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历代碑帖放大系列”以初学书法常用碑帖为蓝本,精选其中典型字例,按笔画、部首、结体或同字异形等归类整理,并辅以字例放大、碑版翻转等技术手段,使其成为广大书法学习者、书法教师的首选字帖或教学参考。此册是根据晋代书家王羲之名作《十七帖》选编而成。
王羲之(307—365),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尝官至右将军,故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的书家,有“书圣”之誉。王羲之善小楷、行书、草书诸体,青年时即有书名,后渡江北游,见李斯、曹喜、钟繇、蔡邕等人书碑,大开眼界,终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将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自创出研美流便的新体,卓然成为一代大家。
《十七帖》为王羲之致周抚信函,因篇首有“十七”二字得名。此帖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品,亦是今人学草书的范本。其书圆融厚重,自然洒脱,笔短意长,神完气足。转折处圆中寓方,结字简洁明快,笔画留有隶书遗意,笔笔力到,很少出现两天字笔画相连的情况,但气势贯通,从容典雅。与皇象、索靖书法相比较,《十七帖》在草书结体和用笔上均有质的突破。临写此帖应先具备一定的楷书基础,要反复读帖,既要了解每个字的运笔过程,力求点画呼应,又要顾急字与字之间的气息贯通,避免刻板呆滞。临写此帖不妨参考一些魏晋人的墨迹,如陆机的《平复帖》等,以弥补本刻本临摹的不足。
中国青铜器(修订本),ISBN:9787532530014,作者:冯先铭作者简介 冯先铭(1921-1993),中国古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馆研究员,中
蔡襄书法荟萃 内容简介 什么叫书法?《辞海》解释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现代汉语词典》云: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各种书体源流浅说 本书特色 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编的这本《各种书体源流浅说》的内容,是把历来五种主要书体——篆、隶、楷、行、草的源流演变,做一简要的介绍,使书法爱...
中国舞蹈大辞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本辞典初版于1994年,并于1995年2月10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首届辞书奖三等奖★ 含...
《应急演练实施指南》内容简介:本书作为应急演练实施指南,是以导调过程为主线的,是对于演练组织方如何组织应急演练的方法与手段
楹联美-对联规范与别样对联 本书特色 本书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本书有对联写作**知识的论述,对学生和爱好对联的人迅速提高文化知识素养与对联创作能力...
《生活课》内容简介:《生活课》是在2017年出版《时光中盛开的女子》基础上进行修订,更换新序并新增4篇全新内容的作品集,全书收录
大美诗笺 本书特色 ★24开精装,布面书脊,线装书局出版★可180度平摊,阅读更方便★百余种清末民初笺纸均为流轶海外的珍品,每一枚都由名店、名家绘制,印艺精良★...
诗歌朗诵艺术-(附光盘一张) 本书特色 《诗歌朗诵艺术》是一本专门阐释诗歌、讲述朗诵的好书。既有学理的高度,又有术用的深度;既有宏观的整体把握,又有个案的具体辨...
《梵宫:中国佛教建筑艺术》介绍了中国历代佛教建筑的演变、特点,以及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佛教建筑的影响。其内容有:汉地佛寺
设计灾难 本书特色 27位顶级设计师的失败教训其中包括:斯忒芬·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滚石、hbo 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御用设计师,五次获得...
舞踊在光影的旋律中-后现代中外经典影视之魅 内容简介 本书显示出有的放矢的匠心与管中窥豹的功力。作者紧紧抓住了两大经纬展开思路:一是后现代讯息社会接受理念、媒介...
德國名導荷索最真情、私密的文字紀錄!.出版35年,華文世界首見中文譯作!.榮獲1979年Rauriser文學獎!.影評人聞天祥推薦、前
杨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资深教授。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大众艺术普及工作,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世界文化广场》艺术顾问,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中华文明大讲堂》...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节选 《书法经典教程》是一套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架起的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金桥。全套教程集古今名家之大成,取历代碑帖之精华,远可及高古...
中国式形态构成 本书特色 《中国式形态构成/绵阳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编著者潘红莲。本书六个章节,分别讲述了远古图形、抽象形态、视觉的语言、汉字构成、创...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哲理卷)》内容简介:本套丛书共八卷,每卷之首均有前言,力求讨源溯流,系统介绍此类散文的发展历史,勾
标准草书要领(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分代表符号目录、单独符号目录、代表符号及单独符号查字表、代表符号和单独符号草法举例、标准草书符号及其应用、笔...
南方卷-中国古建园林大全 本书特色 郭成源主编的《中国古建园林大全(南方卷)(精)》对全国各地古典园林的建造年代、历史变迁、形态及结构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
《明代小说史》内容简介:本书完整地描述并分析了明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其间的特点和规律,对许多现象和问题都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