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先生简介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经济动态组组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930年1月24日生于南京。1948年考取金陵大学文学院,因病于1950年正式入学。入学后转入经济系学习。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金陵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53年大学毕业, 1954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5-1956年跟后来在柯西金时期成为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的前苏联专家阿・毕尔曼学习,研究企业财务和国家财政问题。1956-1957年参加全国范围的体制调查和体制改革研究。他参加了孙冶方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论》和于光远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作。在这一期间,他的理论文章,如与林子力合写的《全民所有制经济论》等,特别是为于光远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写的《社会主义的<经济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196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社会主义的过渡性》一文,被国外某些学者认为是一篇某种原则上区别于前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体系的代表作。
1976年以后,他进入了工作最紧张、成果最丰富的时期。1977年他较早对大寨"左"的口号和做法提出了公开的批评。他还参加了"按劳分配讨论会"的筹划和组织工作,在经济理论方面对极"左"思想发起了系统批判。从1979年开始,他把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面来。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想法。他和其他经济学家一起,为在中国开辟比较经济体制研究这个新的学术领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1982年和别人合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经济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和《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等文章,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
198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研究员, 1984年7月访美归来。他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某些简政放权的措施,使得地方封锁割据现象加重,而企业并未获得应有的自主权,于是在中国经济学文献史第一次提出了"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分权的概念,指出必须避免走行政性分权的道路。1985年2月发表了《经济改革初战阶段的发展方针和宏观控制问题》。指出,为了保证经济改革能够平稳进行,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宏观经济关系比较协调,市场不太紧张,国家财政、物资后备比较宽裕的良好经济环境。此后,他针对现实经济中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以上观点,并提出对改革目标和实施步骤作出总体规划的时机已经成熟。
1985年11月,他领导一个课题组对"六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和提高人民生活三者的关系》为题的报告中提出,中国正处在二元经济迅速向现代经济转化的阶段。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十分注意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十分注意社会资金的积累,恰当地把握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速度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1986年初,他参加了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的工作。他有机会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整理。这一时期,他写的《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和改革的经验总结》等文章,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
吴敬琏工作概述成就概述:
1.对世界上各类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2.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树立这一改革目标作出了贡献。3.对腐败现象的体制根源、金融市场的发展途径等作出了科学分析,为处理这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方案。4.发展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在几个关键时刻提出了事后证明为正确的政策建议。
稳定发展股票交易市场(1988年6月)
谈谈“投机”(1993年7月)
平稳地放掉泡沫中的空气(1993年7月9日)
规范的公司化改制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1993年12月)
如何看待1994年初的股票市场(199年3月25日)
股市出路在于加大“泡沫”里的物质浓度(1994年4月11日)
要一个有规矩的市场(1994年4月15日)
“股份制改革”不等于“炒股票”(1994年5月31日)
何处寻求“大智慧”(1994年6月8日)
抓住股价下降的时机,把股市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1994年7月16日)
端正政府行为,健全股票市场(1994年12月)
过度投机对中国特别有害(1995年3月4日)
证券热炒的是与非(1995年8月)
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大计(1995年8月)
香港1995年冬资产市场形势和对策(1995年11月10日)
加大内部监管力度(1996年3月10日)
经济泡沫问题(1997年2月)
培育资本市场:关键何在?(1997年3月3日)
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证券市场(1997年3月5日)
明晰产权关系强化内部监管(1997年3月7日)
发展资本市场:我所反对的和所主张的(1997年7月)
发展资本市场要谨防经济泡沫(1997年9月24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七周年祝词(1997年12月 4日)
东亚金融危机与泡沫经济(1998年3月)
金融业是做什么的(1998年5月20日)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措施(1999年1月)
如何看待过度投机和泡沫经济(1999年1月)
转型期各种社会力量分析(1999年1月)
中小投资者不是可以任意鱼肉的小民(1999年3月5日)
确立股市投资者主权(1999年4月)
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1999年6月16日)
质疑“炒”股票(2000年3月7日)
打破幻想,抑制癫狂(2000年3月14日)
互联网:要发展还是要泡沫(2000年3月16日)
抑制股市泡沫,支持产业创新(2000年5月26日)
谈《基金黑幕》(2000年10月29日)
证券市场不能黑(2000年11月2日)
证券市场的一个公开秘密和规范之正道(2001年1月)
感受吴敬琏(2001年l月13日)
评说“庄家”(2001年1月14日)
附录
1 朱绍文《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及其教训》(1993年7月)
2薛小和《台湾岛是怎样落入“金钱游戏”的陷阱的》(1994年1月)
3陆向谦/李夏《不要用行政手段干预股票市场》(1994年7月)
4加尔布雷思《金融狂热简史》(摘编)
证券分析实践:投资王道 本书特色 精明投资有赖基础分析。不论是机构性还是个人投资,参考、学习前人经验累积起来的知识,是欲做资金主人者增加胜算的不可或缺的门径。股...
