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钱穆自述一生
深入历史细节的温情叙述,走进不为人知的大师日常
一代文人在乱世的颠沛聚散,一部中国20世纪时代风云录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1.大师,原来如此亲切: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的个人回忆录
晚年的钱穆以温情细腻的笔触,讲述成长、求学、教学、交游的历程,以妙趣横生的生活琐事和纤毫毕现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风云与个人命运交织的一生。这本书不仅是一卷情味隽永的典雅散文,还是编纂钱穆年谱、传记及研究相关历史事件的重要资料。
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部中国20世纪时代风云录
钱穆亲历了中国20世纪风云激荡的近百年历史,当历史学家成为历史的亲历者,他会如何记述?读者可借由此书以小见大,通过钱穆的个人经历及人生选择,窥见20世纪国家、社会、风气、人物之变。
3.鸿儒云集,群贤毕至:民国学人的精彩群像
通过钱穆的研学经历及其与吕思勉、顾颉刚、胡适、陈寅恪、钱玄同、冯友兰、郭绍虞、汤用彤、熊十力、吴宓、梁漱溟、唐君毅、傅斯年、林语堂等人的交游记事,读者可深入了解当时的学术风气与思潮变迁。
4.按图索骥,走近钱穆其人其学:一幅“钱穆学思导览图”
钱穆以自学成名家,一生著述浩繁,普通读者难以概览。这本书以娓娓的叙述和清晰的梳理,为读者提供了解钱穆其人其学的线索,读者可以跟随钱穆自述的时间脉络,了解钱穆在不同阶段想探求、思索的问题,以及相关著作的写作缘起和意旨,从而掌握一份“钱穆学思导览图”,开启走近钱穆,走进民国历史的方便法门。
5.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典范再现
钱穆在书中展现了他心中一个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典范——故乡无锡的七房桥世界,祖父母、父母、兄长的言传身教及该地的风土人情,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求学路上,师友所教导的为学为人之道,也体现着同样的精神底蕴。
这些经历不仅影响钱穆一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情怀,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民众的影响。书中的追述,使其免于沦失澌灭,堪称一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历史“琥珀”。
6.收入附录文字12篇,呈现更丰富立体的钱穆
这本书在《八十忆双亲》与《师友杂忆》之外,还收入附录文字12篇,内容涉及钱穆对父亲、母亲、岳父、挚友等人的回忆及对自己的教育理想、研学心得的自述,文笔生动,细腻典雅,真挚动人,呈现了更丰富立体的钱穆。
◎内容简介
1974年,八十岁的钱穆先生追念亲恩,成《八十忆双亲》一书,八年后又成《师友杂忆》。这本书即两书之合刊,并收入附录文字十二篇。
《八十忆双亲》中,先生追忆了祖父、父亲、母亲、兄长的一生,他们言传身教的精神成为钱穆人格的一部分。作《师友杂忆》时,先生双目已不能见字,回念求学时所遇各位老师,和辗转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以及钻研学问的心路历程,感慨万端。
从果育小学到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新亚书院,几十年来世风时态骤转亟变。从这本书中,可以窥见二十世纪国家、社会、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之变,以及胡适、顾颉刚、吕思勉、陈寅恪、梁漱溟、冯友兰、林语堂、傅斯年等人的侧影记事。先生所追忆庶可使前世风范有所存留,读此杂忆者,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
◎媒体及学者推荐
我初见钱先生的时候,已是他的红叶阶段,深秋季节,思考的叶片已由绿色转为一种祥和的绮烂,再几番风雨,即将落了。他八十岁生辰南游,在梨山武陵农场写成《八十忆双亲》一文:“此乃常萦余一生之怀想中者。亦可谓余生命中最有意义价值之所在。”
此文后与《师友杂忆》合集,充满了家人、友情温暖的回忆,也充满了他那一代文人在乱世,颠沛聚散的感叹:“余亦岂关门独坐自成其一生乎,此亦时代造成,而余亦岂能背时代而为学者。惟涉笔追忆,乃远自余之十几童龄始。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虞。”
——齐邦媛(作家、文学评论家)
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以哗世取宠,毕秋帆所谓“学问观其会通,性行归于平正”,唯先生足以当之。
——张自铭(民国学者)
他为人谦和,给我很深的印象;我年少多才,大概也给他一些印象。第二年他回香港,收到我质疑他书中错误的信,他回信给我,送书给我,对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人如此因材施教,真可看出他具有教育家的风度……在胡适有生之年,在钱穆七十四岁以前,他未能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我始终认为对钱穆不公道。
——李敖(作家、评论家)
1980年冬,我在耶鲁大学任教之时,余英时教授馈赠钱穆先生的回忆录《八十忆双亲》。我原本只想把它作为研究无锡地方史的参考资料;然而,阅毕思索数星期后,我悟会到这本回忆录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之精髓……《八十忆双亲》描述栩栩如生,富有地方色彩,颂扬中国文化中的人文价值……我之所以把《八十忆双亲》翻译成英文,就是希望能把钱穆先生的情感和精神介绍给西方读者。
——邓尔麟(Jerry Denerline)(萨诸塞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
——引自第65页
时四川大学迁回成都……遂每周于华西坝从田间步行至望江亭,往返作散步。又好于望江亭品茗小坐,较之华西坝江边若更为清闲。城中公园亦有茶座。余之在成都其时间之消费于茶座上者,乃不知其几(P264)何矣……重庆中央大学又邀余去主持历史研究所,余以气候关系,不欲往。
——引自第263页
1975年,台湾民歌手杨弦在台北中山堂唱起了《乡愁四韵》,从此拉开台湾音乐繁盛的序幕。四十年过去,台湾的民歌与流行音乐影响着海峡两岸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无数两岸同...
