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高阳在华人社会的影响力,有人曾这样形容:有水井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
高阳被称为“中国*后一位旧式文人”,他学富才高,著书百种,嗜酒如命。常自嘲:酒子书妻,即以酒为子,以书为妻。
清末有“三屠”,张之洞用财如水,人称“屠财”;袁世凯好行杀戮,时称“屠民”;岑春煊性好劾人,称为“屠官”。对于清史独钟的高阳,以善“屠纸”予以自谓。
高阳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印数已经超过2000万册,“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名不虚传。
何怀硕说“高阳是奇人。在这个旧文化崩析、新秩序未立的混乱年代,他兼有旧学与新慧”。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高阳的成就独一无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
台湾著名小说家王文兴说“高阳是国宝级人物”。
台湾诗人痖弦称高阳为“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小说**人”。
高阳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出生于钱塘望族。许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曾有人担任兵部尚书、内阁学士之类的官职。高阳童年所居住的祖屋,门口就悬挂着由嘉庆皇帝亲笔所题的“榜眼及第”、“传胪”等匾额;在花厅中也高悬着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福寿龙虎”世匾。高阳的父亲许宝朴曾任浙江财政司官员。母亲黄婉同是出身富贵的大家闺秀,不仅饱读诗书,更能将正史、野史转述为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因此,幼年时代紧随于母亲身旁的高阳,自然而然地聆听了许多官场现形以及乡野传奇,无形中,母亲也成了高阳文史修养的启蒙之师!
有十个兄弟姐妹的高阳,在家排行老九。
高阳大学未毕业,就以优秀成绩入杭州笕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军官。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王叔铭的秘书。退伍后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还一度出任《中央日报》特约主笔。高阳擅长于史实考据,曾以“野翰林”自道。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评史述史,更重要是将其史学知识用于创作历史小说。
高阳的创作以清代宫廷与近现代高层人物生活为主,高阳对历史小说的贡献,*主要的在于他“以考证入小说,以小说成考证”,开创了中国历史小说的新类型。
高阳读书不记笔记,但却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对中国历代皇帝的生卒年月日、民族、籍贯、三亲六眷、兴趣爱好都了然于心,对于帝王们手下的文臣武将、宰相诸侯,以及嫔妃太监、心腹与政敌,也无不熟稔,朋友们便戏称他为“皇帝老儿家的总管家”。更重要的是,高阳对于皇室权力斗争、朝廷政治风云、宫闱秘闻、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由此带来的对于整个中国的各种影响,无不津津乐道,了如指掌,堪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了。
1962年,高阳受邀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这部作品不但一鸣惊人,也成了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而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三部曲《胡雪岩》、《红顶商人》、《灯火楼台》,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
高阳一生著作共有90余部,约105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情节跌宕,旨在传神,写入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
高阳幼承家学,其后自学有成,再加上此前已累积了多年现代小说的创作经验,因而一步入历史小说的领域,立刻创造出引领风骚的局面。由于其先祖在清朝世代为官,来台后因而能为小说灌注浓厚的历史感,其创作理念对后来者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高阳的小说以史料繁细、运用从容有余见长,就作者的取材角度及材料与小说的对应关系观察,高阳作品的材料来源的确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历史研究的全部范围。小说的某些段落对史料的依赖极深,具有利用小说展现史料的企图,一些看来不起眼的细节也有史料为依据,高阳的小说被称许为“庶几乎史”并非没有原因。
高阳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与高阳历史学者的自我定位有很大关系。高阳具有强烈的考据癖,考证与小说互相影响,愈到创作后期二者的结合愈趋紧密。
高阳对历代王朝兴衰得失的关键,有独到的见解。他总结了三条法则:一是历史的重心在经济,经济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一中心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必开一代之感运;三是一个王朝,亦如自然人之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培养人才,就会出现中兴的局面。
这个“中心势力”的提法则可以用来说明高阳作品中关于官闱斗争、政治风云的叙写特别细腻曲折的原因。虽然高阳极为注重他的考证成果,但对读者而言,小说中的历史成分与人情法则可能才是阅读乐趣所在。
高阳的作品不仅具有历史百科全书的内涵,同时也是人情世故的百科全书,高阳的小说之所以能影响、流传如此之广,本身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一是因为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钜细靡遗地挖掘了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史料,这些史料在古今的对照下毋须夸张点染,天然具有奇趣;二是对人情、世故、智谋的深研熟玩,有意用来建筑小说的戏剧性;三是小说中的人生态度符合今日大众的需求,与旧式观点产生了隔膜,因而能广为大众所接受。
高阳的历史小说中写了不少爱情故事,他写出了爱情的真与美,又通过爱情,写出了女人心机的缜密、应变的灵动、意志的果敢、生命的韧性。
高阳小说至今仍风靡的原因,正如林青在《高阳传》中指出的:“时下,田园风光的乡材原野早被日趋扩大的都市所蚕食、所吞噬,太多的是急小功近幺利者,大面积的伐树木、采山石、排污水,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与享受,而破坏了大自然的古朴与野趣,人们再也无需也无从张扬原始的天性。另一方面,立交、地铁、别墅、霓虹、电视、饮料,人们饱尝轻松自乐,人们的感官在体验粗犷与雄浑上都显得十分退化了,再往何处去体会撼天动地的悲剧意识和人文精神?”
