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omentinPeking》,《京华烟云》是它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本书译为《瞬息京华》。林语堂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此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写出了《京华烟云》。《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小说”者,小故事也。无事可做时,不妨坐下听听。
本书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既非维护其完美,亦非揭发其罪恶。因此与新近甚多“黑幕”小说迥乎不同。既非对旧式生活进赞词,亦非为新式生活做辩解。
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
——林语堂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女士以本书热烈推荐林语堂为候选人时如是说:“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真实、*深刻、*完备、*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1975年国际笔会在维也纳的第40届大会上,林语堂当选副会长,陈裕清先生致答词:“林语堂博士仿佛是一座活的民族纪念碑”。
闻名遐迩的美国《时代》周刊称《京华烟云》“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关于《京华烟云》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一本道地中国书来得有效。关于中国的书犹如从门外伸头探入中国社会,而描写中国的书却犹如请你进去,登堂入室,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叫你同中国人一起过日子,一起欢快,愤怒。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宣传力量很大。此种宣传是间接的。书中所包含的实事,是无人敢否认的。然此小说实际上的贡献是消极的,而文学上的贡献却是积极的。此书的*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而我乃称叹叫绝也!未知他人读毕有此感觉否?故此书非小说而已!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小说给人以一场大梦的印象时,即成为伟大的小说,直可代表人生,非仅指在二十世纪初叶在北京居住的某两家的生活。包括无涯的人生,就是伟大的小说。全书受庄子的影响。或可说庄子犹如上帝,出三句题目教林语堂去做,今见林语堂这样发挥尽致,庄子不好意思不赏他一枚仙桃啰!此书的第三部题为“秋季歌声”(即第三个题目),取庄周“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生死循环之道为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故第三卷描写战争,可谓即描写旧中国的衰老,就是新中国的萌芽。故书中有“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等语。又有一段论人之永生与宝石之永生,我认为非常重要。可说人之永生是种族的,而宝石的永生是单独的,木兰游观始皇无字碑那一段尤说得详尽。那一块石头无情无感,故永远生存,人为有情之动物,故个人死去而家族却永远流传。有人说这不过为要充满人求永生之欲望,强为解释,但我说有深道理在内,非妄言也。木兰的生活变迁,也很值得研究: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后变为村妇,过幽雅山居的生活,及*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父亲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木兰是父亲的理想女子。书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国社会各种人物。此书内可以看见旧派人物慢慢地消灭,新式的人物跟着出来。代表*旧的是牛夫妇,曾老爷;代表新的是环儿,陈三,黛云。祝你们胜利!这部小说虽然是用英文写成,却有许多奥妙处,非中国人看不出来。西洋人看书比较粗心,也许不会体悟出来。中国奇特的心理,非中国人不能了解。又如书中谈《红楼梦》之处,当然非未读《红楼梦》者所能欣赏的。也有几处讽刺某一派人,也得中国人才能领会。一九三八年的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初两个月的预备全是在脑中的,后来开始打算,把表格画得整整齐齐的,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写了出来。几样重要事件也记下来。自八月到巴黎时动笔,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搁笔。其中搬迁不算,每晨总在案上著作,有时八页,有时两页,有时十五页,而*后一天共写了十九页,成空前之纪录。其中好多佳话或奇遇,都是涉笔生趣,临文时杜撰出来的。父亲不但在红玉之死后挥泪而已,写到那*壮丽的*后一页时,眼眶又充满了眼泪,这次非为个人悲伤而掉泪,却是被这伟大的民众所感动,眼泪再收也收不住了。作者写得自己哭了,怎么会叫读者忍着眼泪咽下去呢?《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林如斯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一座城池 本书特色 《一座城池》是韩寒创作的青春流浪小说,有里程碑之称。它有话剧版,电影版,但毫无疑问读原著才能百分百领略原汁原味的“韩式”文字。这是个关于城市...
荒漠迷踪 本书特色 我熟读卡尔·麦的每一本书。阅读他的作品,是探寻灵魂根源的旅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黑塞真的,卡尔·麦对我的影响十分巨大。每当我因为失败而觉...
《爱丽丝漫游仙境》内容简介:本书讲述的是小女孩爱丽丝追随一只会说话的白兔掉进兔子洞,进入一个神奇国度,遇到了许多会说话的生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 本书特色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精选了福克纳*有代表性的7个短篇,讲述了美国内战爆发后,南方的传统文化与北方价值观经历的巨大冲击与转变,...
2014-中国最佳中篇小说 本书特色在社会生活日趋商业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开始越来越多的远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在的文学领域在商业经济的感染下,鱼龙...
红楼梦:图文本 本书特色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火车梦 本书特色 《火车梦》是普利策小说奖三部短名单之一,是《时尚先生》《纽约客》和《洛杉矶时报》年度*佳图书,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丹尼斯·约翰逊经典中篇小说。丹...
方腊与宋江 内容简介 作者王一鲁1956年曾就读于北大历史系。从收集资料到写作完成历时30余年。该书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文学尝试,重点塑造了方腊...
玉兰曲-大宫-全二册 本书特色 这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女人一生的传奇。她爱过,也被爱过,可是身处?堂之上,权谋之中,她只能跟随命运的脚步,艰难地迈向每一个未...
承诺之地 本书特色 群众出版社将埃德加·爱伦·坡奖*佳小说作品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版。首批遴选的有《针眼》、《沉默的乔》、《无解之心》、《承诺之地》、《西马隆河的...
《遮蔽的天空》内容简介:《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泼墨一夜流萤幻灭之景 本书特色 一生如烟火般璀璨,也似流萤般短暂。富贵荣华终是梦,唯有幻灭方是永恒。——《了不起的盖茨比》[美]菲茨杰拉德著 田...
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 本书特色 《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由周振甫所著,对《文心雕龙》作了逐篇逐段的简注、讲评和翻译,是从“论文序笔”入手,即研究...
发现成吉思汗陵-蒙古秘藏-1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是国内首部全面解读蒙古帝国的文化悬疑小说,而且是唯一一部全景式展现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兴衰历程的文化悬疑钜制...
《提堂》内容简介:2012年布克奖、2012年科斯达文学奖、入围2013年沃尔特•司各特历史小说奖短名单 《纽约时报》书评版评出的“2012
天根 本书特色 《天根》讲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法属赤道非洲的猎象与反猎象的故事。法国人莫雷尔,二战期间在德国蹲了两年多纳粹的集中营,战后跑到乍得来开展保护...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绿野仙踪 内容简介 该书成书于乾隆中叶,是清代中期一部比较重要的长篇小说。书中以当时的社会时代为背景,刻画出了生活其间的各色人物,体现出鲜明的...
当局者迷 本书特色 迷彩:于斑谰中隐形,亦真亦幻,令人目眩。 心灵:时见色调繁复,虚实相间中,藏着人生种种变数。 心灵迷彩——现代人经常遭遇的困惑。世事纷纭,情...
大唐悬疑录2-璇玑图密码 本书特色 前秦才女苏蕙为挽回丈夫心意,用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出由840字排成的“文字方阵”,上下、左...
金陵秘事 内容简介 七月的一天,蒋老头子带着一帮人忽然到莫干山避暑去了,敏感的人就有了种种不同的揣测。紧跟着,财政部长王云五、主计部副部长南测海和几位管经济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