著名的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在其《励志进修书目》中,极力推荐“每一位有志成功者必读此书”:每当有比我年轻的人向我请教理财的
海岳楼金石丛编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青岛出版社出版★ “海岳”意指齐鲁,“海岳楼”是山东省图书馆1909年初创时藏书的主要建筑之一★ 收书四种,包括《...
理查德•威科夫(Richard D. Wyckoff)是股市历史上最杰出的学生之一。威科夫先生为《报价器杂志》(Ticker Magazine)(后来更名为《华...
富人理财策略 本书特色 你是否曾经抱怨过自己未曾含着金钥匙出生 你是否已经下定决心开始理财 你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理财习惯 你是否能够定期检视理财成果 你是否拥有个...
中国名花专著系列:中国牡丹 本书特色 《中国牡丹名品及文化艺术鉴赏》应成为一部内容丰富、详略得当、图片精美、设计考究、制作精良、规格高档、极具欣赏性和收藏价值的...
《跟妈妈学会计》的宗旨——将通俗进行到底!这位妈妈是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高级会计师。她在教女儿会计时,打破了传统的会计
驾驭交易-(原书第2版) 本书特色本书的**版诞生于2005年,自此之后,就成为日间交易图书的经典。今天升级版的约翰·卡特的《驾驭交易》在调整后,以全新面貌重新...
古玩指南续编 本书特色 《古玩指南续编(彩色图文版)》:再续《古玩指南》前缘弥补不足满足好古家之需萃珍斋掌柜赵汝珍三大巨著之一古玩百科全书《古玩指南》续编犀利文...
江左风流:十四至二十世纪的江南绘画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扬州博物馆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2013年3月至5月,扬州博物馆举办了“江左风流――宋、元、明...
富一代的致富回放键穷忙族的发家快进钮那些有钱人当年贫穷的时候都在做些什么?到底是怎样的行为模式为他们带来了巨大财富?◆一
《王永庆来不及教你的14堂理财课》内容简介:全球顶级富人、“经营之神”王永庆,办公室里放着破沙发,吃早餐要喝完半碗豆浆才加
《新手股市入门——图解99招》将从股民办理开户开始,到其必备的股票常识、了解股市、各个参与者以及股份公司、选择第一支股票、
聪明投资者的必读书-一本书读懂20位投资大鳄 本书特色 目前市场上这类书不多,没有发现有一本书囊括了20本投资名著,信息量如此之大的书。但书中所描述的这20本书...
印章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有关印章的鉴别和养护、投资分析、拍卖品的鉴赏等知识,同时分析了中国艺术品总体的市场情况,是中国艺术品投资和鉴宝方面的一本实用参考书。本书...
《股票投资心理战术》这本书是作者马丁·J·普林格继全美畅销书《技术分析》出版之后,为分析股票投资心理所结集的精辟论著.希望
经济和股市在未来的走势如何?未来将会是混乱不堪的——当然这种混乱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在金融市场上不过偶尔发生。安德烈·科
《财富直通车:基金投资入门与技巧》以介绍基金投资的知识和技巧为主,内容全面、案例丰富。将初学者投资基金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
[内容简介]从中环到北京,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以先后在香港和内地金融机构工作的经历,以亲历金融危机的独特视角,以多年金融实践
《零首付房产》为房地产投资类书籍。《零首付房产》针对目前中国房价持续上涨,大多数民众不具备房产购买力的情况,提出了一个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