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日记秘事》
蒋介石的日记应分作两部分来看,早期的部分,即他未飞黄腾达之前的日子里,他的日记,多半是情感与隐私的真实流露,尤其是他后来发表日记时自己以为“不宜公开”而涂抹去的部分,那是一个活脱脱的蒋介石的模样。当蒋介石捷足先登,一跃而成九五之尊之后,角色变化了,他公开的言行与内心思想有很大的反差。例如:我们过去只知道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论及抗日,肯定是“假抗战,真反共”,不是人即为鬼,但是我们按照蒋介石日记所述,去探摸他的思想形成与发展,或许会对蒋介石有个新的了解和重新认识,也能透过这个历史黑匣子更多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真相。
蒋介石的早年日记,是经过他本人审阅和涂改过的。当时他的业师毛思诚为撰写蒋介石年谱,蒋介石将其早年的日记、信函及各类文件亲交予毛思诚,毛“反复披览,悉外间所不克见:而为历来珍秘之故楮,惊喜以获至宝”。
毛思诚据此,写成《民国十五年之蒋介石先生》等文。
因抗战爆发,藏于奉化毛家的这些珍贵日记、信函、文件等来不及运出,毛氏家人便将其藏于旧宅墙中。迨至抗战胜利蒋介石还都之后,毛氏未及送还,国共三年内战,蒋家王朝败退台湾,这些文献终无法重见天日。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狂飙,涤荡着一切“污泥浊水”。红卫兵运动“破四旧、立四新”,而奉化的专案组为追查蒋介石日记等大毒草,抄家、审问,大搞逼供信,毛氏子孙为保护蒋介石日记,几十人受株连,受迫害致死者数人。但始终未被搜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共产党恢复实事求是优良传统,政治清明。1984年,毛思诚之孙毛丁老人将蒋介石日记等文献捐献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才公布于世。其中被蒋介石亲笔抹去的地方,也由其研究人员辨认、恢复,一个完整的蒋介石的形象才被学者们所认识。
此时,台湾、日本等地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研究蒋介石的书籍、论文,引用了台湾大溪档案中的一些后期蒋介石政治、军事、档案,包括日记。其中一些内容则需要我们去鉴别和研究。
编者略择其中部分日记,配上毛氏后人捐献出的早年日记,编成此书。
《蒋介石手令秘事》
本书收录了自1924年以来蒋介石的一些手令,包括了刚正不阿 蒋介石开除黄埔生、党国元老 立法之争院长被扣、出尔反尔 青年学生国府被骗、欲加之罪 顾祝同制造“文字狱”、敢于直言 《申报》巨子被杀之谜、朝令夕改 淞沪之战坐失良机、江阴作战 要塞官兵无所适从、卫戍首都 蒋介石犯兵家大忌、上将抗命 委员长诛杀韩复榘、军政部长 手令平息嫡系之争、中将渎职 蒋介石怒下绞杀令、触犯龙颜 中统局长丢官内幕……等等。
《蒋介石信函秘事》
“文如其人”。蒋介石的信函恰是他思想的写照,性格的反映,心理的折射。
从蒋介石的人生轨迹分析,他的信函反映出来的特点,明显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以1926年北伐战争的发动为标志。在此之前。由于他的地位还不甚显赫,尚处于个人奋斗时期,因此也常有真情的流露,反共的迹象尚有遮掩。同事、亲戚、僚属之间也多以书面形式进行表达,或娓娓而谈,或哓哓置辩,或抵掌而论,甚至不无偏激、冲动和不成熟。惟其如此,反而显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反映了他的心路历程。
北伐战争发动后,蒋介石开始登上了权力的*高峰,从此以后,他写信的风格也为之一变,给人一种颐指气使、霸道的感觉,多指示,多教训,多说教,其语言也显得干巴、枯燥、程序化,而缺少真情的流露。在形式上,因为戎马倥偬,转战南北,为追求便捷、快速,则多以函电的形式表达,篇幅也较之以前更为简短。这种变化,其实也显示了一种身份上的变化和尊严。
蒋介石的信函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各个侧面,内容涉及家庭、婚姻、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由于蒋介石地位的特殊性,人生的传奇性以及其森森城府,因此围绕他发生的许多事至今是人言人殊,如雾里看花,莫衷一是,而这些信函则正是他个人的自白,这对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蒋介石,乃至对民国史的探讨都不无益处。事实上,作为历史上一位风云人物,执中国政坛牛耳数十年,他的信函也确有可读之处、玩味之处。他的某些人生观、处世哲学、立身思想、统治手法、治兵心得也都带有某些明显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烙印和儒家思想的痕迹,不乏糟粕,也不乏值得总结讨论之处,这些,也许正是我们操作此书的某些原因。
“蒋介石秘事”3册,从研究蒋介石的书籍、论文中选取1920-1949年蒋介石书写的信函、日记和手令,内容涉及家庭、婚姻、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图文并茂、文字通俗,皆是他思想的写照,性格的反映,心理的折射,透过这些档案资料,读者或许会对蒋介石有重新的认识,更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真相。
草原帝国(缩译彩图本) 内容简介 我们甚少将目光投身中亚,而恰恰是对中亚的无数次争夺,改写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无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还是鲜卑人、契丹人、女真...
