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全面的教育离不开音乐。聆听音乐能锻炼心智,也和文学类似,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当我们带着十足的热情和浓烈的兴趣参与音乐表演或观看音乐演出时,音乐会牵引我们结识更多的赏乐同路人。写惯自然科学普及书的菲利普・鲍尔因为太爱音乐而选中本书的主题,写作过程中一路有音乐相伴的他,希望孩子们不再一听到乐器课就心烦意乱,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错过学习音乐的黄金期而自卑于没有“音乐细胞”,希望每一位读完本书的读者都愿意再去多听听音乐。
音乐不是什么奢侈品,“聆听和辨别音响模式的能力”几乎人所共有,这也正是音乐性的核心。音乐不会复杂到让人备受打击,也不会简单到让人厌烦。在企图阐释音乐之时,意义总是不断逃离,我们虽然束手无策,却依旧蠢蠢欲动。学习音乐辛苦但又幸运,因为越了解和理解音乐,就有越来越多的奇妙境界向我们开放入口,跨越地域、文化、世代和历史的音乐会让我们收获超越个体心物交感的丰厚生命体验。
◎ 媒体推荐
读罢本书,你不会再和以前一样听音乐。
——《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阅读本书就是一场音乐体验……他对这个主题的热爱我们一目了然……他纵贯多学科的行文让人读得不亦乐乎。
——《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
堪称典 范……沉思音乐奥秘的同时,我们也在沉思自身。值得庆幸的是,鲍尔没有直接给出任何简单的答案,而是让读者回到音乐之中,成为更好的听者。
——《观察者报》(Observer)
通过关注乐理和认知(而非神经科学)的相交之处,菲利普·鲍尔填补了一个空白。本书很好地解释了节奏、音高和音色等元素,还有它们结合起来之后如何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和引发我们的情感。对于这个复杂的领域,《我们为什么听音乐》给出了一个涵盖面极广且水准较高的概述。鲍尔既是一位对音乐充满热情的写作者,也是充满激情的聆听者,他深入音乐的情感意义和聆听音乐所揭示的心智谜题。
——《自然》(Nature)
◎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有不可压抑的音乐本能,每个人的音乐能力都超乎自己的想象。那么音乐是怎么出现的?人类为什么创造音乐?我们如何理解音乐,我们又为什么能够理解音乐?博闻多识的菲利普・鲍尔并不旨在通过本书给出演化学或神经科学上的解释,恰恰相反,他分析了适应性与自然选择论的局限性,认为很难把音乐的起源解释为演化的产物,而演化也不能作为音乐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但是,人类确有共通的声音处理机制,认知和阐释声音刺激、把声音组织成音乐的心智结构几乎人所共有。鲍尔也由此讨论了民族音乐学及文化相对论中的部分成见和偏见:心智的应对可以超越文化。
不过,音乐仍然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同于图像、影视,也甚至超越了语言。在科学未能解释尽音乐魔力之处,鲍尔游刃于乐理、音乐学和文化研究之间,但他不想发明新的艺术评论观点来强加于人,而是谨记约翰・斯洛博达(John Sloboda)的诚恳告诫——“所有研究音乐的科学家都肩负着一个责任:悉心呵护他们对音乐的爱”。鲍尔广引多方分析,让巴赫、舒伯特、莫扎特、巴托克、披头士、齐柏林飞艇、大卫·鲍伊、史蒂夫·赖希、约翰·柯川、艾灵顿公爵、约翰·凯奇、布列兹和施托克豪森等轮番登场,童谣、甘美兰等民族音乐、流行乐、摇滚乐、爵士乐和实验音乐随机播放,以知识理论和全身心的感官体验来共同砥砺现有的解释,邀请读者重新聆听。
◎著者
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
牛津大学化学学士,布里斯托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在读期间也玩了很多音乐),自由科普作家,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曾在《自然》杂志担任物理学编辑二十余年。著有《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量子力学,怪也不怪》《明亮的泥土》《如何制造一个人》等。
◎译者
张楠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关注身体技术、劳动和休闲,研究方向为城市中产的工作压力。
《人物线描速写临摹范本》主要内容:人物速写与线描写生,既是美术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又是美术高考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不仅是美
Oscarisapig.Hismommyisgoingbacktoworkandhesworried.Whowilltakeareofhim?Doesmommy...
《音乐欣赏15讲(第2版)》以音乐家串连起音乐史,史的背景中有了立体感而显影凸立,史在人物的衬托下有了生动的细节与血脉的流淌:
《德国音乐地图:现场体验的60种记忆》简介:作者一路走,一路听,也一路写下来。从《莱茵的黄金》第一幕前奏曲奏响的时候,作者开
本书为中国传统色彩的专题研究,重点研究的是中国传统色彩系统观念的自然演化、目的性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传统色彩运用、观念
本書中的作品是在李雙澤死後收集起來的,除了幾篇未成型的稿子外,全部作品都收在這本書裡。這些文字都是他生前死後倦續在各報章
本书按照西方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将爵士乐、摇摆乐、索尔音乐、城市流行音乐、说唱音乐、摇滚乐等众多音乐类型的形成地域、风格
BoogieWoogie钢琴速成(含光盘) 本书特色 跟着cd演奏!听听boogie woogie钢琴是如何演奏的…可以在配套cd中找到教程上的每一首曲例。现在...
本书遴选竹久梦二绘画及摄影作品上百幅,并有竹久梦二传记《寂寞的乡愁诗人》、梦二文字《病床遗录》《外欧日记》以及竹久梦二年
《碎心曲:音乐·哲学·文学·自杀》作者李炜,他是一位在美国长大的华裔青年,在芝加哥大学学文学,英文好,且艰深,毕业后做编辑
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红色,会让你心跳加速吗?黄色,会让你心生戒备,还是回想起温暖的记忆?为什么一想到蓝色,我们总会感到忧
《无欲的悲歌》内容简介:本书由两部小说组成,包括《无欲的悲歌》和《大黄蜂》。《无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
《哈姆雷特》内容简介:《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于1601年的悲剧。讲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其父、骗娶其母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中国文库.艺术类 目录 序言 赵沨 /I修订说明 /Ⅳ第二次修订说明 /Ⅵ概述 /1**章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
《艺术谱系》一书以独特的视角构建出一部通俗易懂的西方艺术发展史,以史上最具影响力的50位西方顶级艺术家为主线,以多维度、跨
2004年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得獎作品一個出身英國郊區中產階級的白人青少年為何會在80年代中期一頭栽進嘻哈?15年後,他為何踏遍美國
《“一带一路”投资保护的国际法研究》内容简介:防控法律风险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书介绍了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
《中国美术史百题》(增订本)是一本报考美术高等院校和报考美术院校研究生的考前辅导书;同时也是广大美术爱好者了解中国美术史常
《行愿者之歌》内容简介:《行愿者之歌》是作家马明博参访佛教名山峨眉山之后写下的一部新作。作者借参访峨眉山的契机,以通俗优美
当代和声理论与教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集辑了和声学界近年来老一代以及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所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和声的研究论文。其中包括和声理论学术研究、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