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稿基于海量考古学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提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时代就已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或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的观点,认为早期中国是有中心有主体的超稳定的多元一体结构,有着以农为本、稳定内敛、整体思维、祖先崇拜等基本特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连续发展过程,是秦汉以后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的基础。
序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一、文化上和政治意义上的中国
二、文化意义上的早期中国
三、本书目的
四、研究和写作思路
第二章 早期中国之前的中国
一、早期中国人种和文化上的古老基础
1.人类演化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
2.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3.小结
二、五大文化系统
1.陶器和农业的最早出现
2.五大文化系统的形成
3.新石器文化区之外的文化
4.小结
三、早期中国的萌芽
1.两大河流域文化的首度崛起
2.碰撞与交融
3.三大文化系统的初步形成
4.新石器文化区之外的文化
5.小结
四、三大文化系统
1.黄河流域文化区
2.长江中下游一华南文化区
3.东北文化区
4.三大文化系统的形成和各文化系统间的文化交流
5.小结
第三章 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的形成
一、核心文化的蓬勃发展
1.仰韶文化东庄类型
2.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二、仰韶文化的“庙底沟化”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2.向北方地区的扩张
3.对河南中南部和鄂北的影响
4.对太行山以东的影响
三、红山文化的新阶段
四、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趋同
1.大汶口文化的形成
2.“崧泽化”过程
3.大溪文化的变革
五、华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文化
六、庙底沟时代的三层次结构文化共同体
1.三层次结构文化共同体
2.庙底沟时代的文化交流
七、小结
第四章 早期中国的古国时代
一、仰韶后期:分化与整合
(一)以黄河上中游为主体
1.晋南豫西地区文化的相对衰落
2.关中地区文化的稳定发展
3.北方地区的文化变异
4.河南中南部的文化变异
5.太行山以东地区文化的崛起
6.西部地区文化的变异和拓展
7.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兴起
8.青藏高原的卡若文化
(二)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
1.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强大与扩张
2.长江下游文化的极度强盛和扩张
3.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三)东北南部和西部
1.红山文化和哈民忙哈文化
2.雪山一期文化、南宝力皋吐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偏堡子文化
(四)早期中国外缘区文化
(五)仰韶后期的文化交流
1.仰韶三期的文化交流
2.仰韶四期的文化交流
3.马家窑文化的西向拓展与“彩陶之路”
(六)小结
二、龙山时代:从万国林立到中原中心
(一)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地区
1.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兴起
2.中原龙山文化亚系统的形成
3.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与肖家屋脊文化
4.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和中坝文化
5.长江下游及附近地区文化
(二)黄河上游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
1.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期
2.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期
(三)东北西部和南部文化
(四)华南地区文化
(五)云南的新光文化
(六)早期中国外缘区文化
(七)龙山时代的文化交流
(八)小结
第五章 早期中国的王国时代
一、黄河长江辽河流域大部地区
1.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和下七垣文化
2.中原及周边地区的二里冈文化
3.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
4.黄淮和长江下游地区文化
5.北方地区的朱开沟文化
6.辽河流域和燕山南北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高台山文化
二、黄河上游至新疆东部
三、长江上游地区的三星堆文化
四、华南地区文化
五、早期中国外缘区文化
六、二里头一二里冈时代的文化交流
七、小结
第六章 早期中国与古史传说
一、炎黄时期
1.炎黄族系及其文化
2.蚩尤族系及其文化
3.少昊族系及其文化
4.涿鹿之战在考古学上的反映
5.黄帝时代与早期中国
二、颛顼、帝喾时期
1.颛顼帝喾族系及其文化
2.颛顼共工势同水火
3.祝融南迁与苗蛮中兴
4.绝地天通与文明起源
三、尧、舜时期
1.唐伐西夏与陶唐氏文化
2.有虞氏的强大与扩张
3.先夏文化
四、夏代
1.稷放丹朱与早期先周文化
2.禹征三苗与早期夏文化
3.少康中兴与中晚期夏文化
4.先商文化
5.九州五服与早期中国
五、商代早期
1.汤武革命与早商文化
2.早商的王畿四至与早期中国
六、小结
第七章 早期中国的地理环境基础
一、早期中国的地理环境基础
1.相对独立、广大多样的地理环境
2.两大河流域和两大农业体系
3.中原:天下之中
二、环境演变与文化变迁
1.中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状况
2.早期中国之前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3.文化意义上早期中国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
4.古国时代早期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5.王国时代早期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三、小结
第八章结语
后记
Abstract
《追光者:郇华民与十所学校》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基层教育工作者郇华民(1907—1991)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故事
砖瓦陶文书法百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历代出土砖瓦陶文精品100种,每件砖瓦陶文均有作品简介、作品释文、作品赏析。砖瓦陶文书法百品 目录 苏解为陶盖丽山臥官壶盖咸...
