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纪传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式,记述了京剧自孕育、形成、繁荣直到现在的全过程。
★ 32开平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 本套书初版自问世便引起海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1991年荣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2年,由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以《中国京剧发展史》的书名,翻译出版了繁体字本
★ 全书上迄1790年徽班进京,下迄1994年后的振兴京剧工作,汇集了京剧艺术的“史前期”及形成后160多年的完整史实
★ 本书包括京剧孕育形成、京剧逐渐成熟、人物、京剧的鼎盛时期、战争年代的京剧、京剧的黄金时代、“文革”前后的京剧、振兴京剧的新时期、京剧艺术在台港澳地区和国外等共11编60章
《中国京剧史》堪称一部剧种史中的宏篇巨著,洋洋洒洒二百多万字的文字论述,近四百幅的珍贵照片,简明、清晰的图表,以及那精美、典雅的装帧,使得书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图文并茂,充分展现出京剧的艺术风采。这部京剧史从筹划到出版,历时将近20年,动用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之多可想而知。这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艺术工程,编著者们的艰辛劳动,尽在不言中。当然,评价一部著作的优劣,不在其册数多少,更不看它虚有其表的包装,而至关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中国京剧史》作为一部艺术史书,它具有翔实的历史资料。书中几乎囊括了所有前人对京剧研究的史料记述,并以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对其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和考证。无论是从徽班、汉调相继进京,到京剧逐步孕育形成;还是京剧从形成到成熟的演进,以及南派京剧的出现,各种流派的产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京剧的繁荣与困惑,都能使人清晰地了解到其发展的脉络和详细过程。京剧曾有过几度辉煌,也曾几度衰落走入低谷。对于这个剧种的鼎盛时期和艰难处境,书中通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影响及剧种自身史的调查,客观地反映出其兴与衰的个中原因。《中国京剧史》不但从宏观上对京剧的剧种特色进行了充分的介绍,而且对京剧的表演、声腔、音乐、化妆、剧目和教育机构、演出团体、业余活动也都分门别类给予了详悉的阐述,由此,使人们对京剧的过去和现状,能够一目了然地得到全方位的认识。
《中国京剧史》在保证完整展现京剧发展的前提下,力求弥补其他有关史书的不足。如抗日战争的爆发,严重破坏了京剧的生存环境。大量京剧艺人奔赴抗日前线,以京剧为武器,向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再如解放战争期间,广大的京剧工作者,为着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处在战争年代,这两个阶段的京剧活动都很难比较全面的载入史册,而恰恰这又是京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可喜的是《中国京剧史》也较为详尽地记录下了这一既艰难又辉煌的战斗历程。
自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率领京剧团出访日本开始,半个多世纪里,众多的京剧表演团体频频出国,把京剧艺术传播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这种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使得京剧艺术在国外的影响日益强烈,同时,也促进了京剧本身的改革与发展。以前,由于条件所限,有关这方面史料较少,而《中国京剧史》在书中对每一次京剧团体的出访都有着明确记载,并且包括了演出性质、演出剧目和观众反响等等。这些,将为研究世界文化发展,提供极为宝贵的资料。
京剧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的创造,一部艺术家传记,就是一部京剧发展史的局部缩影。传统艺术的继承、某个流派的形成、新编剧目的上演及剧种、行当的演变,都可以在这些传记中得以印证。据笔者粗略统计,《中国京剧史》全书四卷,共收入各个时期各个门类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传记,多达五百余人,远至京剧形成时期的老生前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和张二奎,后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和孙菊仙,以及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近至90年代末的一批后起之秀,如老生演员于魁智、张建国,青衣演员张火丁、史敏等,并包括旅居海外的京剧名家。通过这大量翔实而生动的传记,我们从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身上,看到了他们如何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发展自己。演员在艺术上承上启下的发展,实际上也标志着京剧事业在不断的前进。另外,在以往的戏曲史书上,传记大多以演员为主,而《中国京剧史》为了更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京剧艺术的综合性,所以,不少在音乐、舞台美术、导演、编剧、教师、以及京剧史研究等方面有突出成就者,也被列入了立传对象。这就丰富和扩大了京剧在教育、编导、歌舞、服装、化妆、道具等多方面领域的研究。
《中国京剧史》的编纂,不仅集中了百年来广大京剧研究者的丰硕成果,而且有着重大的突破和发展。该书内容之广泛,史实之翔实,条理之清晰,考证之严谨,均为同类著作所不及。一部《中国京剧史》对京剧艺术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同时,它也是一部生动而形象的京剧百科全书。该书的出版对我国京剧事业的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国际上文化艺术发展研究方面,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少波,原名马志远,笔名苏扬、红石等。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会长、文化部振兴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京剧史》及《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主任、文化部振兴京剧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他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
《电子舞曲手册(第2版)》由专业的制作人和重混音乐人撰写,结合了舞曲制作的艺术与技术,内容经过了充分调研且行文优美。综合地介
锡剧女声唱腔声学实验研究 本书特色 侯超编著的《锡剧女声唱腔声学实验研究》是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重大项目“江苏区域方言文化研究”(项目号:0...
