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著名人类学家、当代理论先锋安玛丽·摩尔
简体中文版著作首次问世
挑战传统线性写作,开启思辨阅读冒险
——————————————————
☆吃,是一片细致入微、灵光乍现的田野
餐厅、厨房、减肥班、养老院、味觉实验室……
在骑自行车或坐火车就能轻松到达的地方,开展一场日常生活的冒险
☆吃,是一把重启人类智慧的钥匙
阿伦特、梅洛-庞蒂、约纳斯、列维纳斯……
打开先哲的理论之门,用吃重塑人类思想前沿和生命意义
☆吃,让人类与世间万物紧密相连
番茄、芦笋、鸡蛋、牛奶……
其他生物、非生物和我,通过暴力与感激相交织的进食联系在一起
☆吃,是一场挑战传统线性阅读的写作实验
理论交流、亲身经历、田野故事……
在三种字体编织的意义之网中,发现只属于你的阅读体验
—————————————————
—内容简介—
吃,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活动。而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吃,更是一把重启人类智慧的钥匙,一种追问人何以为人的方式,一个我们与其他生物、非生物密不可分的证明。
在《吃的哲学》中,安玛丽·摩尔使用了一套独特的行文方式:一段与读者进行的理论交流,一段寻访各地饮食的亲身经历,一段穿插在边栏中的其他学者的民族志故事。在理论、经历、故事的碰撞当中,我们跟随摩尔,行走在餐馆、减肥班、实验室和厨房餐桌等地,与阿伦特、梅洛-庞蒂、约纳斯、列维纳斯等思想家进行深入而活泼的对话,随时随地以“吃”来重塑我们业已形成的关于存在、认识、行动、关联的观念。吃,让人类得以存续,也让人类与世间万物紧密相连。
《吃的哲学》是一场非典型理论书的写作实验,也是一场细致入微、灵光涌现的阅读冒险。
——————————————————
—名家推荐—
这本书文笔清丽,组织优雅,论证精辟,是一本鼓舞人心且激进的书。安玛丽·摩尔有效地推翻了那种不把人看作有思想和有形体的生命的心态。虽然她提出的是哲学问题,但这本书将在处理各种人类学材料的人中找到广泛的同情,并对那些询问学术是否能告诉我们新东西的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引人注目的挑衅。
—— 史翠珊(Marilyn Strathern),英国著名人类学家
安玛丽·摩尔以其标志性的明快诱人的散文,通过吃——吃的社会行为、感官体验和代谢过程,来重新代谢我们许多人所吸收的关于认知和关联、存在和行动、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智慧。《吃的哲学》提供了一个滋润性的多元视野:人类与周围环境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而非自治,同时也渴望进一步的思考。这是一本值得品味的书。——希瑟·帕克森(Heather Paxson),麻省理工学院人类学教授
我不知道有哪位健康研究者能如此令人信服地将健康从个人身体中剥离出来,并将其置于身体所依赖的集体生态中……没有哪本著作比本书更与当下危机相关。——阿瑟·弗兰克(Arthur W. Frank),加拿大著名社会学家
身体是多重的,那么经验也可以是多重的吗?摩尔将通过饮食这种“探索性的、迂回曲折的行动”,来向我们展示自我、身体与周遭环境的边界如何被不断超越。原来是我吃,故我在呀。——王程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
如果说听觉继视觉之后在哲学领域日渐重要,那么《吃的哲学》开启了对味觉的思辨。安玛丽·摩尔以吃为主题,反驳人类例外论,主张生态可持续发展,让人类不再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去等级化的人、植物和动物等如何更好地相处,是本书的视角和启示。——肖剑,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策展人
——作者——
安玛丽·摩尔(Annemarie Mol),1958 年生,荷兰人类学家、哲学家,阿姆斯特丹大学人类学教授,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成员,2012年斯宾诺莎奖得主。
她致力于以后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后女性主义的视角研究STS、身体、医药等话题。著有《多重身体》《照护的逻辑》《吃 的哲学》等。其著作曾荣获科学社会研究学会路德维克·弗莱克图书奖、健康与病痛社会学图书奖。
——译者——
冯小旦,鲁汶大学哲学硕士,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人类学在读博士。
在这两个故事中,对一道菜的认识有助于形成认识者对它的欣赏倾向。一定口味范围内的菜肴会使一群食客适应其味道。这些菜肴和他们的食客共同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这促进了食客对不同“饮食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不同“饮食文化”之间的分化。然而,人们也会区分菜肴的口味梯度,有些是还不错,有些则真的是很美味。习得这种独特能力的人,也就是那些对食物很了解的人,都将自己与其他不太具有鉴别力的食客们区分开来。在以上两种情况下,认识对象(客体)对认识主体都有形塑作用。食物塑造了食客们的口味,并将他们归为几类。然而,如果说食物可以在多年的时间里改变食客的口味,它也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生。
