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贵州麻山的苗族文化工作者——歌师,解读了他们口述史诗《亚鲁王》的过程。
★ 《亚鲁王》是苗族首部长篇英雄史诗,嵌合婚丧嫁娶、祛病禳灾、祈福祭祀等民俗礼仪,庄严而肃穆、完整而活态,篇幅宏大,是苗族古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因苗人的唱诵而流传了数千年
★本书系以口传史诗《亚鲁王》为主要线索,以史诗整理编译原态、传人访谈记录写实、文化事相叙述白描、图片摄制纪实写真等四条原则进行田野考察、口述访谈和图片拍摄
★本书系梳理探索了史诗古歌、服饰纹样、舞蹈韵律、节庆活动、祭祀葬俗等,把孤立的、平面的、专业的事相叙述,拓展为联系的、立体的、普同的文化叙述,勾勒出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亚鲁文化图景
★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项目,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出版企业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 编委会:
贵州省文化厅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友情提示:本书市面稀少,自带函套可能有损坏迹象,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亚鲁王》简介
2009年,贵州省紫云县麻山地区发现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这部万余行的“活态人民口头创作”,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作为依据,全部由歌师凭记忆用苗语唱诵。现在印行的史诗《亚鲁王》文本是由一位兼通苗语和汉语的苗族青年即席口译的手记,是*原始的“原生态”口头创作。史诗《亚鲁王》的整个叙述结构就是如何引导逝者的亡灵返回到这一族群的祖灵所在地——祖奶奶的居所。
《亚鲁王》的叙述以数千年的历史征战、逃亡、迁徙、开拓为经,以几千名古代苗族人物、四百余个古苗语地名、二十余个古战场的壮烈场景为纬,展开了极其波澜壮阔的英雄历史画面,将一个民族和其先祖的创世史、征战史和迁徙史融合成一部宏伟的历史诗篇,而死者的回归则是其整个叙述的主线。死亡不仅是作为开端,而且是整个叙述结构的基本架构。
在整个麻山地区,凡有人离世,就必从头到尾吟唱史诗《亚鲁王》,人们普遍相信,不如此,逝者就无法找到返回祖灵的道路,只能流落成为痛苦的孤魂野鬼,贻害后人。因此在广大麻山地区,凡有人亡故,都必须唱诵史诗《亚鲁王》,由歌师主持整个死亡仪式,歌师是史诗《亚鲁王》的领诵者、传播传承者、天地间的沟通者,也是衔接古今的灵魂的指引人。这部宏伟的人民口头创作正是因他们的唱诵而流传了万载千年。
“亚鲁文化”贯连古今,是苗族特有并为整个族群共享的传统文化,对当今的苗族社会生活还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次团购《亚鲁王书系》简介
这套《亚鲁王书系》是一次围绕苗族宏大口传史诗《亚鲁王》进行的跨学科、综合型、整体性的整理探究实践。它以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视觉人类学、口传史诗学、口述历史学、文化传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学等学科理论、观念、方法为指导,对史诗《亚鲁王》做一次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式的整理探究,以期探索路径,打开通道,建构一个可以全方位整理展示史诗《亚鲁王》的平台。
《亚鲁王书系》共含《史诗颂译》《歌师秘档》《苗疆解码》三册,分别以史诗本体、史诗的传承人、史诗传承的文化生态等三个角度,搭建起研究“亚鲁文化”的基础框架。
本书系以口传史诗《亚鲁王》为主要线索,以史诗整理编译原态、传人访谈记录写实、文化事相叙述白描、图片摄制纪实写真等四条原则进行田野考察、口述访谈和图片拍摄。梳理寻找苗族口传史诗诵唱、服饰纹样表意、舞步造型展示、节庆活动抒情、祭祀葬俗演绎等五种表意文化事相叙事中,关于亚鲁王故事、迁徙史和创业史等内容的痕迹。
本书系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等三个维度,观察史诗《亚鲁王》在传播传承的过程中,三种生态环境对史诗《亚鲁王》的传承影响。以麻山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观察对象,以自然环境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为主题,探讨在生态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困难、交通相当不便、社会生活封闭、外界影响屏蔽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史诗《亚鲁王》的传播传承得到的保护和受到的限制;以传诵史诗《亚鲁王》的歌师群体为访谈对象,以歌师口述史为重点,探讨社会生态与史诗《亚鲁王》传承及其变异的相互关系;以多种表意文化事相为探究对象,以梳理研究的结果为依托,探讨史诗《亚鲁王》与相关的表意文化事相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浸透、相互融合的关系;用史诗整理编译、田野访谈口述、主题研究探讨、实景图片展示等手段,探索史诗《亚鲁王》的文化生态学研究思路,打造一个文化生态学研究的系统标本。
难忘的书与插图.续篇 本书特色 “果戈理开手做《死魂灵》**部的时候,是1835年的下半年,离现在足有一百年了。幸而,还是不幸呢,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
中俄人文合作历史与现实 本书特色 《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文库:中俄人文合作历史与现实》系统介绍和评述了中俄人文合作各领域的情况,涉猎的领域较广,涉及的范围比...
