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日本学术思想:汉字圈1700至1990》论及与西方学术史思想史的关系,相当多的部分涉及清代学术史(尤其考据学史和荀学史),因此,《"文"与日本学术思想:汉字圈1700至1990》不仅对我们理解清代学术史有所启示,也对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诸多文化和学术史问题颇有助益,同时,《"文"与日本学术思想:汉字圈1700至1990》的近现代部分也处处显示出与西方思想的对话关系。
前言
本书体例
绪章:“文”、话语与历史
第一节 “文”与汉字圈学术:本书的问题意识以及几个重要概念
第二节 关于本书的内容
第三节 西方学术思想史中的语言方法论视角:一个参照
第一部分 江户日本之“文”:日本学术史的中国视角或相反
第一章 引子:“文”的江户时代——江户汉学的思想史、学术史位置
第一节 “清儒”的邻居:江户日本儒学、汉学之社会、文化位置
第二节 不同语境中的宋学:作为官方思想体系的日本江户朱子学
第二章 清朝学术史视角中的江户硕儒荻生徂徕
第一节 荻生徂徕简介
1-1 荻生徂徕学述
1-2 荻生徂徕的语言视角
第二节 考据学史视野中的荻生徂徕学术及思想
2-1 从古文派与清朝考证学角度看荻生徂徕的学术
2-2 荻生徂徕《读荀子》与明代学术的关联:小学史及考据学史的角度
2-3 汉字圈儒学史以考据学代替理学的先声之一:徂徕《读荀子》与方以智的关联
第三节 荻生徂徕《读苟子》:观察清朝考据学苟子热的一个视角
3-1 清朝的荀学热:一个考察江户日本荀子热的角度
3-2 不约而同的汉字圈荀子热:荻生徂徕《读荀子》的先声意义
第三章 汉学共同体——荻生徂徕的荀子解读与清儒的比较以及清儒对其学术的评价
第一节 荻生徂徕《读苟子》与清朝考据学的“后王”解
1-1 从荻生徂徕《读荀子》“后王”解:儒法、孟荀之争中的荀子解读史
1-2 荻生徂徕《读荀子》“后王”解与清儒解释的比较
第二节 清朝考据学与荻生徂徕在《苟子》解读上的对照
2-1 荻生徂徕《读荀子》与清儒荀子注解:考据学角度的验证
2-2 荻生徂徕与清儒荀子注解中的“假借”问题
第三节 清朝考据学对荻生徂徕学术的反应:从乾嘉儒者至章太炎
3-1 清儒对荻生徂徕及其门派的评价及引用
3-2 章太炎对日本汉学的酷评及其语境
3-3 俞樾、杨守敬等清儒对荻生徂徕的评价:以荀学为中心
第四章 日本的戴震?——荻生徂徕于日本思想史的位置
第一节 荻生徂徕的方法:与清儒戴震的类似
1-1 由语言训诂至事物、道艺:以“道问学”相对化“尊德性”的先驱者之
1-2 两者的方法论所植根的学术、语言思想
1-3 由语言至思想的方法论可能性:东原徂徕之同异
……
第二部分 由江户向明治、昭和的”国语“之”文“的转变”——近代日本文学批评史、学术史上的汉字圈及西学视角
第三部分 当代日本思想学术与新西学——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话语之间
回忆陈光甫与上海银行 本书特色 陈光甫是民国时期金融界的代表人物。资耀华等著的《回忆陈光甫与上海银行》介绍了陈光甫的早年经历,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旅行社,...
中国历史纪年表 内容简介 准确简明的历史年表,不但是从事研究教学历史、地理、考古和其它学科的必要工具书,也是文物工作者、图书馆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文化馆工作者...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内容简介: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
中国古代兵书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的兵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仅存留到今天的兵书就有四五百种之多。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历史悠火,影响深远。不仅在军事史中占有重要的地...
《我们的历史:隋唐》内容简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学校;一个家庭所承袭的优良家风,不仅是个人的小事、家庭的私
《昨日之前的世界(第二版)》内容简介:传统社会对现代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充满冲突和混乱的蛮夷之地,还是尽享田园生活的世外
中国通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旧籍读得很多的一位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他是易中...
1948-1918-德意志帝国-一段寻找自我的国家历史 本书特色 我们所知的“德国”其实是一个年轻的欧洲国家。在漫长的欧洲历史中,存在于...
话说中国 血肉长城(下) 本书特色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
《唐诗三百首:详细注析本》内容简介:本书是《唐诗三百首》的详细注析读本,并与统编语文教材(9年级上)配套,具有丰富新颖的课程
《风景钢笔画技法指南与实例详解》内容简介:本书从风景钢笔画的基础知识到各风景元素的技法指南再到小品和整个景观的实例步骤,紧
北京的洋市民-欧美人士与民国北京 内容简介 《北京的洋市民 欧美人士与民国北京/民国北京史研究丛书》依据一手的原始档案、中外报刊、欧美侨民回忆录等史料,从社会文...
北京史-增订本 本书特色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北京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中,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畔的赞歌 本书特色 本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青少年世界文明教育文库》之一种,也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证之于:爱》是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巨著。小说描述的是大屠杀辛存者的下一代人的“非正常“生活,为了从过去的恶梦中挣脱,作家借
越绝书-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一辑 第44册)(全文注音版)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这套丛书的过程...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包含:《秦并天下》、《汉武的帝国》、《两汉两罗马》、《三国纪》、《魏晋风度》、《南朝,北朝
《文明的故事7:理性开始的时代》内容简介:《理性开始的时代》,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7卷。自伊丽莎白一世
《新潮职业》内容简介:做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假如你正面临迷茫,更要在别人的事业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为此,我们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内容简介:《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