间谍,正是摩萨德的前身“黎明”组织的成员。
间谍故事的主角,似乎往往都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传奇人物。但这四位间谍却从未经历过那样的巅峰时刻。他们生于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混居的贫穷社区,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却因为外貌无异而成功潜伏于阿拉伯人之间,成为了以色列的第一批间谍。但在回到以色列后,他们却也同样因为“像阿拉伯人”而被排斥到历史叙事的边缘。
通过大量口述、笔录、回忆录和档案,作者提笔揭开了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中被掩盖的一角,露出滚滚而来的洪流之下,历史中最真实的人。
——————————
【专家、媒体推荐】
“这本书看起来确实像一个滚动的间谍故事。它有所有必要的部分:为一个新国家的存在而进行的高风险战争,双重身份,悬念,背叛。但它不仅仅是这些。这是一本关于多次成为局外人的书。《无国之谍》中的四名间谍作为犹太人,却在阿拉伯人之间长大;在英属巴勒斯坦成年后,作为黑皮肤的中东人被欧洲的犹太人看不起;在敌对地区扮演阿拉伯人,过着卧底的生活;以色列从未公开承认他们是英雄。正义要求人们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很幸运,有马蒂·弗里德曼这样有天赋的作家来讲述他们的故事。”——《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安息日世界》作者朱迪斯·舒莱维茨
“奇妙的……引人注目的……弗里德曼用不加修饰但却很有说服力的散文,捕捉到了成为阿拉伯分部一员的感觉……弗里德曼成功地描绘了‘故事下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摩萨德崛起的基石,至今仍是了解以色列动荡灵魂的窗口。”——《纽约时报》书评
“引人入胜……启迪人心……弗里德曼似乎是为了更大的目的而讲述这个故事。他想让人们了解到,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欧洲人领导的以色列作为大屠杀避难所的故事中,一帮在阿拉伯出生的特工经常被忽视。看完后,我无法停止思考贝鲁特的报刊亭内的那些人,他们一边向学童出售糖果和铅笔,一边偷偷地听着藏在后面的晶体管收音机,试图接收来自家里的消息。”——《华盛顿邮报》
“这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读到的最引人注目、最令人着迷的历史之一。马蒂·弗里德曼是一位抒情作家,也是一位讲悬念故事的大师。他那扣人心弦的间谍故事不仅叙述了以色列的英勇建国,也照亮了其饱受折磨的现在。”——富兰克林·福尔,《没有思想的世界》作者
“一个激动人心的以色列间谍故事……马蒂·弗里德曼以出色的风格讲述了这个故事。《无国之谍》不仅在如此复杂、纠结的身份问题上表现出色;它还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无国之谍》非常精致……美丽而令人兴奋。”——《前进报》
“一个值得注意的、真实的间谍故事。《无国之谍》通过关于一小群犹太英雄——阿拉伯分部——的叙述,讲述了1948年以色列国诞生的故事,他们在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为建立一个新国家进行间谍活动……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小插曲。这反而是对创建犹太人家园的努力中一小部分的精彩再现。弗里德曼对阿拉伯分部的描述是对以色列国早期的一个令人大开眼界的叙述。这不是一个乐观的故事,而是一个真实而悲伤的故事。”——《纽约书刊》
“马蒂·弗里德曼的《无国之谍》讲述了四个人成为阿拉伯分部成员并在贝鲁特卧底两年的故事。从弗里德曼以前的书《南瓜花》和《阿勒颇法典》中了解他的读者,已然能欣赏弗里德曼在创作戏剧性非虚构作品上的天赋。一个间谍故事本来就涉及使主角生活复杂化的情况。弗里德曼通过界定他的角色如何看待其所遇到的情况,以及他这个作家如何看待这个角色对情况的看法来强化他的故事。”——《犹太先驱之声》(休斯顿)
“阿拉伯分部的间谍掩盖了他们的犹太身份,他们在以色列的创建过程中也在场。马蒂·弗里德曼讲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弗里德曼是一个讲故事的熟手,他对细节很敏感,而且以事实为依据。”——《纽约犹太周报》
“令人瞩目……引人入胜的叙述……丰富的信息和各种非官方的材料,使它非常值得一读。在目前如此多反对以色列的偏见下,这本书作为以色列国建立的真实和公正的描述,我一定会把它推荐给任何想了解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的人。”——《曼哈顿书评》。
“弗里德曼讲述了阿拉伯分部的精彩故事……在那个时候,以色列有很多东西,作者巧妙地驾驭了复杂的身份和故事下的故事。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历史之旅,也是以以色列为起点对中东地区的深入了解。”——《柯克斯书评》
[以]马蒂·弗里德曼 著 曾记 译
马蒂·弗里德曼(Matti Friedman):著名以色列裔记者、作家,曾任美联社记者和《纽约时报》专栏撰稿人。其作品《无国之谍:以色列建国之际的秘密特工》《南瓜花:士兵的故事》《阿勒颇抄本》曾获萨米罗尔犹太文学奖、加拿大国家犹太图书奖和索菲·布罗迪勋章等荣誉。
曾记:博士,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副教授,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无泪而泣——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等译著及专著多部,在《翻译季刊》(Translation Quarterly)、《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东方翻译》、《边疆与周边问题研究》、Israel Affairs、China and the World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如今,来自伊斯兰世界的犹太人被简称为“米兹拉希人”(意为“中东犹太人”)或是“东方人”;而来自基督教世界的犹太人则被称为“阿什肯纳兹人”(意为“德系犹太人”),这个词源自古希伯来语的“日耳曼”一词。尽管这两个词都有点概括过度,但有时还是不可避免地被用到。萨姆安老师要找的是米兹拉希人,他写道,理想的特工“首先必须来自东方的犹太社区,在邻近的阿拉伯国家或北非土生土长,会说阿拉伯语,母语也是阿拉伯语,与家乡的阿拉伯邻居仍有联系,或者住得离他们很近”。这意味着在萨姆安眼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成为“变得像阿拉伯人的人”:在20世纪40年代,巴勒斯坦地区每十个犹太人就有九个来自欧洲。另一个困难是萨姆安无法提供报酬。帕尔马赫不仅付不起工资,连交通费或一盘便宜的鹰嘴豆泥午餐都支付不起,甚至特工不止一次因为没钱在旅馆过夜而不得不放弃跟踪目标。这些战士有时被称为帕尔马赫赤脚军,靠着创造性、意志力和理想来行动。阿拉伯分部所需之人,既要有坚定的理想,甘冒生命危险,又要机智狡猾,这才能成为优秀的间谍。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并不多。大多数露过面的候选人都没能坚持下去。