文化研究:批评导论 本书特色 西蒙·杜林编著的这本《文化研究--批评导论》对文化研究从出现伊始到目前全球化做了一个全面的、具有启发性的简单介绍。从描述文化研究的...
2012-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本书特色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2》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丰厚的历史积淀,是我们灵魂的“根”,也是今天我...
※設計概念說明:書封挖洞,透出戀人的模樣。當我們各自的快樂,成為彼此最甜美的幸福,愛情,將停格在我們想念彼此的時候。愛情可以很偉大,也可以很自私……是愛情,讓我...
语言的风采 本书特色 《语言的风采》的作者汪惠迪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20多年,1984年10月任职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先后从事编辑、新闻研究等工作,后任...
《佩文斋耕织图》+《耕织图》流变 -二本 本书特色 ★ 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农桑的传习是重要的事情,各种版本的《耕织图》广为流传,其中影响较大的,则是康熙皇帝主持...
汉语音韵学 本书特色 《汉语音韵学》原名《中国音韵学》,1936,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本书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叙述了传统的今...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本书特色 由王思明、李明主编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精)/中国农业文化遗产》首次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对其进行了...
席面文化 本书特色 《席面文化》是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关于为什么吃、吃什么、怎么吃的美食大餐,是文化中国——舌尖上的美食、餐桌上的礼仪一锅出...
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 内容简介 对中医的否定性态度,往往并不是经过精密的价值批判而得出否定结论,而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首先把传统划入“旧文化...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本书特色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可用作翻译和翻译理论教材,特别适用于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翻译与语言文化研究...
《邓小平实录4:1982—1997》内容简介:本书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倾力创作,在体例上按时间顺序编排,共分四卷十编,每一编又分为历
国粹-人文传承书 本书特色 《国粹:人文传承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它是一部可以流传下去的大书。当代大作家以优雅美文写传统,学识渊博又极具激...
《吉他和弦图解完全学习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吉他和弦的学习工具书,书中包含了吉他常用及拓展的和弦,每个和弦的按法都配有
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 本书特色 本书分别对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四位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开阔的时代和学科视野上,对他...
北京城市发展史-北京城市史 本书特色 综合论述了北京城从燕都蓟城到隋唐幽州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发展过程。重点对不同历史时期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
台湾大陆常用汉字对照字典 本书特色 《台湾与大陆常用汉字对照字典》:台湾与大陆常用汉字对照字典主要适用于台湾及香港、澳门的读者。对台湾正体字、大陆简化字进行比较...
追寻80年代 本书特色 这是激情流溢的年代,这是理性回归的年代;这是众声喧嚣的年代,这是暗潮涌动的年代;这是启蒙祛魅的年代,这是复兴崛起的年代;这是需要追寻与怀...
中华文化辞典-第二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2010年4月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化史学者冯天瑜主编,何晓明、邓建华、严昌洪等担任副主编★ 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