《史记(少年版)》内容简介:《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学者、作家史杰鹏精选《史
米芾蜀素帖-历代书法名迹传真大观-三 内容简介 米芾(1051-1107),初名黻,41岁后改名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
孙晓云书《道德经》-中华国学德育经典 本书特色 《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此书以“道”论为核心,以“道法自然”为思想基础,由天道而及人道,广泛涉猎政治、...
《零基础学C++程序设计》内容简介:本书从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出发,由浅入深,通过大量实例系统讲解C++语言的相关内容,以及如何使用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an Slywotzky)】,国际管理顾问公司奥纬(Oliver Wyman)的合伙人。获选为伦敦《泰晤士报》五十大商业思想家、...
《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一书是法国《电影手册》杂志社批评家搜集、选编、翻译的电影文论选集。内容以阿巴斯的电影年表为序,
电脑POP 本书特色 在同质化广告日益增多的环境下,商家应怎样用其他新鲜的形式接近消费者 怎么样才能让广告越做越有注意点,让创意越来越具有引导消费倾向的价值 P...
张旭-历代名家书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是中国佛教中*著名的一部佛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是汉传佛经中*短的一部,因其旨意精徽且便于持诵而广为流传。它...
窥视舞台 内容简介 戏剧之美是如何成就的?让我们跟随妹尾河童先生来窥视一番吧。河童早年涉足舞美设计,作品多次获奖,声名远扬,如何让读者看懂舞台对他来说自然不在话...
《音乐史学新探》内容简介:本书收入了8篇关于中国历史上重要朝代的礼俗音乐研究,关于包括北朝礼乐观念的探析、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的
历代碑帖经典 (册页版):唐 张旭 草书古诗四帖 本书特色 此套碑帖经典是针对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而编的,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简述和套书概况介...
《时尚及其社会议题》内容简介:人们为什么要穿成这样?服装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身份?又如何代表社会意义?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戴安
本书是作者在考古实践中的随笔集。考古的目的是重建历史,历史的重建需要多方面资料的整合。本书作者在田野考古过程中,发现一些
张猛龙碑临写指南 内容简介 简介《张猛龙碑临写指南》: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临写指南系列张猛龙碑临写指南 目录 **章 《张猛龙碑》概述第二章 用笔第三章 间架结构*...
迷人的黑影-中国主题剪影珍藏版明信片 本书特色 李建国编著的《迷人的黑影(中国主题剪影珍藏版明信片)》是一套以中国古典文化为主题的剪影作品明信片(内含16张),...
慧清居士,早年研读佛教典籍,后来在国内某高校执教,正到一切如意时,却又转如山林,现在在某寺院内研读佛法。在寺院里,她体会到了一些过程,认识了一些人,带着这一段过...
《园冶》一书是明代著名的造园专家计成积几址年建造园林的经验,而写就的一本园林学著作。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
草书指要 本书特色 这套书技法丛书,共分四册:一为《楷书指要》、二为《行书指要》、三为《草书指要》、四为《录书指要》。介绍各种笔法的起源、发展变化,讲途讲叙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