“高阳历史小说的走俏,也是当代人为自己的软绵绵而又急切浮躁的生活与心态补充精神上的钙和盐。”
《高阳作品集之7:清末名妓小凤仙》作者高阳从女性的角度重新为读者讲述了一代名妓小凤仙与军阀名将蔡锷之间惊世骇俗的情感纠葛。作为清末名妓的小凤仙,经历坎坷。生于湖北,在上海沦入风尘。时局动荡,小凤仙却成名于乱世之中,在众多北上求生的名妓之中,她不日便红透一片天。
此时,意气风发的少年才俊蔡锷也从军校学业有成。一个机会,蔡锷和小凤仙相遇了。他们一个貌美如花,一个血气方刚,一段一见钟情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 但是,一个是妓女出身,一个却是身负护国重任的军政要员,在那样的年代要建立剑胆琴心的知音深情,他们遇到的是怎样的阻力7在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的过程中,蔡锷由于战争而积劳成疾,不得不远赴东洋看病就医,久久没有归来。小凤仙肝肠寸断,在万般焦急之中等来的却是蔡锷逝世的噩耗 …… 高阳在小说中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并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不断进行气氛上的烘托,其笔触细腻,其基调哀婉,使得整部小说回肠荡气,令人掩卷深思。
在场的人,无不愕然相顾。这样的场合中,徐世昌居然无动于衷,还有心思为私人打算,真可说是全无心肝了。
而徐世昌却怡然自得,仿佛无视于大家惊愕的眼光,从容而起,踏着安详的步伐离了居仁堂。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会提出‘二十一条’的道理!”梁士诒大摇其头。
但是,这也难怪徐世昌,他到底跟袁世凯的关系太深了,对袁世凯的本心与行事,也看得太透了!知道他的容颜惨淡,悲愤难言,都是做作;暗中全不是这回事。“二十一条”的问题一解决,就等于取得了日本对帝制的支持。紧锣密鼓,好戏将快上场。不整顿全神,等着看戏,戚戚何为?04二十一条交涉
会议的内容,当天就外泄了。外交界和在京的外交团大肆活动——在北京的外国人,跟中国官场*接近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旅华四十年、老奸巨猾的英国公使朱尔典;一个是大总统的法律顾问,美国法学博士古德诺;还有一个也是大总统的法律顾问,也是法学博士,日本的有贺长雄。当然,物以类聚,留学哪一国的,亲近哪一国的人。特别是有贺长雄,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创办人,华籍门弟子而成为显宦的很多,同时他也是日本进步党的元老,与现任内阁总理大隈重信伯爵,关系至为密切。这种种优越的身份,加上门弟子的“尊师”,使得有贺长雄在对日交涉紧张之际,成为中外所瞩目的人物。这天公府的会议,自然会有人向他去报告结果。
他住在外交部的迎宾馆。这座华美的大宅,坐落石老娘胡同,原是袁世凯*早的公署,后改为外交部招待外宾以及举办庆典宴会的宾馆。有贺长雄是其中的上宾,他的弟子们每晚必集。这天到得更多,说是中日交涉已化干戈为玉帛,是两国之福,因而有贺长雄开香槟款客,高兴非凡——只可惜,他*得意的一个弟子曹汝霖未到。