元史·诸王表笺证 内容简介 《元史》卷一百零八为元代蒙古诸王及其封地表,极具史料价值。遗憾的是,该表存在一些错讹和较多遗漏,且过于简略。法国著名汉学家韩百诗教授...
宋代文学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分文体篇、体派篇、思想篇、题材体裁篇和学术史篇。内容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代各体文学的历史地位;雅、俗之辨;尊体与破体等。宋代...
回忆吴有训 本书特色 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回忆吴有训》是一本介绍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吴有训教授的生平和他的科学贡献的书。这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 ...
《生命的未来》内容简介:70年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之问”——生命是什么。70年后,“人造生命之父”
君临天下2:从刘备到杨坚 本书特色 《君临天下》共分四册,作者以“历史”局外人的身份看历史。通过对两千年中国历史上二十五位*为有名的帝王的评述,解读我们的文化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大唐传载(外三种)/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四种唐代笔记:即《大唐传载》、《幽闲鼓吹》、《松窗杂录》、《尚书故实》。 1.《大唐传载...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本书特色 六王毕,四海一。崛起于蛮荒之地的秦人,策马中原,浴血饮剑,孕育出赫赫人秦帝国。赢政雄才,治民又可称暴虐。北筑长城,南征百越,...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4 本书特色《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4》由耿立主编,精选2014年全国各地报刊中优秀的文史精品佳作,内容涉及古今中外,讲究思想、...
新史学第二辑 本书特色 布罗代尔(Fenand Braudel.1902-1985),法国历史学家,《年鉴》杂志主编,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年鉴派的领袖人物,被冠以...
《分布式高可用架构之道》内容简介:本书从开发高可用系统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出发,逐步讲解应用的高可用、数据库高可用、缓存高可
青岛崂山抗战画史 本书特色 韩晓麟、江铭虎主编的《青岛崂山抗战画史(精)》所集纳的照片,反映的是青岛保安队于1942年至1945年间在崂山进行抗日游击战的珍贵图...
武汉旧影 内容简介 简介《武汉旧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名城百年”系列中的一部,与《大武汉旧影》相比,突出了代表武汉地方特色的内容。全书九个部分,分为江城水城...
生子当如孙仲谋 本书特色 南门太守编著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华阳国志》、《江表传》、《吴录》、《吴历》等史籍,集中...
老照片-第八十辑 本书特色 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第80辑)》内容包括:回忆夫人邓懿周一良、抗日女杰郑苹如孙孟英、一支鲜为人知的革命军队王秋杭、入缅参战的中国知...
1944年3月,驻缅甸日军第15军的3个主力师团,为夺取盟军在印度英帕尔的反攻基地,切断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缅甸的防御态势,对英印
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 本书特色 “什么是*好的历史学”,是一个涉及历史研究本质的问题,是所有从事史学研究的人都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当然,这也是史学领域*富有争议,...
1928-1933-长城以北-一寸河山一寸血-全景式展现中国正面抗日战场-01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近的历史,那...
伊犁研究:史地篇 内容简介 《伊犁研究:史地篇》收录了研究伊犁河上游地区考古、伊犁地名史源、伊犁兵要地理、新疆历代屯垦管理制度、清代新疆军府制度、清末“伊塔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