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箭文艺批评丛书》首辑收录熊元义的文集《眩惑与真美》、黄永林的文集《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和王泽龙的文集《反思与重构》共三本。
王泽龙的《反思与重构》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近20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观念的重新思考。王泽龙指出它所涉及的问题包括现代文学的文化史论、进化论、现代性、经典性等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观念问题。在90年代中后期,受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观念成为了文学史研究的主导观念与重要方法。在现代文学研究中,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现代性成为了一种对立的文学史观。他明确地指出了这种现代性文学史观体现出的二元对立论的观念局限。在对长期形成的二元对立文学史观反思基础上,王泽龙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史观。
本书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对近20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观念的重新思考。它所涉及的问題包括现代文学的文化史论、进化论、现代性、经典性等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观念问题。
王泽龙,湖北洪湖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9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中国新文学思潮研究》、《湖北文学史》、《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等教材多种。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有4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文学年鉴》、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或转摘。
内容提要本书为编选本文学史论著作,系统地汇聚了八十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全书由三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甘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中国古典诗法举要-版画插图版 本书特色 本书将诗法按感情、意象、语言、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进行论述与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理论与...
满堤红艳立春风:花蕊夫人诗注评 内容简介 花蕊夫人是五代后蜀主的妃子,她的《宫词》记叙了前蜀王衍当政时期,宣华苑内的繁华生活,揭开了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花蕊夫人...
唐代岭南社会经济与文学地理 本书特色 岭南的社会经济在唐代得到长足发展,与唐王朝加强对岭南的治理,以及北方地区士人、民众源源不断地进入岭南有极大关系。这些人不仅...
王力-希腊文学 罗马文学 本书特色 《希腊文学罗马文学》是关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入门读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的诸多领域,如诗歌、戏剧、哲学、...
比较诗学-邓乔彬学术文集-第二卷 本书特色 本卷所收为比较诗学的专著与论文。**部分为平行比较,收诗画比较专著《有声画与无声诗》,诗画比较论文l篇,比较文...
阎连科文学研究-(共二册) 本书特色 在当代文坛,阎连科算是个异类,他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及其作品,题材不拘一格,既有从政治、社会、宗法宗族等视角透视民间生存的乡...
《自得其乐》内容简介:★衔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大师,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
内容简介《视觉》系列主题书是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1.突出影像,注重视觉体验,将原来Lens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发挥
夏玉言在纯朴的山村成长,善良温柔、饱读诗书;即使两脚行动不便,也不怨天尤人,依旧努力自力更生……这样的他,哪里想得到,自
延安时期及其以后的文学趣味 内容简介 对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在政党意志与领袖权威的影响下,延安时期及其以后(1942--1966)的文学创作,一定时期内...
文案:懦弱而自卑的上班族阿部辰彌因為受不了失戀的痛苦打擊尋找男人一夜情,卻陷入了更加無法自拔的深淵之中。雖然明知道對方性
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二)1949-2008·第2卷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2)》: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参考书中国当代文学60...
南帆卷-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 本书特色 《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南帆卷》:关于文学,关于世界他们从未止歇的激情伴随自觉的文化探询总是在*具探索性的问题意识之...
连阔如(1903-1971),原名毕连寿,号仲三,笔名云游客。北京人。1927年的时候拜李杰恩学评书,擅说《三国》、《东周列国志》、《
红楼梦:历史与美学的启思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红楼梦》的文本解读作了深入而详细的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提出和论述了“时代镜子”说、“近代补天”说、“早...
诗经动物释诂(图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专门解释《诗经》动物的现代著作,运用《诗经》学、训诂学和现代动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诗经》中出现的112种动物名称作了...
死火重温 内容简介 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尔的词典里,它是哲思的别名;而在鲁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意志的象征。鲁迅一生都在寻找中...
昨夜月色 本书特色 在这个一切都显得匆促和纷乱的世界上,张爱玲似乎正在远去。但与许许多多日益细微的、只在小圈子里听得到声音的学问相比,对张爱玲的谈论、评说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