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1919—1949年间74位现代文学名家抒写北京的散文121篇,其中既包括如鲁迅的《我观北大》、老舍的《兔儿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包括许多大家未必熟悉的隽美散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汇聚了浓浓的社会风情和细腻洒脱的描写,从侧面发映出30年间的北京历史风云。本书既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份优秀散文读物,又是为研究者提供的一份丰富的专题史料。
“中国文库”,顾名思义,所收书籍应当是能够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我们希望将所有可以代表中国出版业水平的精品尽收其中,但这需要全国出版业同行们的鼎力支持和编辑委员会自身的努力。这是中国出版人的一项共同事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且持之以恒,这项事业就一定能持续地进行下去,并将不断地发展壮大。
编者的话
……
我的编辑工作显然还有不足,很可能挂一漏万,难免有遗珍之憾。但是,我也愿借此说明,如今做这项工作该有多么困难。不客气地说,我是以个人所藏的书刊为主进行选编工作的,因为我没有时间去跑图书馆,而且即使去了恐怕亦很难。听说旧报刊一般不让翻阅,让翻阅的还要付款;决定复印的,除了照理应付复印费外,还要另付提供资料费。有的则不准复印。公家图书馆若如此,我们还有什么话好说呢。遗憾的是陆晶清的作品,只选了一篇《再怀北平》,显然还有一篇初怀之作。可惜作者也曾托人去查,终于不得。姚克的《北平素描》,因因为影印本《申报・自由谈》缺了一天,只好漏收一节。若想想求全,谈何容易。个别文章一时还找不到发表年月及书刊的原始资料,只好大体测定其年月月,按先后顺序排列在书中。如谢冰莹梁实秋的文章便是。对于入选作者的情况,我每人加了几十个字的简介。书名《北京乎》,用了孙福熙当年的书名,确乎可以传达出旧时北京的色彩,读起来也很顺口。希望读者能喜欢这个名字。九四九年以后作家写北京的散文还有不少,希望有志者能做一点辑佚工作,读者还是很需要的。几十年来对于这样一本书的幻梦,总算由我自己来完成了。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一九八五国庆前夕
周作人
前门遇马队记
中华民国八年六月五日下午三时后,我从北池子往南走,想出前门买点什物。走到宗人府夹道,看见行人
非常的多,我就觉得有点古怪。到了警察厅前面,两旁的步道都挤满了,马路中间站立许多军警。再往前看,见有几队穿长衫的少年,每队里有一张国旗,站在街心,周围也都是军警。我还想上前,就被几个兵拦住。人家提起兵来,便觉很害怕。但我想兵和我同是一样的中国人,有什么可怕呢?那几位兵士果然很和气,说请你不要再上前去。我对他说,“那班人都是我们中国的公民,又没有拿着武器,我走过去有什么危险呢?”他说,“你别要见怪,我们也是没法,请你略候一候,就可以过去了。”我听了也便安心站着,却不料忽听得一声怪叫,说道什么“往北走!”后面就是一阵铁蹄声,我仿佛见我的右肩旁边,撞到了一个黄的马头。那时大家发了慌,一齐向北直奔,后面还听得一阵马蹄声和怪叫。等到觉得危险已过,立定看时,已经在“履中”两个字的牌楼底下了。我定一定神,再计算出前门的方法,不知如何是好,须得
向那里走才免得被马队冲散。于是便去请教那站岗的警察,他很和善的指导我,教我从天安门往南走,穿过中华门,可以安全出去。我谢了他,便照他指导的走去,果然毫无危险。我在甬道上走着,一面想着,照我今天遇到的情形,那兵警都待我很好,确确是本国人的样子,只有那一队马煞是可怕。那马是无知的畜生,他自然直冲过来,不知道什么是共和,什么是法律。但我仿佛记得那马上似乎也骑着人,当然是个兵土或警察了。那些人虽然骑在马上,也应该还有自己的思想和主意,何至任凭马匹来践踏我们自己的人呢?我当时理应不要逃走,该去和马上的“人”说话,谅他也一定很和善,懂得道理,能够保护我们。我很懊悔没有这样做,被马吓慌了,只顾逃命,把我衣袋里的十几个铜元都掉了。想到这里,不觉已经到了天安门外第三十九个帐篷的面前,要再回过去和他们说,也来不及了。晚上坐在家里,回想下午的事,似乎又气又喜。气的是自己没用,不和骑马的人说话;喜的是饶幸没有被马踏坏,也是一件幸事。于是提起笔来,写这一篇,做个纪念。从前中国文人遇到一番危险,事后往往做一篇“思痛记”或“虎口余生记”之类。我这一回虽然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在我却是初次。我从前在外国走路,也不曾受过兵警的呵叱驱逐,至于性命交关的追赶,更是没有遇着。如今在本国的首周作都,却吃了这一大惊吓,真是“出人意表之外”,所以不免大惊小怪,写了这许多话。可是我决不悔此一行,因为这一回所得的教训与觉悟比所受的侮辱更大。,一九一九年
(选自《谈虎集》,一九二八年北新书局局出版
版。)
姜德明,高级编辑,著名藏书家。1950年进入北京新闻学校学习,后供职于《人民日报》,任文艺副刊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等职。出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痴爱,开始藏书、著书,50年不辍,后任《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和藏书家雷梦水结识,并有书信和藏书往来。其收藏的特点是藏民国版图书。在这个时期,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变,这一切都在书籍上体现出来。拥有“五四运动”以来新文艺版本书万余册,其中许多是作家本人的早年签名本。
李元洛作品集--诗词风景 本书特色 一个人即使富甲王侯,但他如果对唐诗宋词茫然无知,在精神上却可谓贫无立锥之地:一个人即使仕途亨通,但他对唐诗宋词如果视同陌路,...
