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为核心,集结国内外活跃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从不同角度呈现这些学科的进展与前沿,强调艺术史、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史学厚度为筑基,以思想深度为旨归。以期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系统而成规模的学术成果。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三辑)设有四个专栏。第一个专栏收入了三篇以“印象派与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和译文。第二个专栏包括四篇与亨利•马蒂斯(1869—1954)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第三个专栏由2021年10月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的“战后法国思想与当代艺术理论的变动”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篇构成。最后一个专栏“特稿与书评”收入了伊夫–阿兰•博瓦《作为模型的绘画》《无定形:使用指南》中译本新书发布会与国际研讨会的发言与对谈。《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一如既往地倡导跨学科研究,并以催生可深度学习的新型知识为宗旨。
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016—201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艺术学理论卷》艺术批评分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主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执行主编。曾为剑桥大学哲学学院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访问教授。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图像与意义》《图像与爱欲》等;独立或合作译有《弗莱艺术批评文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印象派:反思与感知》等。
王德峰,男,1956年生,江苏泰县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
《看,这是哲学Ⅰ:哲学史里的快乐智慧》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教授三十余年哲学导论和哲学史的教学心得之作,用轻松活泼的文风和四
作品目录目录第三部 近代哲学引言第一篇 培根和波墨一、培根二、雅各·波墨第二篇 思维理智时期第一章 理智的形而上学时期一、第
《心灵的盛宴》内容简介:本书中收录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处世哲学,用心去读这些故事,细细品味,也许你会发现某些故事能
《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内容简介:《韦伯作品集》精装新版! 韦伯第一部,也是最具雄心的原创性方法论要著,韦伯
作品目录录第一章 斯宾诺莎的生活文献介绍第二章 论《伦理学》与道德之间的差别第三章 关于“恶”之问题的几封信(与布林堡的通
《帕佩撒旦阿莱佩》内容简介:当社会失去牢固的支撑,像液体般流动, 身处其中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翁贝托·埃科生前最后一部作品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注释本)》内容简介: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主编、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
Featuringanewemphasisonhowtobeawakeintheworldandhowtobetterseethepatternsweuseto...
杰瑞米·斯坦格鲁(Jeremy Stangroom),英国社会学理论家,哲学研究学者。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大学任教,教授心理学和社会学。1...
《新媒体之痛》内容简介:本书以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多个企业在新媒体运营中所走过的“坑”,让新媒体运营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换一个角度
劳思光(1927-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湖南省长沙市人,1927年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后旅居台、港等地,并在美国哈佛大...
《印度哲学概论(外二种)》内容简介:本卷收入梁漱溟先生所著《印度哲学概论》《究元决疑论》和《唯识述义》。梁先生二十岁后思想
主要讨论了当代西方国家管理体制的形成史,并分析了它与中世纪基督教管理的根本不同。福柯的涉入点是从一些新的概念的诞生和它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主要收入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该章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并论述了
《说好不分手》内容简介:知乎超人气作者,结合自身超万件咨询案例,运用心理学原理,给面临或处于分手状态的读者条分缕析剖原因,
Formuchofthelasthalf-century,GeorgeDickiehasbeenoneofthepreeminentphilosophersof...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内容简介: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
《天下味》内容简介: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
《禅与日本文化》内容简介:《禅与日本文化》是铃木大拙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它开启了西方思想界了解东方文化的大门,促使西方世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