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纪传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式,记述了京剧自孕育、形成、繁荣直到现在的全过程。
★ 32开平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 本套书初版自问世便引起海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1991年荣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2年,由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以《中国京剧发展史》的书名,翻译出版了繁体字本
★ 全书上迄1790年徽班进京,下迄1994年后的振兴京剧工作,汇集了京剧艺术的“史前期”及形成后160多年的完整史实
★ 本书包括京剧孕育形成、京剧逐渐成熟、人物、京剧的鼎盛时期、战争年代的京剧、京剧的黄金时代、“文革”前后的京剧、振兴京剧的新时期、京剧艺术在台港澳地区和国外等共11编60章
《中国京剧史》堪称一部剧种史中的宏篇巨著,洋洋洒洒二百多万字的文字论述,近四百幅的珍贵照片,简明、清晰的图表,以及那精美、典雅的装帧,使得书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图文并茂,充分展现出京剧的艺术风采。这部京剧史从筹划到出版,历时将近20年,动用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之多可想而知。这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艺术工程,编著者们的艰辛劳动,尽在不言中。当然,评价一部著作的优劣,不在其册数多少,更不看它虚有其表的包装,而至关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中国京剧史》作为一部艺术史书,它具有翔实的历史资料。书中几乎囊括了所有前人对京剧研究的史料记述,并以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对其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和考证。无论是从徽班、汉调相继进京,到京剧逐步孕育形成;还是京剧从形成到成熟的演进,以及南派京剧的出现,各种流派的产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京剧的繁荣与困惑,都能使人清晰地了解到其发展的脉络和详细过程。京剧曾有过几度辉煌,也曾几度衰落走入低谷。对于这个剧种的鼎盛时期和艰难处境,书中通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影响及剧种自身史的调查,客观地反映出其兴与衰的个中原因。《中国京剧史》不但从宏观上对京剧的剧种特色进行了充分的介绍,而且对京剧的表演、声腔、音乐、化妆、剧目和教育机构、演出团体、业余活动也都分门别类给予了详悉的阐述,由此,使人们对京剧的过去和现状,能够一目了然地得到全方位的认识。
《中国京剧史》在保证完整展现京剧发展的前提下,力求弥补其他有关史书的不足。如抗日战争的爆发,严重破坏了京剧的生存环境。大量京剧艺人奔赴抗日前线,以京剧为武器,向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再如解放战争期间,广大的京剧工作者,为着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处在战争年代,这两个阶段的京剧活动都很难比较全面的载入史册,而恰恰这又是京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可喜的是《中国京剧史》也较为详尽地记录下了这一既艰难又辉煌的战斗历程。
自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率领京剧团出访日本开始,半个多世纪里,众多的京剧表演团体频频出国,把京剧艺术传播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这种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使得京剧艺术在国外的影响日益强烈,同时,也促进了京剧本身的改革与发展。以前,由于条件所限,有关这方面史料较少,而《中国京剧史》在书中对每一次京剧团体的出访都有着明确记载,并且包括了演出性质、演出剧目和观众反响等等。这些,将为研究世界文化发展,提供极为宝贵的资料。
京剧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艺术家的创造,一部艺术家传记,就是一部京剧发展史的局部缩影。传统艺术的继承、某个流派的形成、新编剧目的上演及剧种、行当的演变,都可以在这些传记中得以印证。据笔者粗略统计,《中国京剧史》全书四卷,共收入各个时期各个门类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传记,多达五百余人,远至京剧形成时期的老生前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和张二奎,后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和孙菊仙,以及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近至90年代末的一批后起之秀,如老生演员于魁智、张建国,青衣演员张火丁、史敏等,并包括旅居海外的京剧名家。通过这大量翔实而生动的传记,我们从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身上,看到了他们如何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发展自己。演员在艺术上承上启下的发展,实际上也标志着京剧事业在不断的前进。另外,在以往的戏曲史书上,传记大多以演员为主,而《中国京剧史》为了更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京剧艺术的综合性,所以,不少在音乐、舞台美术、导演、编剧、教师、以及京剧史研究等方面有突出成就者,也被列入了立传对象。这就丰富和扩大了京剧在教育、编导、歌舞、服装、化妆、道具等多方面领域的研究。
《中国京剧史》的编纂,不仅集中了百年来广大京剧研究者的丰硕成果,而且有着重大的突破和发展。该书内容之广泛,史实之翔实,条理之清晰,考证之严谨,均为同类著作所不及。一部《中国京剧史》对京剧艺术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同时,它也是一部生动而形象的京剧百科全书。该书的出版对我国京剧事业的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国际上文化艺术发展研究方面,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少波,原名马志远,笔名苏扬、红石等。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会长、文化部振兴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京剧史》及《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主任、文化部振兴京剧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他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
《合同法分则研究(上卷)》内容简介:《合同法分则研究(上卷)》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总结我国近十年来的最新的
韦氏新世界音乐词典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原编纂者尼古拉斯·斯洛尼姆斯基被西方誉为有史以来冣伟大的音乐词典编纂家,他曾编纂《1900年...
