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并对它们作了客观的比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TI/EI系统、X.25、
B-ISDN、SS7、FDDI、MAN/SMDS、ATM、住宅宽带以及移动通信系统、IPv6等。全书各部分的内容各有侧重并且
涵盖全面,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通信领域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本社已于1998年出版了一套“ATM及B-ISDN技术丛书”的影印原文版。该丛书发行后,颇受欢迎。应广大读
者要求,现又推出这套丛书的中文版,本书是其中的一本。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对增强业务的需求
1.1.1 过去
l.1.2 未来已经成为现在
1.1.3 新兴通信技术的目标
1.1.4 LAN的互连
1.1.5 简要总结
1.1.6 对更大通信容量的要求
1.2 LAN和WAN互连
1.2.1 连接分散的LAN的代伯
1.2.2 虚拟专用网(VPN)
1.3 建议的解决方案
1.4 困惑因素
1.5 快速中继系统
1.6 技术趋势
1.6.1 硬件和软件
1.6.2 新技术:用还是不用
1.7 宽带网络
1.8 宽带信令层次结构
1.9 新技术支持的应用
1.10 新技术:竞争还是互补
1.11 性能和距离因素
1.12 为网络取得服务:按需带宽
1.13 哪里提供服务
1.14 新兴通信技术的分层结构
1.15 小结
第2章 新兴通信技术的基础
2.1 虚电路
2.1.1 几句题外话
2.1.2 永久虚电路(PVC)
2.1.3 交换虚电路(SVC)或按需连接
2.1.4 半永久虚电路(SPVC)
2.2 面向连接的系统和无连接的系统
2.2.1 面向连接的系统
2.2.2 无连接的系统
2.2.3 争论
2.2.4 面向连接的系统和无连接系统的共存
2.3 可变比特率应用和恒定比特率应用
2.3.1 VBR应用
2.3.2 CBR应用
2.4 流量控制和拥塞管理
2.4.1 显式流量控制
2.4.2 隐式流量控制
2.4.3 无流量控制
2.5 用户有效负载完整性管理
2.6 分层协议和协议数据单元
2.7 寻址和识别方案
2.8 多路复用方法
2.9 交换、路由选择与中继
2.9.1 信源与非信源路由选择
2.9.2 固定的和自适应路由选择
2.10 网络接口
2.11 小结
第3章 成熟的技术
3.1 TI/EI载波系统
3.1.1 TI和EI的用途
3.1.2 “典型”拓扑
3.1.3 TI和EI的层
3.1.4 TI/EI PDU
3.1.5 关于T1/E1的结论
3.2 X.25
3.2.1 X.25的用途
3.2.2 典型拓扑
3.2.3 X.25的层
3.2.4 X.25 PDU
3.2.5 X.25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3.2.6 关于 X.25的结论
3.3 ISDN
3.3.1 ISDN的用途
3.3.2 典型拓扑
3.3.3 ISDN的层
3.3.4 ISDN PDU
3.3.5 关于ISDN的结论
3.4 7号信令系统(SS7)
3.4.1 SS7的用途
3.4.2 典型拓扑
3.4.3 SS7的层
3.4.4 SS7 PDU
3.4.5 关于SS7的结论
3.5 FDDI
3.5.1 FDDI的用途
3.5.2 典型拓扑
3.5.3 FDDI的层
3.5.4 FDDI PDU
3.5.5 FDDI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3.5.6 关于FDDI的结论
3.6 小结
第4章 帧中继
4.1 帧中继的用途
4.2 有关的标准
4.3 典型的帧中继拓扑
4.4 帧中继的层
4.4.1 帧中继以及它与ISDN各层的关系
4.4.2 OSI和 ANSI的层
4.5 帧中继协议数据单元(PDU)
4.6 帧中继操作详述
4.6.1 帧中继核心功能
4.6.2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
4.6.3 帧中继链路层差错检验
4.6.4 潜在的拥塞问题
4.6.5 业务管理
4.6.6 综合链路层管理(CLLM)
4.6.7 丢弃适合位
4.6.8 承载信息速率
4.6.9 泄漏CIR和快速前向CIR
4.6.10 使用B↓c和B↓e的业务的分类
4.6.11 DLCI详述
4.7 帧中继网络到网络接口(NNI)
4.7.1 NNI操作
4.7.2 Bellcore交换访问FR(XA-FR)PVC业务
4.8 帧中继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4.8.1 DLCI值
4.8.2 帧中继附加选项
4.8.3 局部管理接口(LMI)
4.8.4 帧中继SVC操作
4.8.5 服务质量(QOS)的其他选项
4.8.6 帧中继与ATM互连
4.8.7 帧中继上的多协议操作
4.8.8 帧中继MIB
4.9 帧中继工作表
4.10 小结
第5章 快速和交换以太网
5.1 几代 LAN
5.1.1 第1代
5.1.2 第2代
5.1.3 第3代
5.1.4 第4代
5.2 交换以太网
5.2.1 交换以太网体系结构
5.2.2 存储转发和直通交换
5.3 虚拟 LAN
5.4 快速以太网
5.4.1 100BASET
5.4.2 AnyLAN
5.5 快速/交换以太网工作表
5.6 小结
第6章 城域网(MAN)和交换多兆位数据业务(SMDS)
6.1 MAN的用途
6.2 有关的标准
6.3 典型的MAN拓扑
6.4 MAN的层