《莫里哀先生传》内容简介:伟大的喜剧往往包孕着悲剧的精神内核,而这内核就是一个喜剧作家最正直的良心。一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
拉贝日记 本书特色 《拉贝日记》:斩首、焚烧、活埋……惨无人道,友爱、无私、善举……闪耀光辉,无耻狂徒、受害苍生、拯救英雄……交相出现。一切都是那么的不能忘记,...
曹雪芹故事 本书特色红学泰斗周汝昌为我们讲述生动鲜活的曹雪芹的故事——曹雪芹何以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曹雪芹?他的身世背景究竟如何?是在怎...
不可戏谑的时光 本书特色 《不可戏谑的时光》,**版书名为《曼陀罗的舞蹈》。时隔七年,重新修订出版。这是一本写爱的书。这次再版,作者对书中一些伪作觉悟的那些话都...
思想(下)-卷八.散文 本书特色 思想(上、下)是张承志短散文集,以“思想”为主题,收录作者相关的散文作品。张承志的散文是中华散文的翘楚,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是...
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1888-1935),葡萄牙诗人,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 的核心人物”和“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 。佩索阿未读完...
唐五代名家词选讲 本书特色 《唐五代名家词选讲》是唐五代词的选讲,其主要内容盖大多取自于台湾大安出版社1989年所出版的作者的4册一系列《唐宋名家词欣赏》,书中...
唐宋词书录 内容简介 一、本书收录唐、五代、宋、辽、金词的总集、合集、别集、词谱、词韵、研究资料以及今人著作的书目,起自唐代,迄于2004年底,一一标明书名、卷...
多多.爸爸一直在这儿 本书特色 作为父亲,肉腾腾为自己的孩子取名“多多”,寓意快乐多多,幸福多多。从他诞下的**天起,父亲就开始用相机镜头记录他的成长。孩子**...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苏洵 苏轼 苏辙文集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唐宋八大家:苏洵、苏轼、苏辙文集》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唐宋八大家精选,名篇佳作,千载传之不衰,文...
巴金-再思录 本书特色 文学巨匠深沉的天鹅之歌,《随想录》之后的滚烫再思。巴金-再思录 内容简介 本次再版,主要增加《再思录》增补本出版之后,发现和整理的文字、...
《读懂碳中和》内容简介: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从“十二五”起
雅人有深致-清赏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闻,一炉香的氤氲;看,一瓶花的姿态;听,一尾琴上的琤琮;赏,一块石的风骨……俱是水流云在,妙处难与君说。优雅并未远去,清韵犹有...
理想国 × 许子东 ——开讲啦!打开经典、打开民国、打开围墙的“见字如面”,有温度、有深度、有热血、有良知的“开箱之作”。【本书看点】★ 12堂“民国范儿”现代...
诗经:楚辞:曹操集:王勃集 本书特色 《诗经·楚辞·曹操集·王勃集》遴选了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
赵丽宏卷-心灵的芦笛-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1. 以瑰丽文采、珠玑妙语展现文学之美,带领你走入文学的世界;以万千哲思、敏锐心灵来探讨艺术之妙,于畅谈艺文间...
《华佗(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内容简介:华佗不谋荣利,不求仕进,苦心研究医术,精擅养生、
百花诗谱:憨夫百花吟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总达634页,海豚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济华的“博客诗集”,发表后受到博友欢迎与好评,有的...
《中产家庭如何保卫财富》内容简介:本书包括婚前、婚内、离婚、遗嘱继承与涉外婚姻五大部分,精选典型案例,每小节都由婚姻或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