曹汝霖被公认为亲日派的首脑。袁世凯用他为外交部次长,并仿照“加衔”的办法“仪同特任”,完全是为了让他来办对日外交。当谈判“二十一条”濒于决裂时,就是由曹汝霖献计,请他的老师有贺长雄回日本疏通。由元老出面干涉,撤回了“第五号”,却招来了《哀的美敦书》。照美国方面的看法,《哀的美敦书》是袁世凯所希望的,因为要这样子一逼,袁世凯才能承认其他四项;说起来国力未充,不能不委曲求全,向国人便有了交代。
这是不是曹汝霖与有贺长雄商量好的妙计,谁也不知道。但曹汝霖是这一次交涉中的要角,而且主张和平解决*力,却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这时正在外交部与顾维钧彻夜商拟对日答复的照会,三易其稿,方由顾维钧译成英文。
诸事就绪,已经清晨四点钟,假寐片刻,曹汝霖携带着中英两种文件,坐车到公府。那时天色凝明,南海荷香鸟语、清气扑人。曹汝霖的精神一振,直入春藕斋求见,袁世凯亦跟他一样,精神好得很。
呈上照会的中文稿,由于其中有辩驳之处,稿子很长。袁世凯还未看完,副官来向曹汝霖报告,说有日本人的电话。
直接打电话到大总统办公室来的,不过是日本公使馆的一个翻译官,名叫高尾亨。他说得极好的北京官话,但却用日语发言:“曹次长,今天已到*后限期,贵方复文,什么时候发出?”
“一定在限期以内。”曹汝霖极有把握地说。
“有一点我要提醒曹次长,《哀的美敦书》的复文,只有‘是’与‘否’两个字可用。如果中间加上别的话,彼此又起争辩,会错过*后期限,反而误事。”
曹汝霖很奇怪,高尾亨仿佛已经知道了复照的内容,便答一声:“知道了!”将电话挂断。
接着,便将谈话的经过,报告了袁世凯。同时表示,中国方面的一举一动,日本人似乎无不明了,可见得必有“暗探”密布各处。
袁世凯叹了口气,吩咐召请内史长。
内史长是由秘书长改过来的名称。其人名叫阮忠枢,字斗瞻,本是袁世凯当北洋大臣时,办应酬笔的文案,脾气及烟瘾赌瘾都极大,曾有三天三夜不下牌桌的纪录。袁世凯*恨赌博,而居然重用阮忠枢,别有道理;阮忠枢与“辫帅”张勋的交情极厚,重用他完全是为了便于对付张勋。
“斗瞻!”袁世凯将曹汝霖拿来的稿子交了给他,“你重新拟个复稿。拿辩论的地方都删掉,要简单,只在末尾说一句:‘除第五项外,余照允。”’
阮忠枢刚抽完二十四筒鸦片,精神抖擞地一挥而就。袁世凯看完认可,让曹汝霖带回外交部重新翻译英文。
正在忙着备办文件的时候,高尾亨又来了,仍然是曹汝霖接谈。
“本人奉公使之命,请贵方将复文原稿先让我看一看,免得发生错误,临时误事。”
这要求太过分了!但是,曹汝霖以次长之尊,却不敢对那个小小的翻译官发脾气,只说:“国际交涉,无此惯例。”
于是高尾亨软硬兼施,硬的是他那强国外交官的脸嘴;软是他跟曹汝霖多年老朋友的情面。说到*后,高尾亨要见陆总长直接交涉。
曹汝霖无奈,只好去请示总长。陆征祥生怕限期一过,日本军队一动手,段祺瑞正好下令迎头痛击,局势搞得不可收拾,便皱着眉说:“时间局促,免生枝节i就让他看吧!”
一看反而生了枝节,看到*后“除第五项外,余照允”那一句,高尾亨大声说道:“不对,不对,这话不是这么说法,要照*后通牒原文更正。”
“这有什么不同?”
