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银发海啸”呼啸而来。
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与照护理论相结合,从时间维度描述中国经历的养老形势变化,从空间维度展示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分析当下养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面对的衰老、死亡和照护难题。
基于在云南昆明历时13个月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作者从老年人视角呈现了衰老和照护的日常。以对老年人过往和当下经历的记述,揭示视自身为“累赘”的住进养老院老人的身体和心理感受;以在养老机构所见的人际交往,展现复杂的关系网络,探讨影响照护的多重关系视角。
------------------------------------
◎作品看点
★ 融合中国养老观念与西方照护理论,一部专注于中国养老院的调查纪实。
作为耶鲁大学博士,作者葛玫不仅有医学人类学专业知识背景,在美国做过有偿看护,而且精通汉语,有10年语言训练背景。本书基于作者在云南昆明历时13个月对养老院75次以上的访问共计72场录音采访和250小时对象观察而成,是一部真正关于中国养老院的实地调查研究报告。
★ “新”“老”养老机构与“新”“旧”养老观念共同塑造的当代养老形势。
结合老年人的个体经历,从宏观历史角度展现当代中国的养老形势变化,即逐步从家庭养老转变为机构养老。结合传统孝道观念与现实经济条件,展现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包括低端私人养老院、高端私人养老院、农村公共福利院、大型公立医院老年科及私人养老庄园。
★一对一的采访与开放式访谈,从老人视角呈现老年和养老院的日常。
以对象观察、开放式访谈与一对一采访的形式,作者平均每周三次走访当时月收费2100元左右、在昆明属于中等水平的玉山老年公寓,逐渐获得老人的信任,以对老人心声的记述展现老人的日常——为让子女过正常生活“主动”住进养老院、“每天都一样”的单调节奏以及对“不怕死,只怕死不了”的死亡态度。
★ 聚焦家属、护工及医院护理人员,展示照护与临终、死亡的现实。
围绕“照护”,从家属特别是配偶和子女角度展示无偿的照护以及送老人进养老院的心路历程;从护工角度描述日常照护行为与养老院人际关系,探讨照护的情感性质以及老人需要的“关心”;从医生、护士及老人角度展现传统的“善终”观念与当下的临终、死亡现实。
★ 结合个体经历与社会变迁,描绘每个人终将面对的老年困境和养老问题。
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本书展现的不同养老形式、对老人身体衰老及“成为负担”的痛苦心理感受的描述,是我们都将面对的长辈及自身老年困境和养老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都需要感受到被关心”。
------------------------------------
◎名家推荐
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关于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研究,细致描述了当今中国的老年生活以及照护问题。作者叙事水平一流,将中国的传统养老观念、当代养老理念与更广泛的照护理论完美结合在一起,是十分出色的著作。
——哈佛大学医学人类学教授、《照护》作者 凯博文
这本开创性的民族志著作带读者走进中国的养老院,聚焦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富有理论启发性,是关注亚洲、医学人类学、老龄化和照护问题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耶鲁大学人类学教授马西娅·英霍恩
作者简介
葛玫(Rose K. Keimig),耶鲁大学医学人类学博士,目前为用户体验(UX)研究员。致力于对人类在生命历程中经受的变化进行研究,醉心于生命、自然、技术和意义边界处的奇异事物。曾于2008年在北京做长达一年的体育项目研究,2013—2015年在云南昆明做养老民族志研究。
译者简介
刘昱,利物浦大学应用英语系荣誉学士。多年从事比较文学、语言学、性别学研究,以及图书译介、编辑工作,译有《回归家庭?》《肉食星球》等。
上文提到有坏脾气父亲的蒋春玉,是“社会改革一代”,她向我解释了她个人的养老方法。她的计划首先是“照顾好自己,保持健康,充实自我”。除了维持身心健康,她最近还信了基督教。她坚信上帝不会让她得老年痴呆,这是她所有衰老恐惧中最大的一个。她希望通过照顾好自己,能独立生活到70多岁不过,还有一个后备计划。她安慰自己道,如果生活质量变得太差,就准备结束生命。她讲到两位老医生,沐浴后穿上漂亮的衣服,吃些药片——一了百了。她和她丈夫都认为这样结束很有尊严,她也希望能这样做。
——引自章节:第2章 身在历史,身载历史
段义孚(TuanYi-Fu)在研究人类对空间和场所的感知时,为如何从人类感受的角度理解这二者变化不定的关系提出了一些见解。在他看来,空间是容纳运动和自由之处,而场所是运动的停顿之处一一“价值的凝固点”,让新的空间由此展开(Tuan,1977:12)。空间是场所的集合,是大大小小的停顿处构成的网络。空间既在这些停顿之内,也在这些停顿之外,这些停顿处包含着深刻的人性。空间构造反映、塑造、引导着躯体和社会关系。
——引自章节:第3章 空间与场所,节奏与规矩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为中国领先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好买财富旗下基金研究团队,是国内最早亦最大的基金研究机构之一。团队成员来自国内外著名院校,均拥有硕士及以上金融专业...