——引自章节:转变主体/91
但是,如果生活不居于体验之下,这就扰动了标志着20世纪哲学人类学中“人类”的等级制度。与此相关的饮食情形也可以被进一步地扰动。因为在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对外部世界的远距离知觉不必与对自身的近距离感觉对立起来。被吃的食物和正在吃的身体可以被一同知觉、感觉、感受到-认识到。而伴随着的认识模型是针对具体地点和情形的。我在此处,在当下,作为一个特定的主体,带着特定的知觉和感觉的经验,去适应-去了解,去喜欢-这道特定的汤。这么做的时候,我不只是让我的五感发挥作用,而是让远多于此的信号和品赏系统发挥作用,包括食欲、满足、母爱或恶心。当知觉溢出到感觉时,确定事实也扩展到了评估。我知道咖啡里有咖啡因(我也许喜欢,也许不喜欢,它也可能会过度升高我的心率)。事实的发现有可能是关系图(relationalplot)的一部分(妈妈,加了姜吗?)。
——引自章节:生活与体验的交织/100
《物业管理应用文写作》内容简介:本教材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以物业管理应用文写作为主体,根据物业管理工
W.C.丹皮尔(W.C.Dampier)20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以批判、实证精神对科学思想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就蜚然,有《物理科学的发展近况》、《剑桥现代...
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正在追逐的和业已疲倦的。除去一些心甘情愿的原地等待,大多数年轻姑娘都怀着遥远而巨大的梦想,不管是对生
《法哲学:价值与事实(中文版)》内容简介:法律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它体现着我们的文化并反映出我们的价值标准。如果对法律
《敦煌遇见卢浮宫》内容简介: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文艺复兴三杰,卢浮宫让我们站在文明之巅尽览世间杰作。但敦煌的艺术杰作你能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糊涂》内容简介:本书告诉我们“糊涂”并非犯傻,亦不是愚钝。糊涂是一种“朦胧的美”,是一种放眼未来的
《读懂中国画》内容简介:0世纪中国画坛中众多流派、代表人物脱颖而出,其中有黄宾虹、潘天寿等人,为推动中国画发展,作出了不可磨
中国农业在改革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今天回顾起来,其主要动力其实来自农业外,不是传统农业现代化中的科学选种与
《皮尔士论符号》内容简介:本书是皮尔士作品的第一个单卷本选集,收录了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名篇,如“论一个新范畴表”、“
Thisbookwasfirstpublishedin2011.Theglobalizationofcapitalmarketssincethe1980shas...
让-保罗·马丁(Jean-Paul Martinon),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视觉文化和哲学”(Visual Cultu...
《偏居一隅》内容简介:★一部充满激情、冒险与阴谋的海洋小说 ★《在中国屏风上》中的桑德斯医生与《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尼克尔斯船
◆一封哲学讨论的邀请函,两位世界级思想家的对谈···【内容简介】本书是巴迪欧与齐泽克针对同一问题所做对话的记录,包括两人
《知觉现象学》是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代表作。他通过身体解读人的知觉行为,用了大量的生命科学的实证例子为依据,而整个知觉现
《病隙碎笔》内容简介: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笔》,是他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
《猫、爱因斯坦和密码学》内容简介:从凯撒大帝到神探卷福,从物理、哲学到密码学,以时代为舞台,以宇宙为主角,全程无废话:就为
《数字跃迁:数字化变革的战略与战术》内容简介:数字化变革的大潮正在席卷全世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无不受到数字化的深刻影响。但
《人性的,太人性的》是尼采为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而写,同时也出自作者对早年崇拜的音乐家瓦格纳的失望情绪。全书用格言体写成
《马基雅维利语录》内容简介:《罗马人的故事》作者盐野七生女士,通览精研马基雅维利全部作品,从《君主论》《论李维》《战争的艺
随着全球市场和全球生产流通的出现;也出现了一种全球秩序,一种新的统治逻辑和统治结构——简而言之,出现了一种新的主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