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伴侣还没看过这本书,请先不要同居。
◎情绪的付出也是一种劳动
打破传统性别分工,揭开失衡的情绪劳动真相
“相比倒垃圾,注意到何时该倒垃圾才更重要”
◎“这是我第一次能跟丈夫说清,为什么家务如此让人疲累,也明白了为什么当他帮不上忙时,我会如此生气。”——读者Elizabeth
◎赠送精美异形卡片、承压自测题!
------------------------------------------------
★内容介绍
“如果你想知道这个社会多么不重视情绪劳动,只要看妈妈不在时家里有多乱,人们对服务行业有多苛责,就明白了。”
家里牙膏、卫生纸快用完了,阳台的衣服早就干了,只有你注意到;
开会时负责倒水,洽谈时微笑迎合,是你的责任;
当你终于忍无可忍,发火时还要纠结会不会惹人不快……
这些天生就是女性的事吗?为什么女性做这些就是“应该”,男性做却是“帮忙”?为什么女性要一遍又一遍提醒,家里冰箱冷冻室的霜还是厚厚一层,职场上仍旧得轻声细语保持耐心,还有人嫌我们唠叨?这些劳心费神的情绪劳动不但无处不在、没完没了,而且不被看见、无法转移。《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揭示了传统社会规训下失衡的情绪劳动真相,并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把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面临的不可言说的困境剖析得鞭辟入里,是霍克希尔德之后,为情绪劳动正名的最新力作。
------------------------------------------------
明明已经“帮”了这么多忙,她怎么还是不满意?成天忙忙叨叨的,她到底在干啥?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给有苦难言、百口莫辩的你
◎打破传统性别分工,系统阐释情绪劳动的力作
◎从零开始的情绪劳动学习手册,走出当前困境的法宝
◎千万女性的嘴替!一封女性自白书,一部当代关系启示录
◎也让无数男性看到,为何妻子如此疲累,更好理解另一半
◎以情绪劳动为视点,揭露家庭、职场与社会中性别歧视的内在根源。传统性别分工下,同一件事,男性做一次就被连连称赞,女性做一百次都没人注意,女性“天生”就擅长这些的观念早该淘汰了
◎拒绝包揽一切,学会放手,操心不只是女人的事,因为分派任务往往更令人精疲力竭
◎增进男女彼此理解,直面问题根本。别再觉得她的抱怨是在进行人身攻击了,女性要肯定情绪劳动的价值,男性也要学会主动承担,迈向真正的平衡
◎看得见的家务,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我们想要的是积极主动的伴侣,而不是被动接受交派任务的伴侣
★编辑推荐
“成为倾听者、忠告者、照护者、旅行规划者、行程管理者、居家打扫者、提醒者……这些乍看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每件都劳心费神,互相交织,一地鸡毛,多少人为之抓狂。”
在家里,女性要负责家里的有形家务与无形精神重担;在职场,女性得保持耐心,轻声细语。而且这些不管你想不想做,都只能默默继续做,不仅吃力不讨好,还没有喘息的空间,不能撂挑子。殊不知,这些不堪其重的情绪劳动限制了女性的机会,偷走了女性的时间,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也阻碍了男性对家庭生活的深度参与,和试图理解女性的心意。我们每个人,都是传统性别分工下的受害者。
------------------------------------------------
★媒体推荐
大胆直白地点出女性“情绪管理和生活管理相结合”意味着什么和代价所在……对于和作者一样忍无可忍的女性来说,书中很多内容令人感同身受、获得慰藉,也有所助益。——《出版人周刊》
女性读者完全可以体会书中许多第一人称讲述的故事,那些琐事描述着女性默默或怨恨地从事着令人精疲力竭的情绪劳动。但这本书也是写给男人看的,因为要打破那种鬼打墙式的怪圈,男性需要挺身而出,主动扛起家务。——《书单》杂志
这本书点明了情绪劳动的存在:它无处不在,但又长久被人忽视。——Jezebel杂志
……独一无二。借助讨论情绪劳动,杰玛·哈特莉呼吁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泰晤士报》
这本书正应和了当下有关“女性愤怒”的讨论……男性不能再忽视情绪劳动了。——Fast Company
这不是写给妈妈们的冗长说教,而是写给平白无故承担了他人差事的所有女性。这本书道出了家庭生活的真相: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家务事,也可以如此沉重。——《沙龙》
对长期以来那些被误解为“爱唠叨”的女性而言,这本书是一封道歉信,也是一次真诚告白。——《半身像》杂志
书中蕴含着一场迷你的革命性风暴……如果加以建设性的引导,女性的愤怒可以成为改变现实的潜在武器。——《时代周刊》
情绪劳动或许被忽视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澳大利亚特别节目广播事业局(SBS)
富有远见,令人惊叹。书中的许多场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引起了女性的强烈共鸣。所有“受够了”的女性都应该读一读这本激情与智慧并存的小书。——哈珀柯林斯出版社
------------------------------------------------
★读者评价
如果你和伴侣还没看过这本书,那么请先不要同居。——Leah
书里写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想说的,我终于知道自己没有发疯、不是唠叨……——Elisabeth Britton
真想办一个专门针对这本书的读书俱乐部,然后拉着我认识的所有人一起围读。——Annette
这本书给了我希望,让我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总是感到疲惫、无助、濒于崩溃的家庭主妇。情绪劳动真实发生在每分每秒,我丈夫也应该读读。——Ashlee
我结婚超过十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能跟丈夫说清,为什么家务如此让人疲累,也明白了为什么当老公帮不上忙时,我会如此生气。自从读了这本书,我终于可以和他好好沟通,并让他了解如何满足我情感上的需求了。——Elizabeth
我是一位父亲……这本书提醒我分担日常家务的重要性,对我的婚姻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让我更理解和共情妻子了。那些给本书打差评的男士,是因为他们不愿承认这些重要事实。——FluffytheNewt