“自然不同。”高尾亨说,“通牒是说‘暂时脱离,容后再议’;你现在用‘除外’的字样,是根本拒绝,并无再议的可能。我们不能接受。”
“事实是如此,不会再议了。”
“不然!”高尾亨大摇其头,“非照改不可。”
“二十一条”辱国条件中,只有“第五项”拒绝,是外交部办外交,唯一的一点点立足之地,自然不愿意拖上一个尾巴,因而挖空心思,换上实质不变的措辞。哪知高尾亨在中国多年,“官样文章”看得多,十分精明,怎么样改也不能同意。秘书往返磋商,一直到黄昏尚无结果。
“*后时限快到了!”高尾亨脸色铁青,狰狞无比,指着钟说,“一到六点钟,我们就认为交涉全面破裂。”
于是又得报告总长。一向胆小的陆征祥,在这些地方却很勇敢。“由我负责,就照原文好了。”他断然决然地说,“以后议不议要看将来的情形,这时候不必在文字上争执。”
高尾亨磨了一天,终于如愿以偿,很高兴地告辞。临行时彼此约定,正式文件,无论如何于当天午夜以前,送达日本公使馆。
于是重新赶办一切文件,到了晚上十点钟,陆征祥、曹汝霖、顾维钧坐了外交部的大轿车,直驶东交民巷日本公使馆。
日本公使馆灯火辉煌,一片喜气。铁门大开,守卫的日本海军,举枪致敬,轿车直接驶入正厅穹门下,日置益亲自在门口迎接。
“欢迎,欢迎!”他笑嘻嘻地说,“我们等候很久了。”
陆、曹、顾三人自然笑不出来。跟着走人大厅,只见已布置了一张长餐桌,桌上堆满了“菊正宗”、“寿司”之类的酒食。
高阳,(1922—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在场的人,无不愕然相顾。这样的场合中,徐世昌居然无动于衷,还有心思为私人打算,真可说是全无心肝了。
而徐世昌却怡然自得,仿佛无视于大家惊愕的眼光,从容而起,踏着安详的步伐离了居仁堂。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会提出‘二十一条’的道理!”梁士诒大摇其头。
但是,这也难怪徐世昌,他到底跟袁世凯的关系太深了,对袁世凯的本心与行事,也看得太透了!知道他的容颜惨淡,悲愤难言,都是做作;暗中全不是这回事。“二十一条”的问题一解决,就等于取得了日本对帝制的支持。紧锣密鼓,好戏将快上场。不整顿全神,等着看戏,戚戚何为?04二十一条交涉
会议的内容,当天就外泄了。外交界和在京的外交团大肆活动——在北京的外国人,跟中国官场*接近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旅华四十年、老奸巨猾的英国公使朱尔典;一个是大总统的法律顾问,美国法学博士古德诺;还有一个也是大总统的法律顾问,也是法学博士,日本的有贺长雄。当然,物以类聚,留学哪一国的,亲近哪一国的人。特别是有贺长雄,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创办人,华籍门弟子而成为显宦的很多,同时他也是日本进步党的元老,与现任内阁总理大隈重信伯爵,关系至为密切。这种种优越的身份,加上门弟子的“尊师”,使得有贺长雄在对日交涉紧张之际,成为中外所瞩目的人物。这天公府的会议,自然会有人向他去报告结果。
他住在外交部的迎宾馆。这座华美的大宅,坐落石老娘胡同,原是袁世凯*早的公署,后改为外交部招待外宾以及举办庆典宴会的宾馆。有贺长雄是其中的上宾,他的弟子们每晚必集。这天到得更多,说是中日交涉已化干戈为玉帛,是两国之福,因而有贺长雄开香槟款客,高兴非凡——只可惜,他*得意的一个弟子曹汝霖未到。
曹汝霖被公认为亲日派的首脑。袁世凯用他为外交部次长,并仿照“加衔”的办法“仪同特任”,完全是为了让他来办对日外交。当谈判“二十一条”濒于决裂时,就是由曹汝霖献计,请他的老师有贺长雄回日本疏通。由元老出面干涉,撤回了“第五号”,却招来了《哀的美敦书》。照美国方面的看法,《哀的美敦书》是袁世凯所希望的,因为要这样子一逼,袁世凯才能承认其他四项;说起来国力未充,不能不委曲求全,向国人便有了交代。
这是不是曹汝霖与有贺长雄商量好的妙计,谁也不知道。但曹汝霖是这一次交涉中的要角,而且主张和平解决*力,却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这时正在外交部与顾维钧彻夜商拟对日答复的照会,三易其稿,方由顾维钧译成英文。
诸事就绪,已经清晨四点钟,假寐片刻,曹汝霖携带着中英两种文件,坐车到公府。那时天色凝明,南海荷香鸟语、清气扑人。曹汝霖的精神一振,直入春藕斋求见,袁世凯亦跟他一样,精神好得很。
呈上照会的中文稿,由于其中有辩驳之处,稿子很长。袁世凯还未看完,副官来向曹汝霖报告,说有日本人的电话。
直接打电话到大总统办公室来的,不过是日本公使馆的一个翻译官,名叫高尾亨。他说得极好的北京官话,但却用日语发言:“曹次长,今天已到*后限期,贵方复文,什么时候发出?”
