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1919—1949年间74位现代文学名家抒写北京的散文121篇,其中既包括如鲁迅的《我观北大》、老舍的《兔儿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包括许多大家未必熟悉的隽美散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汇聚了浓浓的社会风情和细腻洒脱的描写,从侧面发映出30年间的北京历史风云。本书既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份优秀散文读物,又是为研究者提供的一份丰富的专题史料。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编者的话
……
我的编辑工作显然还有不足,很可能挂一漏万,难免有遗珍之憾。但是,我也愿借此说明,如今做这项工作该有多么困难。不客气地说,我是以个人所藏的书刊为主进行选编工作的,因为我没有时间去跑图书馆,而且即使去了恐怕亦很难。听说旧报刊一般不让翻阅,让翻阅的还要付款;决定复印的,除了照理应付复印费外,还要另付提供资料费。有的则不准复印。公家图书馆若如此,我们还有什么话好说呢。遗憾的是陆晶清的作品,只选了一篇《再怀北平》,显然还有一篇初怀之作。可惜作者也曾托人去查,终于不得。姚克的《北平素描》,因因为影印本《申报・自由谈》缺了一天,只好漏收一节。若想想求全,谈何容易。个别文章一时还找不到发表年月及书刊的原始资料,只好大体测定其年月月,按先后顺序排列在书中。如谢冰莹梁实秋的文章便是。对于入选作者的情况,我每人加了几十个字的简介。书名《北京乎》,用了孙福熙当年的书名,确乎可以传达出旧时北京的色彩,读起来也很顺口。希望读者能喜欢这个名字。九四九年以后作家写北京的散文还有不少,希望有志者能做一点辑佚工作,读者还是很需要的。几十年来对于这样一本书的幻梦,总算由我自己来完成了。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一九八五国庆前夕
周作人
前门遇马队记
中华民国八年六月五日下午三时后,我从北池子往南走,想出前门买点什物。走到宗人府夹道,看见行人
非常的多,我就觉得有点古怪。到了警察厅前面,两旁的步道都挤满了,马路中间站立许多军警。再往前看,见有几队穿长衫的少年,每队里有一张国旗,站在街心,周围也都是军警。我还想上前,就被几个兵拦住。人家提起兵来,便觉很害怕。但我想兵和我同是一样的中国人,有什么可怕呢?那几位兵士果然很和气,说请你不要再上前去。我对他说,“那班人都是我们中国的公民,又没有拿着武器,我走过去有什么危险呢?”他说,“你别要见怪,我们也是没法,请你略候一候,就可以过去了。”我听了也便安心站着,却不料忽听得一声怪叫,说道什么“往北走!”后面就是一阵铁蹄声,我仿佛见我的右肩旁边,撞到了一个黄的马头。那时大家发了慌,一齐向北直奔,后面还听得一阵马蹄声和怪叫。等到觉得危险已过,立定看时,已经在“履中”两个字的牌楼底下了。我定一定神,再计算出前门的方法,不知如何是好,须得
向那里走才免得被马队冲散。于是便去请教那站岗的警察,他很和善的指导我,教我从天安门往南走,穿过中华门,可以安全出去。我谢了他,便照他指导的走去,果然毫无危险。我在甬道上走着,一面想着,照我今天遇到的情形,那兵警都待我很好,确确是本国人的样子,只有那一队马煞是可怕。那马是无知的畜生,他自然直冲过来,不知道什么是共和,什么是法律。但我仿佛记得那马上似乎也骑着人,当然是个兵土或警察了。那些人虽然骑在马上,也应该还有自己的思想和主意,何至任凭马匹来践踏我们自己的人呢?我当时理应不要逃走,该去和马上的“人”说话,谅他也一定很和善,懂得道理,能够保护我们。我很懊悔没有这样做,被马吓慌了,只顾逃命,把我衣袋里的十几个铜元都掉了。想到这里,不觉已经到了天安门外第三十九个帐篷的面前,要再回过去和他们说,也来不及了。晚上坐在家里,回想下午的事,似乎又气又喜。气的是自己没用,不和骑马的人说话;喜的是饶幸没有被马踏坏,也是一件幸事。于是提起笔来,写这一篇,做个纪念。从前中国文人遇到一番危险,事后往往做一篇“思痛记”或“虎口余生记”之类。我这一回虽然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在我却是初次。我从前在外国走路,也不曾受过兵警的呵叱驱逐,至于性命交关的追赶,更是没有遇着。如今在本国的首周作都,却吃了这一大惊吓,真是“出人意表之外”,所以不免大惊小怪,写了这许多话。可是我决不悔此一行,因为这一回所得的教训与觉悟比所受的侮辱更大。,一九一九年
(选自《谈虎集》,一九二八年北新书局局出版
版。)
姜德明,高级编辑,著名藏书家。1950年进入北京新闻学校学习,后供职于《人民日报》,任文艺副刊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等职。出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痴爱,开始藏书、著书,50年不辍,后任《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和藏书家雷梦水结识,并有书信和藏书往来。其收藏的特点是藏民国版图书。在这个时期,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变,这一切都在书籍上体现出来。拥有“五四运动”以来新文艺版本书万余册,其中许多是作家本人的早年签名本。
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 本书特色 这本《纸上烟霞--风景是心中的梦》是作者马力近年散文的一部分。作者行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国外著名景点,触景生情,对人生多有...