陆耀靖编著的《编曲爱好者01:青花瓷》以非常“傻瓜式”的模式,介绍音乐理论、音乐制作软件的使用、音轨输入,以及各种音乐设备的
车尔尼钢琴手指灵巧初步练习曲:作品636 节选 《车尔尼钢琴手指灵巧初步练习曲》讲述练习曲的产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18世纪,随着钢琴乐器性能的发展,作曲家们如...
作为一名音乐改革家,雷·查尔斯将节奏布鲁斯、黑人福音音乐及流行音乐共冶于一炉,顺理成章地在美国乐坛叱咤风云超过五十载,成
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博览 内容简介 本歌集,名为《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博览》。“博”,为“多”;“博览”,在词典里解释为“广泛阅览”之意。就少年儿童歌曲歌集出版而言,这...
《中国书法经纬论丛:海外书迹研究》系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等单位合作
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本书特色 中国十大喜剧包括《救风尘》《西厢记》《看钱奴》《中山狼》《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闺记》《绿牡丹》《玉簪记》《风筝误》中国十大喜剧...
林耀华丛书斋到田野 目录 趣味(代序)**编时代思潮严复研究自序**章时代背景第二章生平事略第三章学说渊源撮要第四章社会演化原理第五章中西社会进化之比较第六章国...
《C#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以Visual Studio 2015为开发平台,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全面细致地介绍了Visual C#的
真的很好弹钢琴名曲集-(1)-简谱线谱对照-附CD一张 内容简介 这本钢琴演奏谱,是在国内外众多的名曲中,精选出人们*熟悉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名曲。这本钢琴演奏谱的...
世纪文学60家--曹禺精选集(新版) 内容简介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
尤克里里指弹独奏完整教程-内附教学DVD+MP4 本书特色 ukulele是*近非常热门的乐器,它简单易学,稍加学习很快就可以边弹边唱了,有些吉他基础的朋友更是...
莫扎特 小提琴协奏曲 G大调 K216 本书特色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其父利奥波德·莫扎特(171...
巴赫男高音康塔塔咏叹调24首-附赠光盘 本书特色 《巴赫男高音康塔塔咏叹调24首》乐谱的外语歌词的翻译方式,采用了传统的“译配”、以及“字对字翻译”相结合的方式...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a小调Op.132总谱 本书特色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这一艺术形式,是由作为贝多芬老师的海顿以及在创作上曾给于贝多芬很大影响的莫扎特...
《书史》是一部用文言体书写的中国书法史,作者季惟斋摩挲遍考历代书迹,穿穴典籍,辅以游旅目验,用力甚勤,独见遂多。该书上溯
心灵信笺-琴语人生 本书特色 美妙的旋律,是音乐与演奏者内心的共鸣;钢琴琴弦上流淌的,不仅仅是颤动的音符,更是钢琴家的灵魂!历经30多年的音乐教育,让·法希纳始...
中国音乐文献学 内容简介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出现了《乐记》、《吕氏春秋》等音乐学的代表性的著作。在相传为公孙尼子撰写的《乐记》中,论及了有关音乐本原、音乐美感...
33幅雷诺阿重要作品赏析雷诺阿生平与艺术风格介绍14种红茶的典故与冲泡法与红茶相关的各种知识与红茶搭配的甜点介绍红茶专题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