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名为《玉米》的书中,我们看到的首先是“人”,令人难忘的人。姐姐玉米是宽阔的,她像鹰,她是王者,她属于白天,她的体内有浩浩荡荡的长风;而玉秀和玉秧属于夜晚,秘密的、暧昧的、交杂着恐惧和狂喜的夜晚,玉秀如妖精,闪烁、荡漾,这火红的狐狸在月光中灵俐地寻觅、奔逃;玉秧平庸,但正是这种平庸吸引了毕飞宇,他在玉秧充满体积感的迟钝、笨重中看出田鼠般的敏感和警觉。
三个人,三个女人,她们生长于田野,她们都梦想远方。但通向远方的路崎岖、艰险,三姐妹中玉秧走得最远,她的所到之处却是幽暗、逼仄的“洞穴”;在她们脚下和心中横亘着铁一般的生存极限,她们焦渴、破碎于干旱坚硬之地。
——通过对“极限”的探测,毕飞宇广博地处理了诸如历史、政治、权力、伦理、性别与性、城镇与乡村等等主题,所有这些主题如同血管在人类生活的肌肤下运行。对我们来说,读《玉米》是经验的苏醒和整理,上世纪70年代的乡土和城镇、那时的日常情境在毕飞宇笔下精确地展开,绝对地具体,因确凿直抵本质。
所以,这三个女人属于过去时代,那个时代塑造了她们的命运;但她们又属于现在和未来,因为她们来自“中国经验”中最令人伤痛、最具宿命意味的深处——在古老乡土和现代进程之间、在历史和生活之间,“个人”何以成立?她(他)的自由、她(他)的道德责任何以成立?我们从《玉米》中、从那激越的挣扎和惨烈的幻灭中看到了“人”的困难,看到“人”在重压下的可能,看到“人”的勇气、悲怆和尊严。
《玉米》的另一个可能的名字也许应该是《三姐妹》,这个和《玉米》一样朴素的名字让我想起契诃夫,想起他对俄罗斯大地上那三个女人的深情守望。
是的,守望,守和望,守着人、望着命运,这是作家的古老姿态,毕飞宇把这种姿态视为写作的根本意义所在——
毕飞宇,男,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从教五年。著有中短篇小说近百篇。主要著作有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等。现供职于《南京日报》。 近年来毕飞宇得奖众多,其中有: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哺乳期的女人》)。 冯牧文学奖(奖励作家)三届小说月报奖(《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玉米》两届小说选刊奖(《青衣》《玉米》)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奖(奖励作家《青衣》《玉米》)。毕飞宇说:《玉米》是他的最爱,是他为年青一代人写的,他希望他们喜欢。
权利就是在别人听话的时候产生的,又通过要求别人听话而显示出来。玉米恍惚得很,脸上也脱了色。她行走在桥面上,像墙上的影子,一点重量都没有。玉米也真是好本事,她那样过桥居然没有飘到河里去。玉米望着有庆家的,目光像烟那样,风一吹都能拐弯。玉米发现这一刻自己只是一张纸,飘飞在空中,无论风把她抛到哪儿,结果都是一样的,不是被撕毁,就是被踩满了脚印。哪一只脚能放过地上的一张纸呢。脚的好奇心决定了纸的命运。不幸的女人都有一个标志,她们的婚姻都是突如其来的。秘密都是感人的,带有鼓舞人心的动力,同时也染上了催人泪下的温馨。秘密都是渴望朝着秘密的深处缓缓渗透、缓缓延伸的。而延伸到一定的时候,秘密就会悄悄地开岔,朝着覆水难收的方向发展,难以规整了。玉秀以为别人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玉秀却不知道别人知道。所谓的隐私,大抵上也就是这样的一回事。隔着一张纸罢了。纸是最脆弱的,一捅就破;纸又是最坚固的,谁也不会去碰它。铁是没有表情的,不言不语,不声不响。但是,铁很重,很硬,有一种霸蛮的力量。同学们对“铁”产生了一种极度的恐惧。因为铁的静止永远都是暂时的,它一旦行动起来,没有人知道后事如何。同学们发现,任何东西发展到一定的火候,它都有可能变成铁。比方说,事件,比方说,时间,比方说,心情。它们现在都是铁。很重,很硬,横在八二(3)每一个同学的面前,的心里。
——引自章节:摘记
到了阴历的三月,一过了清明,也就是阳历的4月5号,农民们又要向土地讨生活了。别的事情再重要、再复杂,但农民的日子终究在泥底下,开了春你得把它翻过来,这样才过得下去。女孩子的心里一旦有了心上人,眼睛就成了卷尺,目光一拉出去就能量,量完了呼啦一下又能自动收进来。灶台的背后真是一个好地方,是乡村爱情的圣地。八点钟之前,断桥镇的街道其实是一个菜市场,从头到尾都是气味。八点一过,街道的另一面立即显现出来了,变得干净了,规整了。没有命令。但日常的生活自己形成了命令,几乎是铁律,雷打不动。中学里的高音喇叭开始报时了,“嘀”的一声,那是一个无比庄严的时刻,“北京时间八点整。”北京时间,它遥远,亲切,神圣,蕴含了统一意志,蕴含了全国人民有计划、有纪律的生活。它不仅是北京人民的,同样是全国人民的。毛主席他老人家已经在天安门城楼上日理万机了。小镇上婆婆妈妈鸡零狗碎讨价还价的时间到此结束
——引自章节:玉米
特雷西胡当红网络绘本作者《你好!特雷西》第二届微漫画大赛获奖作品2013年《桃子镇》于漫友文化营运杂志《漫友》连载代表作:《你好!特雷西•对的人》