“一定在限期以内。”曹汝霖极有把握地说。
“有一点我要提醒曹次长,《哀的美敦书》的复文,只有‘是’与‘否’两个字可用。如果中间加上别的话,彼此又起争辩,会错过*后期限,反而误事。”
曹汝霖很奇怪,高尾亨仿佛已经知道了复照的内容,便答一声:“知道了!”将电话挂断。
接着,便将谈话的经过,报告了袁世凯。同时表示,中国方面的一举一动,日本人似乎无不明了,可见得必有“暗探”密布各处。
袁世凯叹了口气,吩咐召请内史长。
内史长是由秘书长改过来的名称。其人名叫阮忠枢,字斗瞻,本是袁世凯当北洋大臣时,办应酬笔的文案,脾气及烟瘾赌瘾都极大,曾有三天三夜不下牌桌的纪录。袁世凯*恨赌博,而居然重用阮忠枢,别有道理;阮忠枢与“辫帅”张勋的交情极厚,重用他完全是为了便于对付张勋。
“斗瞻!”袁世凯将曹汝霖拿来的稿子交了给他,“你重新拟个复稿。拿辩论的地方都删掉,要简单,只在末尾说一句:‘除第五项外,余照允。”’
阮忠枢刚抽完二十四筒鸦片,精神抖擞地一挥而就。袁世凯看完认可,让曹汝霖带回外交部重新翻译英文。
正在忙着备办文件的时候,高尾亨又来了,仍然是曹汝霖接谈。
“本人奉公使之命,请贵方将复文原稿先让我看一看,免得发生错误,临时误事。”
这要求太过分了!但是,曹汝霖以次长之尊,却不敢对那个小小的翻译官发脾气,只说:“国际交涉,无此惯例。”
于是高尾亨软硬兼施,硬的是他那强国外交官的脸嘴;软是他跟曹汝霖多年老朋友的情面。说到*后,高尾亨要见陆总长直接交涉。
曹汝霖无奈,只好去请示总长。陆征祥生怕限期一过,日本军队一动手,段祺瑞正好下令迎头痛击,局势搞得不可收拾,便皱着眉说:“时间局促,免生枝节i就让他看吧!”
一看反而生了枝节,看到*后“除第五项外,余照允”那一句,高尾亨大声说道:“不对,不对,这话不是这么说法,要照*后通牒原文更正。”
“这有什么不同?”
“自然不同。”高尾亨说,“通牒是说‘暂时脱离,容后再议’;你现在用‘除外’的字样,是根本拒绝,并无再议的可能。我们不能接受。”
“事实是如此,不会再议了。”
“不然!”高尾亨大摇其头,“非照改不可。”
“二十一条”辱国条件中,只有“第五项”拒绝,是外交部办外交,唯一的一点点立足之地,自然不愿意拖上一个尾巴,因而挖空心思,换上实质不变的措辞。哪知高尾亨在中国多年,“官样文章”看得多,十分精明,怎么样改也不能同意。秘书往返磋商,一直到黄昏尚无结果。
“*后时限快到了!”高尾亨脸色铁青,狰狞无比,指着钟说,“一到六点钟,我们就认为交涉全面破裂。”
于是又得报告总长。一向胆小的陆征祥,在这些地方却很勇敢。“由我负责,就照原文好了。”他断然决然地说,“以后议不议要看将来的情形,这时候不必在文字上争执。”
高尾亨磨了一天,终于如愿以偿,很高兴地告辞。临行时彼此约定,正式文件,无论如何于当天午夜以前,送达日本公使馆。
于是重新赶办一切文件,到了晚上十点钟,陆征祥、曹汝霖、顾维钧坐了外交部的大轿车,直驶东交民巷日本公使馆。
日本公使馆灯火辉煌,一片喜气。铁门大开,守卫的日本海军,举枪致敬,轿车直接驶入正厅穹门下,日置益亲自在门口迎接。
“欢迎,欢迎!”他笑嘻嘻地说,“我们等候很久了。”
陆、曹、顾三人自然笑不出来。跟着走人大厅,只见已布置了一张长餐桌,桌上堆满了“菊正宗”、“寿司”之类的酒食。
高阳,(1922—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他人的脸 本书特色 1964年,安部公房出版了长篇小说《他人的脸》,这也是他的另一部力作。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男人,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他丧失了他的脸——这个可以...
