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先生简介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经济动态组组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930年1月24日生于南京。1948年考取金陵大学文学院,因病于1950年正式入学。入学后转入经济系学习。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金陵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53年大学毕业, 1954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5-1956年跟后来在柯西金时期成为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的前苏联专家阿・毕尔曼学习,研究企业财务和国家财政问题。1956-1957年参加全国范围的体制调查和体制改革研究。他参加了孙冶方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论》和于光远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作。在这一期间,他的理论文章,如与林子力合写的《全民所有制经济论》等,特别是为于光远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写的《社会主义的<经济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196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社会主义的过渡性》一文,被国外某些学者认为是一篇某种原则上区别于前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体系的代表作。
1976年以后,他进入了工作最紧张、成果最丰富的时期。1977年他较早对大寨"左"的口号和做法提出了公开的批评。他还参加了"按劳分配讨论会"的筹划和组织工作,在经济理论方面对极"左"思想发起了系统批判。从1979年开始,他把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面来。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想法。他和其他经济学家一起,为在中国开辟比较经济体制研究这个新的学术领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1982年和别人合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经济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和《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等文章,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
198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研究员, 1984年7月访美归来。他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某些简政放权的措施,使得地方封锁割据现象加重,而企业并未获得应有的自主权,于是在中国经济学文献史第一次提出了"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分权的概念,指出必须避免走行政性分权的道路。1985年2月发表了《经济改革初战阶段的发展方针和宏观控制问题》。指出,为了保证经济改革能够平稳进行,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宏观经济关系比较协调,市场不太紧张,国家财政、物资后备比较宽裕的良好经济环境。此后,他针对现实经济中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以上观点,并提出对改革目标和实施步骤作出总体规划的时机已经成熟。
1985年11月,他领导一个课题组对"六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和提高人民生活三者的关系》为题的报告中提出,中国正处在二元经济迅速向现代经济转化的阶段。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十分注意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十分注意社会资金的积累,恰当地把握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速度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1986年初,他参加了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的工作。他有机会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整理。这一时期,他写的《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和改革的经验总结》等文章,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
吴敬琏工作概述成就概述:
1.对世界上各类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2.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树立这一改革目标作出了贡献。3.对腐败现象的体制根源、金融市场的发展途径等作出了科学分析,为处理这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方案。4.发展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在几个关键时刻提出了事后证明为正确的政策建议。
稳定发展股票交易市场(1988年6月)
谈谈“投机”(1993年7月)
平稳地放掉泡沫中的空气(1993年7月9日)
规范的公司化改制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1993年12月)
如何看待1994年初的股票市场(199年3月25日)
股市出路在于加大“泡沫”里的物质浓度(1994年4月11日)
要一个有规矩的市场(1994年4月15日)
“股份制改革”不等于“炒股票”(1994年5月31日)
何处寻求“大智慧”(1994年6月8日)
抓住股价下降的时机,把股市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1994年7月16日)
端正政府行为,健全股票市场(1994年12月)
过度投机对中国特别有害(1995年3月4日)
证券热炒的是与非(1995年8月)
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大计(1995年8月)
香港1995年冬资产市场形势和对策(1995年11月10日)
加大内部监管力度(1996年3月10日)
经济泡沫问题(1997年2月)
培育资本市场:关键何在?(1997年3月3日)
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证券市场(1997年3月5日)
明晰产权关系强化内部监管(1997年3月7日)
发展资本市场:我所反对的和所主张的(1997年7月)
发展资本市场要谨防经济泡沫(1997年9月24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七周年祝词(1997年12月 4日)
东亚金融危机与泡沫经济(1998年3月)
金融业是做什么的(1998年5月20日)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措施(1999年1月)
如何看待过度投机和泡沫经济(1999年1月)
转型期各种社会力量分析(1999年1月)
中小投资者不是可以任意鱼肉的小民(1999年3月5日)
确立股市投资者主权(1999年4月)
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1999年6月16日)
质疑“炒”股票(2000年3月7日)
打破幻想,抑制癫狂(2000年3月14日)
互联网:要发展还是要泡沫(2000年3月16日)
抑制股市泡沫,支持产业创新(2000年5月26日)
谈《基金黑幕》(2000年10月29日)
证券市场不能黑(2000年11月2日)
证券市场的一个公开秘密和规范之正道(2001年1月)
感受吴敬琏(2001年l月13日)
评说“庄家”(2001年1月14日)
附录
1 朱绍文《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及其教训》(1993年7月)
2薛小和《台湾岛是怎样落入“金钱游戏”的陷阱的》(1994年1月)
3陆向谦/李夏《不要用行政手段干预股票市场》(1994年7月)
4加尔布雷思《金融狂热简史》(摘编)
书衣百影续编(中国现代书籍装帧选1901-1949) 本书特色 不想出书之后,识与不识的朋友们广为推许,连海外的报刊也有转载者。不少人还反映所收作品仍嫌过多,为...