6.5 MAN协议数据单元(PDU)
6.6 MAN操作详述
6.6.1 存取单元(AU)
6.6.2 DQDB协议概览
6.6.3 DQDB计数器
6.6.4 位置发现
6.6.5 分段和包封操作
6.6.6 MAN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6.7 MAN 小结
6.8 SMDS简介
6.9 SMDS的用途
6.10 有关的标准
6.11 典型的SMDS拓扑
6.12 SMDS的层
6.13 SMDS协议数据单元
6.14 SMDS操作详述
6.14.1 拥塞的定义和度量
6.14.2 持续信息速率(SIR)和访问种类
6.14.3 SIP分段与包封功能
6.14.4 SNI服务质量(QOS)操作
6.15 交换运营商接口(ICI)
6.16 SMDS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6.16.1 SMDS地址管理操作
6.16.2 ISSI
6.16.3 操作系统/网络元素(OS/NE)接口(操作技术)
6.17 SMDS MIB
6.18 MAN/SMDS工作表
6.19 SMDS小结
第7章 异步传输模式
7.1 ATM的用途
7.2 相关的标准
7.3 一种ATM拓扑
7.4 VPI和VCI标号
7.5 ATM的层
7.6 ATM协议数据单元(信元)
7.7 ATM操作详述
7.7.1 物理层接口
7.7.2 铜缆上的ATM
7.7.3 信元大小的基本原理
7.7.4 网络透明操作
7.7.5 ATM标号
7.7.6 多路复用VCI和VPI
7.7.7 ATM按需连接
7.7.8 ATM交换
7.7.9 业务种类
7.7.10 AAL类型
7.7.11 ATM网络中的业务管理
7.7.12 ATM论坛和ITU-T业务控制和拥塞控制
7. 8 ATM B-ISDN交换运营商接口(B-ICI)
7.8.1 B-ICI的物理层要求
7.8.2 B-ICI的业务管理
7.8.3 参考业务负载
7.8.4 B-ICI的层管理操作
7.9 ATM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7.9.1 ATM网络的寻址
7.9.2 网络管理
7.10 ATM MIB
7.11 ATM工作表
7.12 小结
第8章 同步光纤网/同步数字层次结构
8.1 SONET/SDH的用途
8.2 有关的标准
8.3 典型的 SONET/SDH拓扑
8.4 SONET/SDH详述
8.4.1 自动保护倒换(APS)
8.4.2 SDH多路复用结构
8.4.3 有效负载和包络
8.4.4 有效负载指针
8.4.5 有效负载映射实例
8.4.6 映射和多路复用操作
8.4.7 差错检验、诊断和恢复
8.4.8 控制头部和字段
8.5 SONET/SDH设备
8.6 SONET/SDH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面
8.6.1 运行、管理和维护(OAM)操作
8.6.2 SONET/SDH的发展前景
8.7 SONET/SDH工作表
8.8 小结
第9章 移动通信技术
9.1 移动通信系统的用途
9.2 典型的蜂窝系统拓扑结构
9.3 蜂窝系统操作详述
9.4 GSM
9.4.1 GSM接口
9.4.2 呼叫的路由选择
9.4.3 位置更新
9.5 GSM900/DCS1800:PCS1900(TDMA)的基础
9.6 CDMA:商用移动-无线领域的新成员
9.7 无绳系统操作详述
9.7.1 C↓2
9.7.2 DECT
9.7.3 关于PCS的其他标准化工作
9.8 美国和PCS市场的频率资源拍卖
9.9 蜂窝数字数据分组系统规范(CDPD)
9.10 第三代移动系统
9.11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表
9.12 小结
第10章 住宅宽带
10.1 用户环路问题
10.2 建议的解决方案――两种联锁方法:编码/调制和布线
10.3 用户需要多大的带宽
10.3.1 下行带宽
10.3.2 上行带宽
10.4 编码/调制和布线以外的部分:业务提供
10.5 编码和调制
10.5.1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路(HDSL)
10.5.2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
10.6 本地环路的布线:用户环路选项
10.6.1 混合/光纤铜线(HFC↓op)
10.6.2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
10.6.3 光纤到路边(FTTC)和光纤到家庭(FTTH)
10.6.4 本地环路的无线实现
10.7 宽带信号的管理
10.8 住宅宽带工作表
10.9 小结
附录10A:住宅宽带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10A.1 正交调幅(QAM)
10A.2 调制方案和比特率举例
10A.3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
第11章 宽带信令网络
11.1 什么是宽带信令网络
11.2 宽带信令系统和常规信令系统的差异
11.3 N-ISDN和 B-ISDN
11.4 宽带信令网络操作实例
11.5 宽带网络提供的业务举例
11.5.1 ISO 9577
11.5.2 ATM参数
11.6 宽带信令协议
11.7 宽带信令堆栈如何运行
11.8 宽带信令工作表
11.9 小结
第12章 高级智能网
12.1 话务员服务系统(OSS)
12.2 800业务――高级智能网(AIN)初探
12.3 AIN的几个关键方面
12.4 智能网和高级智能网