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
蒋瞰,知名媒体人,豆瓣红人,杭州24小时书房“悦览树”的主理人,NGO组织“上海伴城伴乡·城乡互动发展促进中心”理事,浙江传媒学院客座讲师,乡村研究者,自由撰稿...
在《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的基础上,作者对管理团队的经验理论进行了升华。他结合自己参与海外上市公司与国内民营企业管理的亲身经历,立足实践,分享了团队的建设...
作品目录原序 第一章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西蒙·霍恩布洛尔 第二章 古希腊政治理论:对民主的加应 辛西娅·法勒 第三章
菲利普·胡克●苏富比拍卖行资深董事、印象派与现代艺术部高级总监,拥有40余年的艺术品交易与拍卖专业经验。2012年,在胡克先生主持的苏富比年度拍卖会上,创造了截...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主要内容: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影响了从...
化繁为简,科学系统,真正有用的零基础入门指南!空间布局×房屋系统×装修风格,搞定装修只需简单三步!◎ 编辑推荐★ 装修之前,甚至读装修书之前不容错过的家装基本法...
罗永浩,人称老罗,1972年生,吉林人。高中辍学,曾经摆地摊、开羊肉串店、倒卖药材、做期货、销售电脑配件、从事文学创作。 2001年至2006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
基础医学导论(含盘) 本书特色 《基础医学导论》是一门帮助医学职业教育学生尽快适应医学专业学习的前导性课程。每一位新跨人医学之门的学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生命是...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伟大作家、散文家、戏剧家,其作品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本书所选的几部戏剧作品,在一百年间享誉世界戏剧界,在世界各国剧院常演不衰...
"TheBlackwellGuidetoAesthetics"isthemostauthoritativesurveyofthecentralissuesinc...
虢子楷(笔名sheep)。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系陶瓷专业。 出版个人画集《妖绘卷》、《水仙》。喜欢人偶和木偶。 曾为电影《妖猫传》、《大鱼海棠》、《捉妖记2》...
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錢穆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的傳統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
烤烟三段式烘烤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阐述了烤烟烟叶在成熟和烘烤过程中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有机物质转化与质量形成,烟叶变黄和变香等基本规律,及其与烘烤环境条件的...
分手、出轨、家暴、激烈争吵等发生后,如何走出人生的脆弱期,重建自我。这是一本让你走出伤痛的理性疗愈书,从心理学和脑科学角度,手把手教你在关系破裂后认清自己、对方...
中医药畅销书精粹针推精华古今针灸治验精华/中医药畅销书选粹 内容简介 1针灸学术,源远流长,历代针灸治验,散见于浩瀚的医学典籍中。本书作者以时代为序,上自秦汉,...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手册-第二版 本书特色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手册(第2版)》可供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的管理、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热能与动...
颜德馨记性热病诊治从新 本书特色 颜德馨教授为孟河马培之学派传人,先太师贺季衡以善治温热病而著称于世,先严颜亦鲁在临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颜德馨教授秉承先人...
中医传薪录-华夏中医拾珍-第二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医传薪录》第二辑,采用原创、实用的创作风格,收录了数十位中医师的家传绝学及临床经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