要解决情绪劳动这个问题,男性要做的还很多,意识到这点仅是第一步。但这本书让我更振奋的是,原来女人拥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自救,从当下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Cirroc
杰玛·哈特莉(Gemma Hartley),记者,作家。
长期关注女性的情绪劳动话题,并在世界各地就情绪劳动的话题发表演讲。2017年因《女人不是唠叨——我们只是受够了》一文引爆网络,以惊人速度被疯狂转发百万余次。著有《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一书。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使不被看见的劳动得到身边伙伴和公共政策的重视和支持。目前与家人住在内华达州。
我想让他了解,为什么当一个家务管理者,不仅要发现问题、分配家务,还得若无其事地要求大家配合是那么累人的事;为什么我会觉得自己承担了所有的居家打理责任,使其他人免于承受心理负担。有事情需要处理时,只有我注意到,而且我的选择很有限,要么得自己完成,不然就得委托别人来做。
——引自章节:前言不被看见的劳动永远没完没了/1
我感到愤怒,精疲力竭。我不想战战兢兢地走在一条微妙的分隔线上,一边要顾及他的感受,一边又要清楚传达我的想法。
——引自章节:前言不被看见的劳动永远没完没了/1
【编辑推荐】※《爱的饥渴》是反《包法利夫人》的、反迪康热的作为自己的工作,估计能流传下来的,就是《假面的告白》《爱的饥渴》和《禁色》这三部长篇,在完全暴露自己的...
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展示了中药领域的*新代表性成果,包括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生态学研究、中药资源生产的生态学研究、中药...
@夏正正代表作《兔子什么都知道:刚好有你在》,巨蟹座,喜欢旅行、写作以及小动物。所以人生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边四处旅行,一边写一些以小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也因此书...
关于作者:安东尼•刘易斯(Anthony Lewis),1927年3月生于纽约,毕业于哈佛学院。曾任《纽约时报》周日版编辑(1948-1952)、驻华盛顿司法事...
习惯性规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习惯秩序和习惯性规范。本书认为,习惯性规范是一种独特的规范现象。它以构成社会习惯的特定社会事实为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常规化的...
安托南·阿尔托,正如他对自己的称呼,一个“被遗忘了的诗人”,一个“戏剧的敌人”,“一个身体的反抗者”,已用他爆炸的神经和野兽的怒吼,给这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和思想...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秦家懿(Julia Ching,1934—2001)祖籍江苏无锡,生于上海。197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副教...
作品目录第一部分 基本技术第1章 并行计算机 21.1 对计算速度的需求 21.2 提高计算速度的潜力 41.2.1 加速系数 41.2.2 什么是最
龙眼谱:外二种 本书特色 赵古农三谱,是龙眼、槟榔、烟草三种作物的植物志,是研究清代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重要文献资料。稀见农学史料首次点校整理。龙眼谱:外二种 ...
這一次,不談書,不寫導讀,還原為散文家唐諾自身。近取諸身:哥哥、同學與編輯;遠取諸物:富翁、網球手與拉麵師傅。深度就在表面,名字即是實相。是最具企圖,也最深情的...
你家有一个聪明却混乱的孩子吗?他虽然脑子灵活,学什么都很快,却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丢三落四,拖拖拉拉,经常分心,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没有计划性,做什么...
◆《太空漫游》拓展了人类理解宇宙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从普通读者到刘慈欣到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启迪。◆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华盛顿·欧文是19世纪美国传奇作家,牛津大学名誉博士。欧文于1783年4月3日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纽约》是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1819年,欧文的《见闻札...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详尽记录了一位审计师的在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及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做内审师的工作经历、心得感悟和职业
作品目录导论1 集团和组织理论1.1 组织的目的1.2 公共物品和大集团1.3 传统的集团理论1.4 小集团1.5 “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徐文达临床经验集 本书特色 《徐文达临床经验集》是宁波市著名老中医徐文达的临床经验汇集。《徐文达临床经验集》共分三部分。**部分为养生与食疗。介绍了徐文达的养生...
This book introduces the mathematics that supports advanced computer programming...
中国人的雅致饮食文化, 在江南的餐桌上,追溯中国传统风度。10余年前,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爱上了江南和这里卓绝的美食文化,和她对四川的热恋一样炽热。接下来的多年中,...
约翰·埃里克森,一位杰出的军事历史学家。埃里克森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大学,战争期间供职于英国情报部门,在巴尔干半岛工作时接触到了苏联军队,曾与一名苏军坦克车长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