股市大亨 内容简介 彼得·林奇强力推荐!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彼得·林奇……他们是股市中的“超级股民”,他们是投资场上的“常胜将军”,他们以智慧和胆识演绎...
散户赚钱秘诀-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本书特色 投资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能做到在股票市场运作自如、做到我投资我做主呢?本书即由此出发,以趋势线...
快乐投资的背后:一个私募研究总监的投资学习历程 本书特色 怎样才能不裸泳?为什么怎样赚比赚多少更重要?为什么公司会自己受浮出水面?让我们一同打开她的投资笔记……...
槐市书话 本书特色 铭心绝品,是作者在从事古籍拍卖工作二十多年中,采访古籍善本、编纂书目和图录过程中的重要观点;阅书感想,记录了各种善本的流转过程,极富版本学的...
1915-2015-名家书画卷-安庆新文化百年 内容简介 一册在手,掬在手心的是历史的浪花。当代安庆涌现了大批知名书画家,如知名书法家黄绮、胡苏明、王恺和(台湾...
沃伦.巴菲特如是说 本书特色 经由这位世界上*伟大的投资者的提示,读者可以发现许多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秘密。通过对巴菲特这些机智而引人入胜的引语、著述及深受喜爱的...
选股,就选物美价廉的克里斯托弗•布朗是身体力行价值投资37年、战绩辉煌的专业资产管理者。根据自身的实战经验,布朗告诉我们,价
在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要想有效地进行企业经营或个人投资,必须了解宏观经济。《投资前必须读懂宏观经济:27个重要宏观经济指
猎取暴涨股-股是股非之一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分析了压制股价拉升或导致股价突然夭折的几类风险,以及由行情图表引发的失败交易风险,包括人们熟知的明显的风险和陌生的...
涨停密码-(精装修订版) 本书特色本书是作者继《伏击涨停》之后的又一扛鼎之作。作者在其20多年实战操盘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涨停基因的排列组合”入手,揭示了“...
短线看盘快速入门必读-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从短线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看盘,细致全面地讲解了股市中常用的短线看盘技巧和技术分析方法,并大量采用了沪深股市中的...
刘钢,律师执业三十余年,是亚洲资本市场著名律师,曾协助百度、新浪、网易、中移动等多家知名公司海外上市。2010年荣获国际著名法律评级机构Chambers and...
在政策利好及各种因素的刺激下,社会办医如火如荼,各路资本蜂拥而至,使整个医疗大健康产业的投资变得盲目浮躁,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这片最有“钱景”的天空下,取得良好的收...
作品目录导言/1高股息的股票不等于价格上涨的债券/13这股票太低价了:低市盈率的故事/44当股票交易价格低于账面价值/74好的投
《华尔街40年投机和冒险》出版于1930年,是理查德•D.威科夫的自传,讲述了他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华尔街投资冒险的经历,在这40
任何一本练习手册的目的都是为了积极促进知识从作者传递给读者或学生。尽管知识的传递有多个层次,但本书动致力于提供下列服务:
查尔斯H.道、本杰明·格雷厄姆、乔治·索罗斯、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马里奥·嘉贝利、唐纳德·特朗普等等都是投资明星中的
专业投资自我训练 内容简介 客观:本书所有内容均符合专业投资活动的实际需要,它将为你的投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务实:本书各个章节都是针对专业投资者完成实战...
什么叫“张二狗”的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不容易获得企业的面试机会?股票专家的投资建议真的比蒙上眼睛的猴子用飞镖选中的股票更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