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当时,他的父亲在当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或没有钱财的中产家庭”。
1904年,由母亲带他先回到了英国。他自幼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诗作《醒来吧,英格兰的小伙子们》。14岁又考入著名的伊顿(Eton)公学,并获取了奖学金。但早在小学时期,他就饱尝了被富家子弟歧视的苦涩,从他后来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凭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灵,这时已经对不平等有了初步的体验。
1921年,布莱尔从伊顿毕业后考取了公职,到缅甸当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良知。看着他们在饥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挣扎,他深深感到“帝国主义是一种暴虐”。身为一名帝国警察,他为此在良心上备受煎熬,遂于1927年辞了职,并在后来写下了《绞刑》(A Hanging,1931年,此为正式出版年代,下同),《缅甸岁月》(Burmese Days,1934年)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1936年),这些纪实性作品,对帝国主义的罪恶作了无情的揭露。
但是,这一段生活经历仍使布莱尔内疚不已。为了用行动来表示忏悔,也为了自我教育,他从1928年1月回国时起,就深入到社会最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尽管他自幼就体弱多病,但在巴黎、伦敦两地,他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并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布莱尔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布莱尔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某种程度上说,“奥威尔”的出现,开始了布莱尔的新生活。
这时的奥威尔已经把自己深切的情感系于无产阶级的命运上,在思想上也开始倾向社会主义。他不能容忍劳苦大众在英国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他曾这样深情地写道:“他们才是真正的英国人。”赶巧,在1936年,有一位进步出版商聘请一位属于“不是受害者自己,而是见证人”的作家,去北部工业区(兰开郡,约克郡)对工人的穷困状况作实地调查。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的奥威尔欣然应聘,历时数月,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并参考了包括恩格斯《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1937年)--其中记述了大量的事实,深切地反映出工业区人民生活的悲惨和世道的黑暗。奥威尔不但据此愤怒地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还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拯治社会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个权威性文献。
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最后竟失败了。没有死于法西斯枪弹下的奥威尔,竟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两部名作《动物庄园》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创作。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当时,他的父亲在当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或没有钱财的中产家庭”。
1904年,由母亲带他先回到了英国。他自幼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诗作《醒来吧,英格兰的小伙子们》。14岁又考入著名的伊顿(Eton)公学,并获取了奖学金。但早在小学时期,他就饱尝了被富家子弟歧视的苦涩,从他后来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凭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灵,这时已经对不平等有了初步的体验。
1921年,布莱尔从伊顿毕业后考取了公职,到缅甸当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良知。看着他们在饥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挣扎,他深深感到“帝国主义是一种暴虐”。身为一名帝国警...
(展开全部)
亚洲首位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
“20世纪20年代初,石头缝里迸出了一个孙猴子,柯布西耶出版了《走向新建筑》,造了玉皇大帝的反。”——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陈志华教授勒·柯布西耶(Le Corb...
郑实,作家,曾在欧洲三所著名大学学习,并游历欧洲各国,热爱欧洲文化。出版有《在巴黎的天空下——巴黎历史文化之旅手册》《在郁金香与巧克力的国度——荷兰比利时历史文...
当前,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浮夸的热词。并购、私募、私有化、跨境并购……专业人士欲以专业来开拓资本市场方向的业务,同时,资本市场却是“乱花渐入迷人眼”。本书作...
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梁小民倾情作序并推荐周濂、刘瑜夫妇最看好的80后作家张明扬第一部著作•你能想象“太上皇”的退休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被誉为太上皇界的“多面手”...
江苏古代医家治疗肿瘤经验集萃 本书特色 《江苏古代医家治疗肿瘤经验集萃》是将江苏古代医家的著作中与现代肿瘤相关的论述进行整理归纳,以现代医学病名命名,分属5个系...
温病名方验案说评 本书特色《温病名方验案说评》从临床运用实际出发,精选出历代医生治疗温热病名方48首,对此加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评说,并以此为纲精选当代医生林名宿的...
张彦远﹐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出身于颇富收藏的宰相世家﹐学问渊博﹐擅长书画。官左仆射补阙﹑ 祠部员外郎﹑大理卿。著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
高敬镐被万千“粉丝”热血追捧的“新理财教父”国际金融理财师资金管理专家理财规划师高敬镐在创办“高敬镐理财教练研究所”之前,已经在证券、保险领域已摸爬滚打多年,职...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
作为女孩,相亲时应不该带上你的闺蜜?面对理发店让人眼花缭乱的价目表,你会选择哪个价位?股票亏损时,你真的有勇气毫不犹豫地“割肉”么?在你眼里,瘦肉70%和肥肉3...
他是“好玩儿”的学术大师他是迷恋光影的摄影达人百年间,千幅照,一个知识分子镜头下的现代中国与学术人生【编辑推荐】众所周知,赵元任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和现代音乐的...
辜鸿铭(1857-1928),学者,翻译家。祖籍福建同安,出生于英属槟榔屿的华侨世家。少年游学欧洲,英、法、德语功底深湛。而立之年归国,任张之洞幕僚十七年。民国...
松田行正:设计师,作家,出版人,电吉他手,生于1948年。他将书作为艺术品对待,以设计“在书柜和桌上都具有存在意义及表达形式的图书”为理念。在从事图书设计的同时...
本书是全球畅销的经典两性读物《戒律:全球恋爱约会圣经》的姊妹书。这是一本专为即将结婚和已婚的女性服务的实战指南。因为婚姻中,处理夫妻情绪情感的工作主要由女性来完...
禹岩,男,定居南京。已完成百余万字网络小说《都市良人行》,《极品家丁》是其第二步超长卷小说。
島田洋七(SHIMADA YOUSHICHI)1950年生於廣島縣,本名德永昭廣。1949年鐵齒的父親在美軍投下原子彈之後,隻身「回廣島看看」,而自投輻射污染羅...
商业战略顾问、财务自由者 帅健翔 师从“富爸爸”罗伯特·清崎,为富爸爸全球财商峰会铂金席学员 分享财务自由的核心理念,消除“钱意识”中的误解和偏见...
《鹰的重生:TCL追梦三十年1981-2011》全景式展现了TCL的发展历程、变革轨迹以及以李东生为代表的TCL高管团队的管理思想,让我们能够重新了解最真实的T...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