在线阅读本书AgathaChristieismorethanthemostpopularmysterywriterofalltime.Inacareerthat...
芸生江南人士,文风多变,时而温暖甜宠,时而虐恋情深。且将我心中绵长爱恋,娓娓道来说与你们听,愿这世上芸芸众生,唯爱长生。
《牛的印迹:禅修与开悟之路》》所谓“牛的印迹”,可追溯至十二世纪禅宗著名的“十牛图”。该系列画作以牛与牧牛人为主轴,生动描述了禅修的次第。画中,牧牛人代表修行者...
作者简介:艾莱娜•吉纳耐斯奇:意大利人,在博物馆工作,对意大利油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及爱好。译者简介:刘梦子 刘黎亭:精通意大利语,从事专业的外文翻译工作多年,已有...
合订本聚焦2022年国内外文化圈的前沿讨论,收录了40余期深度专题、70余份思想与阅读图谱、100余本新书深度解读、100余位大咖作者撰文、200余篇深度精品文...
土法良方防治兔病 目录 前言**章 家兔的生理解剖一、运动系统二、消化系统三、呼吸系统四、泌尿系统五、生殖系统(一)公兔生殖系统(二)母兔生殖系统六、被皮系统七...
陕北近代建筑研究 本书特色王莉、于长飞所的《陕北近代建筑研究》从文化地理与建筑史相结合的角度对陕北地区的近代建筑进行细致全面的梳理,视野广阔,史料翔实,论说细密...
古希腊经典作品,西方文明的源头与首次巅峰;油画、版画、雕塑等精美插图,生动重现戏剧场景;罗念生名家译本,详尽注释,还原悲剧神韵。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
鲍里斯·扎伊采夫(1881—1972),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传记作家,早期小说以印象主义见长,侨居国外时期创作的文学传记《屠格涅夫传》《茹科夫斯基传》《契诃...
강도영(康道永, 1974년 12월 7일 ~ )은 대한민국의 만화가이다. 자신의 누리집 주소이기도 한 강풀이라는 별명으로도 잘 알려져 있다. 김풍...
袁光锋,政治学博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具有新闻传播学和政治学的知识背景,主要进行传播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在“情感与公共生...
金匮要略习题集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中医学专业习题集。金匮要略习题集 目录 绪论习题答案脏腑经...
◆《太空漫游》拓展了人类理解宇宙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从普通读者到刘慈欣到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启迪。◆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唐七公子: 中学时看王尔德的书,里边有句话一直记着。他说,一个人想恢复青春,只消重演过去干的蠢事就够了。倒并不是觉得他说得好,不知道怎么就记到现在了。如今,我每...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 内容简介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对于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
一书读懂两千多年来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伟大灵魂!与鲍鹏山、周月亮、莫砺锋等14位学者一起走进孔子、李白、王阳明等30余位先贤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寻找我们曾失去的...
本书呈现的是野生生物摄影中的顶尖之作,它们来自十位自然摄影大师。每位摄影师都曾赢得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日]滨口龙介导演、编剧、制片人。代表作《欢乐时光》《夜以继日》《偶然与想象》《驾驶我的车》等,均获得国际重要电影节大奖或提名,是目前受全世界瞩目的日本青年导演...
这是一本程序员写给程序员的小说。本书描写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对社会懵懵懂懂的菜鸟程序员段伏枥,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