12.5 功能分配
12.6 AIN的演化
12.7 AIN的其他部分
12.8 AIN操作实例
12.9 AIN的基本呼叫模型
12.10 标准化消息
12.11 专用虚拟网络
12.12 AIN工作表
12.13 小结
第13章 网际协议第6版(IPv6)
13.1 网际协议(IPv4)的功能
13.2 IP地址
13.3 IP和IP地址的有关问题
13.4 解决方案――扩展的IP地址空间
13.5 IPv6地址开销的替代方案
13.6 下一代 IP-IPv6
13.6.1 IPv4头部各字段的功能
13.6.2 IPv6头部各字段的功能
13.7 IPv6与 ATM
13.7.1 固定路由和虚电路
13.7.2 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
13.8 关于IPv6与ATM的争论
13.9 IPv6工作表
13.10 小结
附录A 通信网络指南
附录B 分层协议、OSI 和 TCP/IP
附录C 管理信息库(MIB)
附录D 新兴通信技术工作表
缩略语
TheGNUAutotoolsmakeiteasyfordeveloperstocreatesoftwarethatisportableacrossmanyUn...
《婴幼儿童身心保健》内容简介: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系统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伤害并罹患各种疾病。因此,家长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19)》内容简介:《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19)》将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唐代文学研究界的基本研究情况及动态
《与共和国共成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口述史(第二辑)》内容简介: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自1937年成立以来
Inover40yearsatBraun,DieterRamsestablishedhimselfasoneofthemostinfluentialdesign...
《PyQt编程快速上手》内容简介:PyQt是一个创建GUI应用程序的工具包,是Python编程语言和Qt库的成功融合。本书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
本书是第一本对日本计算机和通信产业的演化历史进行全面分析的著作,弗朗斯曼教授在研究上填补了这一空白,得到了各国众多知名学
《汉英科技翻译》是以原汁原味的英语原文作为译文这样的创新思维构思的,采用了从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结合上阐述翻译方法这样的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内容简介:在一个时间和知识都极度被碎片化的时代,很多事情已经变得不可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
Solid Edge高级篇 本书特色 本书以EDS公司*新版本的SolidEdge为内容编写而成。本套丛书分为《SolidEdge基础教程》、SolidEdge...
《古典吉他入门完全自学教程》内容简介:音乐的本质是通过声音传递人的内心情绪及各种感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人类有着丰
《知识产品经理手册:付费产品版》内容简介:本书中不仅有方军在互联网内容与知识产品多年从业经验的精华总结,更有知识产品圈顶级
计算机密码应用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四川大学密码学公共选修课所用的讲义基础上编写而形成的。内容涉及密码学中几大“核心”领域,包括分组密码、香农理论、序列密码、...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ASP.NET2.0的新技术,包括新控件、新功能和新的类。为了让读者全面地学习ASP.NET2.0,书中还讲到
《探索的历程》内容简介:本书为《许成钢文集》的第一卷,其中多数是曾发表于媒体的非学术和半学术的文章,面向对社会科学有兴趣的
《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2版)成功、有效地进行软件测试的实用策略和技术:基本的测试原理和策略 验收测试程序检查和走查 安装
IBMAS/400到IBM@serveri系列的转变以及5版本系统软件的推出,都是IBM罗彻斯特实验室迎接电子商务时代变革的重要标志!本书将带领
本书由ACE的几位核心开发者撰写,快速而直接地解释了怎样充分利用ACE。从介绍ACE开始,循序渐进,详细讨论了ACE的IPC设施、进程及
《详解AutoCAD 2022机械设计(第6版)》内容简介:本书结合典型机械设计案例,详细讲解AutoCAD 2022机械设计的知识要点,让读者在学
环境设计人机工程学 本书特色 《环境设计人机工程学》由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环境设计人机工程学 目录 1 概论1.1 人机工程学概述1.2 人机工程学在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