励志卷-不惧离别.不言沧桑-读者-乡土人文版十五年典藏精选集 本书特色《读者·乡土人文版》创刊十五年典藏精选,十五年名家人气佳作一网打尽,带你品美文,忆故乡。励...
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 本书特色 2010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无论对中国参与世博的历史来说,还是对世界世博史来说,都必将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可是与“我们确实把这件事...
唐人选唐诗六种(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在精、全、注、装四个方面做了工作。精,指精选古代诗文选本中*为优秀者予以推出。不仅注重编选者、编选思路的权威性,也...
文化笔记 本书特色 王小波是目前中国*富创造性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英,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方圆五里的听觉-新生代华文作家文库 本书特色 陈大为祖籍广西桂林,生长于马来西亚多种族杂居的城市怡保,求学于台北,天生血缘、后天经历都注定了陈大为的“边缘”身份...
岁月情缘 本书特色 本世纪共和国*隆重的国庆盛典举行完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五十周年联欢晚会现场直播也顺利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紧张、兴奋、激动,工作结束意犹未尽。...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 本书特色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与其说是一本书评集,不如说是关于作家和书籍的古怪记录:哲学家阿尔都塞为何杀妻,是谁在赞助里尔克,随笔作家罗兰·巴...
《奥威尔小说全集(套装共6册)》内容简介:《奥威尔小说全集》由《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让叶兰继续飘扬》、《上来透口气
在万千“汪迷”期盼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倾力打造的《汪曾祺全集》于2019年1月出版。该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12卷...
归去来兮-世界华人文库 本书特色 作者对“老公”的温情与她对孩子的挚爱随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而她幽默的文笔常会引起读者莞尔。作者虽是侨居美国的现代女性,归根结...
蒙田随笔 本书特色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关于近年来图书、电影的评论集,左手妙论昆汀塔伦蒂诺、贾樟柯、陈凯歌、杜琪峰,右手辣评冯友兰、杜维明、翁贝托艾柯、萨...
陈淳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有鉴于此,北师大文学院组织出版了《励耘文库》这套自选集系列丛书。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可视为北师人中文学科的前辈学人们对上述问题做出的回...
《艺术解码器:带你换个角度看艺术》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通过十篇文章,引导读者通过观察艺术作品本身,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艺术
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 内容简介 在一般意义上讲,中篇小说通常是就小说的篇幅而言,它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对于中文作品来说,人们一般将三到十万字左...
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跨越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从严肃,到油滑,到生死。
矫庵集 内容简介 一、本叢書编入當今健在之老輩與中青年詩詞家別集,擇其質量上乘、經编委會審閱通過者。二、選取詩詞别集,以『情真、格高语美、律嚴』為標準,在思想性...
沈从文作品-沈从文作品精选-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珍藏版 本书特色 沈从文被公认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湘西人民的优秀儿子,边城世界伟大的缔造者。他的作...
先驱者的形象 本书特色 《先驱者的形象》作者以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在鲁迅、郭沫若、曹禺等这些广为人们钻研、涉猎并取得一系列不同于前人的新颖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