——引自章节:6.以撒
作为世代生活在阿拉伯世界的犹太人,他们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浪潮中经历了身份的觉醒,服务于一个尚不存在的国家。它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了这片古老土地上不同人群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关于以色列建国的西方中心主义神话,展现了以色列人身份的多元性,对它的前途命运提出了深刻的追问。
——引自章节:译者的话
幾米,近年来最炙手可热的绘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个人的绘本创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听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记了》三部作品,展现出惊人的创作...
罗玛,本名王静,生于南京。当过海军、纪念馆资料员、报社记者、编辑、执行副主编。出版有《重现的玫瑰》(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比比的大眼睛……我与狗的情感...
缝纫室秘诀(简易的整理方法,利用短篇幅的面料,缝纫线的秘诀等);复制的艺术(拓印一件衣服,复制其它的细节部位,改变设计细节等);行家秘诀(明线车缝的窍门,简易袖...
肯尼斯·斯坦利(Kenneth Stanley),全球创新思维和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专家、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 研究员。曾任中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深耕机器...
沐小弦。恋慕温柔的一切。走在狭窄的独桥上,试图用自己的故事来净化自己。不念苍老,但求此刻一分一秒都过得值得美好。已出版:《海豚之森夏不眠》《声优恋习社》《等不到...
临床流行病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3版)(含光盘) 目录 **章 绪论第二章 疾病负担与临床研究重点的确定第三章 临床医学科研的选题与立...
五块神秘的毛毯,三行难解的于阗文,十年破解寻真之路丝绸之路研究最新成果,西域古语言专家、季羡林高足段晴的重要遗著古毛毯编织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恩基都、伊什塔...
航空发动机的智能诊断.建模与预测方法 本书特色 预测与健康管理是对航空发动机和飞行器等复杂装备(设备)保证运行(飞行)安全、减少维修保障费用、实施新型维修保障体...
东野圭吾195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1985年,凭《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
白石一文(Shiraishi Kazufumi)日本直木奖、山本周五郎奖获奖作家,被认为是继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后日本中生代的重要作家之一。1958年出生于日本...
Anon-partisan,comprehensivelookatthetrueproblemsfacingourgovernmentandsociety.Wh...
张召忠,时年65岁,当兵45年,官至海军少将军衔。术业专攻,涉猎科技装备、国际关系、军事战略、联合作战、国际法规等学科专业,出版20多本专著。退休后在网络上开疆...
蓬莱客,资深写作者,晋江签约作者。性本颟顸,心常欢喜,窗前便是蓬莱月,我便自比月下客。感于爱情往往屈于现实,故在爱情故事里,哪怕哭过,伤过,我也总是偏爱温暖的团...
作品目录《最后致意》1 前言2 柴藤林屋案3 硬纸盒案4 红圈会5 布鲁斯――帕汀敦图纸案6 奄奄一息的侦探7 弗朗西丝・卡法克斯女士
黃建興1983年9月生,福建莆田人。2013年12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副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
17岁,正是青春年少,却意外结婚生子,成为年轻的父母17岁,正值如花年纪,却患有早熟症,拥有80岁的脸庞,成为最衰老的孩子一段浪漫的青春恋情●一个充满困惑的成长...
百年に一度、「ギフト」と呼ばれる超常現象が起こり、強大な力を持つ「神剣」がただ一人の男に与えられる世界。「剣乙女」――ワ
1. 作者是第一位获得西藏三大寺拉然巴格西学位的汉人,也是蒋介石当年亲自任命的国立拉萨小学校长。2. 作者1942-1948年入藏求法与履职的日记,充分呈现出惊...
[内容简介]★《链接》是《爆发》的作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的成名之作,同时也是复杂网络的奠基之作,社交网络的入门之作。巴拉巴西之前,随机网络理论一直主导者...
花卉-一部图文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2018年2月出版★ 官方授权的珍品画作:书中包含了来自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林德利图书馆官方授权的近300幅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