在70和80年代之交,相继有两本法律史著作出版:泰格和利维的《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1977),以及伯尔曼的《法律与革命》(1983,中译本已由北京大百科全书...
《使女的故事》作者,“加拿大文学女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文坛地位奠基之作家庭义务、两性关系、母职压力、就业环境、个体表达……不被世俗理解的女性,如何走出内心的...
金庸(1924- ),当代最为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上海东吴法学院毕业。1959年在香港亲手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和图书,1993...
临床医学导论-(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规划教材之一,根据本学...
关于作者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法国著名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博学多识,思想庞杂,其作品涉及哲学、伦理学、神学、...
张瀞仁生于台湾省台中市,内向值98%。26岁进入99%是男性的运动经纪领域,成功协助台湾地区五位球员与大联盟签约。任职美国州政府期间,负责亚洲和美国双边商务、采...
《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面向21世纪智能控制学科前沿,以微机模拟智能实现智能控制为主线,从智能控制论的高度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
《我有一个花园》可谓是一幅活灵活现描绘花园生活的文学经典。原书于1929年在捷克布拉格首次出版,之后在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多次再版,在近100年中好评如潮,始终受到...
梁兆康(Kenneth S. Leong)1954年出生于香港,目前从事美国康艾迪生公司高级财务管理工作。曾任纽约世界佛教青年会会长。为世界佛教青年会资深会员,...
用“屈服”这一词作为书名,是想使历史叙述者站在道教的立场上。看一种宗教如何在古代中同强大的土流话语中被迫“调适”、“回应”以及“进入”。思想史往往注意叙述不断出...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Santiago Ramón y Cajal, 1852-1934)是现代神经科学之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还是一名出色的艺术家——他...
汽车驾驶员节油200问 本书特色 黄惠民、许国荣、梁鸿铭编著的《汽车驾驶员节油200问》从节能意义、整车节能、发动机及各系统节能、驾驶节能、底盘及各总成节能、新...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全国高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推荐教材) 目录 **章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节 风景名胜资源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发展第三节 风景...
跟名老中医学舌诊-(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广西名老中医、桂派中医大师黄英儒教授在原有的传统中医舌诊理论基础上,结合近七十年的临床经验,对舌诊体系进行了创新和...
◎内容简介《孤儿的新年礼物》是兰波创作的第一首诗,当时他不到15岁。之后的五年里他创作了大量传世佳作,却在19岁宣布封笔。兰波谜一般的人生只有短短37个春秋,有...
【推荐语】《增长五线》作者王赛博士全新力作,无结构,不增长!不确定时代企业增长的必然解,小米、字节跳动、海尔、宝钢、腾讯等70多家企业验证过的企业增长的底层算法...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野性的呼唤(英语原著版第2辑)》描写一只名叫巴克的大狗与群狗斗争后,逃入原始森林的故事。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
作品目录总序方薰与《山静居画论》山静居画论· · · · · ·
经典建筑:平立剖:plans, sections and elevations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平立剖图,自建筑教育伊始,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