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绘画批评著作。大约完稿于梁大通四年(532)以后,作者谢赫是活动于南朝齐、梁时期的画家。生卒年难于确考。生平活动也缺少充分的文献记载。
谢赫在《古画品录》序文中提出了评画的 6项标准,简称六法,即:①“气韵生动”,要求生动地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②“骨法用笔”,要求用笔有骨力;③“应物象形”,要求形象的描绘具有相应于对象的近似性和真实性;④“随类赋彩”,即根据不同类别的对象设色;⑤“经营位置”,指讲求章法构图的设计;⑥“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即临摹复制。除“传移模写”外,各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列于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是中国美学的新命题,影响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要求,被历代看作是中国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的创作、欣赏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在六法中,它起着统辖的作用,其他各法是达到“气韵生动”的条件。
在谢赫的时代,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因此“气韵生动”主要是对人物肖像画而言,后来才逐渐扩展到整个绘画领域,并且越出绘画领域。“气韵生动”的内涵,也由强调表现对象的气韵,延伸到强调表现艺术家审美主体的气韵,成为中国美学的特色和重要范畴之一。
“气韵”说的产生,一方面是受顾恺之“传神”论影响,另一方面也与魏晋品藻人物之风的影响有密切关系。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运用以“气韵生动”为首的六法准则,对晋以来的绘画进行品评,在绘画领域中开创了以等第品评艺术的先例。
MusicandModernArtadoptsaninterdisciplinaryapproachto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et...
传世畲歌(修订版)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畲,音shē,中国南方游耕民族,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2006年6月,畲族民歌与畲族小说...
心之约:情诗三百首(袖珍图文本) 内容简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一句旧时的谚语。熟读这本《情诗三百首》是否也能套上下半句,还不敢说:但不选满三...
约翰·林克[John Rink]是剑桥大学音乐表演研究教授以及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院士与音乐研究主管。他的专业领域包括表演研究、音乐理论与分析以及十九世纪研究等。...
《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内容简介:《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介绍人们称徐志摩为“浪漫主义诗人”,这天生的浪漫多情,成
铺满鲜花的路-中国少年儿童经典歌曲180首-珍藏版-附2张MP3 本书特色 人民音乐出版社选编的《铺满鲜花的路》分为“幼儿篇”、“儿童篇”及“少年篇”三个部分。...
口琴入门与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为:理论和乐曲两大部分。本书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要求等方面均做了多方面的考虑和安排,理论学习与技能方式方法、教学...
米斯特拉尔童话诗四首(盒装4册入)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拉丁美洲伟大的桂冠女诗...
2014年9月4日,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CCAD)携手Google全球艺术计划,推出“100幅最美中国画”艺术项目。距离线上展览发布
哈农钢琴练指法 本书特色“我的**套经典钢琴曲”系列教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校、修订,先推出了该系列教程的前5 本,分别为《巴赫初级钢琴曲集》《车尔尼钢琴初级...
《百年仁心》内容简介:本书1938年,国难当头,硝烟弥漫,一声枪响改变了少年陆引舟的命运。他从山里救回了新四军副连长叶震南,却
“家和万事兴”小戏小品集 本书特色 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编著的这本《家和万事兴小戏小品集》收录了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小戏、小品作品51部。作品突出“准、小、土”...
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与毕加索、米罗三人都启蒙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其特异独
《我们的美丽神话与童话》内容简介:茅盾先生不仅是小说作家,也是一位童话作家,更是我国近代神话学研究领域里*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西方音乐文化与秩序的形而上学》分为古典主义音乐文化和现代主义音乐文化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调性的古典
断弦的耳朵[双CD]详细内容描述介绍专辑名称:断弦的耳朵发行时间:2004年资源类型:MP3专辑曲目:CD101.Super Glider02.Homecomi...
本书要靠教师的讲授。教师必须使材料适应各个学生的要求。对教师来说,一条条列出的规则和问题决不应妨害他在教学上的发挥;反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邵伯镇》内容简介:邵伯镇,东临京沪高速公路,南卧扬粟高速和宁启铁路,西傍京杭大运河,北与高邮市
1985-2012-我和我-西川集 本书特色 一套诗丛,确立当代诗歌的标准一本典藏,阅读杰出诗人的首选1985-2012-我和我-西川集 内容简介 《标准诗丛·...
《都是我的儿子》内容简介:《都是我的儿子》是阿瑟·米勒的成名作,于一九四七年上演后一炮打响,连演三百二十八场。剧本讲述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