吴江雪、合锦回文传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吴江雪 合锦回文传(插图)》是《合锦回文传》和《吴江雪》的合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吴江雪 合锦回文传...
父亲岛 本书特色 费尔南多·马里亚斯著,梅莹译的《父亲岛(2016)/21世纪年度*佳外国小说》讲述了当水手的父亲常年漂泊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在孩子心目中的形...
女巫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妇女命运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江南农村漳泾河畔一位纯洁善良的始娘被严酷的现实逼成“女巫”的悲惨故事。作品...
玉支玑 本书特色 《玉支玑》。四卷二十回,醉花楼刊本扉页注“烟水山人编次”,而在正文**页则题“天花藏主人述”。真实撰著者为何人,实已难考,好在这也并不重要。才...
《他的国》内容简介:《他的国》讲述了一个荒诞而扭曲的故事——亭林镇领导破坏小镇原有的宁静招商引资,开了家印刷厂,排放出有害
顾念以为她得到了世上最美的爱情,结果得到的却是无尽的报复与欺骗。时隔经年,当她再次遇见他,一个是手残的画家,带着一个不会
莫名我就喜欢你 本书特色 初见杜弘延,我妈让我叫他“棒棒哥哥”,结果我耳背——“胖胖哥哥&helli...
水浒传-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全两册)-典藏本 内容简介 《水浒传》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
蹉跎岁月 本书特色 在为数不少的描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文学作品中,叶辛于而立之年奉献给读者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自发表之日起就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好作品。小说...
红石草原 本书特色 正在读法医博士研究生的安丰应战友柯立帆邀请参加了一次内蒙古草原自驾旅行。可是,谁也没曾料到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旅行,在偏僻、荒凉、神秘、恐怖的...
镜.破军 本书特色 为了找回迦楼罗坠毁后遗失的如意珠,云焕和他的鲛人傀儡湘来到北方砂之国,可足湘却以慕湮来要挟。破军在一度黯淡后,突然放出了更亮的光芒!此...
《金银岛》内容简介:《金银岛》是斯蒂文森所有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代表作,其故事情节起源于作者所画的一幅地图。小说描写了敢作敢为
假面舞会 本书特色 ★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丰富智慧和坚韧精神的源泉★ 一个犹太家族的苦难经历 一位父亲的真诚告白★ 有尊严地活下去,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我...
《中国古今寓言》内容简介:寓言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载体,绵亘数千年,遍布五大洲。中国寓言更是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直到现当代,
局外人-亲近文学大师.阅读世界经典 本书特色 《局外人》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接二...
重见阳光的日子-叶兆言中篇小说-卷五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叶兆言是当代作家中非常成熟的一位,具有极好的语感及冷静的分析能力。其老练的笔法令人想起其祖父叶圣陶先生...
青崖白鹿记-(全二册)-十周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沈瑄合拢书卷,敛衣起身,擎着灯台默默踱开。 时近子夜,三醉宫中再无人语,洞庭湖上风涛喑哑。长夜如海,浩渺得没有尽...
鸢尾王子,兰殿下 内容简介 遗失了自忆灵魂另一半的“花草公主”襄雨晨一直念念不忘心中的鸢尾王子向殿,但一个男生的突然出现却让平静的生活卷起波澜,兰殿下韦肆寒将襄...
受戒-(全2册)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汪曾祺先生自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所作的小说四十一篇,包括其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等,主要按照作品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