彭修文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话管弦乐曲家、指挥家,现代民族弦乐队的尊基者之一。40余年来他先后创作、改编了400余部民族管弦乐曲,
本书是一本关于音乐意义的书。全书主要包括音乐和语言、音乐与绘画、音乐与符号、作曲家与听众的感情、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对音乐
LetItBlurtistheraucousandrighteousbiographyofLesterBangs(1949-82)--thegonzojourn...
美國爵士樂全攻略是左耳文化籌備已久的爵士樂導讀專書,作者除了風格與藝人介紹外,也以多種角度提供評論與剖析,是本知識性與文
本书是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有关泰国的文化艺术史。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从浩潮的中、英、泰文资料中博采精华,又经过在泰国的
Cool Blues键盘速成 本书特色 帮助您找到真正的blues感觉:三连音兴复段和回转。正宗的八度下行连奏。左手及右手变奏。书中为你提供……所有键盘乐句均有...
毕加索的美术教室 本书特色 兴趣是*好的老师《名人引导成才丛书》会满足各位的好奇心大人小孩都应该知道的常识毕加索的英语教室韩国*大连锁书店kyobo book评...
《中国历代纹样经典系列:植物》在参考大量文献、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植物纹样进行广泛的搜集,取其精华,去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西方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下,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艺术史研
《中国风剪纸入门(第三版)》内容简介:本书结构以六堂剪纸课的形式,把剪纸的入门的基础知识由浅入深地讲了个通透;又以步骤详解的
与神为邻-中国诗歌 本书特色 由阎志主编的《中国诗歌》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诗歌月刊,每月一期,在北京出版发行。由著名诗人阎志主编,谢克强执行主编,著名学者与...
剑桥:世界音乐的历史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 《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史》指出:“在中世纪以前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用希腊文写作的论‘音乐&rsquo...
《左手外贸右手英语》内容简介:这不是一本教你英语的书。本书教的,是怎样用英语去做国际贸易。作者自毕业起迄今20年的时间内,一
汉末以降,无论其地位如何,士人都处在一种旦夕祸福、动辄有杀身之虞的境地里。音乐之于他们于是有了特别的意义,它不再是宴享娱
如何听懂音乐 本书特色 美国销售超过150万册奥斯卡*佳配乐奖得主、美国作曲大师科普兰,亲自教你学会听懂音乐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爱乐》主编 曹利群翻译听音乐不...
胡星亮讲现当代戏剧 内容简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剧坛,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奔腾汹涌,浪漫主义早已是“明日黄花”悄然退潮。然而在远东的中国,...
大相国寺音乐及中州佛教音乐体系整理与研究 本书特色 大相国寺概况及音乐的发展与变迁,历代大相国寺及中州佛教乐器、乐队编制,大相国寺梵呗的类别及应用,大相国寺音乐...
《流淌的歌声:古筝金曲100首》内容简介:“建党百年民族器乐颂歌系列”《流淌的歌声》由唐俊乔、宋小璐、汝艺合作编写,分竹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